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小腹凸當肥胖 竟是肝癌上身

小腹凸當肥胖 竟是肝癌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腹部莫名突起、摸起來還硬硬的,以為只是肥胖,沒想到晚期肝癌已經找上門!一名60歲的李先生,有B肝帶原合併酒精性肝炎病史,但平常沒有定期健檢且症狀也不明顯,因此在腹部出現凸起腫塊時還誤以為只是發胖。沒想到在一年前開始出現輕微腹痛,某日腹痛加劇、臉色蒼白,送醫後檢查,發現是肝腫瘤撐破肝臟表面血管造成內出血,肝癌細胞甚至擴散到腹部淋巴腺,屬於晚期肝癌需要接受治療。肝沒痛覺、初期沒症狀 患者未健檢發現已晚期國泰綜合醫院肝臟中心主任胡瑞庭醫師表示,患者左肝出現一顆5公分肝腫瘤,位置長在靠肝臟上方邊緣,因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初期也沒有明顯症狀,加上患者沒有定期檢查的習慣,最後腫瘤變大頂破表面血管,引發自發性的肝臟破裂、出現不適才就醫。整合治療計畫以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胡瑞庭醫師表示,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1千名肝癌患者,許多患者擔心無法負擔龐大醫藥費而放棄治療,才會有許多肝癌患者就醫時已經屬於晚期肝癌。目前晚期肝癌的治療方法相當多元,醫療團隊會視患者的肝功能、腫瘤大小、數目、位置及轉移與否等情況,選擇適當的整合治療計畫,也會考量患者病程及身體狀況,以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為治療目標。健保已擴大肝癌標靶藥的給付範圍血管栓塞治療可抑制腫瘤生長,不過需要多次治療,雖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但反覆治療後,會有患者體力負荷及肝功能變差等問題,同時新生血管產生也造成新腫瘤復發間隔越來越快。醫療團隊就會視情況建議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抑制腫瘤生長及阻斷新生血管,可減少癌細胞復發。目前健保署已擴大肝癌標靶藥的健保給付範圍,可使經動脈化學藥物栓塞治療失敗,半年內3次局部治療無效的晚期肝癌患者成為新給付對象,除了讓患者重拾治療希望外,也減輕患者及家屬經濟負擔。    罹癌勿聽信偏方、別放棄治療胡瑞庭醫師提醒,造成肝癌的原因雖複雜,約9成來自B肝或C肝帶原,要早期發現肝癌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追蹤檢查;若經確診為肝癌,也千萬別放棄治療,最重要的就是與醫師配合、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切勿聽信坊間偏方,或是擔心害怕而拒絕接受正統治療。

中醫調經 順便抗痘降體重!

中醫調經 順便抗痘降體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3歲戴小姐長期月經周期不規則,月經通常2至3個月才會來一次,因為工作壓力大,有時甚至還需打催經針月經才會來,去年因多次打催經針體重變胖逾10公斤,近期轉接受中醫治療,使用科學中藥葛根湯為主方,輔以補腎化痰祛瘀,以及即飲包調經方,治療4個月後,月經準時到來,皮膚變好、體重也恢復了。溫膽湯、左歸丸補腎調經另一名20歲的薛小姐為多囊性卵巢患者,國中開始月經不規則需長期服用催經藥,腹痛嚴重時一天需吃4~5顆止痛藥,此次因連打2個月催經針月經未至而前往中醫求診。醫師以溫膽湯加上蒼朮與香附,適當酌予左歸丸補腎調經,再加上即飲包調經方,於治療2個月後月經來潮,且月經來時腹痛減輕不需吃止痛藥。排卵針會使患者體重加重 可利用中醫減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多囊性卵巢佔不孕症求診人數的3成,臨床上發現患者體內雄性賀爾蒙過多,且超音波下卵巢為多囊性,西醫對於多囊性卵巢治療方式有賀爾蒙、促排卵針、降血糖藥物或配合手術治療。雖然打促排卵針會使月經來潮,但一部分患者會有增重現象,又多囊性卵巢患者減重不易,而中醫能在此時提供有利的協助。謝旭東醫師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屬於月經後期、閉經、不孕的範疇,中醫認為此病源於「腎虛」,並兼有「痰濕」、「血瘀」、「肝鬱」等問題,運用補腎調經的方式調控生殖軸(下視丘-腦下垂體-子宮),平衡體內的雄性賀爾蒙,並且化痰消瘀以減重控制體內的胰島素,疏肝解鬱緩解焦慮的情緒。葛根降糖茶可減重、降血糖謝旭東醫師建議,多囊性卵巢患者怕胖,但其實只要三餐正常,少吃食品添加物,有助於身體體重的控制。若擔心體重過重,可以參考以下茶飲減重降血糖,但要注意孕婦及腸胃虛弱者需在醫師指示下服用,過量服用可能會導致頭暈或頭痛:●  茶飲:葛根降糖茶● 材料:葛根5錢、蒼朮3錢、陳皮3錢● 做法:以1500C.C.水煮成500C.C.水,一周服用一次。● 功效:葛根在現代研究有很好的降血糖功效,能有效減少胰島素的阻抗作用,加上蒼朮、陳皮健脾化食,故能控制體重。

