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小心!這些「脂肪抹醬」恐讓細胞生鏽

小心!這些「脂肪抹醬」恐讓細胞生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原料標示上要特別留意的並非只有「植物油脂」。當遇到「反式脂肪」還是要特別注意。2015年6月,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針對乳瑪琳與美乃滋裡頭與肥胖以及心臟病有關的「反式脂肪」發表了一項聲明,也就是最晚3年後,加工食品將全面禁止使用這種添加物。反式脂肪會阻礙細胞運作、讓細胞生鏽先簡單說明一下反式脂肪。反式脂肪是人工產生的脂肪酸,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因此攝取至體內之後非但不容易分解、代謝,還會慢慢囤積在體內。我們人體是由將近60兆個細胞所構成,然而,反式脂肪不僅會阻礙細胞正常運作,還會讓細胞生鏽。除了腦神經細胞,其他細胞平時都會不斷分裂,製造新細胞以替換舊細胞,這就是所謂的新陳代謝。但是細胞膜生成的時候,反式脂肪卻會趁虛而入,混進細胞膜之中。這就是會導致糖尿病、心臟疾病以及過敏症狀等萬病根源的反式脂肪。而乳瑪琳,正是反式脂肪的集合體。不要用乳瑪琳!要用的話就選奶油 大家該不會以為乳瑪琳是質地較軟的奶油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乳瑪琳與奶油根本就是似是而非、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包括其他脂肪抹醬在內的乳瑪琳類是用沙拉油製成的,也就是在液體狀態的沙拉油裡添加氮氣,再經過化學處理製成。正因如此,「反式脂肪」才會產生。美國、丹麥及荷蘭等國家就是因為乳瑪琳裡的反式脂肪含量太高,所以才會禁止販賣。其實,奶油裡頭也含有天然的反式脂肪。學術界對於天然的反式脂肪到底是安全還是危險其實並沒有一個定論,不過其化學構造卻與人工的反式脂肪相同。雖然是天然的,但是並不代表可以大量攝取,這一點要注意。要注意名稱上有「○○soft」的脂肪抹醬或許你會想「既然對身體不好,那不要買乳瑪琳不就沒問題了?」話是如此沒錯,但是以反式脂肪為主要成分的油脂並不是只有乳瑪琳,「脂肪抹醬」也是如此。這是非常普遍的食品,就算沒人聽過,但是大家一定曾經吃過,因為這種食品在超級市場是以「○○ soft」的名稱在販賣的。這種抹醬的油脂含有率比乳瑪琳低,但是水分較多,比較容易塗抹在麵包上,而且價錢也比較便宜。再加上市面上有水果與巧克力等其它口味的產品,所以最近這種抹醬受歡迎的程度反而超過乳瑪琳,甚至成為主流。脂肪抹醬的油脂成分與熱量並不高,往往給人健康的印象,其實這裡頭所含的反式脂肪分量與乳瑪琳相同,非但不健康,還和乳瑪琳一樣會危害人體。血液混濁、肥胖的原因均歸咎於乳瑪琳乳瑪琳就算置於常溫底下也不會融化,這是因為其溶解的溫度(熔點)高所造成的。所以攝取至體內的乳瑪琳非但不容易溶解,還會囤積在體內,讓血液變得混濁,形成皮下脂肪與內臟脂肪。這就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不僅如此,乳瑪琳還會產生大量活性氧。有鑑於此,我們可以斷言想要維護身體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丟棄廚房裡的沙拉油與冰箱裡的乳瑪琳。(本文摘自/斷沙拉油飲食全書/太雅出版)

