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中年危機找上門 不離婚也可以有幸福選擇

中年危機找上門 不離婚也可以有幸福選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年的女性究竟有誰沒這樣想過?許多女性總是一邊這麼問自己,一邊封鎖這種想法度過每一天。然而,在這當中也有勇於解決問題,訴諸行動的人,就像A Walk on the Beach 的作者瓊.安德森(Joan Anderson)那樣。51歲的瓊為了尋找「我的人生意義是什麼」的答案,獨自去了美國的鱈魚角海邊,那個她曾與孩子們生活的地方。她的先生在遙遠的地方展開新工作;父親過世;母親有失智症;兒子們則已長大獨立。應該有很多人對瓊的個人簡介深有同感吧,特別是過去的人生很充實,心中暗暗自傲的人。Midlife crisis,每個人都會面臨中年危機。現在「卒婚」這個詞似乎抓住了許多人的心。這是一種既非婚姻,也非離婚的夫妻形式。從婚姻裡畢業。意思也就是推開宛如鎮石壓身的婚姻關係,活出自己。卒婚聽起來的感覺,宛如五月颳過的一陣清風。我也認為「卒婚」這個詞有拯救的感覺。明明覺得不用彼此綁在一起,也不須依賴對方,希望可以像一棵挺立的樹木,我卻在不知不覺間被家庭綑綁了。中年以後的婚姻時間變得非常漫長。育兒結束以後,夫妻的時間也顯得綽綽有餘。再次來臨的自由時間,照理說心情很開闊,但我們真的能如此生氣勃勃地過日子嗎?不,早在這之前,中年女性就已經精疲力盡了。到了小孩青春期,想從父母身邊獨立而拚命展翅高飛的時期,也不再像年幼時整天纏著爸媽,而是優先與朋友度過時間。而且過去如此黏人的小孩,這時也會以充滿敵對的眼神表現他的反抗心態。沒有你也沒關係了,面對這樣的態度,過去育兒時的充實感突然變得很空虛。「我到底在做什麼呢?」這時我們不得不再次重新面對自己。而且過去為了育兒同心協力互助合作的伴侶也感覺像陌生人。為這種現象帶來新風氣的就是卒婚。卒婚是從過去關係緊密的家庭,理解每個人的差異,並互相承認各自有不同的興趣與想法。不須總是在一起,也可以分開生活,或去不同的地方旅行。但因為是家人,還是互相扶持。本書所探求的,就是可以維持這種形式的卒婚。生於一九五○年代前半的我,到了四十五歲之後,開始問自己:「這真的可行嗎?」專注地探詢自己的心意。這時我從平坦和緩又充滿陽光的道路,突然掉進了陷阱裡。我有兩個相差兩歲的女兒,看起來兩人都順利長大了。雖然她們才十幾歲,到出社會的成人還要花一段時間,不過已經不像嬰兒時期需要我了。這個事實令我驚慌失措。雖然我的工作是自由作家,但因我過去在育兒方面使出全力投球般的力氣,還是讓我的肩頭一下子力氣放盡。此時已經讓我陷入了生存意義消失的混沌情緒中。本來打算育兒比工作優先,但不知何時開始,我光是忙轉於育兒與工作就竭盡全力了。明明打算要當一個行有餘裕的自由作家,卻讓身心都負荷過重,根本像燃燒殆盡了。我很空虛,就連一直很珍惜的工作,目的也是為了經濟獨立與籌措生活費。我連自己想吃什麼、想要什麼、想去哪裡都搞不清楚,我發現甚至沒有任何想做的事。以前我把非做不可的事情列出來,光是依序處理完成就讓我煞費苦心,整路跑到底的疲勞,在此時一下湧現。而且過去為了育兒,伴侶本來和我一起努力,就像雙輪車的兩輪,他也突然變成了陌生人。就算對話也話不投機,互罵宣洩氣憤與挖苦對方,不曾說過的憤怒言語從彼此的口中脫口而出。特別令我感到茫然的,是我們對金錢的想法差異。對於過度重視經濟獨立的我來說,諷刺的是我完全沒有和伴侶討論有關金錢話題的習慣。我總覺得可以出錢的人負責出錢就好了,一直以來都敷衍了事。直到我生產以前,我們都是有實無名的夫妻關係,因此奠定了我們不對彼此的經濟狀況有過多干涉的做法。後來即使我生產並結婚入戶了,這部分還是大致上沒有改變。甚至我們會為了今天誰要煮晚餐、誰要洗碗而發生爭執。小孩哭了、吃得很好、和朋友吵架等等,我們會說的話多如千言萬語。我進入育兒生活的時代,景氣繁榮。可是等小孩上了國中、高中的時候,日本卻處於看不見未來的經濟蕭條中。雖然我還不到那種程度,但伴侶的工作也是每況愈下。明明因此不安到晚上也睡不著,我也不想找他商量。找機會談一談吧?泥沼就是從此開始的。然後,這些過去被收進心靈深處,沉入記憶底部的事情,彼此都不厭其煩地不斷翻出舊帳。從相遇時的意見不合開始,過去對於對方的不滿一舉爆發出來。伴侶也是一樣,伴侶會固執地堅稱又不是自己的錯,大罵我一頓。我已經如此不受他喜愛了嗎?我如此被憎恨嗎?我們已經如此不理解彼此了嗎?這些事讓我很受傷卻連話也說不出來。我對婚姻制度抱持複雜的感情。在還沒有夫妻異姓、有實無名婚姻的詞彙出現前,我就已經實踐了。與其說我對這個做法抬頭挺胸面對,還不如說是戰戰兢兢地觀察周圍的反應。有實無名婚姻在三十年前很難讓人理解。膽小的我一直隱瞞身邊的人我處於有實無名的婚姻關係,時而巧言掩飾,時而含糊敷衍。為此我曾很猶豫生小孩,我害怕處在有實無名的婚姻關係中生產。(本文摘自/卒婚:不離婚的幸福選擇)