高壓氧治療 讓他逃過一「截」

高壓氧治療 讓他逃過一「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85歲男性患者車禍後右腳踝嚴重受創,經多次手術及皮瓣手術,仍殘留整個腳部腫脹和右腳踝內側5x6平方公分深度傷口,經歷7個多月傷口仍無法癒合。另外尚有腦外傷、右顎骨折,兩側肺部壓傷及右肺氣胸,頸部第三與第四脊髓輾傷及水腫。醫師安排患者每天接受2個大氣壓的高壓氧治療1.5小時,接受了465次高壓治療後,病情明顯改善也避免截肢的命運。高壓氧發揮重要的輔助治療功能另一位65歲女性患者有糖尿病,長期暈眩、睡眠不良、全身多發性關節痛,醫師診斷為代謝性疾病引起的暈眩及自律神經的失調。每天接受2個大氣壓的高壓氧治療1.5小時,總共接受了60次高壓治療,治療後病人的暈眩現象逐漸消失。睡眠狀況明顯改善,全身筋骨酸痛亦獲得舒緩。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主治醫師牛柯琪教授表示,三高及長期糖尿病引發周邊血管病變,不僅會讓下肢的問題傷口更為惡化。微循環不好缺氧、能量供應不足、藥物無法到達發揮功能、免疫能力下降導致感染擴散,持續惡化終致敗血症而無法收拾。這時高壓氧發揮了很重要的輔助治療功能。高壓氧治療可調節血液微循環高壓氧治療具有改善血液微循環,對自主神經自然調節的功能,可讓內分泌功能處於較佳狀況,直接或間接的解除因長期緊張造成的精神失調。牛柯琪教授表示,以上的病例,除了暈眩本身和相關系統的疾病外,同時反應了大部份現代國民潛在的共同健康問題。牛柯琪教授指出,高壓氧輔助治療不僅讓這幾位病人得以痊癒,解除了困擾多年的病痛,同時也舒緩了其他的併發症,譬如暈眩、全身酸痛和大腦功能衰退的症候群。包含長期操勞或緊張造成的自律神經失調、失眠、疲倦、肌肉僵硬、關節酸痛內分泌功能異常、皮膚失去光澤等為現代人共同的文明病,而多項研究和臨床報告指出未來高壓氧在疾病的預防上亦發揮保健的功能。

