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肺癌ALK精準用藥 救年輕患者

肺癌ALK精準用藥 救年輕患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只要提到非小細胞癌,尤其是肺腺癌時,民眾無不聞之色變。肺腺癌因為病程進展速度慢、腫瘤生長位置也較偏,大部分的患者罹癌初期都沒有明顯症狀而易忽略,等到症狀出現時,多半已經進入第三、第四期了。年輕女性長期咳嗽、睡眠品質差 竟是罹患肺癌所導致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兼呼吸加護病房主任劉杜鎮提及,曾有一名42歲的女性患者,沒抽菸史卻經常咳嗽,導致夜晚睡眠品質差,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就醫診斷後才發現竟然是肺腺癌患者,且腫瘤已經大到10公分左右。不巧的是,這名女性屬於較少見的EGFR陰性患者,當她知道後非常難過且沮喪。「在澄清醫院的醫療團隊建議下,我們幫她做了ALK檢測,幸運的是,結果為ALK陽性反應,有可相應的標靶藥物治療;她因為不想受之後的化療之苦,直接使用新一代針對ALK基因的標靶藥物,治療一週後,腫瘤已經從10公分降為1公分,咳嗽症狀改善、睡眠品質也變好了。」劉杜鎮主任接著說,如今這位女性患者,已經接受三個月的治療,從X光影像看,已經幾乎找不到腫瘤跡象。新一代ALK標靶藥物獲健保給付 嘉惠全台患者「臨床上若確診為肺癌,通常會先做切片確定癌細胞的種類,對於屬於發生率較高的肺腺癌患者,也都會安排EGFR基因篩檢。」劉杜鎮主任表示,根據統計,國內肺腺癌約有55%為陽性患者,另外45%陰性患者則建議進一步檢側ALK基因,研究發現,ALK基因突變的患者以年紀輕(小於60歲)且不抽菸機率較高,推估與基因、病毒感染、空氣汙染等因素有關。劉杜鎮主任指出,若檢測為ALK陽性患者,早已有標靶藥物可使用,但因第一代藥物無法穿透腦部,治療一段時間仍有可能出現腦轉移,「在醫藥科技進步下,新一代ALK標靶藥物已克服此問題,可直接穿透腦部消除腫瘤,不需以電療方式治療腦轉移。可喜的是,新一代ALK標靶藥物目前開始已可獲健保補助給付,不啻為一大福音。」定期追蹤、主動與醫師諮詢討論 是控制疾病的不二法門不過劉杜鎮主任也提醒,任何藥物都有其副作用,但只要定期回診複檢,與醫師諮詢討論後使用,便可讓藥物的副作用降至最低、提升藥物的正面效果,因此不必過於擔心;此外,劉主任建議有肺癌家族史、抽菸史,或者長期以機車代步、於汙染嚴重的場所工作的40歲以上民眾,最好可自費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以期早日發現肺癌病灶,畢竟唯有提前發現及早治療,才是最好的預防策略。 

氣喘用藥分清楚 控制病情不出錯

氣喘用藥分清楚 控制病情不出錯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秋冬來臨,氣溫急劇下降,進入氣喘容易發作的季節。氣喘是一種呼吸道疾病,也是很普遍的慢性疾病,常見於老年人、兒童族群。氣喘一旦急性發作,常常讓人緊張、感到危急。急性、長期藥物須區分 避免生耐受性亞東醫院藥學部藥師周嘉湉表示,氣喘是呼吸道因長期發炎、過敏而變得狹窄,空氣難以進入,會反覆出現喘鳴、呼吸困難、胸悶、多痰及夜間或清晨咳嗽症狀。根據國際治療氣喘的「GINA 指引」,建議採取個人化階梯式治療,以病人氣喘控制的狀況來調整治療階段。緩解與控制症狀,避免反覆發作,提高生活品質。治療氣喘的藥物主要分為急性發作時使用的緩解型藥物,以及長期保養用的控制型藥物。緩解型藥物能夠快速放鬆支氣管,緩解不適,吸入後數分鐘就起效,藥效維持3至4小時,用於治療急性發作或預防運動引發氣喘,務必隨身攜帶。長期使用容易產生耐受性,若發現使用變頻繁,應向醫師反應調整。避開氣喘因子、規律用藥 控制氣喘不難周嘉湉藥師說明,控制型藥物可減少支氣管發炎、呼吸道腫脹,規律使用能有效控制氣喘。吸入時有少部分藥物會殘留口腔,使用後漱口可降低念珠菌感染或咽部不適。吸入治療直接將藥物送到支氣管內,作用時間快、副作用少,為目前治療氣喘最主要的選擇。有些病人會因為迷思、誤解,如擔心藥物副作用、感覺不到立即效果、認為症狀已經控制很好、以為只要發作時才使用,沒有配合醫囑按時用藥,反而造成氣喘控制不佳甚至惡化。只要每天規律使用藥物,注意保暖、適度運動、避開氣喘誘發因子,如花粉、寵物、空氣污染等,好好控制氣喘並不困難。

