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退休旅行教戰4守則 樂活撇步大公開!

退休旅行教戰4守則 樂活撇步大公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首先,若要出國旅行,一定要由遠而近。人的年紀越大,體力越差,這是不爭的事實。你不要以為旅行都在坐車,要深入一點的話,不用雙腳是走不到的。例如歐洲很多國家為了保護古蹟,遊覽車必須停得很遠,然後徒步走進去,我們那次地中海郵輪之旅就是如此,雖無拉車之苦,但仍然要充沛的體力和勇健的腳力。退休後先到歐洲、非洲、南美洲深度旅行說到腳力,就不得不提那趟紐西蘭健行之旅,我扭傷腳踝,不能純粹視為意外,這跟我平常缺乏運動,一定還是有所關聯。去歐洲、紐西蘭,就算不走路,搭十幾個鐘頭的飛機,還是需要體力的。未來幾年,趁我還沒60歲,我計畫先跑歐洲、非洲和南美洲,60歲之後,再到日本深度旅行。日本,應該是大部分國人的最愛,但真的不必太早去,一來距離不遠,二來文字也相近,交通更是便捷,所以年紀再大,應該都沒問題。不留遺產給子女就是不留遺憾給自己其次,退休之後,節儉絕對不再是美德。子女還在就學,家庭負擔當然較重,所以參加旅行團都以價格為優先考量。現在,子女都大學畢業,也都在就業,所以出國旅行真的要善待自己一些。我甚至常常在演講,或是在我其他的書中,宣揚「退休之後的消費都是打9折」的觀念。例來說,上次我們夫婦去搭地中海郵輪,兩人原價超過50萬元,如果不搭這筆錢變成遺產後,依台灣現行遺產稅率10%來課稅要繳給國家5萬元,因此這5萬元不管你有沒有去搭郵輪,其實早就不是你的了,那何不把它花掉呢?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是「打9折」的原因了。未來遺產稅率極可能調高到20%,那就是打8折,只要值得花,那就更該花了。「把它花光」是遺產稅規畫最簡單的方法。我認為,不該留遺產給子女,不然就是留遺憾給自己。不浪費時間吃排隊美食第三,無論是國外自助旅行,或是國內旅行,最不該浪費時間排隊吃人氣美食。我認為旅行該把時間花在欣賞風景、體驗當地生活風情,才有真正的價值。你花了23個小時排隊,它的美味程度有多出一般店的好幾倍嗎?我看頂多好吃個20%、30%,所以排隊吃美食是最划不來的事。上次去東京築地吃人氣美食,用掉一整個上午,卻也只是略好而已。其實日本人做事都很一板一眼,隨便在百貨公司美食街吃,根本不輸書上介紹的那些美食名店。跟團旅行雖不會浪費時間在吃飯上,但我建議少參加那些只安排中國料理的旅行團。以最近那次紐西蘭之旅為例,我們都吃當地料理,結果幾乎沒有失望過。到了紐西蘭當然要吃牛排、羊排,為何還要吃蔥爆牛肉?不塞車也不塞人​ 避開寒暑假跟春節第四,避開假日、旺季去熱門景點。退休之後,最大的本錢就是「時間多」,所以國內旅行儘量找週一到週五去,不塞車也不塞人,國外旅行則避開寒暑假和春節,以及現在動不動就彈性休假的連續假期,住宿、機票的訂位都相對容易得多。能夠親眼目睹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各國各地重要景點,當然不枉此生,但我現在更愛書上較少介紹的私房景點,如前面提到的東京郊區柴又,以及離威尼斯不遠的帕多瓦,因為遊客稀少,我們才能有更多的閒情逸致去體會當地風情。 最後,回國後一定要整理照片。現在因為都是用手機或數位相機拍照,愛拍多少就拍多少,喀擦喀擦毫不遲疑,結果每次都拍得太多。這時,一定要「斷捨離」,留下好的,殺掉拍壞的。我甚至有個做法,買同款的相簿,然後每次旅行就精選100張洗出來存放。這當然是老古板的做法,但無論如何,好好整理照片,才能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本文摘自/走過失業,我喜歡現在的人生/時報出版)