乳房術中放療 抬頭挺胸自信美

乳房術中放療 抬頭挺胸自信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拜篩檢的普及與治療進步所賜,乳癌患者多在早期就能確診,台灣乳癌患者較歐美年輕化,除了在乎存活率外,也十分關心術後乳房美觀。新光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鄭翠芬呼籲,早期乳癌病友勿留有「乳房要全切除才安全」的迷思,實施乳房保留手術亦相當安全,同時輔以整型式手術及乳房術中放射治療(IORT),可避免因體外全乳放療照射而導致乳房外觀的長期副作用,讓乳房美麗得以保存。乳癌術後放療時間長 身體易受副作用困擾以往病友雖想保留乳房,但往往會排斥長期(35天)術後放療,且亦畏懼相關副作用。鄭翠芬醫師解釋,傳統體外放射治療無法準確作用於腫瘤原發位置,故須對全乳房進行照射,但是輻射線對於人體皮膚會造成許多副作用並隨時間不斷惡化,例如皮膚硬化、乳頭乳暈顏色變深、乳腺萎縮等等,長期甚至可能造成乳房失去彈性、皮膚萎縮後皮下微血管增生,這些副作用只會與日俱增,無法依靠護膚藥物改善,讓患者終生備受其擾。鄭翠芬醫師說明,「乳房術中放射治療」(IORT)於手術中同時於體內腫瘤空腔實施單次性放射治療,相較於體外放療需連續35次到院進行,IORT可省下大幅時間與交通往返的辛苦,對於住在偏遠鄉下或離島病友是一大福音;且IORT因體內照射定位準確,故能避免上述皮膚短期紅腫以及長期微血管增生、硬化等副作用,讓患者於術後還能抬頭挺胸、自信地展現美麗。乳房術中放射治療助益多 治療前需經醫師評估IORT治療在台灣獲TFDA(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已有3年多,至今全台累積超過500例個案,國內醫學中心許多醫師都認可且使用IORT替患者進行治療,如鄭翠芬醫師之患者就曾於病友會上分享,在接受IORT治療後,對於術後生活品質與乳房外觀相當滿意,甚至有時還會忘記曾罹患乳癌;天主教耕莘醫院院長室首席顧問醫師陸幼琴也表示,曾有位患者因工作緣故須頻繁旅外出差,無法連續35天到院進行術後放射治療,於是在陸醫師建議下選擇IORT,術後患者對於治療成果及治療時間大幅縮短相當滿意。陸幼琴醫師提醒,欲選擇IORT治療前,需與主治醫師討論,根據國外文獻提出之患者篩選標準,針對45歲以上、腫瘤小於3公分不太近乳頭、無淋巴轉移且手術邊緣無癌殘留之早期乳癌患者,經醫師評估後才可考慮改採IORT治療。雖然IORT治療對於患者助益良多,但陸醫師仍呼籲民眾應定期進行乳房超音波與攝影篩檢,讓自己健康多一份保障。

黃體功能不足 3步驟好孕到

黃體功能不足 3步驟好孕到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結婚2年的34歲陳小姐一直無法順利懷孕,就診發現原來是黃體功能不足,醫師給予排卵藥和黃體素治療,半年多仍無法受孕,轉而尋求中醫治療。中醫師發現陳小姐面色蒼白、手腳冰冷、下肢水腫明顯且經常腰痠、頭痛,加上舌淡胖、脈沈弦,研判患者有黃體功能不足現象,在中醫屬腎陽不足兼有肝郁的體質,故開立補腎助楊、舒肝理氣的中藥搭配針灸治療,經4個月調理,陳小姐順利懷孕。黃體功能不足型不孕 腎陽虛是主因台南市立醫院暨安平分院中醫部醫師王淑秋表示,近年來少子化的問題日益嚴重,不孕夫妻的比例高達10~15%,女性問題佔了44%,而黃體功能不足又佔不孕婦女的3.5~10%。就中醫而言,因腎虛導致的生殖軸生理功能紊亂是黃體功能不足型不孕發生的主因,其中又以腎陽虛為主,常見症狀有怕冷、手足冰涼、下肢易水腫、易腹瀉,腰痠腿軟,對房事較沒興趣,下腹手感溫度較上腹低。生活3件事做好 好孕自然到要怎麼知道黃體功能不足呢?每天早上量測並記錄一下自己的基礎體溫,經由基礎體溫圖形變化判斷,若高溫期偏短,短於10~12天,或是高溫期不穩定,呈現馬鞍形,或是由低溫到高溫爬升的時間過長,也會影響到黃體功能的表現。另外,也可以在排卵後第5~7天抽血檢查黃體素的濃度,若黃體素濃度小於10~12ng/ml,就可能不足。黃體功能不足,生活中可3方面這樣做可有效改善:1)     忌食生冷瓜果/此類患者務必禁食冰品、生菜沙拉、寒涼瓜果。日常飲食可多利用豆類製品,豆腐、豆皮、豆漿補強;黑色入腎,黑色食物有補腎效果,故可多吃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五穀類、山藥、深色蔬果如花椰菜,也都可以多多攝取。2) 早晚腰部按摩/雙手合掌對搓至手心熱,分別放至腰部,掌心向皮膚,由上往下按摩腰部,直到有熱的感覺為止。這個方法可以早晚各做一遍,每遍從10次慢慢增加。3) 刺激足部穴位/經常用熱水泡腳就可刺激腳部的穴位,亦可在泡腳的時候都做相應的按摩(譬如湧泉穴、太谿穴等), 就可以刺激足部穴位,以疏通經絡,促進新陳代謝。亦可使用中藥泡腳,組成如下:肉桂3錢、老薑3錢、柴胡1.5錢。用法:將藥材放進500-600ml水中打火滾開後轉文火15分鐘,加冷水使水溫至40℃左右,泡腳約30分鐘,每日1次。

避孕藥調經 恐增憂鬱風險!