追溯飲茶文化 中國喝茶已經5000年?

追溯飲茶文化 中國喝茶已經5000年?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國是茶的源頭,這顆星球上彌漫的茶香是從中國飄散出去的。茶的日語讀【cha】,韓語讀【cha】,葡萄語讀【chá】,俄語讀【chay】,英語讀【tea】,芬蘭語讀【tee】,德語讀【tee】......全世界很多語言當中,茶的發音都來自中國,來自中國北方人和南方人對茶的不同讀音。問題是,中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喝茶的呢?陸羽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我們的遠祖神農氏遍嘗百草,發現了茶;西周時期周公制定《周禮》,又把茶寫進了書籍。可惜,神農氏是近乎神話一般的人物,無法確證,而那本託名周公所定的《周禮》,其實是戰國儒生對儒家社會的烏托邦式設想。另一位唐朝人裴汶說:「茶,起於晉,盛於今朝。......人嗜之若此者,西晉以前無聞焉。」中國人從晉朝開始飲茶,至唐朝進入興盛期,西晉以前就沒見過愛好飲茶的人。陸羽過度拉長茶的歷史當然不對,裴汶把茶的源頭鎖定在西晉也未必可靠。早在西漢時期,一個名叫王褒的人就留下一篇〈僮約〉,這篇文章敘述他替某個寡婦管教不聽話的奴僕,讓奴僕忙東忙西,既要「武陽買荼」,又要「烹荼盡具」。「荼」有兩種含義,有時指茶,有時指苦菜。單看「武陽買荼」,我們還不能確定是茶還是苦菜,但是加上「烹荼盡具」這四個字,基本上就可以排除苦菜,確定為茶了。王褒的意思是說,他要讓奴僕去武陽買茶,回來再用完善的茶具把茶烹煮成湯。如果我們的理解符合事實,那麼中國人喝茶的源頭至少可以追溯到西漢。1998年,中國考古學家勘探漢景帝的漢陽陵,在陪葬坑中發現一批既像茶具又像酒具的容器,以及一些樹葉狀的東西10年後,那些樹葉狀物質被送進中國科學院分析研究,被鑑定為茶葉,而且是小葉種茶樹的嫩芽。如果那些古老的茶葉不是偶爾飄落在墓坑之中,而是有意做為陪葬品放進墓坑,如果墓坑中的容器是茶具而非酒具,那麼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確信漢朝已有飲茶之風。但是請注意,無論是王褒的〈僮約〉,還是漢景帝的陪葬,都不屬於確鑿無疑的證據。所以到目前為止,飲茶源於漢朝之說仍然只是一個假說。某些學者喜歡透過提高歷史來抬高民族自豪感,將神話傳說當作歷史事實,將《詩經》和《華陽國志》裡的苦菜解釋為茶葉,然後得出「中國人喝茶的歷史長達4、5000年」之類的結論。我覺得這種做法特別危險,因為這推論不夠嚴謹,會讓人覺得中國人不虛心,太愛吹牛皮。目前能被學界普遍認可的結論是:至少從三國、兩晉、南北朝開始,中國已有喝茶的風氣。這個結論是最能被現有文獻和考古成果支持的保守結論,所以也是最可靠的結論。(本文摘自/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時報出版)