驚!親密的農村比都市更易出現殺人犯

驚!親密的農村比都市更易出現殺人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美國無差別殺人事件幾乎都由男性單獨犯案;年輕人居多;不是一個人住,就是與家人同住但關係淡薄而孤獨;成績不差,有的甚至特別優秀;但因為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等事,遭遇挫折;做出犯行時沒有工作或沒有固定的工作,做著非出於自願性的工作。對他們來說,正因為過去曾被讚賞,無法滿足眼前的境遇而感到焦慮。想要打破規則卻沒有抗衡的力量然後他們逐漸感到自己會變得這麼悲慘,全是別人害的,湧現了對周遭、對社會全體的恨意及攻擊心。他們為了把自己的人生與這個社會都做個了結,想要自殺。此時如果對他人的同理心低下、嚮往暴力,想要打破規則的心理又沒有抗衡的力量,那麼他們不只會自殺,還可能用無差別殺人等把周遭牽扯進來的方式,為人生畫下休止符。 日本接連不斷地出現青少年殺人犯,變成一個很可怕的社會了嗎?應該不是這樣的。那麼,日本越來越和平、越來越安全,感到幸福的青少年越來越多了嗎?很遺憾,也不是這樣。20歲到25歲最容易犯下殺人案日本的青少年殺人犯急速地減少中。未成年殺人犯最多的時候是昭和30到40年代,每年大概有300到400人被舉發。現在大約每年100人左右。這種減少的狀況無法只用少子化來說明。一般來說,20歲到25歲是最容易犯下殺人案的年紀,但是最近數十年間,這個年齡層的殺人發生率也持續地減少。這是其他國家沒有的狀況。為什麼青少年犯下的殺人案件正在減少呢?我們可以想到各式各樣的原因。例如,急速的經濟發展造成家庭中產階級化,過去很多因為貧窮而發生的犯罪,現在幾乎看不到了。而小孩子的人口減少,大人更容易照看孩子,可能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人與人聯結不深可能是減少殺人事件的原因另外,高學歷傾向可能也是原因。昭和30年代,高中升學率是30%,現在則是97%,幾乎所有孩子都會上高中。高中畢業後,則有60%以上的青少年會繼續念大學或專門學校。孩子被大人保護的期間拉長,使青少年免受社會中大風大浪的侵襲,這對於青少年殺人案件的減少來說,是好的影響吧。人與人之間沒有了深入的人際關係,也許才是殺人事件減少的原因。因為一開始,就沒有想要殺死對方般深入的聯結。濃厚的關係也是產生憎恨的來源很受歡迎的校園連續劇《極道鮮師》,過去所謂的不良少年們在劇中登場。一旦學生遇到困難,老師就會使出全身之力保護學生,有時候也會給學生當頭棒喝,使得他們湧起幹勁,克服激烈的衝突。為了證明同伴的無辜,大家四處奔走;或者為了解救同伴,闖進危險的地方。就在那些時刻,同伴之間產生了友情,一起解決了問題,劇中人物因此成長,繼續向前。連續劇般的情節並不總是在現實中出現,但是過去的年輕人的確體驗了各種衝突與深厚的友情。雖然經歷十分精采,但是濃厚的關係的確也是產生憎恨的來源。殺人事件頻發的歐美國家,大多集中於強盜殺人那種殺害陌生人的事件。而在日本,雖然殺人事件的整體數目偏少,但是殺害的主要動機都是因人際關係產生的怨恨。關係變得親近、靠近 就因為怨恨而殺人​如果一開始只有淡薄的人際關係,應該就不會產生殺意般的恨意。從殺人件數看來,都市比農村多;但是從殺人的發生率來看,農村比都市頻繁。比起孤獨的都市,人際關係親密的農村更容易發生殺人事件。就像秋葉原事件的青年所說─當關係變得親近、靠近,就會因為怨恨而殺人。青少年的殺人事件減少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深厚的人際關係正在消失,可就不是能開心得起來的事情。殺人事件的確減少,但是不能忽略的是殺人內涵的變化──高材生的突發型殺人─也就是沒有動機的殺人。這些人殺人的原因不是大人們想得到的,不為錢、不為就算產生殺意也不奇怪的原因,沒有深仇大恨。就像秋葉原事件的青年所說:「因為關係太遠而想無差別殺人。」(本文摘自/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時報出版)

防毛小孩蟲害 7步驟有效殺光光!

