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心肌梗塞急開刀 心臟支架怎麼選?

心肌梗塞急開刀 心臟支架怎麼選?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不少人曾經面臨要幫自己或家人選擇心臟血管支架的時刻,在心肌梗塞緊急手術時,很多人往往沒有足夠時間消化醫師給的資訊,錯過做出更好的選擇的機會。避免面對突然情況難以決定,不妨先了解致病原因以及心臟支架的特點。抽菸、三高是動脈硬化危險因子郭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俊毅表示,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心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台灣10大死因第2名,僅次於惡性腫瘤。所幸科技與醫學的進步,使許多疾病出現治療的新選擇,心臟血管支架就在近20年有顯著進步與改善,塗藥支架已發展到第2代甚至更新型。心臟血管(冠狀動脈)負責供應心臟的肌肉細胞血液與養分,隨著年齡增長與危險因子暴露,如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會出現粥狀動脈硬化,血管壁出現不正常斑塊而影響血流,心肌細胞會出現缺血性的症狀。症狀包含運動與使力造成胸悶胸痛的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塗藥心臟血管支架 減少支架再狹窄現有治療除了控制危險因子外,病人如果持續有缺血性症狀,需考慮使用心臟血管支架。心臟血管支架有傳統的裸金屬支架與在傳統支架外塗上特殊藥劑的塗藥支架,塗藥支架上的特殊藥物可將傳統支架的再狹窄問題從原本的20%降至3至8%,有效減少病人需要再次接受心導管處理支架再狹窄問題的風險。吳俊毅醫師表示,心肌梗塞、糖尿病、腎臟病與複雜血管病灶的病人,塗藥支架明顯優於傳統裸金屬支架。新一代的塗藥支架更改善第一代塗藥支架的缺點與問題。然而塗藥支架依然有其限制,接受支架置入術後的病人仍需要定期追蹤並且確實服藥。在醫師與病患的配合下,新一代塗藥支架是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項。

住桃園長者注意!免費肺炎疫苗再升級

住桃園長者注意!免費肺炎疫苗再升級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肺炎鏈球菌除了引起中耳炎、鼻竇炎和支氣管炎等常見症狀,還可能引發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侵襲性疾病!特別是5歲以下嬰幼兒及65歲以上老年人,是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要預防肺炎侵襲,打疫苗是個好方法。桃園65歲以上長者 免費接種新型疫苗桃園市自102年起創先提供在地長者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至106年9月30日為止共有近3萬市民受惠,明顯降低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確診率。桃園市政府今年10月1日起再度加碼升級提供設籍本市年滿65歲長者免費接種「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呼籲本市年滿65歲以上長者挽袖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衛生局說明,除了中央補助75歲以上民眾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自102年起開始自籌經費讓70歲以上市民長輩接種,去年擴大到65歲以上長輩就可接種。今年更率先提供65歲市民升級施打「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讓桃園市的長者可以接受最好的預防照顧。接種後1年再補打1劑 增加免疫力接種疫苗不僅可以增加免疫力、降低發病,亦可減輕症狀及併發症發生,為遠離肺炎最有效的方式。根據專家建議,65歲長者接種1劑「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1年後再接種1劑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可持續增加免疫力。設籍於桃園市65歲以上長者,若未曾接種過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可儘速攜帶身分證明文件及健保IC卡,就近前往衛生所或合約醫療院所接受接種服務,全年度皆可施打。如對疫苗接種有疑問,可撥打市民諮詢服務熱線1999或防疫專線0800-033-355洽詢。

網購買不停 慎防標示不明化妝品

網購買不停 慎防標示不明化妝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宅」經濟當道!電子商務熱潮興盛,化粧品網購商店也在網路平台竄出。消費者只要動動手指下單,即可收到商品。但您知道如何辨識網購化粧品的真假嗎?又該如何判讀化粧品廣告與標示真實性呢?網購慎選商家 注意商品資訊網路購物前,先到實體商店瞭解產品。網購時應選擇知名、可靠網站,也要看清楚網路賣家所提供資訊是否完整,針對不清楚的地方提問。如果賣家提供產品資訊不夠完整,或是過度誇張化粧品效能,消費者應提高警覺,以免購入來源不明、標示不全、過期、或誇大不實,甚至含有可能危害健康成分的產品。食品藥物管制署提醒,最近有消費者在國外網站購買,需衛生福利部核可的含藥化粧品,消費者需要檢具相關資料,辦理輸入許可後才可領取包裹。如果資料不齊全無法取得輸入許可,則貨品不准進口,且須退運或沒收銷毀。國外商品資訊接收不易 注意回收訊息消費者自國外網站購買的化粧品,不容易獲得產品成分及用法等資訊,或因各國管理法規不同,禁限用成分含量規定不一。甚至已發布回收訊息,消費者不知情仍購買,若使用後發生不良反應,往往因求助無門產生消費糾紛。食藥署提醒,消費者應避免上網購買來源不明、標示不清的產品,使用化粧品應保留原外包裝或說明書,隨時了解產品所載相關資訊及正確使用。若發現有不良品或使用化粧品後發生不良反應,可撥打通報專線02-66251166轉6401,或向藥物食品化粧品上市後品質管理系統http://qms.fda.gov.tw/tcbw/通報。(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36期資料)

