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男不菸酒卻患這病 健忘、眼睛上吊

男不菸酒卻患這病 健忘、眼睛上吊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7歲的林先生,平常生活習慣良好,並無抽菸喝酒等習慣,也無慢性疾病。中學起偶爾會突然喘不過氣,伴隨胸部緊縮不適,症狀只持續幾秒,1至2週會有1次,準備入睡時較易發生。多年來,林先生求診不同科別,用過許多藥物,也嘗試調整工作量,甚至借助宗教與社會民俗療法,但皆無明顯幫助。大腦異常放電 不同位置症狀不同除了突然喘不過氣,林先生也自覺容易忘記事情,但他過去並無腦部相關病史。近來入睡或將醒時,手腳會無法控制的抽動,並偶有眼睛上吊與舌頭往前伸直的動作,以及意識短暫喪失。經多種檢查,確診為腦島區域癲癇發作。經抗癲癇藥物治療數個月,突發性的喘不過氣已明顯進步到數個月僅發作1次。成大醫院神經部癲癇科主任黃欽威表示,癲癇是大腦細胞異常放電引起,不同位置的大腦細胞所產生的症狀不同。大腦運動區域異常放電,對應動作症狀是肢體抽搐,而非運動區域如顳葉癲癇的異常放電,則可能會有幻覺、胡言亂語、記憶力障礙或行為怪異,如自動症,手亂抓、揮舞。腦島癲癇初期 呼吸困難、胸部緊縮大腦的腦島位置特殊,與大腦許多其他部位有密切聯繫,與身體感覺、內臟感覺及構音等也相關,其典型癲癇症狀開始於呼吸困難、胸部緊縮或壓迫感,或是口喉部不舒服,且常伴隨身體不適。有些病人會接續出現說話構音困難或局部動作症狀,才引起旁人注意。黃欽威主任提醒,如常常莫名喘不過氣,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短暫呼吸困難,可能會被診斷為焦慮症、身心症、睡眠障礙、氣喘或失智症,但須小心是癲癇發作。建議儘早請神經科或癲癇科醫師檢查,透過住院長時間影像腦波監測判定,若確定因癲癇引起,給予抗癲癇藥物後有機會明顯改善。

愛穿尖頭鞋 5旬婦整腳長滿厚繭

愛穿尖頭鞋 5旬婦整腳長滿厚繭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0歲的王女士,喜歡穿尖頭鞋多年,大小腳拇趾與腳掌的側面有不少厚繭。因又厚又硬的繭造成不適,王女士會用銼刀磨或是使用雞眼貼布。有些貼布部位隱隱作痛,但王女士並未立即移除。直到疼痛難耐撕開貼布,才發現好幾處破皮,趕緊就醫。遵循醫師指示照顧傷口,1週後傷口已痊癒。穿高跟、不合腳鞋 易生雞眼、厚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皮膚科主任蕭子臨表示,雞眼與胼胝是增厚變硬的角質,因持久過度的摩擦或壓力造成。壓力分佈在大面積,角質增厚呈現均勻片狀,稱為胼胝。壓力集中在小部位,厚皮中央形成特別深陷圓錐狀的硬皮,稱為雞眼。穿著不合腳的鞋、高跟鞋、天生骨骼結構的異常,或是由於神經、肌肉、關節疾病影響走路姿勢,都可能導致行走時壓力分佈不均,壓力集中於少數部位,因而形成腳部的雞眼與厚繭。常見藥水、削薄治療 但更應從源頭改善常見治療方式有水楊酸乳酸處方藥水,或是以刀片直接將厚皮削薄。其他方式如冷凍治療、電燒、或手術切除也可以去除雞眼與胼胝。無論何種治療,去除雞眼與胼胝都不困難,但是若未改善壓力分布不均的問題,雞眼與胼胝極容易復發。蕭子臨醫師提醒,簡單預防復發方法包括選擇合腳的鞋子,也可以使用雞眼護墊分散壓力,若是由於骨骼結構異常,程度嚴重者,有時需要特殊訂製鞋,或者手術矯正,才能有效解決。

抗皺防老 中醫師教5招保養皮膚

抗皺防老 中醫師教5招保養皮膚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9歲的張小姐,近5年來,為皺紋日益增多而煩惱。張小姐不甘心肌膚如此快速老化,求診中醫,每星期進行3次針灸治療。治療1個月後,張小姐的抬頭紋已撫平不少。皮膚出現皺紋 與體質、作息相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皺紋是皮膚老化的最初徵兆,人體皮膚衰老,從臉部最先開始。臉部皺紋出現的早晚、多少、深淺,常與個人的年齡、體質、遺傳因素、生活作息與工作環境、心理情緒、工作狀況、營養條件及疾病等情況差異而有所不同。依中醫理論,面容的榮衰與人體五臟六腑、氣血經絡密切相關。透過經絡系統將氣血、營養源源不斷輸送到頭面來滋潤榮養頭面部。當臟腑功能異常、經絡不通或氣血虛弱時,就容易產生皺紋。5要點保養皮膚 預防皺紋生成林在裕醫師表示,針灸撫平皺紋,經由穴位刺激,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改善皮膚的營養供給及平衡肌膚油脂分泌,進而淡化臉部皺紋、細緻皮膚。針灸除皺療法不僅針對臉部皺紋,還能進而調節體質與生理機能。淡化皺紋,把握以下5點,預防皺紋生成:1) 注意防曬/陽光中的紫外線能破壞皮膚的彈力纖維。2) 常運動/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使皮膚獲取更多的養分、排出更多的毒素。3) 飲食平衡/每天喝2000CC的水,保持皮膚水分,不易出現皺紋。4) 生活規律/睡眠充足,使肌膚有充分的修復時間。5) 仰臥睡覺/使臉部肌膚放鬆,且最好用低枕頭。