防毛小孩蟲害 7步驟有效殺光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善用本章介紹的除蝨和除蜱粉、噴劑、項圈,以及第六章介紹可用於硬地板、地毯、織物家具、裝飾枕頭的防蟲粉,有效殺死跳蚤和蜱蟲(包括幼蟲)。為了防止蚤蜱侵擾,阻絕孵育,建議您,每天清潔寵物和居家打掃時,進行下列步驟,寄生蟲旺季時,更不可輕忽。1) 天天幫毛小孩梳毛/即使毛孩只在室外待幾分鐘,但是蚤蜱要搭上絨毛便車,只需要半秒鐘!成年跳蚤可以活上好幾周,梳毛可以移除跳蚤和跳蚤卵。建議用特殊的蚤梳,在寵物用品店和獸醫診所都買得到。梳針要刷到寵物的皮膚,每梳理2、3下(或依據實際情況),就取下梳子上的囤積物,囤積物可能包括毛髮(當然),還有一些(或很多)小小的棕色成年跳蚤,加上一些死皮,還有一點一點的乾燥黑血(這是跳蚤排泄物,噁!)。事先準備一個罐子裝熱肥皂水,半滿即可,將梳下來的囤積物放進去。完成梳毛後,蓋上蓋子,搖一搖,用水沖掉即可,若有毛髮較多,則要小心是否會堵塞水管。使用後的蚤梳,以熱肥皂水清洗,或用酒精或伏特加浸泡後晾乾。2) 每個月洗兩次澡/每個月兩次,用專門除蚤蜱的洗毛精為寵物洗香香,藉此殺死成年跳蚤、幼蟲和卵。如果寵物身上太多蚤蜱,除了每周洗澡,也同時搭配天然配方,控制家中的蚤蜱狀況,請見94~97頁配方。3) 置放床邊香包/可於寵物睡覺的四周放置香包,如此一來,寵物身上會散發天然香氣,蚤蜱也不敢逗留,請見102頁的配方。4) 一週洗一次寢具/至少每周1次,用熱肥皂水清洗毯子、床包、枕頭套(如果可以,連布質小玩具都一起),加幾滴天竺葵、迷迭香、薰衣草、檸檬草、香茅、雪松或歐薄荷精油進去洗衣機,讓寢具帶有防蟲香味。5) 勤奮吸地/要用吸塵器清潔的地方,不只有木質地板、地毯,還有任何寵物睡覺處和出沒處,如沙發、椅子(別忘了抱枕下方)、電器頂部、洗衣籃、地毯、壁櫥等。開始吸地前,先於吸塵器集塵袋或集塵罐中加入1湯匙純硼砂粉,或5至10個沾有幾滴歐薄荷、迷迭香、尤加利、檸檬草、雪松或天竺葵的精油棉球,藉此殺死蚤蜱,不過安全起見,建議先將集塵袋或集塵罐置入密封袋後,再丟棄。6) 每周拖地板/善用草本地板清潔劑拖地,可驅蟲和消毒。別忘了定期家裡、陽台的水泥地面、露天平台地板,畢竟室內和室外寵物都常經過這些地方。如此一來,也能避免其他爬蟲生物在您家定居。額外的好處是,家中地板會經常閃亮亮、香噴噴。7) 用精油噴灑布質家具/在家中每個深色的布質家具上,灑1至3滴薰衣草、迷迭香、天竺葵或尤加利精油(家具越大,就越多滴),每幾天就重複1次,讓空氣中瀰漫防蟲的天然香味。聰明小妙方:地板清潔劑這樣做!【材料】4杯溫水2杯白醋½ 茶匙精油:檸檬、甜橙、百里香、迷迭香、尤加利、薰衣草、雪松、檸檬草或天竺葵【做法】將上述材料倒進水桶,以拖把攪拌。徹底拖過所有地方,未乾之前,勿在上面行走;也可以清洗之後,再乾拖地板。(本文摘自/天然、無毒、安心! 70種手作芳療驅蟲噴霧/出色文化)