沙拉油致失智?解開毒素的真面目

沙拉油致失智?解開毒素的真面目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沙拉油裡頭含有不少亞麻油酸(請參照14頁的脂肪酸結構)。而這個亞麻油酸一旦加熱到200℃左右,就會產生一種名為「羥基壬烯醛(hydroxynonenal,HNE)」的毒素。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營養學研究專家早已公開發表相關報導,而再次進行相同實驗的我,也得到同樣的數據結果。沙拉油會導致阿茲海默症接下來說明一下羥基壬烯醛(為了方便起見,以下以英文縮寫「HNE」稱之)為何是有害人體的毒素。羥基壬烯醛,是導致腦內神經細胞死亡的犯人。那麼腦神經細胞死了之後會發生什麼事呢?舉例來說,就會引發現在世界上劇增的阿茲海默症,這是一種因為腦神經細胞死亡而引起的疾病。「橄欖油」可以守護身體細胞,預防生鏽無奈的是,這個活性氧會因為空氣污染、紫外線、電磁波、壓力以及酒精攝取而在體內的各個角落產生,變成讓細胞生鏽的罪魁禍首。這時候可以抑制活性氧產生,不讓細胞生鏽的,就是橄欖油。橄欖油抗氧化、適合加熱烹調橄欖油裡頭抗氧化作用強的多酚含量豐富,抑制壞膽固醇的油酸占了成分的80%,但是亞麻油酸的含量卻是不到10%,不僅是理想的健康油,還適合加熱烹調。挑選時,重點在於要選擇價錢略高、1ml約10日圓的「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價格低廉的橄欖油大多使用破損的橄欖果或者是已經榨過油的殘渣來萃取,不然就是經過高溫處理製造的劣質品。品質如此粗糙的橄欖油是無法為人體帶來健康效果的。我們常看到以「純橄欖油」之名販賣的橄欖油,其實這只不過是在普通的橄欖油裡添加「特級初榨橄欖油」混合而成的,和「純」這個字根本就毫無關聯,大家千萬不要被騙。有效對抗壓力的「米油」是天然的抗氧化劑米油在「沙拉油」當中也算是例外的健康油。會用上大量的油炸食物的時候,最好使用上等的米油(米糠油)。米油是從米糠萃取而出的油類,是唯一含有γ-穀維素(γ-oryzanol)成分的植物油。γ-穀維素能夠抵抗壓力,同時還有助於紓緩女性更年期障礙與憂鬱症狀。此外,還能夠有效抗氧化,可當作天然抗氧化劑添加在化妝品裡。不僅如此,米油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降低膽固醇的效果在植物油當中可說是最好的。可惜的是其成分超過30%是油酸,加熱高於200℃就會產生「HNE」。因此購買米油的時候,要盡量挑選只用「蒸氣蒸餾製法」,也就是100℃的蒸氣精製的上等米油。建議香麻油、橄欖油及米油抗氧化作用強,適合油炸、熱炒與燉煮等各式各樣的料理。(本文摘自/斷沙拉油飲食全書/太雅出版)

講座/癌友呼吸瑜珈班

講座/癌友呼吸瑜珈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治療時,「舒壓」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課題,而呼吸瑜珈是透過簡單奧妙的呼吸、瑜珈與靜坐,讓生命油箱能量充滿,為癌友找回平衡的身心,進而改善疼痛、增強免疫力,全面提升治療中與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因此本課程邀請癌症資源中心莊學琴老師,介紹瑜珈舒壓療法,希望藉由簡單動作與呼練習,能針對癌症治療等問題給予建議。課程報名可電洽亞東醫院癌症資源中心 (02)89667000轉分機1709。名稱:癌友呼吸瑜珈班時間:2017/09/12(二)9:30-11:30地點:亞東醫院南棟14樓第一教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709

