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開啟聲音潛能 慢慢練習3撇步就對了

開啟聲音潛能 慢慢練習3撇步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喜歡自己聲音的人,其實絕大部分都沒有仔細聽過自己聲音。這樣自然很難從自己的聲音中找出讓人喜歡的部分。事實上,不曾做過聲音訓練的人,聲音潛能連20~30%都沒有發揮呢!也就是說,幾乎所有人都不曾確實掌握自己的聲音。靠聲音吃飯的人要同時對聲音懷抱自信與自卑草率的認定討厭自己的聲音,就像只看腳尖就說:「我討厭這個人!」一樣。話是這麼說,但如此致力推廣聲音力量的我,過去也曾經覺得自己的聲音「無趣」、「討厭」。當然,我畢竟是靠聲音「吃飯」的,對自身聲音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自信,但也容易因為太瞭解自己的聲音而覺得厭煩。不只是我,以聲音維生的人大多同時對自己的聲音懷抱著自信與自卑。正因如此,才能凸顯優點,掩蓋缺點,與自己的聲音和睦相處。來!讓我們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聲音吧!勤紀錄 並了解自己聲音的優缺點1) 錄下自己平常的聲音,製作「聲音日記」/試著錄下自己講電話、工作、學習、聚餐等各種場合的聲音,仔細聆聽。接著,找出自己聲音的優點並寫下來。切記別去檢視聲音裡的缺點,只要記錄下優點、喜歡的部分即可。紀錄的過程,也許一開始會很痛苦,但慢慢地鐵定能找出自己聲音的優點。2) 錄下朗讀或唱歌等,有特別注意而發出的聲音/在特別留意的情況下發出的聲音,會有什麼變化呢?在進行這一個步驟時,別忘了寫下聲音的優點。你也可以假裝自己是女演員,試著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來玩。3) 請朋友或家人說說自己聲音的優點/重點在於聆聽「優點」!一開始必須先跟大家說明,不需要消極的意見,只請對方說說優點。唯有喜歡自己的聲音,才能徹底放鬆發出聲音。(本文摘自/說話聲音決定你的「說服力」/采實文化出版)

風、水、火能量平衡 循環順暢更健康

風、水、火能量平衡 循環順暢更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類吃進肚裡的食物,經過胃和腸的消化後,會經由血液展開循環,成為製造身體的養分。首先,它會製造出血液的液體成分血漿,然後依序是血球、肌肉、脂肪和骨骼,最後,製造完骨骼剩下的殘渣,將變成頭髮或指甲被排出體外。這個營養輸送的過程,我們稱之為「循環」。當循環順暢的時候,身體的各個組織都能確實吸收到養分,結果就是產生健康的頭髮和指甲。「風」、「水」、「火」三種能量平衡 提升胃腸消化能力想要讓頭髮恢復年輕,必須讓「風」、「水」、「火」這三種能量保持平衡,提升胃腸的消化能力,讓身體的循環變好才行。一旦能量失衡或消化力減弱,胃腸消化,吸收不了的營養會變成毒素囤積在體內。這毒素將阻礙循環,影響身體的生長,自然也就製造不出健康的頭髮和指甲了。調整生活作息、做簡單的居家護理 可讓循環變好想改善身體的循環,除了用白麻油漱口、熱敷,讓「風」能不至於太強之外,還應調整生活作息,讓毒素不會囤積在體內,或是做些居家護理,讓毒素可以順利地排出去。不管是配合生理時鐘作息,或是喝溫開水,都是很簡單的事。如果能養成習慣,把它們變成每天必做的功課,相信你的循環一定會變好,頭髮也能確實得到養分。事不宜遲,接下來我將詳細介紹讓循環變好的方法。阿育吠陀醫學將一天分為六個時段。每個時段活躍的能量都不一樣,因此我們必須配合它來作息。只有把「風」、「火」、「水」三種能量調整好了,身體輸送營養的能力才能提升。刷牙、清除舌苔、排便 最好在10點前完成清晨兩點到六點是「風」能特別強的時段。這個時候的血液循環好,代謝效率高,毒素特別容易排出體外,可以說一大早用白麻油漱口或按摩頭皮效果最好。如果可以的話,盡量在6點之前進行。此外,刷牙、清除舌苔、排便等,最好也在10點之前完成,只有把毒素全排出去,身體的循環才會變好。早上沒時間用白麻油漱口,或是一天想做兩次的人,建議可以在14點到18點之間,「風」能也很強的時候進行。(本文摘自/讓你不生病的神奇白麻油/出色文化)    

講座/高血脂用藥指導

講座/高血脂用藥指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當血液裡的脂肪超過正常標準,即稱為高血脂,血脂越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越高,究竟得了高血脂是不是一定要吃藥?血脂又該降到多少才是好?本次講座將由李文婷藥師主講,將在課程中介紹目前降血脂的藥物種類,與理想的血脂控制目標,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高血脂用藥指導時間:2017/10/11(三)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腸躁症就是壓力大害的?