講座/銀髮族營養

講座/銀髮族營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裡有長者面對滿桌菜吃不下的困擾嗎?或者常抱怨菜沒味道?或者是吃的量日益減少?擔心老人家營養不夠?由於銀髮族常因為牙齒不好,或食慾差、食物太硬,能吃的食物有限,常導致營養需求不均衡。為照顧銀髮族的飲食營養,亞東醫院將舉行衛教講座,本堂課將由賴玉釧營養師主講,教導如何利用衛生福利部公告建議量,改變質地或烹調方式,選擇均衡的飲食讓家人照顧輕鬆,長者吃的健康又輕鬆!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銀髮族營養時間:106年11月17日(五)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講座/如何成為高EQ的聰明媽媽?

講座/如何成為高EQ的聰明媽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教養孩子的原理和照顧盆栽一般,你愛你盛開的玫瑰,但不能因為愛,就給過多的水分和肥料。親子之間要如何相處及溝通,如何保護與放手,都是父母該學的一門功課。愛孩子先愛自己,給出愛就放手,這是成熟的滋味,一種從內到外的美麗。如何成為高EQ的聰明媽媽?《魅麗》特別邀請擅長親子溝通的專家王秀珍老師,用輕鬆的生活經驗分享,讓魅麗讀者與媽媽們,從講座學習成長,從中得到愛與幸福。小孩成長過程中鈣有助於維持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喝鮮乳是最能夠獲取鈣的方式。如何讓您的孩子頭好壯壯?如何挑選鮮乳最健康?講座下半場將由知名營養師劉怡里與媽咪們分享。主講人:王秀珍 老師* 曾任《魅麗》雜誌總編輯與親子關係專欄作家* 聲廣播電台「生命教會我們的事」主講老師主講人:劉怡里 營養師* 臺安醫院健康發展部營養師* 《健康兩點靈》電視節目固定邀約來賓時 間:106年11月16日(四)14:30~16:30地點:玫瑰夫人西洋茶俱樂部(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77號6樓)參加方式:來電專人報名02-2362-6068(周一至周五10:00~18:30)或至魅麗官網 www.camelia.com.tw 線上報名*免費入場,因座位有限,需事先報名*活動備有精緻午茶點心與統一瑞穗鮮乳試飲