小心!過敏原也是一種毒素

小心!過敏原也是一種毒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外界的「毒物」進入體內,跟著血液循環,從身體的大動脈、小動脈,一直送到微血管裡面。如果我們的新陳代謝不夠快(例如寒冷、不運動、少喝水),或是一下子太多毒素進入體內,這些毒素就會「卡」在微血管的末梢,也就是微血管最豐富的表皮(外皮膚)和黏膜(內皮膚)上。發炎反應就是免疫系統在排毒一旦有異物「卡」在這些微血管裡面,免疫系統當然要想辦法將它們排出來,但是,要怎麼排呢?身體唯一的方法,就是派白血球來清理,此時,從外表看起來,就是「發炎」了!當免疫大軍到達現場來清理時,會產生許多身體的不舒服反應,例如發癢、紅腫、流汁、流膿……等等,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發炎反應。舉例來說,如果這個發炎的反應發生在鼻黏膜,我們的鼻黏膜就會開始發癢、腫脹、發紅、分泌黏液,這就是肥大細胞分泌的組織胺所造成的,這個人就會一直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如果這個發炎反應發生在皮膚,我們可能就會看到皮膚搔癢、長疹子、起水泡、流汁等,醫生可能會診斷為蕁麻疹、濕疹、牛皮癬、異位性皮膚炎等等。加速身體排乾淨毒素症狀就會加速消失 從這個角度來看,皮膚過敏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即使長疹子、流膿、流汁,也不過是身體在「排」過敏原的過程罷了!排乾淨,過敏也就消退了!如果避免吃進、吸進過敏原或毒素,則會加速身體排乾淨,過敏症狀就會加速消失!(本文摘自/過敏,原來可以根治/新自然主義發行)

沒有感冒還一直咳?這些症狀出現快就醫

沒有感冒還一直咳?這些症狀出現快就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咳嗽或咳痰是身體對外在侵入的塵埃或細菌,做出自然防禦的反應。每咳一次約消耗二千卡熱量。由此可見咳嗽、咳痰是件消耗體力的事,所以如果長期一直咳不停時,請務必就醫接受檢查。咳嗽或咳痰時,通常一定會先自我反應「是不是感冒了?」。別擔心!下列幾個情況提醒各位什麼時候一定要接受醫師檢查:● 沒有感冒,但是一直咳。● 過了一週仍咳不停。● 出現高燒。● 胸部及背部疼痛、呼吸不順、痰呈黃色˙褐色˙綠色˙黏糊的膿狀。● 曾罹患肺病及心臟病。如何自我照護?懂得如何自我照護,也可以讓情況紓緩些喔!待在溫暖的房間內靜養。太過乾燥容易咳嗽,保持百分之六十的溼度。吃有營養的食物、喝溫熱的茶水以保水分充足。呼吸乾冷空氣也會引發咳嗽,冬天外出應戴口罩。香菸、排氣瓦斯的氣味容易致咳,不要吸入。不要自作主張到藥房買止咳藥,應接受醫師診治。呼吸時有咻咻地聲音 一定要呼叫救護車噎到而不停地咳疑似支氣管有食物或異物跑入。處理方式:馬上將異物從支氣管取出,進行緊急救護(請參考「誤飲毒物」單元)。無法自行取出時一定要呼叫救護車(小孩及老人要特別注意堅果類、糖果、餅乾等容易堵塞食道)。呼吸時有咻咻地聲音、有痰+有心臟病疑似心力衰竭。處理方式:採容易呼吸的姿勢。夾雜血液的粉紅色泡狀的痰疑似肺水腫(有心臟病的人要特別注意)。最近黃褐色的痰越來越多+發燒+胸痛+氣喘吁吁可能罹患肺炎、肺化膿症(肺膿瘍、肺壞疽)、肺結核、黃疸、心臟瓣膜症等嚴重疾病。咳嗽+呼吸時胸痛+高燒疑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即使沒有發燒,胸痛時應表示有重病的可能)。疑似氣胸應盡快採用容易呼吸的姿勢痰無色透明、黏性少+呼吸時有咻咻地聲音疑似支氣管哮喘(呼吸困難時應緊急就醫)。咳嗽+胸部及背部劇痛+呼吸不順疑似自然氣胸。處理方式:採容易呼吸的姿勢,並盡快到醫院治療。需盡速接受治療的症狀:咳嗽+呼吸不順+發熱:疑似胸膜炎,應看內科。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白色透明的黏痰:疑似感冒或支氣管炎,應看內科。無其他症狀、持續咳嗽:疑似呼吸器官之慢性疾病、結核、心因性咳嗽。咳嗽、咳痰+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疑似感冒或咽喉炎。連續數日無好轉時應看內科醫師。季節交替時早晚咳不停+呼吸困難:疑似支氣管哮喘。應至內科或呼吸器官內科治療。夾雜鐵鏽色的痰或黏糊的膿狀痰:疑似副鼻腔炎、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重病。如果胸部疼痛,應盡快至內科或呼吸器官內科治療;若是副鼻腔炎則看耳鼻咽喉科。咳嗽沙啞+好像狗在吼叫:疑似格魯布性喉頭炎(CROUP)症候群或急性喉頭發炎等支氣管及喉部之疾病。應看耳鼻咽喉科。長期出現很多黃色、黃綠色的痰:疑似支氣管擴張症、瀰漫性泛細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應看內科或呼吸器官內科。帶黑色的痰:疑似受香菸及煤煙之影響。如果改善環境品質後依然無好轉現象,應至呼吸器官內科就醫治療。(本文摘自/圖解家庭醫學輕百科/山岳出版社發行)