避孕藥調經 恐增憂鬱風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少女性會使用避孕藥,不只是為了避免懷孕,有些人利用避孕藥可以調經的作用,自行到藥局購買避孕藥服用。然而,日前有研究發現,服用避孕藥的女性,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較高。所以,要吃避孕藥之前,最好還是先就醫,確認是否適合服用。 研究:吃避孕藥易患憂鬱症 青少女最明顯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藥劑科藥師吳芝瑩表示,根據去年JAMA Psychiatry期刊所刊出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在長時間的追蹤之下發現,服用避孕藥的女性較容易患憂鬱症,而且以青少女的影響程度最顯著;這項研究共收案逾100萬名15至34歲丹麥女性,且自2000年起追蹤至2013年,平均追蹤時間約6年,主要是分析各種荷爾蒙避孕法跟罹患憂鬱症的相對風險。 用藥6個月內最常見吳芝瑩藥師指出,研究結果顯示,使用含有雌激素及黃體激素之綜合避孕藥的女性,被診斷患有憂鬱症的機率比未服用者高出23%,尤其是開始服用的6個月內最常見;若服用只含有黃體激素的避孕藥,罹患憂鬱症機率更比未服用者高出34%,其中年齡介於15至19歲青少女更是高風險族群。上述青少女族群中,口服綜合避孕藥者罹患憂鬱症而需接受抗憂鬱藥治療的機率比起未服用者高出8成,而服用只含黃體激素避孕藥的,患上憂鬱症的機率更高出2倍。 服用避孕藥前 先諮詢醫師意見然而研究也發現,不只口服藥物有此影響,其他替代避孕措施,例如會釋放荷爾蒙的子宮內避孕器、避孕貼片及陰道避孕環等,甚至比起口服避孕藥者有更高的機率罹患憂鬱症。儘管如此,吳芝瑩藥師認為,此研究的最大目的在於提醒醫生及女性都需要注意這項潛在的副作用,毋須因此而感到驚恐甚至貿然停藥。吳芝瑩藥師建議,無論是要服用避孕藥或是採取相關避孕措施,最好都能先就醫接受評估並和醫生討論後再做決定較為妥當。(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別誤會!香蕉、牛奶不助眠