腸躁症就是壓力大害的?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腸躁症患者在日本大約占總人口的20%之多,也就是說,每5個人之中可能就有4人罹患腸躁症,因此基本上算是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病症。然而,相較之下人們對於腸躁症反而一知半解,甚至有所誤解的情況卻非常多,這多少會在醫師施以正確治療時受到阻礙,更糟糕的是有些患者打從一開始就不認為自己生病,所以根本不會有到醫院求診的念頭,任由自己每天被病症折磨……就是因為一知半解,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腸躁症是抗壓性差的人才會罹患的疾病?腸躁症的英文是「Irritable Bowel Syndrome」,一般簡稱為IBS,取自每個單字的第一個字母。最近,在日本則越來越多人直接稱其為腸躁症。當我在向前來看診的患者說明病因時,較不太用腸躁症,而更常使用IBS這個名稱。簡短且好記是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名稱比較不容易讓患者對疾病本身產生誤解。腸躁症的患者之中,有很多人的發病及惡化原因是來自壓力。也就是說,因為壓力不停反覆而產生腹瀉症狀的類型,是腸躁症的類型中最「出名」的。然而,實際上有部分患者是因為大腸的構造而發病,而且人數還不少。在日本,腸躁症又叫過敏性腸症候群,會用「過敏」兩個字,是因為人們認為腸躁症是「對壓力過敏的人所罹患的疾病」,一般大眾心理也差不多是類似的印象。不曾罹患腸躁症的人,多數會認為腸躁症是「壓力所導致的疾病」,但我在看診時,卻發現許多患者宣稱自己生病的原因「跟壓力一點關係都沒有」。因此病名所帶來的既定印象,會讓人搞不清楚這個疾病的真正樣貌。用英字典查詢Irritable這個單字,會發現解釋是「1.易怒、焦躁不安;2.醫學用語:易受刺激的」。其中,醫學專有名詞所謂的「易受刺激」,雖然是用來解釋疾病名稱,但就我長久以來接觸病患所累積的經驗來看,「焦躁不安的腸胃」更符合腸躁症的病情描述。肚子老是不定時絞痛,心情當然也會蒙上陰影,一痛起來就得馬上跑廁所,讓生活完全無法隨心所欲……因此我認為,「腸子焦躁敏感」正是腸躁症最好的說明。不過,即使發病的原因與心理方面的壓力無關,但因為腸胃總遇不舒服,連帶引發腹痛、便秘、腹瀉等症狀,難免就會造成壓力,每當壓力一來,病情又會更加惡化……慢慢地,身體狀況陷入惡性循環。像這樣的情形,可以說壓力是病情惡化的主因之一。腸躁症的症狀就是腹瀉?想必應該有很多人認為罹患腸躁症就是肚子突然不舒服,然後必須得趕快找廁所。突然間很想拉肚子,如果不趕快衝到廁所去恐怕會來不及,這樣的情況對患者來說肯定很困擾,或許是為了讓周遭的人也能夠很快理解,所以腸躁症才會和腹瀉緊緊掛勾吧。然而事實上,腸躁症可分成三個不同的類型,第一當然就是「腹瀉型」,第二是「便秘型」,也就是腹痛伴隨著便秘的情況,第三則是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的「混合型」。最近因為一些媒體新聞報導的關係,大家漸漸認為腸躁症就是「便秘和腹瀉反覆不停交替出現」。但是跟腹瀉型及混合型比較起來,罹患便秘型腸躁症的人數並不見得比較少,可能是因為腹瀉型及混合型一旦出現症狀,會逼得患者不得不馬上找廁所,急迫性較高,而便秘型的病症一般不太會表現出來,所以鮮為人知。因此,我認為有些腹痛伴隨便秘的人,也就是便秘型腸躁症患者,可能很難察覺自己已經罹患這種疾病。舒緩壓力,即可改善腸躁症?「壓力是引發腸躁症的主因」這種說法已經是不正確的,因此也絕對沒有「消除壓力就能讓腸躁症獲得改善」的道理。再者,腸躁症患者最常見的2種情形是:「參與重要會議或聚會前,肚子開始劇烈疼痛」,以及「一搭上車就好想去上廁所」。但就算知道出席會議和搭車會引發症狀,也很難完全避開這些日常生活不得不面對的事情。一般醫師在給腸躁症患者建議時,都會希望患者先把壓力的源頭找出來,然後盡可能避開,但不可諱言的,現實生活中根本就辦不到,不是嗎?(本文摘自/過敏的腸子/世茂出版)

延緩老化的秘密 醋泡花生都知道!