肥胖不只致3高 8種癌症恐找上門

肥胖不只致3高 8種癌症恐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隨著飲食西化、生活習慣改變,現代人的肥胖問題,無意間影響健康。我們已知肥胖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性較高,然而美國研究更指出,肥胖會增加癌症的風險,特別是食道癌、胰臟癌、大腸直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腎臟癌、甲狀腺癌、膽道癌。肥胖成大腸癌、乳癌危險因子亞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林晉賢表示,肥胖造成的胰島素阻抗和高胰島素血症,會使人體葡萄糖的代謝異常,誘發大腸癌。加拿大研究顯示,男性20歲以後的體重若增加了21公斤,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危險性會比體重穩定者多60%。近年來,食道癌的細胞型態從鱗狀上皮轉變成腺細胞癌為主。越來越多患者是被胃食道逆流誘發,或是肥胖引起細胞分泌激素,誘使身體產生發炎反應,讓肥胖的人得到食道腺細胞癌的風險比正常人更高。停經後的肥胖婦女,血中雌激素濃度升高,誘發乳癌產生,若能減輕10公斤且不復胖,乳癌的發生率可減少50%。飲食、運動雙管齊下 甩掉致癌危險研究顯示,男性身體質量指數每增加5單位,食道癌風險增加52%,甲狀腺癌增加33%,大腸癌、肝癌、腎臟癌增加24%。女性每BMI增加5單位時,子宮內膜癌與膽囊癌增加59%,食道癌增加51%,腎臟癌則增加34%。林晉賢醫師表示,雖然肥胖能造成許多癌症,同時也意味,嚴格控制正常體重,可以減少癌症發生率。體重控制的關鍵是控制飲食熱量攝取,不但能減少肥胖產生,也讓精神更好。再來是運動,1天要有30分鐘的運動、每週5天、心跳至少到達110下。如果飲食及運動都無法控制,最後才考慮藥物及手術的治療。

家有幼童注意!假性近視應把握治療

家有幼童注意!假性近視應把握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C產品的普遍、課業繁重壓力,讓學童近視越來越普遍,幾乎每個人小小年紀就患有近視,日後走上配鏡一途。一般人對近視的認知,是遠的看不清,要走近一點或瞇瞇眼才看得清楚。然而,眼睛其實像相機一樣,近視就是最遠距離的物體成像,落在視網膜之前。幼童原是遠視眼 經成長而改變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薛維禎說明,眼睛的調焦功能是由眼內的睫狀肌及附屬的懸韌帶、水晶體共同或協同動作達成。理論上眼內肌肉全放鬆時,眼睛可以看得最遠。當看近物時,眼內肌肉收縮,合併水晶體的形變,讓整體的屈光度增加,如同眼內多了具放大鏡,讓光線可聚焦在視網膜上,而得清楚的成像。幼童的眼睛其實是遠視眼,隨著年紀增長,這些生理結構會慢慢趨近成人,眼球增大、角膜變平、水晶體整體的屈光度下降,這些結構變動及睫狀肌都會影響驗光值,近看能看得清楚。看近過久睫狀肌疲乏 造成近視為了讓小兒生理性遠視能夠看清楚近物,睫狀肌出了很大的力。持續看近、肌肉施力過久會造成肌肉的疲乏或僵直,讓眼睛在這段時間內反而看不到完全放鬆時能看到的遠物,而只能看到近物,造成近視。假性近視一旦經過足夠休息或施點睫狀肌麻痺劑,強迫肌肉放鬆後,眼睛就又能看到遠處。薛維禎醫師提醒,治療假性近視,關鍵是肌肉放輕鬆。看近時的肌肉持續緊繃是造成假性近視的原因,在不用藥的前提下,儘量看遠方或多從事戶外活動,同時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以減少肌肉負擔。如果不想讓幼童近視「弄假成真」,建議和眼科醫師好好討論,為孩子的視力健康努力。