別誤會!香蕉、牛奶不助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聽到新聞報導指出幫助睡眠的黃金消夜是「香蕉與溫的低脂牛奶」,我就覺得還是該教大家正確知識。這就跟那時病毒型腸胃炎流行,媒體頻繁報導某醫師說不宜食用運動飲料、白吐司,是同樣荒謬的鬧劇。也像某次電視台採訪我,詢問是否有研究根據,表示睡太久的人容易得憂鬱症?事實上那是負相關,說的就是睡越多,憂鬱越少。睡前不要吃香蕉或任何乳製品新聞媒體一味追求收視率、點擊率,因此越聳動、越違反一般常識就變得越有報導價值。這種民粹加反智,真的是社會一大亂源。大家以為睡前吃香蕉能幫助睡眠,因為營養師說「香蕉富含色胺酸」,但色胺酸雖然可以轉化成腦中抗憂鬱化學物質5HT,但跟立即性睡眠無關,更何況量實在不多,影響不大。其實食物是脹氣的來源之一,吃不對食物就會產生脹氣。像過量的多醣類,如香蕉、地瓜、洋蔥等,都是脹氣生成的原因。對患有高比例乳糖不耐症的亞洲人來說,奶製品中的乳糖會造成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因此會有腹脹、腸子過度蠕動,甚至腹瀉的情形發生。所以,睡前千萬不要吃香蕉或任何乳製品,低不低脂更完全不是關鍵,是體質的問題。到時胃是脹的、腸子是亂動的,就算睡著了恐怕也一夜折騰,就像睡前運動過量造成肌肉乳酸堆積一樣,都無法一夜好眠。請傾聽你的身體,有進步的話多試幾次,沒用的就三振出局!有關睡前的吃吃喝喝、保健食品,以下2點提供大家參考:一、喝咖啡時機應落在下午5點前睡前避免咖啡因的攝取是重要的。尤其是晚飯後泡老人茶消磨時間、聊天更是造成失眠的原因之一。老人其實真的需要睡眠,尤其是年紀越老,咖啡因造成的影響越大。那白天能不能喝咖啡呢?當然沒問題,只要在下午3至5點以前,一天不喝超過2杯都是可以的。不只媒體嚇唬人,醫師也會:「你有胃食道逆流,睡前不可以吃東西、不可以吃辣的、酸的、太油的,甜點、酒精和咖啡也都禁止。」我以前在一家聯合診所看診過一段時間,診所後面有一間胃鏡室,經常傳來這段雄壯威武的叮囑聲,病人都默默不敢回嘴。聽久了我開始想:「這樣活著不會太辛苦嗎?」我也偶有胃酸逆流,但只有在空腹吃又油又甜的臺式喜餅時才會,其他時間都不會啊!檢視身體狀況 生活更輕鬆記得醫師說的可能是不對的資訊,即使對也不一定適用於你,請學習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就會知道不該吃什麼。像我最近幾乎都不吃油條,因為吃完之後身體覺得怪怪的,可能摻有工業用的明礬。盡量喝瓶裝的氣泡礦泉水,喝一陣子之後覺得身體真的變健康了。我之前有位病人單喝可樂或茶飲之類的,誘發了輕微躁症,話不停、睡很少。其實只要留意一些食物、情緒、生活方式和睡眠的情形,跟醫生好好討論,有時答案很清楚,治療也就輕鬆了。二、保健食品治失眠 反應竟變遲鈍鈣片、GABA、褪黑激素,最近還有蜂王乳加芝麻與維他命E!其中,我曾應推銷業務的請託,自己試用看看GABA。是有點效,但很快就沒感覺了。以前聽說在臺大有位精神藥理教授就會試藥,連超可怕、副作用極大的抗精神病藥都敢試。試藥當然只服用很低的劑量,據說還是造成肌肉僵硬,很不舒服地過了一天。我膽子比較小,只敢試沒什麼副作用的抗憂鬱藥物,一般都試個1、2次,但有次足足試了一個禮拜,因為病人說吃了那個藥,睏到連眼睛都張不開。根據研究顯示,這款藥的副作用會隨時間而適應,但是病人說只會更嚴重,狠狠打了我的臉。於是我就吃了一個禮拜,真的反應越來越遲鈍,開車都覺得危險,這才知道盡信書不如無書,病人抱怨要認真聽。對保健品持開放態度對保健食品的態度其實也是要開放一點,只要安全、不要太貴,試試都無妨,請傾聽自己身體的反應。若要問多久有效?細胞的改變一般需4到8週,最多需要12週,所以中醫說等3個月是有道理的。只是嚴重失眠時,哪能等這麼久?停藥後不用再吃就能睡得著嗎?中藥可能有重金屬污染,也不確定對肝、腎的毒性,更難確保比受嚴格檢視的西藥安全。(本文摘自/失眠勿擾/如何出版)