轉換負面情緒 自己當自己的心靈雞湯

轉換負面情緒 自己當自己的心靈雞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位黑人運動家戴維斯從小在失怙的單親家庭出生,並由祖父母撫養成人,他的母親也沒有能力撫養他,讓他自小就必須依靠撿拾瓶罐賺取些許的零用錢,但戴維斯不會因為父母長期不在身旁,而在心靈上有任何的創傷和負面的情緒。由於祖父是一位很有修養的基督教徒,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對於他內斂忠實的性格有著很大的啟迪作用。日後,無論是在與人共處上或者遭遇到挫折時,祖父的耳提面命和忠告,對他都有著極大的鼓舞作用。種族歧視的普遍現象沒有壓垮信心當戴維斯剛加入一開始所屬的團隊時,教練為了激發他的潛能,百般地磨練他,但是他鋼鐵般的堅持力並沒有因此而退縮或放棄,反而愈挫愈勇地打進全國賽,並且得到最高的榮譽。後來,在棉花盃全球比賽中他締造了無敗戰績,也因此被票選為全國最有價值的球員,曾經有著名的體育記者稱他為「快車」。但在這期間,戴維斯要領獎時,也碰到了很大的挫折——他被通知領完了獎之後他得立刻離開頒獎現場。甚至於在慶功宴時,他和其他黑人隊友也被告知中途必須離開,這些都是當時美國社會環境裡,種族歧視的一個普遍的現象。雖然戴維斯是美國史上第一位被贈與最大殊榮——海斯曼盃中唯一的黑人,但在種族歧視的眼光之下,這份殊榮似乎也並沒有為他帶來多大的好處。把生命能量發揮到極致然而,這一位20出頭的年輕人並沒有因此感到氣餒或自暴自棄,他反而以溫煦忠誠的態度,主動向白人社會釋出他的熱誠和光熱,因此博得了白人社會極大的正面反應。只可惜這位優秀的黑人運動員在23歲時就得了急性白血病,這在當時曾經引起極大的關注。他精采卻短促的生命,連當時的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都極為不捨。在一次訪問行程中,甘迺迪曾經碰巧遇到戴維斯正受邀接受一個頒獎,當時約翰甘迺迪曾主動要求與這一位出色的黑人運動員見面,並且希望能夠當面激勵他,這對戴維斯也有極大的鼓舞作用。後來戴維斯逝世的時候,約翰甘迺迪還親自發電告文,寫道:「厄尼.戴維斯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年輕典範,他成功的特質一定會在未來的歲月中,不斷地鼓勵引領美國新一代的年輕人。」在美國運動史上,從來沒有一位運動員逝世的時候,有上萬名以上的球迷為他守候和送行。在戴維斯短促的23年生命中,其實他已經把自己的生命能量發揮到最極致的境界。疼惜自己的情緒、面對自己的傷痛當你自己覺得內心正背負著無限傷痛或怨懟等負面情緒的時候,請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撫平你的傷痛,也沒有任何人可以使你的情緒立即平復,更沒有人擁有神力可以讓你的負面想法立即導正。可以為你療癒的人,就是你自己!可以鼓舞你的人,還是你自己!當你碰到任何棘手的情緒問題時,你必須疼惜自己的情緒,嚴肅地面對自己的傷痛。因為只有自己肯定自己,才是真正的放下。無論是多負面的情緒,也需要用平靜的心去面對,因為這才是真正肯定自己的態度。唯獨你能獨自面對自己的時候,才有辦法真正看到力量的展現。(本文摘自/力量:重生之後/拾慧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維持最佳狀態 「吃土」助改善營養

維持最佳狀態 「吃土」助改善營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世界各地,都有人服食黏土以維持姣好的身材。聽起來很奇怪?在饑荒時,人一般會服食黏土,以抵抗飢餓感;黏土能夠暫時充飢,讓人產生飽腹的感覺。基於同樣的原因,使得黏土有助於減重。吃土減重有助增加排便次數黏土進入胃裡後體積會增加,使胃部容納食物的空間減少,進而解除飢餓的折磨。吃土減重的好處是,這有助於增加排便的次數,提升排便的質量。事實上,單是廢物的重量,便經常使身體額外增加幾公斤,市面上的各種節食產品中許多都含有通便劑,以幫助解除便祕症狀。此外,黏土也對食物的吸收有幫助,這可以進一步降低人們對飲食的強烈需求,而這種需求可能是造成營養不良的其中一項原因。即使是體重過重的人,假使他們體內細胞的營養需求並未得到滿足,身體仍舊可能餓死。利用黏土減重時,有一點很重要:別省略任何一餐或輕忽攝取適當的營養。黏土雖然有助於充飢,卻不會與「燃脂劑」產生相同的作用,你不會像喝了咖啡馬上就能提神一樣,體重快速減輕,所以,你可將其他飲食補充品納入減重計畫中,這有助於獲得更大的益處。食土者的心得分享如果你以前從未吃過黏土,目前打算食土創造個初體驗,可以好好期待這享受!儘管關於黏土及黏土的作用方式與效用,人們看似已經知道了不少,但是其真正功效仍舊是一團謎。以下是大部分人在服用黏土僅二到四個禮拜後,對於吃土的心得:● 幫助腸道順暢。● 緩解便祕或腹瀉。● 不再消化不良。● 潰瘍不再復發。● 有助於飲食消化。● 使體力變得充沛。● 減少身體各部位的「游走痛」。● 讓肌膚更清澈透亮。● 使眼神更明亮。● 讓人變得更靈活、頭腦更清楚。● 改善情緒,減少壓力。● 促進牙齦與肌膚的生長與組織修復。● 刺激免疫系統,提高對致病因子的抵抗力。長期患病者能服用黏土來為免疫系統充電有人為了補充能量而服食黏土,結果視力反而獲得改善;也有人吃土是為了促進食物吸收的效率,但得到的結果卻是讓精力更充沛!案例中所描述的所有益處,都是消化與排毒的效率得到提升後常有的結果,出現這些療效十分神奇。由此我們可知,在長期患病期間,可以服用黏土來幫免疫系統充電。吃土也有預防疾病的效果,有助於預防任何潛在疾病的發生。理想的狀況是,應該服用黏土來提升免疫力,這樣假使你接觸到傳染病原,或接近抵抗力逐漸變弱的時期,體內的防禦系統也會做好準備。總之,想要維持健康,就必須讓自己的免疫系統維持在最佳運作狀態,而黏土中含有人體防禦機制所需的礦物質與能量,能夠促進腸道功能,幫助身體排毒。(本文摘自/全臺第一本神奇的黏土療法入門指南/柿子文化)