延緩老化的秘密 醋泡花生都知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中醫的說法,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經。能潤肺化痰,和胃補脾、清咽止咳,改善浮腫、腳氣,主治營養不良、食少體弱等。花生又有「長壽果」之稱,其中所含蛋白質為小麥的兩倍,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花生能預防癌症、防心肌梗塞花生還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大量的β穀固醇(一種植物固醇)能預防大腸癌、前列腺癌、乳腺癌以及心血管疾病;白藜蘆醇能抵禦癌症、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心肌梗塞與腦梗塞;鋅則能能增強免疫功能,延緩衰老。花生所含豐富的蛋白質中有人體必需的幾種胺基酸,營養價值比糧食還高,不止能清熱、活血,常吃還有防癌的作用,而且價錢親民,是平價的保健食品。具體而言,食用花生的養生功效有:1) 降低膽固醇。花生中的脂肪可使肝內的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促進排泄,進而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以及高血壓。2) 延緩衰老。花生中高含量的蛋白以及胺基酸可以延緩衰老,提升記憶力,並增強肝臟的解毒功能。同時,花生中的維生素E以及鋅也能抗老化、延緩腦功能衰退、增強記憶。3) 改善貧血。花生紅皮中含有纖維質、蛋白質、脂肪以及多酚類等營養物質,有補血、改善貧血症狀的功效。4) 控制食慾。花生中含有油脂、纖維素和蛋白質,在這些營養素共同作用下,花生能帶給人們維持長時間的高飽足感。而且花生可以穩定血糖,若是早餐吃一些花生或花生醬,就不容易馬上感到飢餓。5) 控制血糖。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花生可以減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所以早上吃花生可以讓血糖值一整天都維持較低的水準。6) 有益心臟健康。花生屬於堅果類,堅果當中的脂肪酸以及其他營養素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所謂的「壞膽固醇」,所以能促進心臟健康。7) 降低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花生纖維組織中的可溶性纖維被人體消化吸收時會像海綿一樣吸收液體和其他物質,並膨脹成膠帶體隨糞便排出體外,進而能降低有害物質囤積在體內,並防止其所產生的毒性作用,因而能減少腸癌發生的機會。同時,花生的油脂可以潤腸通便,所以也可以改善糞便乾硬型的便秘。8) 幫助凝血。花生紅皮能抗纖維蛋白溶解、促進血小板生成、幫助凝血,所以對各種出血症都很有助益。9) 健腦。花生內含有卵磷脂與腦磷脂,是神經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能延緩大腦功能衰退,提高青少年以及兒童的記憶力。而且花生中的膽鹼也同樣有健腦益智的功能。◇材料原味熟花生50克米醋 適量◇做法1) 將原味熟花生放到密封的罐子裡並加入米醋,米醋要淹過花生。2) 蓋上蓋子密封好,約一星期後即可食用。◇功效1) 緩解動脈硬化、軟化血管、防止血壓升高、減少膽固醇堆積、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2) 清熱、活血、保護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備註1) 食用花生要適量,最多十幾粒即可。2) 腸胃虛弱者,不宜將花生與黃瓜、螃蟹一起吃,否則容易導致腹瀉。中醫師小提醒:1) 本品質潤多脂,故體寒溼滯及腸滑便泄者不宜食用。2) 霉花生不能食,因其易產生黃麴毒素,可誘發肝癌。(本文摘自/養生醋自己泡/世茂出版)