容易失眠?講話速度太快害的

容易失眠?講話速度太快害的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妳的聲音這麼沙啞,應該是聲帶長繭了吧?可是你還不到30歲啊!」這位已經吃了2年多安眠藥的女性患者,其實才26歲。「是啊!我的耳鼻喉科醫師也是這麼說,可能下個月就要開刀了!」「妳工作常需要用到嗓子嗎?像是唱歌?」「都沒有呀!我平常都待在家,每天就是跟姊妹喝下午茶,聊是非,大家都很愛講話。回家就管老公、吼小孩,沒事就講電話聊天。」一副貴婦命樣的輕熟女這樣回答。 「但為什麼妳講話又急又快,還很大聲呢?」「真的嗎?有嗎?我習慣了,因為太小聲怕別人聽不到、小孩不聽話。」這時,我突然想起歌手蔡依林〈愈慢愈美麗〉裡面的一段歌詞:慢呼吸 慢遊戲 慢愛情 慢慢聆聽 慢努力 慢慢著急 愈慢愈美麗慢開心 慢憂鬱 慢慢計算星星 慢慢看 日出的軌跡放心忘記 沒有來不及 無重力讓情緒 統統的安靜休息 慢呼吸 慢慢珍惜⋯⋯講話要慢、呼吸藥慢、不要著急先不管我認為蔡依林可能有廣泛性焦慮症的診斷(她比較像帶有要求完美的強迫型人格,但寫詞的人超可能有廣泛性焦慮症),但我們真的講話要慢、呼吸要慢。最好不要著急,越慢越養生,才能睡越好。門診中遇到講話超快,要嘛聲音已經很沙啞,要嘛只顧自己講不愛聽的患者,我都會盡量幫他們做「講話治療」。「醫師,我只是講話快一點,沒問題的啦!」是啊!自顧自講話,醫生講的都不聽,也不知道是不是來看病的。「可是你聲帶都長繭了,開完刀要休息很久,更需要盡量不講話,你做得到嗎?不然很快就又出問題囉!」我知道自己的耳朵倒是很快就累了,目前正在抗議,所以這樣問病患。「醫師,我知道!但習慣很難改,開完刀我盡量啦!」病患的講話速度有稍稍放慢了一點。「你知道你目前的講話速度跟音量,不僅會造成聲帶受損,還跟你容易心悸、胃脹和失眠有關嗎?」我以身作則,特意放慢講話的速度,並且用柔和的聲音講話。「真的嗎?醫師你是嚇我的吧?哪有這麼嚴重?」這時病人講話速度又急了起來!自動拉高轉速跟音量。講話速度跟音量會造成聲帶受損、容易心悸、胃脹和失眠「是的,當你講話快,腦細胞也要有相對應的速度,這樣才快得起來。速度快、聲音大不只是發聲系統要花費並不必要的用力跟緊繃,腦細胞也同時要提槍快跑才跟得上啊!所以一天下來,你會聲帶受傷、交感神經亢奮、肌肉緊繃、頭昏腦脹,自然難以入睡。」這種情況下,我會越講越慢、越柔和,但確保一字一句病患都聽進去了。同時我乘勝追擊繼續說:「你有注意到我放慢跟你講話的速度,讓聲音更柔和嗎?你試著做做看好嗎?」言教不如身教,要作出明顯的差別,讓患者更容易理解,這時就有賴更多的耐心。一般我會讓他們練習幾次,知道什麼是適當的速度,如何消除緊繃,並把那個比較溫柔的感覺帶回家。但是,往往他們還沒走出診間就破功了。講話治療 改善睡眠、高血壓這樣的「講話治療」要持續好幾次,才能幫他們回到輕聲細語、溫柔婉約的狀態。這其實也就是一種行為治療,很多人講話慢了,睡眠也跟著變好,甚至連高血壓也好了。現今很多高科技產品公司的員工或高階經理人,會突然放下工作去開民宿、種有機蔬菜。是因為他們太累了嗎?還是喜歡田野生活,想要追求生命的意義?據我所知,很多人是因為廣泛性焦慮症或恐慌症發作,睡不著也吃不好,身體很不舒服,知道自己不能再過太緊湊、太有壓力或情緒盈滿的生活。因為覺得生不如死,就選擇辭掉工作,解除壓力,慢活在鄉間、慢慢呼吸新鮮的空氣。廣泛性焦慮症會有肩頸緊繃、頭痛等症狀和廣泛性焦慮症一樣,恐慌症也屬於焦慮性疾患一類。最大的差別是廣泛性焦慮症的症狀幾乎都會持續影響生活,出現像肩頸緊繃、頭痛、呼吸不順、焦躁、頻尿等症狀;而恐慌症則是平常人好好的,一但發作則嚴重心悸、吸不到氧氣、手腳發麻、顫抖冒汗,甚至覺得自己快死掉。恐慌症患者常常於晚上休息時發作,甚至半夜嚇到跑去急診。幾次下來,造成一入夜特別容易害怕,因此也是很容易造成失眠的焦慮性疾患之一。慢活、樂活,對廣泛性焦慮症跟恐慌症患者都很重要,就像蘇東坡的一句名言:「惟願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但對焦慮性疾患的病人來說,這句應改寫成:「惟望無憂無慮又無懼,慢活樂活一覺到天明。」(本文摘自/失眠勿擾/如何出版)