高危險群!「煮」婦、機車族當心肺癌

高危險群!「煮」婦、機車族當心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空污問題嚴重,除了吸菸族之外,連一般民眾肺癌罹患率都日益增加。根據國健署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十大癌症中肺癌發生人數高居第二名!肺癌初期並無明顯症狀,當出現咳嗽、氣喘等表現,時常已是癌細胞轉移的階段,而發生癌細胞轉移的晚期患者中,更高達四成深受癌細胞骨轉移所苦。肺癌非吸菸族專利 肺癌骨轉移表現以疼痛為主,初期從輕微的腰痠背痛、跛行,轉移的程度與範圍加劇,疼痛會越來越強烈,甚至因癌細胞造成骨質嚴重流失,動作稍不慎即發生骨折,造成患者行動不便,實不可輕忽。肺癌女性患者中,9成沒有吸菸習慣,根據103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報告,造成女性罹患肺癌的危險因子除了二手菸害之外,再來相關性最高的成因就是暴露於高溫烹煮的油煙中。因此,家庭主婦或是常處於交通廢氣、空汙惡化環境中的機車通勤族,都是肺癌的高危族群。台大雲林分院胸腔內科陳崇裕醫師曾治療過一名45歲女性家管,因腿部無力跌倒導致大腿骨折,檢查後竟然是肺癌骨轉移,輾轉來到他的門診。患者原以為是長期做家事才腰痠背痛,沒想到是罹患肺腺癌。經過標靶藥物治療搭配單株抗體保骨針,讓被癌細胞侵蝕的骨骼逐漸恢復,原本僅能臥床休養進展到又能行動自如,治療成效相當好。骨鬆新藥減緩疼痛、副作用低癌症骨轉移因骨骼被癌細胞侵蝕,骨骼中鈣質溶出,產生高血鈣症,不但導致代謝失衡,也讓骨骼空洞化,成了癌細胞寄居的溫床。陳崇裕醫師說明,晚期肺癌患者的死因,甚多來自骨不良事件所導致的意外,因骨質疏鬆引發骨折,或是腿腳疼痛無力,上下樓梯時容易跌倒,撞擊引發內出血等都是高危險需多加防範的。針對骨轉移,已有藥物只需每月一次皮下注射,可減緩骨骼被侵蝕的速度,降低骨折風險,減輕骨頭疼痛,並有降低血鈣效果,常見副作用大多輕微,可經由適當衛教預防並處理。治療方式日新月異 抗癌別放棄陳醫師表示,從過去傳統化療,進展到運用基因檢測、使用標靶藥物、免疫治療等,醫師手上的武器越來越多,癌症治療已經從以往的絕症逐漸成為慢性疾病,有機會可以控制,呼籲患者聽到罹癌別放棄,積極接受治療,仍有一線生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照顧長者必看!進食姿勢3大重點

