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胃部不適只吃藥 食道癌悄悄找上門

胃部不適只吃藥 食道癌悄悄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胃脹求醫,竟在一個器官發現兩處惡性腫瘤!53歲的葉先生商場打滾10餘年,應酬機會多,練就不錯酒量、會抽菸、偶爾吃檳榔,胃部偶有不適靠吃藥緩解,從沒想過會罹患食道癌,還是上、下段都有惡性腫瘤。葉先生去年3月胃脹痛到診所就醫,醫師透過胃鏡發現食道下段異常,高度懷疑是癌病變。食道就有兩處腫瘤 有幸及早發現治療臺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蔡松茂表示,某些病人因為照胃鏡不舒服,食道上的病灶通常很難發現。病人葉先生非常幸運能於食道上、下段早期發現癌細胞,又符合以胃鏡做內視鏡黏膜下切除的條件,不必切食道也沒傷口,門診追踨恢復良好。蔡松茂醫師強調,葉先生食道下段已知有可疑病灶,做胃鏡檢查時細看也發現食道上段異常,經內視鏡超音波及病理切片,確認兩處病灶均為癌細胞只在表淺層的「零期癌」,只要以胃鏡做內視鏡黏膜下切除,把癌細胞刮除乾淨,術後完全沒有傷口,也可保留完整食道。嗜菸、酒、檳榔者 食道癌風險高123倍蔡松茂醫師說明,食道癌早期不會有明顯症狀,當出現吞嚥困難、食道變窄症狀時,腫瘤往往已經很大,可能得切除部份食道。食道癌的高危險因子是抽菸、喝酒、吃檳榔,可能造成食道黏膜細胞病變,發生食道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123倍。尤其食道癌通常是上、中、下的某段先發生腫瘤,幾年後仍有復發的危險,建議抽菸、飲酒、嚼檳榔的人早日戒除並定期篩檢。

從「齒」找健康!食鹽加氟牙齒更有福

從「齒」找健康!食鹽加氟牙齒更有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為推展口腔預防保健的重要性,並宣導口腔健康重要政策,衛生福利部委託臺北醫學大學團隊拍攝宣導影片,以故事方式呈現「食鹽加氟,牙齒有福」,更能貼近民眾日常生活。料理採加氟食鹽 牙齒防護更長效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科長王鵬豪表示,為使牙齒能受到氟的長效保護,增進牙齒健康,衛生福利部積極推廣料理使用加氟食鹽,讓氟不只在刷牙及使用漱口水時作用,平時也能發揮保護牙齒功效。讓日常生活中就能具備口腔預防保健觀念,並落實適切的醫療,讓民眾掌握足夠的訊息與資源,以提升口腔健康。若未來有接受口腔照護服務的特殊需要及照顧者,可以透過「不一樣的需要-到宅牙醫醫療」及「不一樣的需要-特殊需求牙科門診」發掘適當管道,此兩部影片以紀錄片方式呈現,實地訪問此項照顧服務對象與照顧者,真實呈現使用此項服務的情況,也協助推廣政府的新服務。評估後再植牙 缺牙不怕開口笑王鵬豪科長表示,近年來植牙已成為牙醫師提供缺牙病患的另一種治療選擇,「微笑人生-人工植牙」以座談方式拍攝,邀請多位植牙領域相關的專家學者,共同討論民眾常見的植牙問題。已接受植牙或有植牙需求的民眾,都能藉此了解植牙後口腔照護方式以及條件限制,先行評估自身植牙條件,不只降低疑慮,還能減少醫療爭議。守護健康,從齒開始!衛生福利部透過多元化的宣導,提升民眾口腔相關知識,使大家能以最便利的方法預防齲齒,也讓特殊需求者的口腔健康不再求助無門,亦透過專家學者詳細解析植牙病患須知,期許民眾擁有一口健康美麗的好牙!