性教育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

性教育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Q 想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和孩子討論性──不,我想知道的是「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可以討論的內容似乎也有所不同。我有一個唸幼兒園的六歲男孩,不久前他已經知道區分男孩和女孩了。我有想過,是不是該開始對他進行性教育了,但另一方面又擔心現在開始會不會太早,所以就一直拖著。請問要從什麼時候開始教會比較恰當呢?坦白回答才不會有更多疑問→藝羅藝真 唸六年級的女兒從三年級起,就對這個問題感到興趣,一直到現在還是。起初會問得很露骨,像是「發生性關係是從誰先開始」、「做愛是什麼樣的感覺」,問題都非常直接具體,所以我也都坦白回答。寧可用這種方法討論,好讓她不會有更多疑問。總之,最近的孩子真是太早熟了。→民與恩 性教育似乎與年紀無關。我兒子以前在和媽媽一起洗澡時,只要有問到和媽媽身體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就會告訴他。也可以利用醫院遊戲介入討論很多人在問,從什麼時候開始教導孩子性教育會比較好?如果一定要說個時間點的話,我個人認為只要是能開始與孩子討論的時候,就是最恰當的時機,尤其唸幼兒園以前開始會更好。通常準備上幼兒園的小孩,最喜歡玩就是醫院遊戲,因為那個年紀正是孩子對自己和別人身體最感興趣的時期。小孩都還沒提,大人可以先主動開口討論嗎?孩子沒有用言語表達出來,並不代表他不感興趣。有的小孩對於好奇的事,會積極表現出來,但有的小孩卻會安靜地收集資訊,編出屬於自己的一套說法。有的時候不說是代表害羞,有時則是因為覺得這種話對媽媽「沒什麼好說的」。很多父母認為,等孩子長大後自己想了解時,自然就會懂了。不過等到那時候,原本父母在心底所擔心害怕的事,孩子很可能已經在其他地方 ( 這種地方多到難以列舉) 看過或聽過了。在孩子已經接觸過的情況下,父母又突然跑來管東管西,孩子當然會嫌父母囉嗦,所以乾脆什麼都不說。(本文摘自/這樣教,性哪裡會尷尬? /太雅出版社)

別極端減肥 這樣吃才不難「瘦」

別極端減肥 這樣吃才不難「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 代謝下降女性群像01 低卡路里中毒、營養不良的女性:真的想變瘦,就要正確「吃」。● 特徵/相信不吃就會變瘦 、 主食永遠是冬粉 、 極端減肥造成手腳冰冷、月經失調  ● 改善對策/擺脫營養不良與熱量不足引起的肥胖惡性循環。● 原因1/成年女性的減肥重點是──必須提高代謝力 相較於年輕時,輕熟女對於「瘦不下來」更有切身之痛。努力選擇低卡食品,咬緊牙根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往往卻事與願違。 事實上,如果持續誤認為這種飲食方式是對的,那減肥最關鍵的代謝能力會趨緩,恐招致肥胖惡性循環。隨著年齡增長,想要提高代謝力,不是減少熱量,而要補充代謝機能必需的營養素。 ● 原因2/肥胖的根源在於營養不良造成的熱量過剩  因為「太油了不吃!」避開蛋白質豐富的肉類,只吃沒營養價值的冬粉、零卡果凍,這麼一來代謝必需的蛋白質、脂質、維生素、礦物質完全都沒有攝取到。 此外,對於麵包、麵類、點心配果汁這些只提供熱量的碳水化合物卻毫無節制。這般「營養不良的熱量過剩」飲食型態,會造成代謝下降,變成容易肥胖的體質。  代謝症候群女性必知的三大營養素常識● 統稱為三大營養素的碳水化合物(醣類)、蛋白質、脂質,全部都含有熱量。● 醣類只是熱量的來源。蛋白質是肌肉的原料,而脂質是代謝必需荷爾蒙的原料。● 咖哩、義大利麵等「醣類×脂質」的組合,是引起代謝症候群的捷徑。 (本文摘自/30歲起這樣吃,代謝好就不難瘦/如何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