天冷更常打噴嚏 竟是空汙惹的禍

天冷更常打噴嚏 竟是空汙惹的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冬季空污拉警報,台灣敏感族群將陷重度過敏危機。長期處於空氣污染中,會加重日後過敏發作的嚴重性和頻率。雖然政府已經有不少針對空氣品質管制策略,但仍沒有立即解決方案,民眾更需注意空污對過敏造成的危害。空汙加重過敏反應 易誤認為著涼氣象學家彭啟明提醒,每年10月到隔年3月空氣品質較差。根據環保署統計數據,中南部一年每2天就有1天處於「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空氣污染中。北部每年12月到隔年5月,每10天也有2天以上是敏感警戒,長期暴露在這種環境下,對過敏民眾的健康是一大傷害。空污引發的敏感反應雖然是人體防禦機制,讓原本對人體無害的冷刺激、塵蟎、黴菌過敏症狀加重,身體免疫走向反應趨於劇烈,產生更頻繁、更持久的打噴嚏、流鼻水等發炎症狀。此時常誤以為過敏加重是因為氣溫變化,只選擇加強保暖或放任不管,延誤病情,近期冬季過敏就診人數增加2至3成。攝取蔬果、維生素 調整過敏體質多數敏感族群在空氣品質不佳時,會選擇不出門或出門戴口罩。然而一般人不可能永遠待在家裡,也不可能永遠戴著口罩。要做到全面防護,必須積極穩定身體免疫平衡,避免免疫系統走向劇烈,產生重度過敏反應。兒科醫師巫漢盟建議,可以多吃深色蔬菜、水果,攝取足夠的維生素A、C、D,運用天然食材預防過敏。適時運用益生菌,讓好菌定殖於腸道,阻止過敏原從腸道入侵。可抑制引發過敏反應的免疫細胞活性,提升制衡的免疫細胞活性,藉此來平衡原本對過敏原過度反應的體質,降低發作時的強度。

1.5公分蠟筆塞鼻!醫:忌自行挖取

1.5公分蠟筆塞鼻!醫:忌自行挖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歲的林妹妹晚間獨自在客廳畫畫,過一會就哭喊鼻子痛,媽媽才發現林妹妹手上拿著斷一節的蠟筆。媽媽嘗試用手挖出,但沒辦法看到鼻子裡的蠟筆,送急診求助,使用專業器械將約1.5公分的蠟筆取出。孩童易拿東西塞鼻 危險物品應收好南投醫院耳鼻喉科吳昭寬醫師表示,許多孩童因為好奇或者愛玩,什麼都有可能被孩童放入體內,異物停留在身體太久可能會引起感染,因此家長應多留意,避免讓危險物品出現在小朋友的周圍。孩童會將各式各樣的異物放入耳朵或鼻子裡甚至吞食,例如瓜子、BB彈、小磁鐵、鈕扣、小彈珠、小玩具甚至是電池。還曾有孩童將水銀電池往鼻孔塞,電池釋放出有毒化學物質,損壞局部組織,導致鼻中膈穿孔,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單側鼻塞、流鼻血 恐是鼻中有異物有的孩童塞入異物後,會企圖自行挖取,沒想到反而將異物越挖越深,但害怕被家長責罵,因此隱瞞不敢說,等到出現單側鼻塞、流鼻血、流出濃黃鼻涕或者紅腫疼痛時,才被發現而送醫。吳昭寬醫師表示,當孩童的鼻腔塞有異物時,會出現單側流濃黃鼻涕、臭味、流鼻血症狀。請家長冷靜處理,穩定小孩情緒。避免引起孩童哭鬧,不慎將異物嗆入氣管而窒息。不要自行挖取異物,鼻黏膜較脆弱敏感,可能引發反效果,將物品越挖越深。家長應保持孩童的呼吸道暢通,並立即送醫治療。