體重過低早產兒 新生兒中即佔1成

體重過低早產兒 新生兒中即佔1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為呼籲社會大眾關注早產兒這群小小生命鬥士,台東馬偕醫院獲贈50箱早產兒尿布,也邀請已健康出院及住院中早產兒的家屬一起來慶生,希望各界為他們集氣。早產兒常見心肺問題、1/3恐發展遲緩 台東馬偕醫院院長王功亮表示,該院每年照護很多早產兒,在品質上值得大家肯定。小兒科醫師陳佳慧表示,早產兒常見肺部、心臟及神經問題,甚至面臨死亡,更有1/3機率產生發展遲緩問題。對醫護人員及早產兒家庭都是極大考驗。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20萬名新生兒,其中約1成是體重低於2500公克與1500公克的低體重與極低體重早產兒,台東馬偕醫院2016年出生早產兒人數就有73名,其中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約2成。相對於一般寶寶一出世就能感受父母愛的擁抱,早產寶寶必須獨自待在保溫箱內奮戰,而父母更是日日心急如焚的等待。特製小尺寸尿布 送愛到台東專家楊博文表示,市售上的尿布太大,都必須經過折疊、裁剪才可使用。為生產早產兒尿布,須將整條生產線停止,且每片尿布須以人工折疊封裝。日後將陸續在全國各地捐出幫助各縣的早產兒。曾在馬偕生雙胞胎的早產兒媽媽余女士在會中分享,當初寶寶在醫院住了1個半月,且肺部發育也一度危急。一路走來雖然艱難,但余女士鼓勵寶寶還在保溫箱的家庭要樂觀面對,相信以台東馬偕醫護的專業一定可以平安度過。

爬到三樓就喘?肺阻塞已經找上門!

爬到三樓就喘?肺阻塞已經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年紀變大後容易出現慢性咳嗽、走路易喘情形,其實這2樣看似普通的症狀,可當作判別慢性肺阻塞的篩檢原則!一名菸齡長達35年的何先生因為在7年前就開始喘咳不止,但由於患者不規則就醫,誤將長期喘咳認為慢性咳嗽,拖到講話、呼吸都覺得累才就醫,沒想到肺阻塞程度已達中重度!多發生於40歲後 台盛行率6%~8%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委員暨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邱國欽表示,肺阻塞多發生於40歲後,台灣盛行率6%~8%,但僅僅1/3患者有被診斷並接受治療,國人對肺阻塞的認知嚴重不足。喘咳看似不影響生活,錯過及早就醫的時機恐怕會危及生命。抽菸、空汙、老化為3大誘病因素通常抽菸、空汙、老化為引發肺阻塞的3大因素之一,邱國欽副院長遇過最年輕的肺阻塞患者僅42歲,這名患者從當兵時就開始抽菸,菸齡超過20年,就診時也是主訴長期喘咳,沒想到竟檢查出慢性肺阻塞。喘咳誤當老化 當心肺阻塞邱國欽副院長表示,肺部健康自40歲後每年都要固定檢查。一般民眾若有慢性咳嗽、痰多、喘咳3大症狀,加上1天1包菸、抽10年以上即為高風險群,一定要及早篩檢。另外,若以活動力來看,與同年齡層相比,從一樓爬到三樓就喘的人,別誤認為只是老化,很可能肺阻塞已在不知不覺中找上門。日常登階、爬山就能評估健康狀態超過7成民眾不了解肺阻塞嚴重性、病識感普遍低落,加上過去常見的肺阻塞自我篩檢表較難以評估,因此今年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特發展出「1分鐘登階肺阻塞風險評估表」,讓民眾只靠日常生活中登階、爬山時就能隨時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態,落實風險評估生活化,才能及早發現病徵,把握時機治療。

講座/認識糖尿病

講座/認識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透過每日的血糖監測能夠得知自己的身體狀況,血糖監測可說是糖尿病不可或缺的自我管理,糖友應該自我約束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才能擁抱美好人生。有良好的血糖才能永保體內健康,此場團衛將由蘇宣丞護理師主講,簡介糖尿病對人體的影響,並提醒大家用藥、飲食、生活細節。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相關訊息可電洽雙和醫院(02)-2249-0088。(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認識糖尿病時間:106年10月30日 星期(一)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       

講座/泌尿健康講座

講座/泌尿健康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只男性排尿困難,許多女性也在生產後、步入中年後開始出現尿失禁困擾,近年來,泌尿問題甚至還有年輕化的趨勢。另外,泌尿障礙的起因有可能是源於慢性病。有鑑於此,臺北榮總將在北投健康服務中心舉辦衛教講座,首次講座由泌尿部醫師、護理師、檢驗師分享,針對尿失禁’排尿困難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並有免費尿流速檢查、備有精美小禮物,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泌尿健康講座時間:106年10月28 日 (六) 08:30~11:30地點:臺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1樓(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二段111號1樓)洽詢:03-8561825轉分機3470、5202或3548