照顧長者必看!進食姿勢3大重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我們的喉嚨處,有一條「從嘴巴連接至食道的食物通道」,它與「從鼻子連接至氣管的空氣通道」交叉。由於平時需要呼吸,所以空氣通道呈現開啟狀態;唯有在吞嚥食物或飲料的瞬間,連接到肺部的入口才會堵住,停止空氣進出,再趁這個空檔,將食物或飲料送進食道內。往上仰的姿勢 會提高誤嚥的危險性因此,假如在連接至肺部的入口堵起來之前,食物就滑進喉嚨而誤吞入氣管中,便稱為「誤嚥」,這會造成意外。對於身體孱弱的年長者,照顧者有時擔心他們太累,身體負擔過大,因而讓他們躺著進食,或是將電動床稍微升高後,便拿食物給他們吃,其實這樣相當危險。若採取往上仰的姿勢,食物會在氣管的蓋子閉關前,就因重力的關係而容易自行滑落,所以會提高誤嚥的危險性。反之,若採取前傾姿勢,嘴巴的位置會低於喉嚨,便無須擔心食物會自行滑入喉嚨,較令人放心。將食物充分咬碎後,在口中成團以利吞嚥,待做好吞嚥準備時,就能自行控制將食物吞下。所以,為了避免誤嚥,切忌一定要「採取前傾的姿勢進食」。腳跟能著地 才能好好吃飯接下來,我將具體說明何謂「方便進食的前傾姿勢」。以下為各位介紹,採取正確進食姿勢時,必須注意的三大重點:1)選擇高度適中的桌子年長者大多身材瘦小,但市售的桌子高度往往過高,有時會導致年長者無法採取正確的前傾姿勢用餐。盡量挑選坐在椅子上時,桌面高度在肚臍左右的桌子。2)椅子有靠背為了保持姿勢穩定,椅子必須完全坐滿。為避免失去平衡而往後傾倒,有靠背的椅子較令人安心。若因半身麻痺而難以保持左右平衡,請選擇附有扶手的椅子。3)腳跟要著地想要坐得穩,切記腳跟一定要著地。一般椅子的高度約四十公分,但是高齡女性的膝蓋以下,平均只有三十七公分。建議可選擇高度較低的椅子,或是搭配坐墊及腳踏墊等,以適合被照顧者的身材高度為宜。(本文摘自/爸媽行動不方便,我該如何好好照顧他?/采實文化)  

年長者營養不良 健康火鍋一次補足!

年長者營養不良 健康火鍋一次補足!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管理年長者的飲食狀況時,需特別留意是否脫水。年長者因上廁所不方便,不容易攝取足量水分,或是沒注意到自己已經脫水,許多人甚至因而演變成重症,可說是發生頻率較高的問題,常令人意想不到。疏忽脫水現象甚至會致命,所以照顧者須盡可能詳知檢查要點,確認年長者是否脫水。若想檢查年長者有無脫水,兩大重點是關鍵,包括:1)用手指觸碰腋下,若沒有潮溼感,應懷疑他輕度脫水。2)口中乾燥,即為重度脫水。若吞嚥有問題 攝取液體會造成危險疑似脫水時,請多補充身體可迅速吸收的運動飲料,若吞嚥有問題,攝取液體會造成危險,建議增加黏稠度,或使用市售的膠狀飲品,設法讓被照顧者吞嚥。此外,若是半夜常起床上廁所的人,應懷疑是否缺乏蛋白質。此時,可在睡前喝一些熱牛奶,或飲用少量的熱可可及年糕紅豆湯。只要在睡前攝取上述熱飲,即可補充蛋白質,刺激副交感神經,讓人安穩入眠。同樣必須留意的,就是「營養不良」。胃口小的年長者,一旦疏忽就會陷入營養不良的狀態。營養不良時 應計畫性地攝取蛋白質營養不良時,免疫力會下降,因而容易罹患感染症,須特別注意。體重過輕的人,也要檢查是否為營養不良的警訊。懷疑年長者營養不良時,應計畫性地攝取蛋白質。建議用餐後再食用優格,或在雜燴粥、味噌湯裡加蛋。若體內維生素不足,市面上也販售果汁型健康食品。只要少量食用這類營養食品,即可維持營養平衡,不妨聰明攝取。此外,「火鍋」是最適合長者的菜色。對年長者而言,吃火鍋可一次解決水分不足與營養不良的問題,一舉兩得。除了秋冬之外,夏天也可開冷氣享用火鍋。魚類切片雖然也很不錯,但我建議將魚肉磨成泥,加工料理後即可方便吞嚥。另外,也可將豆腐、青蔥、紅蘿蔔、菠菜等食材一起燉煮,和家人同桌享用。吃完含豐富水分、食物纖維、蛋白質的溫熱火鍋後,隔天早上腸胃會感覺很輕盈,是利於健康的料理。(本文摘自/爸媽行動不方便,我該如何好好照顧他?/采實文化)  