化妝品加防腐劑致老化?專家破解迷思

化妝品加防腐劑致老化?專家破解迷思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性愛美,化妝出門變成了常態,甚至男性族群也開始注重化妝。但是這樣天天化妝,頻繁使用化妝品,化妝品在臉上長時間停留,多少影響皮膚。為此,女性開始注意化妝品的內容物,想要兼顧美麗與健康。最近網路流傳,化粧品中含防腐劑會加速皮膚老化,造成人心惶惶。防腐劑非毒物 可避免細菌汙染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這樣的網路謠言不可盡信。防腐劑具有防止或減少化粧品中微生物生長的特性,主要為保護產品,在儲存或是消費者使用的過程中,減少細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延長化粧品的保存期限。要是化粧品中未添加防腐劑成分,產品開封後,使用過程中,可能很容易就會被細菌及黴菌入侵繁殖。消費者如果使用到腐敗變質的產品,肌膚又有傷口,可能導致發炎、化膿反應,對人體的危險和傷害的風險更高。不用手挖、存放陰涼處 防化妝品變質衛生福利部參考國際管理規定,多次公告修訂化粧品防腐劑限量規定,目前可使用的防腐劑有69種,將參考國際規範持續修訂。添加防腐劑於化粧品中是必要的,防腐劑於限制範圍內,不易造成皮膚負擔,無須過度恐慌。食藥署提醒,使用化粧品時,要避免直接用手挖取,使用完畢後用面紙等將瓶口擦拭乾淨。化粧品應放置於常溫下,避免存放於陽光直射、高溫潮濕、溫度變化劇烈的地方,同時留意化粧品保存期限,如發現化粧品變質、過期就不要使用,才是正確之道。

研究:寵物久病恐致主人憂鬱

研究:寵物久病恐致主人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多數人飼養寵物時只想到牠們可愛的一面,而忽略多數寵物的壽命比人類還短,牠們也有生病、罹患癌症風險。長時間的共處,已產生如家人、朋友的情感。若是寵物久病、死亡,照顧者容易因為照顧而晚睡、產生經濟負擔、精神壓力。寵物久病、過世 主人易焦慮或憂鬱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為照顧有身心疾病家人或是患病長者,陷入憂鬱、社交孤立以及較低的生活品質,照顧重病的寵物,也會有類似「照顧者負擔」的高壓力情況。根據研究指出,照顧長期重病或臨終的寵物時,易引發飼養者的憂鬱及焦慮情緒。飼養罹患長期疾病或臨終貓狗的主人,大多生活品質不佳,壓力大,易焦慮或憂鬱。飼主痛苦的情緒可能以憤怒呈現,甚至透過失望或不滿的表達,將負擔轉移到獸醫身上。營造便利、輕鬆環境 為雙方減壓葉雅馨主任提醒,成為照顧者,首先要允許自己降低生活標準,例如以前從事許多休閒活動,要先改變想法,避免帶來強烈的落差感。好的照顧環境也很重要,需要先準備好尿片、藥材等必要的物品並定期檢查,營造便利的照顧環境。於家中放點輕音樂、回想對方帶給自己的快樂,就能夠減緩照顧帶來的沉悶或怨氣。寵物表現憤怒、不愉快,甚至不聽指示,是身體狀態所引發的情緒,並非對照顧者的不滿,照顧者要理解並適時給自己喘息的機會。當產生焦慮、不得已、無奈的感覺,可以運動抒發自己的情緒,若感到很憤怒就做劇烈一點的運動,亦可邀請曾一起照顧的親友定期來訪,讓自己有機會休息。

「菲」來橫禍!男吃海鮮、冰品染霍亂

「菲」來橫禍!男吃海鮮、冰品染霍亂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40餘歲男性10月下旬與8名友人至菲律賓巴拉望旅遊5天,返台當天上午出現腹痛、腹瀉症狀,自行服藥後,晚間入境台灣時無發燒或不適。隔天男子出現水瀉、嘔吐症狀就醫,經檢驗確診感染霍亂弧菌,目前男子仍住院治療中。霍亂症狀 大量水性腹瀉、嘔吐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經衛生單位調查,該男子出國期間曾食用海鮮、熟螃蟹,飲用椰子水、冰品。男子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其他8名團員中,有2人出現疑似症狀。1人就醫後已採檢通報,另1名將安排採檢,剩下6名無症狀者中,有1人與有症狀者密切接觸,衛生單位將安排採檢,釐清是否為群聚感染。霍亂透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傳播,潛伏期通常2至3天。霍亂弧菌對胃酸的抵抗力不佳,吃入大量細菌才會致病,但胃酸不足、胃部切除過或免疫機能較差,少量的細菌即可能致病。症狀為大量米湯樣水性腹瀉、嘔吐、快速脫水、酸中毒和循環衰竭等,嚴重未治療致死率超過50%,適當治療致死率可降至1%以下。吃熟食、不喝加冰飲料 降低罹病風險台灣今年截至目前累計2例霍亂確定病例,本土、境外移入各1例,為近5年同期最低。菲律賓中部維薩亞斯群島的薄荷島及宿霧省卡內薩島,今年2月底曾發生霍亂疫情,至少100人確診感染。該國呂宋島東南部阿爾拜省奧阿斯鄰近海灘區域今年9月初也曾發生疫情,約100人感染,1人死亡。羅一鈞副署長提醒,前往霍亂流行地區,應飲用煮沸的水、包裝完整且經消毒的飲品,避免飲用加冰塊飲品,勿食用生魚片、生菜、生蠔或未煮熟的貝類,減少罹病風險。如出現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飲食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查詢,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