流鼻血別仰頭!3步驟教你正確處理

流鼻血別仰頭!3步驟教你正確處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流鼻血在《丹麥女孩》這部電影是一個事件,也是一個隱喻,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有流鼻血的經驗。該如何處理呢?流鼻血好發於冬天,乾冷的空氣;可以發生在任何年紀,但是特別好發於2 歲到10 歲的兒童,還有50 歲到80歲的中老年人。擤鼻子、挖鼻孔、服藥都可能導致流鼻血流鼻血最常見的原因是「受傷」。可能因外部撞擊,更常見的是擤鼻子或用手指挖鼻孔,都可能導致脆弱的鼻腔黏膜出血。一些內科疾病也可能導致流鼻血,例如服用抗凝血劑,或肝臟疾病造成凝血功能異常;高血壓也可能導致流鼻血。在《丹麥女孩》電影中的激情時刻,主角卻流鼻血,的確有可能因為過於激動而導致。我的耳鼻喉科醫師朋友也曾提到一個病例故事。一位國小高年級的小男生因為反覆流鼻血由媽媽陪同到醫院看診。檢查結果沒有大礙,應該是鼻腔黏膜比較脆弱,小男生又有下意識的摳鼻孔的動作,才導致常常流鼻血。醫師囑咐要改掉這個壞習慣。「唉呦!原來如此,為了這個流鼻血,我們家弟弟在學校一直被嘲笑。」耳鼻喉科朋友嚇了一跳,流鼻血還要被嘲笑?「他的同學都笑他是看到女生太過興奮,才會流鼻血的啦!⋯⋯說真的,剛開始連我也這麼懷疑。」看來,這些小朋友惡作劇的話語,的確也有可能讓人產生誤解呢。就如同一些漫畫中男子看到美女就鼻血直噴,其實是較為誇張的表現方式,因為即使是暫時性的血壓升高,沒有外力,也不致發生流鼻血。流鼻血該如何處理?看到鮮血從鼻子流出來,一般人內心一定很恐慌。為了避免鮮血流到衣服上或是弄髒地板,常會下意識的把頭仰高,但這是錯誤的作法。因為這樣會讓更多的血流到喉嚨,造成呼吸困難或嗆咳。流鼻血時,首先請保持冷靜,然後按照下面3個步驟處理:1) 坐著,記得不要把頭往後仰。2) 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鼻翼兩側,壓迫止血10 分鐘。3) 儘量吐掉口中的血,因為將過多的血吞下肚子可能會造成嘔吐。當鼻血止住之後,要特別注意,24 小時之內不要再給鼻子任何刺激。容易流鼻血的人可以注意以下事項,可減少發生流鼻血:1) 避免擤鼻子或是摳鼻子。2) 避免激烈的運動,尤其是舉重物。3) 乾冷的天氣中要記得保持鼻子的濕潤。戴上口罩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 在十分保守的1920 年代,《丹麥女孩》渴望成為女性,穿著女裝,卻受盡歧視羞辱,人身安全都遭受威脅,以今日的詞語描述,是受到可怕的「霸凌」。電影中最讓我感到難過的一幕,是莉莉穿著女裝走在路上,兩個男人看出他不是一般的女孩子,開始嘲笑、戲弄他,他們把莉莉當成了怪物!接著拳打腳踢,讓他倒在地上輾轉哀嚎,遍體鱗傷。他犯了什麼錯?有著一顆纖細敏感的心,錯了嗎?有著男人的軀體,內心卻住著一個女人,莉莉只想依照心中渴望的形象存在,錯了嗎?無法從容的活在這個世界,莉莉決定接受兩次變性手術,最後卻死於併發症。我們是否能夠平等,善意的對待與自己不同的人?我想到那個流鼻血的小男生,已經要承受身體的不適,竟然還得面對同學的嘲笑!回想成長過程中,也有同學因為行為舉止比較「溫柔」而被他人嘲笑娘娘腔,取各式各樣女性化的綽號。《丹麥女孩》中主角的痛苦,給我們內心沉澱的機會,思考是否應該用更關懷的心看待與我們不同的人?也審視自己,是否能夠面對自己和別人不同的那一面?不管別人的眼光。(本文關於流鼻血處理相關文字,承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王堂權審稿,僅此致謝。) 鄒醫師│ 健康小叮嚀什麼時候需要就醫?流鼻血時,若有以下狀況要儘速就醫:1) 經常性的流鼻血,必須就醫排除是否有潛在問題,如鼻咽血管纖維瘤或鼻咽癌等。2) 超過10 分鐘仍然沒有辦法止血。3) 暈眩,或幾乎要昏倒了。4) 覺得心跳過快或是呼吸困難。5) 除了鼻血,其他部位也會出血,例如血尿或是血便。6) 皮膚容易發生瘀青。(本文摘自/泌尿科醫師的電影處方箋/時報出版)

輕鬆染無負擔?其實泡泡染劑量更重!