3種力量 幫助自然排便

3種力量 幫助自然排便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假如不斷錯失排便時機,人類的身體就會抑制反射,即使糞便已經囤積,也不會感覺到便意。這種無法感覺到便意的狀態,將形成惡性便秘;妳的母親就是因此而演變成惡性便秘。若想改善惡性便秘,必須先了解人類的排泄機制,才能找出因應方法。假如不想依賴藥物或浣腸,欲自然排便,需要下述三種力量:1)直腸收縮力2)腹壓3)重力欠缺上述任一種力量,將無法自行排便。究竟,該如何導引出這三種力量呢?首先,只要坐在馬桶上叉開雙腿後,即可導引出最大極限的「腹壓」與「重力」。所以就算身體再不方便,也請盡量在廁所排便。「好想排便」的瞬間 就是「直腸正在收縮的狀態」此外,「直腸收縮力」與技巧及姿勢等毫無關係,無法靠自己的力量導引出來。糞便運送至直腸時,會透過脊髓將信號傳遞至大腦,下達「請排便」的指示,單靠這一連串反射動作所引起的反應,就是直腸正在收縮。簡言之,感覺到「好想排便」的瞬間,就是「直腸正在收縮的狀態」。想要自然排便,首先需要出現「想排便」的便意,並採取容易施展腹壓與重力的姿勢,即「坐在馬桶上,雙腳叉開」的動作。根據上述內容,了解排便機制後,便可明白錯失感覺想要排便的瞬間,即直腸正在收縮的時機,是多麼可惜的事。深受惡性便秘所苦時,無論身體有多疲乏,請務必徹底翻轉觀念,提醒自己「絕不錯失便意」。眼睛看不見或是身體有病痛的人,在很多事上的確需要忍耐;然而,改善便秘的第一步,就是本身要有自覺,唯有「便意」不能忍耐,切記必須立即表達「想上廁所」的意願。排便首重時機 照護時應第一優先處理即使年長者也會盡量「避免忍住便意」,但是照顧者若抱持「現在很忙,暫時等一下」的想法,一切便毫無意義。照護的世界裡,有一條「排泄最優先原則」,當年長者表示出現便意時,就要馬上引導他至廁所。排便首重時機,所以照護時應該將之放在第一優先處理的順序。話雖如此,但是對於忙碌的居家照顧者而言,常會發生「正在炸食物」、「正在講電話」、「正在工作」、「正在二樓晾衣服」等情形,導致當下會回問年長者,「是否一定要立刻上廁所」。儘管如此,無論是被照顧者還是照顧者,凡事都應以「避免錯失排便時機」為優先。(本文摘自/爸媽行動不方便,我該如何好好照顧他?/采實文化)  

講座/糖尿病教育班──吃的健康,放鬆心靈

講座/糖尿病教育班──吃的健康,放鬆心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人口不管是在全世界或是在台灣,都是現今社會常見的慢性疾病,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而在發病之早期,大部分病人都沒有什麼特別的症狀,一旦確診後,往往讓病人感到震驚,更伴隨著許多面對疾病的擔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將在9月15日舉辦「糖尿病教育班」,將以自我壓力調適與地中海飲食為主,教導病友們自我營養之照護。糖尿病是強調自我照顧的一種慢性病,因此疾病的成因與預防都是病患及家屬需要學習與瞭解的,故在面對疾病過程中,產生出生理與心理上的不適與壓力,由此可見病友們不僅是醫療上需要被照護,心理部分更是我們須多加協助之處。聖馬爾定醫院將於9月15日(五)下午1點至5點,在大雅院區十樓學術講堂,舉辦「糖尿病教育班」,邀請醫師及營養師專題演講糖尿病患者壓力調適與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之介紹。歡迎有興趣的患者與民眾家屬踴躍參加。名稱:糖尿病教育班──吃的健康,放鬆心靈時間:106年9月15日(五)13:00至17:00地點: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大雅院區10樓學術講堂(嘉義市東區大雅路二段565號)洽詢:(05)2783865或2756000轉3311/親洽本院二樓糖尿病衛教室(即日起開放報名至9/11(一)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