醫訊/新北一校一藥師 守護用藥安全

醫訊/新北一校一藥師 守護用藥安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新北市衛生局結合新北市藥師公會更多元的開創〞一校一藥師〝守護模式,一家藥局選擇一間學校搭配,透過藥師前進校園宣導,進入學生學習的健康課程中,提供師生、導護志工正確用藥及藥物濫用、毒品危害的知識與觀念,更培養出生活中的用藥小尖兵,將知能延伸至家庭。校園有任何用藥問題,找校藥師就對了!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蘇國欽藥師表示,臺灣近8成民眾認為「吃中藥,有病可以治病,沒病可以補身」,近2成民眾憑過去經驗在吃藥,超過1成民眾吃藥不看標示。為加強民眾從生活中建立正確用藥安全觀念,新北市衛生局結合新北市藥師公會社區營造專業的可近性,多年來努力推廣宣導,將正確用藥觀念深入社區鄰里、社團、學校與一般民眾,期望提升正確用藥安全認知並運用於生活中,達到全人健康照護理念。為了推廣校藥師及用藥安全,106年11月10日上午10時起,新北市藥師公會更結合新北市立板橋區重慶國中校慶活動,擺攤宣導用藥安全,透過設計一系列闖關活動及有獎徵答,讓師生、家長輕鬆獲得正確觀念,更在輕鬆闖關與創新益智問答的參與過程中,紮紮實實的讓師生們獲取正確的用藥觀念,歡迎市民朋友共襄盛舉! 名稱:新北藥師超貼心 一校一藥師 守護校園用藥安全時間:106年11月10日 星期(五)上午10:00起地點:新北市立板橋區重慶國中(新北市板橋區國慶路221號)洽詢:(02)2278-3277

青春年少染C肝 苦等十年新藥救命

青春年少染C肝 苦等十年新藥救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十年前,一名年僅20歲的小陳,健康檢查時發現竟感染C肝,因此開始了干擾素治療,但一年過後,肝功能指數卻無明顯改善,宣告治療失敗,當時並無其它方式治療,僅能定期回診追蹤。所幸醫療的進步,十年後終於有C肝全口服新藥上市,且健保也開放給付,符合資格的小陳便立即申請用藥,24週療程結束後,肝功能指數成功恢復正常,終於不再為肝臟問題而擔心害怕。C肝可治療應把握 時機錯失難挽救開業診所院長洪才力醫師指出,台灣C肝患者需接受治療約有55萬人,若不及早治療恐會惡化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危及生命。有別於傳統的打針治療,我國現已引進多款C肝口服新藥,在台灣治療的成功率甚至可達98%,不僅副作用低,且政府已核准健保給付,呼籲患者積極治療,對抗體內C肝病毒,減少肝臟病變危機。目前健保給付C肝口服新藥的限制須達肝纖維化F3以上,但症狀輕微的患者仍應及早治療。洪才力院長說,臨床上曾收治一名患者,過去干擾素治療失敗,追蹤時肝臟持續惡化演變至肝硬化,在新藥引進時建議應立即治療,礙於新藥昂貴,家庭經濟狀況不佳,以致患者最終放棄治療;目前雖健保給付,但患者肝硬化程度嚴重,也不適用新藥治療。為此,洪才力院長特別提醒C肝患者,應把握治療黃金期,一旦錯失就可能使疾病惡化,而無法接受良好治療,相當可惜。先瞭解再治療 注意事項勿輕忽為正確評估適合的C肝藥物,患者在治療前必須先進行相關檢測,如基因型、病毒量、病毒突變檢測等,且目前符合健保條件之患者大多為50歲以上,患者通常合併服用其他慢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藥物,療程前須告知醫師完整病史,以避免發生藥物交互作用。洪才力院長提醒,國人C肝患者中約有6成不知道自己是帶原者,建議民眾及早篩檢,了解自身健康;另外,C肝患者應定期追蹤,進行超音波及抽血等相關檢驗,若符合治療條件則務必把握治療時機。由於C肝有群聚感染的風險,當您確診罹患C肝時,為守護家人健康,患者應通知身旁家人至醫療院所進一步篩檢,以確保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幼兒長牙會發燒嗎?

講座/幼兒長牙會發燒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老一輩的長者常有「長牙就會發燒」的觀念,事實上,長牙時期為牙齦會有疼痛感,幼兒容易睡不好、比平常更躁動,少數小朋友體溫可能會略為上升。本次的講座中兒科衛教師李雯玲將簡介發牙期的重要性,讓爸媽了解可能出現的症狀及民眾常見迷思。本次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幼兒長牙會發燒嗎?時間:106年11月10日(五)15:00- 15: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二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