4症狀告訴你 腎病可能已經找上門

4症狀告訴你 腎病可能已經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腎臟是除了皮膚以外,其具有排毒的功能,毒素經過肝臟的代謝後,再把毒素(大部分是有毒的水溶劑化合物轉換來的)運送到腎臟,再由腎臟藉由尿液排放出來。腎臟還有其它的功能,具有賀爾蒙的功能及代謝的功能,例如維他命D的轉換也需要腎臟的幫忙;同時腎臟也是腎素,紅血球生成素先激素的主要製造器官等。腎臟也具有調節水分、鹽類、及其他電解質甚至調節體內酸鹼的平衡。泡泡不會消失、尿中有臭味恐為蛋白尿烏日林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陳燕蘭表示,檢測蛋白尿時,通常會先採簡便且快速尿液試紙,進行初步篩檢,只是會受到當次尿液濃度的影響準確度,這時可選擇用「定量」來分析是否有蛋白尿,即收集一整天(24小時)的尿液來做檢查及分析,此方法最為精準,缺點是必須收集24小時的尿。如果來到腎臟內科的門診,可以藉由尿液甚或血液的檢查來做為醫師判斷的指標,會安排患者檢查早上的首次尿液,即當次尿中的蛋白質總量除以尿中的肌酸肝值(UPCR),此方法相較方便,也較接近實際每天流失的蛋白量數值。如果尿液中出現以下狀況,可能有蛋白尿的產生:1) 如廁時發現尿液中有泡泡。2) 尿中的泡泡不會自動消失。3) 尿液中帶有臭味。4) 泡泡會持續出現在馬桶內。尿中蛋白量大於150毫克 盡快諮詢醫師當出現上述狀況時,這時就要懷疑是否有蛋白尿!一般健康的人每天會有少許的尿蛋白從腎臟中排出來,健康的腎臟每天所排出的尿蛋白量是小於150毫克,當尿液中蛋白的排出量大於150毫克/天,意謂著病患有蛋白尿的情形,必須進一步接受檢查。為避免腎臟的功能可能出現問題,導致體內調節的功能失衡,進而產生出不同的問題,甚至造成患者的不適,必須盡快就醫治療。如果發現尿中有泡泡,務必提高警覺來腎臟內科向醫師諮詢、進行相關檢查!

舌破2個月誤當癌 竟是假牙惹的禍!

舌破2個月誤當癌 竟是假牙惹的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彰化縣一名83歲的謝姓老阿嬤舌頭下緣潰瘍經過2個月還好不了,試過多種藥劑及偏方,除了確認她並非舌癌,但仍痛到吃不好、睡不好,曾想利用鹽巴消炎、灌青草茶降火氣,卻搞到拉肚子。假牙的內鉤變形磨破嘴謝阿嬤看過5位醫師、西醫囑咐她要飲食清淡,補充維他命C及B群,多吃奇異果;中醫說是心火大,要少吃油膩及辛辣物。沒想到照做了卻都還是無效。後來才發現其病因出在半口假牙的內鉤變形,與舌頭不斷磨擦才導致舌頭破,拿掉假牙後,嘴破症狀很快就好了。舌頭破洞太久恐變成舌癌每個人應該都有舌頭潰瘍的經驗,大部分一個星期左右就會痊癒,衛福部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強調,臨床上有不少假牙不合導致舌癌、口腔癌的病例,此病例若再拖延下去,恐也會變成舌癌,戴假牙者一定要注意戴得合不合適。許嘉方主任表示,舌頭破超過2週未癒就可能是舌癌或紅斑性狼瘡等自體免疫疾病,而老阿嬤2個月還未癒,又排除上述疾病,於是他以手指進行口腔觸摸,才發現是假牙內鉤變形,與舌頭不斷磨擦肇禍,加上阿嬤年紀大,沒有感受到疼痛,以致舌破處一直被磨擦而無法痊癒。​嘴破、舌頭破2週還未癒合就是警訊許嘉方主任說,不少病例都是因假牙突出的稜角或材質導致口內黏膜或舌頭受損,也有病例是病人自己用假牙或真牙去頂舌頭,口腔內的傷口細胞一再反覆地潰瘍與修復,最後誘發基因突變,導致口腔癌、舌癌等病變。許嘉方強調,嘴破、舌頭破是很平常的小毛病,但如果2週還未癒合就是警訊,一定要尋求醫師協助,找出真正原因;另一方面,從這個個案可以發現,假牙若咬合不正,與口腔或舌頭有磨擦,也一定要早日改善。