避免成為小爸媽 醫:須做好雙重避孕

避免成為小爸媽 醫:須做好雙重避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時代進步、價值觀開放,年輕族群早已能透過許多渠道,接觸許多露骨的資訊,甚至提前體驗「性」的滋味。但如果沒做好避孕措施,就可能導致意外懷孕,在這情況下提前升格的小爸爸、小媽媽,人生發展也會因此受限。2017世界避孕日十週年 呼籲年輕人提高避孕意識台南奇美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永杰醫師表示,對於青少女懷孕,無論是經歷懷孕分娩,或從事墮胎等高風險手術,過程本身與可能引出的併發症,都將對青少女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或演變為長期後遺症,嚴重甚至死亡,對個人、家庭以及社區都會產生長遠影響。每年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WCD),今年適逢十週年,婦產科醫學會更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年輕族群提高避孕意識,採取有效的避孕方式,降低意外懷孕機會。雙重防護有效避孕 掌握未來人生淡水馬偕醫院婦產科翁嘉穗醫師表示,避孕不只是單方的責任,男女雙方都要重視,目前最建議的避孕方法就是採取「雙重防護」,即女生定期服用事前的口服避孕藥,男生全程戴保險套。而目前最新的第四代口服避孕藥,使用超低劑量黃體素,副作用低,正確使用避孕效果可達99%,兼具改善經前症候群、水腫、青春痘及經血量過多等生理症狀效果,如需要用藥,新一代的口服避孕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長期關懷年輕人避孕議題的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除了設立避孕指引諮詢家網站,提供民眾衛教知識,也自即日起至10/25舉辦「雙重防護,避孕知識+」網路有獎活動,透過多方管道持續傳達正確避孕觀念,讓國人與下一代擁有更多元的人生選擇。(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女性排卵期 同志雷達超神準

女性排卵期 同志雷達超神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究竟我們在偵測他人性取向方面,慢慢進化到了什麼程度?此題至今無解,而且無庸置疑極為複雜。因此至今蒐集到的證據與生物學的解釋吻合,不過下文將會指出,我們也幾乎可以肯定,環境因素也起了作用。排卵高峰期對性取向較敏感以生物學基礎探查性取向的最有力證據,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與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進行的一系列研究,其中之一的研究人員要求未服避孕藥的異性戀女性坐在電腦前,螢幕上依次播放80張不同男性的臉孔照片。如果女性受試者覺得照片中人是同性戀者,就按下某個鍵,若覺得是異性戀者,則按下另一個鍵。受試者並不知道,照片中的半數男性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另一半則自稱是直男。受試者按完80次鍵之後,研究人員詢問她們何時來上一次月經,以及她們的月經週期通常持續多久。令人詫異的是,受試女性距離排卵高峰期(亦即每個月最容易受孕的時間)越近,猜中照片中男子性取向的機會就越高。研究人員認為,女性在排卵高峰期對男子性取向比較敏感,因為擁有辨認潛在配偶的能力,有助於盡量提高受孕機會。原因可能跟繁衍後代有關女性在排卵高峰期竟會對男性的性取向比較敏感,你也許感到可疑,或許是她們剛好挑對了與性取向相關的非言語線索吧?為了驗證這項可能的解釋,研究人員又做了一模一樣的實驗,但有一點不同:女性受試者這次檢視的是女子的照片,同樣半數自稱是同性戀者,半數為異性戀者。受試者能夠正確區分照片中的人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不過該能力與她們的排卵週期並不相關。這些數據支持研究假說:女性排卵週期與辨識男子性取向有關,原因在於繁衍後代。這項假說得到另一項後續研究的佐證:實驗時,研究人員提示實驗組受試婦女關於戀愛、求偶的思想,控制組則沒有這道程序。結果,實驗組在判斷男性的性取向時比控制組準確,但在判斷女性的性取向時,則沒有差別。同樣的,如果受試婦女剛好處於每月最易受孕的排卵期,那麼她判斷男子是否為異性戀的能力最強,畢竟對方可能提供她的後代另外那50%的基因。(本文摘自/以貌取人,再也不會看錯人/大是文化出版)