餐桌上的隱形風暴 基改食物全面入侵?

餐桌上的隱形風暴 基改食物全面入侵?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基因改造,又稱為基因轉殖(Genetically modified),利用分子生物技術,轉移生物的基因至其他物種,而能保留並強化原作物的品質一致性,達到高產量的需求。基改風險導致作物多樣性消失然而,近代食安意識高漲,許多人察覺到基因改造食品有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改造食物基於商業理由,使得原生種子被私有化,並受到集團所壟斷,種子不再是農民得以自由保留、交換,而成為公司的私有產,背後的潛在風險,將導致作物品質多樣性的消失、購買種植後的種子已無法再自行繁衍,且喪失對自然條件的適應,以及轉殖食品可能對身體具有危害。「基因改造食品是否真的安全無虞?」答案可能見人見智,根據統計眼下的玉米有九成以上都是基因所改造,不只用做動物飼料,也供人們食用,等於目前已有相當多的食物都染上基改色彩。不過,當餐桌上滿滿都是基因改造食品,再也不見「自然食物」,真的對身體沒有影響嗎?就這點來看,由於人體還沒有進化到可以完全接納新物種,許多研究證據指出,基因改造食品確實會引起發炎,加重自體免疫系統負擔,導致過敏、過動、自閉、腸漏等消化問題。我們可能無法全面排除基改食物,也可能已在無形中吃下許多,因此,為了維持身體良好的排毒作用,在健康研究尚未明朗之下,建議盡量選購標註非基改食品/商品,不只是追求吃食物的原貌,還要留意吃食物的原型。遠離致癌物:關於國際衛生組織的危險分類除了環境荷爾蒙、基改食物之外,還有哪些致病的過敏原,是我們容易忽略的?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致癌物質按危險程度分為四類:一類致癌物/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或混合物,像是大氣污染、石棉、砒霜、甲醛、黃麴毒素、酒精飲料、菸草及檳榔等。二A類致癌物/可能具有高致癌性的物質或混合物,經動物實驗發現充分致癌證據。但針對人體的實驗性證據尚有限。例如:丙烯醯胺、無機鉛化合物、氯黴素等。二B類致癌物/可能具有低致癌性的物質或混合物,經動物實驗性證據尚不足,且對人體的證據有限。例如:咖啡、泡菜、手機輻射、氯仿(麻醉、鎮靜等作用)、柴油燃料、汽油等。三類致癌物/對人體致癌性尚未歸類的物質或混合物,針對人體的實驗性證據不充分,且對動物致癌性證據有限;或有充分證據和理論對動物具致癌性,但對人體沒有同樣致癌性。例如:茶、苯胺、蘇丹紅、咖啡因、二甲苯、糖精、鹽、氧化鐵、有機鉛化合物、靜電磁場、三聚氰胺、汞等。◎四類致癌物:對人體可能無致癌性,缺乏充足證據支持具有致癌性的物質。例如:己內醯胺。針對四類致癌物的分類,以一、二級最為明顯,需要嚴格避免,若能從源頭把關,遠離致敏的危險因子,提升身體免疫力,身體不發炎,細胞自然不癌變。   相關食品/物品     容易接觸者     可能導致過敏症狀/自體免疫疾病 食 基因改造食品、鉛管地下水 油煙灰塵、鋁製炊具     一般民眾 家庭主婦 疲勞、口瘡、偏頭痛、失眠、耳鳴、打噴嚏、腹瀉、胸悶 衣 石油衍生產品 基因改造棉花        一般民眾 腦霧(思緒混亂)、注意力不集中、濕疹、過動、胸悶、呼吸困難、盜汗、視力模糊 住 裝潢材料、焊接煙霧、揮發油漆      裝修工人 一般民眾     氣喘、焦慮、偏頭痛、失眠、耳鳴、打噴嚏、打嗝、掉髮、蕁麻疹 行 塑膠鞋子 空氣品質     一般民眾     搔癢、憂鬱、偏頭痛、失眠、耳鳴、打噴嚏、乾燥症、認知障礙、不孕 育 印刷品油墨 石油衍生產品     一般民眾 學生、兒童     心灼熱、胃痛、胃筋攣、腸漏、掉髮、鼻塞、肥胖、胸痛、血栓、多發性硬化症 樂 塑膠玩具     學生、兒童     偏頭痛、失眠、耳鳴、打噴嚏、熱潮紅、腸漏症 其他 牙膏、牙科用汞粉 殺蟲劑、漂白水    清潔人員 一般民眾     慢性咳嗽、呼吸道感染、口腔潰瘍、皮膚紅腫、生痰、昏睡、肺病、葛雷夫氏症  