驚!作息正常12公分癌卻找上門

驚!作息正常12公分癌卻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0歲的王小姐作息正常,有運動習慣,無不良嗜好,卻檢查出腎臟有12公分之大的惡性腫瘤。利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將腎臟摘除,術後追蹤半年狀況穩定,目前傷口復原良好。高血壓、肥胖、50至70歲為高危險族群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泌尿科醫師李香瑩表示,腎細胞癌是腎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台灣每年約有8百至1千個新病例,好發於50至70歲,高血壓、肥胖及有抽菸習慣者是高危險族群。王小姐採用腹腔鏡微創根除性腎臟切除手術,將整個腎臟及腎臟上的腫瘤、一段輸尿管、腎上腺及包圍著腎臟脂肪、四周包圍著的包膜及局部淋巴結整個切除,其術後5年存活率可達7至9成。由於腎臟位於後腹腔深部,腎細胞癌初期無明顯症狀。若已出現血尿、腰痛及摸得到的腫瘤,病情已較後期甚至轉移。治療方式會依照腫瘤的分期來決定,包括部份腎切除手術或是根除性腎切除手術,可以微創腹腔鏡或傳統刀的方式切除。新腹腔鏡手術-術後恢復快、傷口小部份腎切除手術由於其微創特性,術後傷口小、疼痛輕且恢復快,不僅是侷限型腎細胞癌的新手術方式,對於7公分以上的大腫瘤、過度肥胖的患者,甚至是擴散到腎靜脈的腎細胞癌都可採用,而且腹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的10年存活率相同,不影響治療效果。李香瑩醫師說,王小姐12公分大的腫瘤已達第二期標準,但幸運的是尚未轉移,在手術切除後不需化療或放射治療,定期追蹤即可。若是發現得晚,不幸轉移,則需另採其他風險較大的治療方式。故建議前述危險族群需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孕期濫用毒品 寶寶恐藥物成癮

孕期濫用毒品 寶寶恐藥物成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成癮性藥物的濫用並不罕見,台灣藥物濫用的整體盛行率是1.29%,其中在青壯年及中年人間,有23萬人曾藥物濫用。藥物濫用中,又以毒品佔了很大部份。成癮性藥物使用,除了對一般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孕婦使用也會對胎兒造成傷害,寶寶出生後還會有藥物戒斷症狀的出現,必須住院治療。新生兒戒斷 恐出現嘔吐、水便與腹瀉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新生兒科醫師周安國表示,媽媽在懷孕時使用嗎啡類或其他成癮性藥物,會通過胎盤與臍帶堆積在胎兒的身上;寶寶出生之後,突然停止接觸會引發新生兒的臨床戒斷症狀。通常母親若使用短效型的成癮性藥物,3天之內就會出現症狀;若使用半衰期較長的成癮性藥物,則症狀會較晚出現,但持續較久。戒斷症狀包括中樞系統問題,表現煩躁不安、過度激動、張力過強或是全身性抽搐;或是腸胃道系統問題,像是過度吸吮、嘔吐、水便與腹瀉;也可能會引發呼吸急促、自主神經失調。孕產婦藥物濫用者 新生兒應持續追蹤周安國醫師表示,治療的方式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包括定期評估症狀、降低環境刺激、給予針對症狀治療的藥物。若是新生兒症狀較為嚴重時,則使用嗎啡類或抗癲癇的藥物作為戒斷治療。這類寶寶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之後,出院時大多可成功戒斷。除了新生兒醫療照護之外,後續照顧者的身體狀況、心理因素、經濟問題以及社會支持,加上出院後的照護品質與定期門診追蹤也關係著寶寶未來疾病的發展。因此針對藥物濫用的孕產婦,在入院的時候需與婦產科、小兒科與社工室保持密切聯繫,共同訂定治療與追蹤計畫,以提供最適當的保護與協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