壞情緒飆升 逼妳失控的4大開關

壞情緒飆升 逼妳失控的4大開關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情緒化的開關一觸即發,即使只是一點點的壓力,都會引發妳內心的恐懼、疑問和記憶。情緒化的開關對妳而言可能十分普遍,也可能有其特殊性。而無論是哪種情,它都會直指妳低階腦的反應部位。這種直接而迅速的反應會喚起妳戰鬥、逃跑或凍結的壓力反應模式。一旦開關被打開,妳將在一瞬間從「零」的冷靜狀態,飆升到「一百」的情緒化狀態!以下幾種情需要注意,因為它們很可能會打開妳的情緒化開關。1) 不被尊重/當女兒對妳說出充滿敵意、粗魯、不屑一顧、很小氣的話時,妳的情緒化開關就會被打開,因為這讓妳感覺到自己就是她的出氣筒,她在輕視、消滅、挑戰妳的權威和力量。曾有一個媽媽這樣描述:「當我想要跟女兒說些什麼,結果她回我一句『隨便妳』就翻著白眼走掉了的時候,我強烈感到不被尊重,心裡的火氣一下就上來了。」2) 愧疚/當女兒沒有得到她想要的,妳會因為愧疚而打開了情緒化開關。她通常以這類話語開始她的談判:「媽媽,如果妳愛我,就給我買最新款的iPhone。」這會讓妳陷入天人交戰:若妳屈服於女兒的要求,她會很高興,你卻覺得自己是一個壞媽媽;若妳駁回了她的要求,女兒會很生氣,妳仍覺得自己是一個壞媽媽。妳感覺自己被女兒誤會了。其實,她曲解妳動機是為了得到她想要的。而當聽到以下的這段話,妳又會因為愧疚而打開情緒化開關。「媽媽,妳知道嗎?如果妳這次不讓我跟蘇菲亞一起去音樂會,她下個月就不來參加我的生日派對。要是她不來,其他大家喜歡的朋友也不會來。難道妳希望我和一群不受歡迎的人一起過生日嗎?」3) 把一切都當作理所當然/當妳覺得自己不被感激時,情緒化的開關會再次被打開。妳為女兒竭盡全力,盼望著她能對妳感恩,按照妳說的去做。然而,當她違背諾言、對妳撒謊、目中無人或者沒有信守承諾時,妳的情緒化開關就再次被打開了。有個媽媽講她的經歷:「我在一場音樂比賽中做了一天的志工後回到家,只是叫她幫忙把東西放到洗碗機裡這麼簡單的事情,她就開始對我大喊大叫。所以……我就爆發了。」另一個媽媽說:「我控制不住火氣爆發出來,因為我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希望被感激的。但是做了她的司機、女傭,幫她協調各種人際關係之後,她連一句謝謝都不說。當我告訴她要懂得感恩,她卻扔給我一句『那本來就是媽媽應該做的。』我也跟著她變得不懂事,理智線斷掉了。」4) 害怕/害怕的感覺最容易啟動情緒化開關。一旦被打開,一些塵封的陳年舊事就會被提出來,比如「我不想要妳和我前夫的下場一樣。」或者:「不要犯跟我一樣的錯。」當然,也針對現在的問題,比如:「她在吸毒!」或者:「她這樣下去會變成未婚媽媽的!」並且會讓妳聯想到:「要是我不能讓這一切回到正軌怎麼辦?如果她現在都不學好,那她將來怎麼辦?」害怕的情緒一旦觸發情緒化的開關,便會帶來爆炸式的反應。因為它們與女兒的幸福和安全息息相關。情緒化開關的問題在於一旦被觸發,妳的高階腦就無法正常運轉,在整合過程中會失去重要信息。這會啟動妳的壓力反應,思維模式變成非黑即白,妳無法根據事情的全貌做出歸納,也沒辦法精準地解讀當下情境。一旦妳理智線斷掉,連帶地也會觸發女兒的情緒化反應,結果就是妳們母女一起自導自演了一場情緒化之舞。(本文摘自/媽媽,才是一切的答案/寶瓶文化)

鬧血荒!新竹B型血庫存量不足4天

鬧血荒!新竹B型血庫存量不足4天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B型血持續亮紅燈!快挽起袖子熱血救人!一般而言,血液安全總庫存至少要有7天的庫存量才夠,目前新竹捐血中心存血量最缺,其次為台中。自10/6統計發現,其中新竹捐血中心庫存血量為A、O型血量偏低,約只能支撐4天;B型血量急缺, B型血量僅剩3.7天庫存;台中B、O、AB型血量皆偏低。 近來捐血民眾減少,庫存量少的狀況若持續,難保不會影響病患用血安全,雙十連假各地皆有捐血活動地點,民眾若有意願捐血,可至以下地點奉獻熱血,希望大家都能撥冗前往捐血,只要挽袖灑熱血,就能救人一命!(新竹捐血中心B型血量急缺。/取自台灣血液基金會)連續假期各大捐血活動點:http://www.blood.org.tw/Internet/main/docDetail.aspx?uid=6424&pid=6418&docid=42946 

講座/糖尿病的飲食原則

講座/糖尿病的飲食原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而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但大部分病友常抱怨不知哪些食物可吃?適當的飲食控制,讓糖友的生活更加便利,本次講座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份量的代換,使病友之飲食更具多樣性!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糖尿病的飲食原則時間:106年10月18日 星期(三) 10:00 -10:30地點:萬芳醫院內科二樓門診候診區(台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11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