咖啡快快喝 一杯精華期只有25秒!

咖啡快快喝 一杯精華期只有25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做為全世界喝咖啡最頻繁的人,義大利人喝的節奏也和別人不同。義大利的咖啡館總是從早開到晚,而且全天都不會有冷清的時候。人們喜歡在咖啡館裡喝濃縮咖啡,而 espresso 其實是一句義大利語,大意可以理解為「快速的」,所以這種咖啡做得快也喝得快,通常放在小杯子裡,三兩口就可以喝完。而義大利人通常要求在二十五秒內喝完一杯濃縮咖啡,因為在他們看來,一杯咖啡的精華保質期只有二十五秒,過了精華就會揮發,所以要快喝。不同時段應搭配不同咖啡種類雖說義大利人這麼能喝咖啡,但也不亂喝,非常講究什麼時段該喝什麼樣的咖啡。例如拿鐵和卡布奇諾這樣的奶咖啡都會在上午喝,或是當成早餐飲品。按照義大利人的習慣,下午到晚上不會飲用奶咖啡,會考慮冰咖啡。義式濃縮則適合全天飲用。來到義大利會發現,這裡的咖啡館通常沒有座位,因為這裡的人習慣站著喝。站著喝咖啡是傳統,兩三口喝光一杯濃縮咖啡後,人們就開始對著上世紀建築藝術高談闊論,或是向眼前路過的美女發出讚美之詞。義大利人不喜歡外帶咖啡如果你是一位初到義大利的遊客,不免會向侍者提出外帶咖啡的要求。這在別的地方不是什麼刁鑽的事,但在義大利,侍者是不會讓你這麼做的。他們會擺出一張迷人的笑臉,勸你留在咖啡館裡喝完再走。這時你就明白為什麼義大利許多咖啡館沒有紙杯了。在他們眼裡,用紙杯或是塑膠杯是對咖啡神靈的一種褻瀆!其實喝上一杯濃縮咖啡用不了五分鐘,卻能體會到幾個世紀的文化沉澱。設想一下走進一間坐落在古老廣場上的咖啡館,一位英俊瀟灑的侍者熱情地對你說:「Buongiorno !」(早上好!),並用彷彿與生俱來的拉花手法為你做一杯卡布奇諾。你啜飲一口帶有奶沫和絲滑口感的醇厚咖啡,望著廣場上的大衛像和教堂,一邊還不時傳來學者們高談闊論的聲音,聊古典文化、文學藝術,伴隨著義大利人特有的誇張肢體語言!這一刻彷彿穿越回到了上世紀!(本文摘自/無法想像生活沒有咖啡/時報出版)