輕鬆染無負擔?其實泡泡染劑量更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日本來的泡泡染吸引很多年輕女生,覺得使用上很方便。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去沙龍要塗抹厚厚一層染髮劑才能顯色,而泡泡染只需要薄薄的泡沫就可以做到一樣的效果呢?泡泡染藥劑要下得重 才能輕鬆染髮泡泡染也是一種兩劑混合的染髮,所以原理跟一般兩劑混合的永久性染髮一樣,都是能「把鱗片撐開,先把原來的髮色漂白,再讓染料進入頭髮深處」,而且為了染劑輕盈不滴落,特地將染劑做成泡沫狀。泡沫能接觸到頭髮的面積比直接塗抹的染劑小得多,所以一般來說,泡泡染的藥劑的分量需要下得比較重,才能達到輕鬆染髮的目的。記得,別小看了這些泡泡,一樣要戴手套、做好頭皮隔離才安全。我該怎麼保護我的頭皮呢?    其實很簡單,「不要讓染髮劑沾到頭皮」:    一、染髮前兩天別洗頭,讓累積的皮脂膜幫忙保護頭髮。    二、染髮前,用凡士林塗抹頭髮跟皮膚的交界處,保護頭皮不被染髮劑沾到。    三、過程中一定要戴手套。    四、洗完用溫水沖到沒有殘留為止。染髮劑跟防曬品一樣是含藥化妝品我該怎麼選擇安全的染髮劑呢?    只看廠商宣稱是不夠的。你信不信,很多包裝上寫著「100%純植物」、「不含PPD」的染髮劑,事實上都有加PPD?那該怎麼辦呢?其實很簡單。依照台灣的法規,染髮劑跟防曬產品一樣,是一種「含藥化妝品」,必須取得核准字號才能銷售。而且不同顏色,核准字號都會不一樣。因為使用的染料成分不同,就要申請一個衛生署核准字號,才能販售。進口品牌是申請「衛署妝『輸』第XXX號」,國內品牌必須申請「衛署妝『製』第XXX號」。選擇適合的產品,控制染髮的頻率購買之前可以到這個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網址,輸入包裝上的許可證字號,或是申請商、製造商的名稱查查看,如果查不到,或是多個顏色用同一個字號,甚至是包裝上根本沒寫核准字號,那……你還敢買來用嗎?總而言之,染髮,尤其是兩劑型的永久性染髮,是必然會傷害髮質,也一定會有過敏風險。所以注重防護、選擇適合的染髮產品,控制染髮的頻率,都是保護自己的方法。在享受多變亮麗髮色的同時,千萬記得好好保護妳的秀髮跟頭皮喔。(本文摘自/謝玠揚的長話短說/健行出版)

維他命解疲勞?研究:吃越多吸收越少

維他命解疲勞?研究:吃越多吸收越少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在有許多人認為,食用維他命C不僅可以預防感冒也有助於解除疲勞。實際上也有許多人表示,自己在服用維他命C之後,覺得減輕身體疲勞。可是,服用維他命C補充劑有助於消除疲勞的說法,是正確的醫學常識嗎?維他命C食用越多則吸收率越低誘發慢性疲勞的機制還不明朗。目前只能推測,活性氧類導致的氧化壓力,在誘發疲勞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部分實驗室研究及動物實驗結果顯示,作為代表性抗氧化劑的維他命C,因能消除誘發疲勞的活性氧類而有助於消解疲勞。不過,以數十名健康人士或肝硬化病人,為對象進行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口服維他命C補充劑,並無法減低身體疲勞或精神疲勞。我們一再強調,目前已經知道,口服維他命C的腸內吸收比率甚低,且食用越多則吸收率越低,即使吃得再多,維他命C在血中濃度也無法上升到出現效果。若是口服維他命C100毫克,大概能吸收80%,但若是食用1000毫克時,身體吸收不到50%,其餘皆隨糞便排出。而主張維他命C高劑量療法人士建議的10000毫克,吸收率當然更低。維他命C注射療法可降低疲勞?由於口服高劑量食用維他命C無法產生效果,因此有人主張使用注射方式,提高血中濃度助於消除疲勞。然而,截至目前為止,僅有一篇關於注射高劑量維他命C的臨床試驗論文。該臨床試驗找了141名健康人士,其年齡介於20歲至49歲並分成2組,一組連同生理食鹽水注射維他命C 10公克(等於10000毫克,每日建議攝取量的100倍),一組則僅注射生理食鹽水。結果在二小時後和一日後,注射維他命C的組別,疲勞度分數降低。該論文總結,高劑量維他命C注射療法不僅安全,且在降低疲勞方面具有效果。不過,如果詳看內容,可以發現這個結論非常牽強。維他命C解疲勞實驗效果不顯著在施予維他命C或生理食鹽水之前,2組的平均疲勞度分數各為5.6分及5.5分。注射生理食鹽水的組別在2小時後或一日後分數並未減少,注射維他命C的組別則在2小時後,疲勞度分數降至5.1分,一日後降至約5分。統計上來看,雖然減少0.6分。但是,請再仔細的想一下,在完全不感疲勞的分數為0分、最感疲勞時為10分,參加臨床試驗的人們原為5.6分,注射維他命C10公克以後減少0.6分。雖然在統計上有意義,但0.6分的差異,在臨床上能表示任何意義嗎?疲勞度分數原為5.6,若減少2分或3分可說是緩解疲勞,0.6分連1分的差異都不到,在臨床上無法視為有效。目前尚無臨床試驗研究顯示,服用維他命C有助於緩解疲勞,至於注射高劑量維他命C,僅有一篇臨床試驗研究已發表,效果在臨床上並不顯著,因此,維他命C有助於緩解疲勞的說法,在臨床上並無根據。(本文摘自/先戒了維他命再說/大是文化)