放射治療搭配新技術 長者罹肺癌有解

放射治療搭配新技術 長者罹肺癌有解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林先生是菸齡40年的老菸槍,兒孫屢次建議戒菸但積習難改。近年來因長年抽菸,走路都會喘。肺部電腦斷層篩檢發現,左肺上葉有1顆2公分大的腫瘤,切片證實為癌症,決定採用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處理。年紀大、肺功能差 可用立體定位放射治療成大醫院放射腫瘤部蔡牧宏醫師指出,手術切除是目前肺癌的標準治療方式。但年紀較大或肺功能差的病人手術風險高,可以考慮使用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立體定位放射治療藉由短短數次內給予大劑量的輻射線,對於較小的腫瘤,控制率甚至與手術相當。現代放射治療使用電腦斷層模擬定位,確認體內腫瘤及器官相對位置及大小,為病人量身訂做治療計畫。但是胸部、上腹部的放射線治療由於呼吸起伏影響,腫瘤的位置會跟著移動。以往為了確保腫瘤可以接收到足夠的劑量,都需加大照射範圍才能確實涵蓋腫瘤。3項新技術 解決呼吸引起的治療難處蔡牧宏醫師表示,加大照射範圍,也導致較高的副作用。要解決呼吸對於放射線治療的影響,必須借助最近新發展的各項技術,比起傳統的放射治療,可以減少照射體積約15至20%,醫師對於確實照射腫瘤也更有把握。新技術包括下列3項:1) 4D電腦斷層/4D電腦斷層得以觀察病人呼吸週期中腫瘤與各器官的移動情況,可說是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的基礎,是醫師挑選配合的呼吸調控方式的最佳利器。2) 3D表面即時成像系統/病人呼吸時體表會上下起伏,造成治療的誤差。利用3D表面即時成像系統,以攝影機追蹤病人體表,可以追蹤病患的呼吸模式。當偵測到參考點移動,可以暫停治療射束,或計算出新的座標位置,調整治療床至理想定位。3) 腹部壓縮與固定系統/於腹部上方施加壓力,可以引導病人用較小幅度呼吸,降低呼吸所造成的腫瘤移動,但可能造成病人的不舒服。

驚!逾千公斤食品過期 元貝都發霉

驚!逾千公斤食品過期 元貝都發霉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衛生局接獲民眾申訴,平衡食品有限公司涉嫌販售過期食品、竄改有效日期,以及販售不明來源香菇、冬菇,通報臺北市調查處聯合前往稽查。查獲涉嫌販售來源不明卻標示產地韓國,並加以販售的香菇等計13品項,違規貯存逾期或未標示有效日期產品計16項、全數29項共約4888.5公斤當場封存並移請檢調偵辦。蠔油、麵等產品逾期 總量逾2千公斤現場發現該公司疑似將來源不明香菇,標示產地為韓國出貨,封存未能佐證產地來源香菇2810.9公斤。現場還查獲逾期及發霉產品「元貝」、「熊貓牌鮮味蠔油」、「蝦味麵」及「萬家香壺底油」等及外箱未有中文標示產品總計16品項,封存2077.6公斤。衛生局展開第2波調查,進一步追溯源頭,後續將約請業者到局進一步釐清是否仍有其他違規產品。至目前該業者尚未提具販售產品明確進貨來源及數量,業者應暫停作業及停止販售,另整理出相關名單通報給各縣市政府衛生局進行查核。若有未食產品 建議暫停使用貯存逾有效日期食品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販售標示不實食品處新臺幣4萬元以上400萬元以下罰鍰。呼籲食品及餐飲業者若向平衡公司進貨產品,建議暫停使用,確保消費者飲食權益。衛生局重申,業者應落實自主管理,倘發現產品有危害衛生安全時,應主動停止製造、加工、販賣及辦理回收,並通報衛生主管機關。切莫心存僥倖,若查獲仍販售問題產品,將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手搖杯上癮嗎?大腦很快樂卻賠了健康