聽孩子說 勝過對孩子說

聽孩子說 勝過對孩子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回,我跟美珍的媽媽相約一起去公園運動,不可避免的,我們的話題最終又落回到孩子的教育問題,她跟我抱怨:「你知道嗎?美珍每天放學回來都是跟我不斷重複講學校發生的一切。」我向來都是以這樣的方式跟女孩們相處,所以眼神裡帶著讚許地點頭說道:「哇,那很棒耶!這是促進感情非常好的方式。」「可是我覺得她好吵,每天回來話怎麼那麼多......」美珍媽媽轉而看向我:「我好羨慕你跟你女兒,你們的感情看起來非常好,你到底都用了什麼方法?」我跟女孩們的相處,沒有捷徑,所有的感情皆是我們一點一滴從無至有的慢慢經營,而我給予女孩們的,除了陪伴,最多的就是傾聽。「啊,可是我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美國時間......」美珍媽媽停了停又說:「是不是聽她說,就會慢慢有改善了?」「傾聽,不止是聽,還有很多的竅門。」說完這句話的我,也跟美珍媽媽分享了我跟女孩們之間的一些小故事,就算是跟女孩們相處有道的我,在傾聽這件事情,也不是每次都做到盡善盡美。女孩每每回到家,都樂此不疲地跟我不斷分享所有的事情,有一次,比姐姐早回來的小女兒回家又跟我講了最近重複發生的事情:「媽媽,我跟你講喔,今天我在溜滑梯的時候,小新又推了我一次!我真的覺得我很不幸運,這樣的事情已經發生第三次了!」「下次你要小心一點,不然跌倒會很痛的。」我承認我應付得非常草率,但至少我回應了她的問題,是不是?小女兒無奈地聳聳肩:「媽媽,小新前幾天推我的時候,你也是這樣說的,我這次真的很小心了。」「會不會是他覺得你在跟他玩,所以才會特別推你呢?」小女兒突然很嚴肅地看向我,她搖著頭糾正我的說法:「老師說過,玩溜滑梯的時候不可以跑,可是他每次都會跑得特別快,而且我已經跟他說『不可以!』他根本就沒有聽進去。」「既然你看到他跑得很快,就要小心避開他,這樣才不會被他撞到,是不是?」女孩陷入沉思,我自以為聰明地幫她再度擺平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晚餐時間,就讀小學的大女兒此時也回來了,姐妹倆除了餐前洗手之外,還會幫忙擺好碗筷,趁著這點空檔,小女兒將跟我講的事情原封不動地再次轉述給了姐姐,我不動聲色地佯裝忙碌,其實也暗自觀察,看看大女兒會有怎樣的反應。聽完妹妹講述的姐姐表情很吃驚,她拉過妹妹的手詢問:「他又推你喔,你這個小可憐,你摔倒了嗎?有沒有受傷啊?」我原本若無其事的心態被女孩對妹妹的這番安慰給打動了,小女兒在放學後跟我訴說的這一段,她要的並不是身為家長的我的管教,亦不是要我們給予建議,她們除了單純的需要跟我們分享,如果真的有所求,也只是希望我們給予同理心的關注,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在女孩跟我傾訴的當下,卻忽略了。那天晚上,姐妹倆相談甚歡,不太喜歡畫畫的妹妹居然主動拜託姐姐做她的小老師,願意跟她一起完成一幅畫作,姐姐教得具有耐心,而妹妹也頗有定力地將一幅畫作完成,而在這一晚,姐妹之間的情感昇華,不僅是因為那一幅畫作而產生彼此尊重與互助,更多的是,妹妹更加仰賴及信任姐姐,她熱愛的姐姐無時不刻陪同她去面對生活裡的任何關卡。而我對自己未能及時的傾聽所導致的失意與內疚,在姐妹情深之前變得蕩然無存了,因為大女兒將我尚未滿分的同理心補充得恰到好處,且女孩給予妹妹的同舟共濟的相助,是我一直以為想要培養的,但我知道,那種共同進退的情感培養不來,這種情感天生俱來,卻又與日常生活的灌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正因為如此矛盾,所以才更顯得難得珍貴。(本文摘自/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時報出版)