搞錯了!膝蓋痛不一定是骨質疏鬆

搞錯了!膝蓋痛不一定是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雖然現在人們能從電視和廣播等新聞媒體,接觸到大量的醫學資訊,卻不清楚一些常見的代表性常識。其中,居於首位的是貧血。門診病人有暈眩症狀時,大多數會表示「出現貧血」。貧血狀態時會出現皮膚蒼白、疲勞感其實貧血不是症狀,而是疾病名,血液負責的機能是供給人體組織代謝活動必要的氧,而貧血指的是血液內紅血球或血紅素量偏低。臨床上,貧血的定義為女性的血紅素濃度未滿12公克/分升(g/dl,以下單位省略),男性未滿13,孕婦未滿11。若為貧血狀態,全身氧氣供給不足,會出現多種症狀。代表症狀有皮膚蒼白、疲勞感、心搏過快的心悸、胸部痛症、呼吸困難、食慾不振、暈眩症等。如果血紅素濃度只是稍微減少,不會出現症狀,血紅素濃度大幅降低至10以下時,才會出現暈眩症。而誘發暈眩症的原因各式各樣,有耳疾、暫時性的血壓下降、藥物、不安、低血糖、脫水、過勞等,因此,將暈眩症說成貧血並非正確的表達用語。膝蓋疼痛不一定是骨質疏鬆另一個人們常會搞錯的醫學常識,是將膝蓋痛症視為是骨質疏鬆症所致。我常碰到病人因膝蓋疼痛,便想要做骨質疏鬆症的檢查。膝蓋疼痛的原因,可能是骨關節炎,指的是構成骨與骨之間相接關節的軟骨,逐漸消蝕、經歷退化性變化,接著使骨骼和韌帶等產生損傷,導致浮腫痛症。骨質疏鬆症與關節無關,是構成骨骼的無機質和鈣流失,造成骨量與密度下降,只要稍微碰撞或跌倒就容易發生骨折。病人有骨質疏鬆症時,本身並無特別的症狀。膝蓋若有痛症,不是做骨質疏鬆症的檢查,而是做膝蓋關節部位的X光攝影,了解是否為骨關節炎或其他疾病,必要時應進行核磁共振(MRI)檢查。攝取乳製品、綠色蔬菜、魚類就能獲取鈣鈣是構成骨骼或牙齒的重要無機質,尤其為了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適當的攝取鈣質就顯得極為重要。美國臨床內分泌學者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Clinical Endocrinologist,簡稱AACE)在《閉經後骨質疏鬆症準則》中提出,正常成人的一日建議鈣攝取量為1000毫克,50歲以上則至1200毫克。韓國營養協會的成人一日建議鈣攝取量為700毫克(臺灣衛福部建議成人一日攝取量為1000毫克),但依據2013年國民健康營養調查,男性實際攝取量僅76%,女性僅66%,皆低於此基準(臺灣人的鈣攝取量皆低於標準)。基本上,只要攝取足夠富含鈣質的食物,如乳製品(牛奶或起司)、綠色蔬菜(羽衣甘藍、蕪菁葉、青花菜等)、魚類等,就能獲得鈣了。閉經後容易骨質疏鬆.為了診斷骨質疏鬆症,需進行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法(DEXA) 檢查。脊椎和股關節處的骨密度經過測定,若是低於30歲女性的骨密度一定程度(T值介於-1.0至-2.5之間)為骨量減少;更低的話(T值為負2.5以下)就是骨質疏鬆症。女性在進入閉經期之後,雌激素(女性荷爾蒙)濃度劇降,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本文摘自/先戒了維他命再說/大是文化)

不加味精 鷄粉、柴魚粉比較健康嗎?