手搖杯上癮嗎?大腦很快樂卻賠了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手搖杯不論是在夏天還是冬天都同樣熱賣,根據經濟部統計,2017年飲料店營業額將突破500億元,再創歷年新高,由此可見,手搖杯已成為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加上手搖杯品牌不斷推陳出新,饒富創意又多變化的口味,讓人更難拒絕它的誘惑。不過,手搖杯卻暗藏健康危機,像是糖分、香料等化學成份,不但容易上癮更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真的完全不可以喝手搖杯嗎?吃進含糖分的食物 會活化大腦的「獎賞路徑」是否習慣性的餐後都要來上一杯含糖飲料才覺得心滿意足呢?當心你已對手搖杯上癮,衛服部豐原醫院營養師賴侑伶表示,當我們吃進含有糖分的食物時,舌頭上的「甜味接受器」受到刺激後,向大腦傳遞訊號,活化大腦的「獎賞路徑」,促進大腦前額皮質多巴胺的釋放,而產生愉悅、興奮的感覺,所以喝含糖飲料容易讓人成癮。全糖約有17顆方糖等於85公克糖快樂的飲用手搖杯之餘,也別忘了注意一天含糖量的攝取量,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糖攝取量應低於攝取總熱量10%;若將糖攝取量降低至攝取總熱量5%會更好。以低於攝取總熱量10%為例,若一天攝取1800大卡,一天最好攝取少於45公克的添加糖。一般全糖飲料約有17顆方糖等於85公克糖;微糖飲料約有10顆方糖等於50公克糖。賴侑伶營養師表示,含糖的手搖杯飲料熱量非常高,且沒有飽足感,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造成肥胖,肥胖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群;過多的糖及熱量會促進三酸甘油脂合成,進而造成高三酸高油脂血症和脂肪肝;果糖主要在肝臟中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的AMP,AMP代謝成尿酸,增加痛風風險。避免選用果醬泡的調味茶飲 可用無糖新鮮果汁取代「真的完全不可以喝手搖杯嗎?」相信這個問題是許多手搖杯一族最想問的問題,畢竟要戒掉成癮多年的手搖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若真的想喝手搖杯可以從種類的挑選以及甜度的調整下手,建議可以選擇無糖原味茶(無糖綠茶、無糖紅茶、無糖烏龍茶…等等),避免選擇用果醬泡出來的調味茶飲(如:葡萄柚綠茶、百香果綠茶)或是因酸度較高需要更多的糖分調味,建議可用無糖新鮮果汁取代,但切記點中杯即可,通常打成果汁需要較多份的水果,1份水果約60大卡,過量就會額外攝取到糖分及熱量。奶茶類飲品,建議點無糖鮮奶茶以低脂牛奶取代奶精。若真的下定決心要跟手搖杯說掰掰,可採漸進式改掉喝含糖飲料習慣,賴侑伶營養師建議,先從「減糖」開始,改成兩分糖甚至是無糖,也可以減少「份量」,改成中杯,再來可以「減少攝取頻率」,從2-3天1杯,改成1星期1杯或2星期1杯。讓自己習慣喝白開水,或是用新鮮水果片(檸檬、甜橘)泡水喝。

大腸癌發生率居冠!4成患者靠標靶藥

大腸癌發生率居冠!4成患者靠標靶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已連續九年蟬聯癌症發生率榜首,對國人健康威脅與日俱增。而大腸癌初期並不明顯,常見的症狀包含糞便潛血、腹痛及異常的排便狀況等,較容易被忽略,導致有些患者發現時,多為晚期,存活時間也相對較短;因此,如何以有效的治療,延長患者的存活期,也是目前醫界最重視的課題。晚期標靶藥 幫助延續4至6個月存活期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鄧豪偉醫師表示,目前大腸癌晚期的患者治療方式一般以標靶、化學治療為主,再搭配其他局部性治療,例如開刀、電燒、放療等。由於目前晚期腸癌標靶藥物能控制近30%至40%的患者使其穩定疾病,且平均能延續至4至6個月的生命,對晚期腸癌患者是一大福音;甚至有些患者能長期控制超過1-2年。不過,標靶藥物不一定適合每一位患者,需由專業的醫療團隊進行評估治療方針,才能達到最大的療效。晚期腸癌非不治 遵照醫囑以達治療效果鄧豪偉醫師以一位65歲女性腸癌病患為例,因長期排便異常至醫院檢查,才發現已是腸癌晚期,經由手術切除後,經由申請健保給付最後一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後,至今已有效控制病情長達兩年,超出平均存活期,為及早用藥、及早治療的成功案例,所以晚期腸癌不等於末期,遵循醫囑治療才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晚期腸癌治療 醫病溝通很重要鄧豪偉醫師補充,標靶藥可能出現常見的副作用像是手足皮膚反應症候群,會使手足皮膚發紅並起水泡,甚至疼痛感,一般建議可以塗抹皮膚保養劑,如凡士林或乳液等來保持皮膚水分、減輕症狀。醫師也提醒,腸癌治療是一條漫長的路,應保持樂觀的心態,務必遵照醫囑、切勿擅自停藥,多與醫師溝通,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添加副食品

講座/添加副食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嬰兒非常嬌嫩脆弱,需要好好呵護,給予適當照顧,成長也要分階段改變,調整飲食。寶寶將要邁入副食品時期,但卻不知道應該怎麼準備食物,怎麼調配營養?雙和醫院將於12/1(五)舉辦小兒部衛教講座,邀請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添加副食品」,歡迎爸爸媽媽們及家中有小寶貝的民眾參與。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添加副食品時間:106年12月1日(五)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二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