當心!這5大生活習慣恐害腸胃病

當心!這5大生活習慣恐害腸胃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 飲食失衡/吃過多蛋白質、脂肪、熱量;膳食纖維、維生素卻不足。代謝酵素低下,殘餘和油脂積成血濁、脂肪肝、胃脹等,小心憩室發炎、膿瘍、出血、腸穿孔、卡糞石、大腸瘜肉產生,最易導致腸胃癌!2) 健檢不足/國人罹癌人數上升,尤其大腸癌,但篩檢率不到3成,故死亡率比美國高;「男性冠軍」肝癌則早期少有症狀,一經確診往往已是後期。各縣市衛生局力推「4癌篩檢」: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口腔癌;據宜蘭縣最近近8萬人接受四癌篩檢,檢出罹癌率不低,能即早發現治療,重病癌症的治活率才較高。3) 運動過少/作息久坐少動,消化道蠕動變慢,機能、基礎代謝率都會衰退,容易全身或局部胖、胃脹氣、溢胃酸、食積、腸阻塞、潰瘍無法癒合,致癌率大增!4) 作息不定/國人從兒童、青少年起,普遍有睡眠不足、熬夜現象,代謝力、免疫力呈現衰退,尤其錯失夜間肝臟解毒時機,使肝炎、肝癌指數大大增加。5) 壓力過大/大腦訊息、自律神經、內臟肌肉等無法協調,最易腹痛、胃酸不適、大腸激躁、肝鬱悶,經常拉肚子或便秘。(本文摘自/顧腸胃天然飲食/蘋果屋出版)

提高保肝效果 這些食物可以吃吃看!

提高保肝效果 這些食物可以吃吃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曾經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廣告台詞說:「肝若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這句話說得相當貼切,肝臟是人體相當重要薑黃被譽為保健黃金的器官,不僅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也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能儲存葡萄糖合成糖原,也能協助調節血液的流通,肝臟一旦發生了障礙,心臟、腎臟、胰臟這些器官的功能也會跟著衰退。所以,肝臟功能好,人體就能即時排毒,維持身體各個器官的正常運作;肝不好,人體就開始產生疲倦、焦躁、失眠多夢、皮膚發黑、身體變黃⋯⋯等症狀,甚至會衍生其他疾病。保護肝臟可食用木耳、空心菜、大蒜而且肝臟又被稱為「沉默的臟器」,即使發生問題也不太會出現疼痛等症狀,通常等到惡化了才會出現症狀。我們的身體每天進食著各種食物,但並非每種食物都對身體有益,肝臟如果攝取過度的藥劑、酒精和食品添加物,就會對肝臟造成極大的負擔,所以一定要建立正確良好的飲食習慣。要保護肝臟就要多食用天然的食物,像是木耳、空心菜、大蒜、冬瓜、薑黃等,而薑黃可以提高肝臟功能達到保肝的效果,近年來被應用的薑黃,具有促進膽汁分泌,強健肝臟激發功能等的作用。1) 薑黃對急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肝炎是指肝細胞損傷發炎,由多種致病因素如藥物、酒精、病毒、細菌等侵害肝臟,造成肝功能受損。急性肝損傷實驗表示,薑黃素通過抗炎、抗氧化應激和保護線粒體等功能抵抗急性肝損傷。首先,薑黃素通過抑制炎症因子趨化因子釋放發揮抗炎作用。其次,薑黃素具有明顯抗氧化作用,透過清除過多的自由基,減輕肝細胞膜脂質過氧化作用,使受損的肝細胞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進而保護肝臟受損。根據奧地利格拉茨的醫科大學的一項動物實驗研究,將患有慢性肝炎的老鼠分成兩組,A 組餵食含有薑黃素的食物,而 B 組鼠餵食不含黃素的食物,數周後,發現 A 組老鼠的肝炎症狀明顯減輕,而 B 組則毫無明顯的變化,因此未來有望研發出用薑黃素來治療肝炎的新藥。2) 薑黃具有抗肝纖維化的作用/肝纖維化是由於導致肝臟損傷的某種原因,造成肝臟在修復過程中產生的一種變化,它是多種病因所致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過程,是機體抗損傷的一種反應。可以導致肝纖維化的原因比較多,其中比較常見的有: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某些代謝性疾病或者藥物、毒物、酒精,這些原因都可以導致肝臟細胞的損傷,而肝臟在損傷後的修復過程中,就有可能發生肝纖維化。根據研究顯示,薑黃素可有效預防乙醇和多不飽和脂肪酸所致的肝毒性損傷,阻止肝損傷進一步向肝纖維化方向發展。更有研究指出薑黃素在體內、體外對四氯化碳 CCl 4 造成的肝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的水準,及提高機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從而減輕肝細胞的損傷,阻止肝纖維化的發展。而大量研究表明,肝臟星狀細胞(Hepatic StellateCells)也是肝纖維化進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薑黃素具有抑制肝臟星狀細胞的活化和增殖,誘導 HSC 凋亡的作用。3) 薑黃素可望為肝癌新藥/有關肝臟的疾病,通常一開始都沒有很明顯的症狀,也會讓很多人忽略了肝癌的進展,而等到有明顯症狀時,通常都已經很嚴重了。在台灣,B 型肝炎病毒正是造成肝癌最主要的兇手(約佔 80%),C 型肝炎病毒則是第二號兇手(約佔10∼15%)。所以,要知道肝臟功能好不好,就要定期做健康檢查,避免不必要的打針、輸血、戒菸、少喝酒和攝食不新鮮或發霉的食物,還需要多休息,多吃五穀雜糧及蔬果等。根據醫學報導指出,中研院院士、台大醫學院講座教授陳定信最早證明B型肝炎和肝癌有關,其研究團隊更是國際肝癌研究重鎮,他們同時也發現,薑黃素衍生物 ASC-J9 可裂解雄性荷爾蒙受體,抑制雄性荷爾蒙受體和 B 肝病毒間的機轉作用,以降低肝腫瘤的生長。根據臨床資料統計,肝硬化男女比例約為 2:1,中年男性更應該在平時就做好保養肝臟的工作。保護肝臟三不五要的叮嚀:1) 不亂吃補藥/不要養成什麼病都吃藥的習慣,尤其坊間一些減肥藥會傷肝。2) 不迷信偏方/不要盲目服用親友推薦的偏方。3) 不酗菸酒/平時不酗酒、不吸菸,並向二手菸說 NO。4) 作息要規律/平時要注重起居的調節,讓生活更規律,最好可以早睡早起。5) 要保持愉快/精神上的壓力會使血液中的腎上腺素增加,影響肝臟的代謝。6) 睡眠要充足/肝臟需要休養,最好午睡一小時補充體力。7) 要定時健康檢查/40 歲以上的人,更應該定期作健康檢查。8) 要均衡的飲食/肝臟是合成糖原及製成蛋白質、維生素的地方,所以要攝取充足的醣類和蛋白質、維生素,但攝取過多也會造成肝臟負擔。(本文摘自/百藥之王:薑黃/大喜文化)