不加味精 鷄粉、柴魚粉比較健康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老闆,不要加味精。」在外食店聽到這句話,好像已經成了一種時尚。一講到味精,大概是台灣人少數有共識的話題,大家對味精的印象十分一致:「不健康」、「吃了會口渴」、「中國餐館症候群」等等。到底味精是什麼?真的有大家認為的這麼可怕嗎?我想,看完這篇文章後,了解事實的你,應該會有所改觀,至少將味精僅有的清白還給它。味精是什麼?味精的學名是麩胺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 MSG),是一種胺基酸的鈉鹽。人類會發現味精,是因為海帶、柴魚熬煮的湯頭中,有一種「鮮味」,跟酸甜苦鹹都不一樣,於是日本科學家針對海帶湯頭研究後,分離出麩胺酸︱鮮味的來源。而麩胺酸的鹽類中,以「麩胺酸鈉」穩定性最好、溶解度也最高,所以麩胺酸鈉,也就是味精,就此誕生。推原論始,它是由天然食材中發掘的調味劑。用海帶、洋蔥、番茄熬煮的湯頭會有鮮味,就是因為這些蔬菜都含有麩胺酸。可是熬一鍋湯頭費時太久,成本也高,所以人工醱酵製成的味精很快地做為調味劑被廣泛使用,提升菜餚的鮮味。至於所謂的「高鮮味精」,則是使用另一種鮮味來源:「核苷酸」。核苷酸的提鮮效果比味精更強,所以被稱之為高鮮味精。其實,核苷酸也是從天然食材中發現的,柴魚、肉類中的肌苷酸,以及菇菌類中的鳥苷酸,就是最常見的兩種。雞粉、魚粉這些調味粉不是味精?大家的印象都覺得味精是化學添加物,所以「看起來不像味精」的高湯塊、雞粉,取而代之受到歡迎。不過,你仔細去看成分表,你會發現,這些看起來比較天然的東西,其實也是由味精、核苷酸調製而成,並沒有比較天然。所以,千萬不要因為「雞湯塊可以取代鹽巴和味精!」而覺得比較健康;事實的真相是:「雞湯塊就等於鹽巴和味精!」味精對人體有危害嗎?味精之所以被認為不健康、有害,主要跟兩件事有關:吃了會口渴、以及「中國餐館症候群」──外國人發現大吃中國菜後會頭痛、哮喘的症狀。目前研究顯示,其實大部分人都可以正常代謝麩胺酸,而中國餐館症候群與味精也沒發現有直接關聯。至於口渴,則是因為味精雖然是鈉鹽,卻不像鹽巴有鹹味;如果菜餚中為了提鮮味精加很多,吃的人雖然不覺得鹹到難以入口,但血液中的鈉離子濃度升高,就會口渴想喝水。中國餐館症候群與口渴,一件未被證實,另一件則是和用量有關,說到底,都不能算味精的錯。如果你要問我,「謝博士,照你這樣說,味精無害?」我只能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無害的東西,任何東西吃太多都不好。味精,雖然是人工醱酵製成,但畢竟是天然食材中存在的成分。重點是你吃了多少「鈉」所以如果你為了減低熱量攝取,會喝含阿斯巴甜(人工甘味劑)的飲料的話,那你根本沒有理由說味精不健康:味精絕對比阿斯巴甜安全。不過,要提醒大家,重點不在吃不吃味精,而是你吃了多少「鈉」。食鹽(氯化鈉)和味精(麩胺酸鈉)都含有鈉,攝取過多不只是口渴,也容易引起腎臟疾病。總之,不要吃味道太重、太鹹的食物,對身體絕對是比較健康的。味精、高鮮味精基本上是安全的,注意用量就好。反倒是很多加工食品中添加的「人工甘味」,並非天然食材中存在,純粹是化學合成的調味劑,才是真正可怕的。希望大家不要抓小放大了。(本文摘自/謝玠揚的長話短說/健行 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