注意到了嗎?這些日常毒素也是致敏原

注意到了嗎?這些日常毒素也是致敏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食安大漏洞,黑心毒物籠罩全台?人們在不知不覺情況下,日復一日接觸有毒物質,環境荷爾蒙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將引爆出的種種不良效應,擾亂神經與內分泌系統,為健康帶來巨大的危害。可怕的文明殺手:環境荷爾蒙「為什麼人類會生病?」這個問題儼然是個大哉問!也許這裡無法提出完整的答案,但一個人是否健康,取決於免疫力的強弱。那麼,就可以知道,為什麼有人因免疫力較強而不容易生病,有的人免疫力較差而持續上演過敏症狀,以致感冒、肥胖、氣喘、乾燥症、牛皮癬、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重大疾病。環境荷爾蒙會使細胞產生癌變在我們享受現代生活舒適便利的同時,傷害免疫系統的隱形殺手──環境荷爾蒙(內分泌干擾素),一種類似人體激素作用的化學物質,也正在給我們帶來了可怕的文明病!全世界超過九成以上的人,正遭逢過敏、發炎和自體免疫疾病之苦,卻遲遲找不出問題根源和有效的解決方案,而深陷愁雲慘霧的絕望之中。人們在不知不覺情況下,日復一日接觸生活中的有毒物質,環境荷爾蒙猶如一顆不定時炸彈,將引爆出的種種不良效應,不只干擾神經與內分泌系統,抑制免疫作用,還會使細胞產生癌變,對人體的傷害可說無法估算。你可能不知道,喝水也會喝下重金屬,塗抹化妝品連化學毒素也一起吸收,危害系統平衡!以下簡單列舉數種環境荷爾蒙,和可能存在日常中的相關物品,提供參照: 環境荷爾蒙     常見於/被使用製成 塑化劑 塑膠製品(各種日常用品,如杯盤瓶罐、玩具、芳香劑、黏著劑、壁紙、化妝品、奶嘴,甚至作為食品添加物等) 農藥、殺蟲劑 噴灑於農地,殘留於稻米蔬菜中 抗生素、化學激素 作為飼料,殘留於家禽和魚類中 有毒金屬(如鉛汞) 製成地下水鉛管、油漆含鉛、不沾鍋的鐵氟龍、鋁製食具、氰化物、牙齒填充物等 有毒氣體(如戴奧辛) 工廠焚燒排放的烏煙 各種石化材料 (工業用化合物) 以石油或天然氣為材料,製成輪胎、柏油、油漆、化妝品、乳霜、肥皂、洗髮精、香水、除臭芳香劑、防腐劑、衣物、運動器材、玩具等 (本文摘自/自體免疫排毒有方/博思智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