幼兒快打流感疫苗!台北市剩1.8萬劑

幼兒快打流感疫苗!台北市剩1.8萬劑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時序入冬,氣溫下降,流感疫苗詢問度也增加,台北市幼兒疫苗只剩約1.8萬劑。家中有幼兒的家長,盡快攜帶健保卡與兒童健康手冊,帶幼童就近至流感疫苗合約醫療院所,接種流感疫苗,保護幼童免於流感侵襲。流感症狀明顯 頭痛、發熱、肌肉痠痛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科長陳少卿表示,兒童是流感病毒侵襲高風險族群,尤其是學齡前兒童。都會型父母多半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而幼兒園環境多屬於室內空間,幼童及幼托教保人員接觸、互動密集,一旦進入流感流行季節,沒有抵抗力的幼童及幼托教保人員,容易發生群聚感染。流感與一般感冒不同,容易出現明顯的頭痛、發熱、倦怠,肌肉痠痛等症狀,通常症狀發作較突然,病程較長,有時會引起肺炎等併發症,嚴重甚至導致死亡。北市衛生局呼籲,幼托教保人員儘快接種流感疫苗,也提醒家長趕快帶孩子前往接種。8歲以下須打2劑 滿9歲打1劑即可8歲以下兒童,初次接種需2劑,且2劑接種時間須間隔1個月以上。目前上市的流感疫苗廠牌,效果一樣且無安全之慮,2劑可用不同廠牌疫苗。若過去曾接種過季節性流感疫苗,今年接種1劑即可。幼童若已滿9歲,則不論過去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史,都只須接種1劑即可。陳少卿科長表示,若有相關疑問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health.gov.taipei/查詢,或撥打市民當家熱線1999。另外,請爸爸媽媽們帶幼兒前往合約醫療院所接種前,先電話洽詢接種時間及是否備有疫苗,以免徒勞往返!

搶救前額落髮 雄性禿用藥新選擇

搶救前額落髮 雄性禿用藥新選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5歲的新先生,外貌一表人才、仕途順遂,可說是人生勝利組;但近一年來,客戶同事都說他看起來「蒼老」許多,他才開始注意到,這陣子每天枕頭浴室都發現掉髮而且量越來越多,前額兩側髮際線退縮,遠看前額呈現明顯M型,讓他面臨禿頭危機。同事朋友開始提供民間飲食與外用偏方給他,使用三個月後不僅頭皮發癢發紅外,落髮狀況日趨嚴重,最後決定就醫聽從專業建議。經醫師診斷為雄性禿第三期後,新先生決定使用正規且經醫師認證的口服藥物,來改善毛囊萎縮的掉髮現象。在遵循醫師指示回診並持續服用約三個月後,髮質從細轉粗,掉髮量逐漸減少,半年後,明顯改善前額頭頂生髮量,髮型外觀也豐盈很多,逐步找回蓬勃生機。口服用藥新選擇  助男性對抗雄性禿公敵根據統計,台灣約超過三百萬男性有掉髮、禿頭的困擾,其中九成原因就是「雄性禿」(AGA)。所幸,台灣雄性禿的男性想要搶救髮量的選擇上有了另一新希望!今年一月,衛福部通過核准美國製新型AGA口服用藥上市,根據研究數據顯示,持續服用24週,無論是改善前緣、頂部頭髮生長外觀、髮量,甚或改善頭髮粗細上,治療成效相較原有口服用藥更為顯著,提供AGA患者另一項治療新選擇。台灣皮膚暨美容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副教授蔡仁雨醫師表示,雄性禿主要受到基因遺傳及雄性荷爾蒙影響造成,其中雄性荷爾蒙(即睪固酮)會被體內的5α 還原酶(5-AR)代謝為二氫睪固酮(DHT),進而攻擊毛囊,影響毛髮蛋白質組成,導致掉髮的現象。因此主要患者為男性族群,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生機率越大。AGA治療口服優於外用  新藥雙重作用成效更顯著 蔡仁雨醫師指出,目前雄性禿治療方式包括外用藥及口服藥物,外用藥具3-5成生髮、7-8成預防掉髮之效果,但需每日固定塗抹二次,許多患者嫌麻煩及效果有限而停止使用。而傳統口服藥物,具6-7成生髮、9成預防掉髮的效果,能抑制第2型5-AR,減少約70%DHT的產生,新型口服用藥則有同時抑制第1、2型5-AR的雙重作用,幾乎完全抑制DHT的產生達90%,根據文獻報告療效優於傳統口服藥物。所以,蔡仁雨醫師進一步指出,口服用藥治療雄性禿,無論是緩解掉髮或生髮表現上,成效均優於外用藥。唯患者需有正常肝臟代謝功能,而且約1~2%機率會產生性慾減低等副作用,但比例微乎其微;因此,擁有正確治療觀念,於諮詢醫師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為宜。時間就是髮量! 及早治療成效明顯皮膚科專科醫師鄭煜彬表示,許多患者在發現自己掉髮、禿頭症狀後,往往都是嘗試各種偏方,成效不彰或加速惡化,例如罹患毛囊炎、加速掉髮等才求助專科醫師,延後治療時間。其實,「時間就是髮量」,唯有儘早開始治療,才能達到「停止掉髮」、「頭髮再生」兩大成效。而對於AGA新口服用藥的實驗結果,鄭醫師則給予肯定,並抱持樂觀,並期許能幫助廣大患者解除頂上之苦,進而恢復自信、提升生活品質,寫下嶄新人生扉頁。(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一火燒心就吃藥?這成分恐讓症狀更差

一火燒心就吃藥?這成分恐讓症狀更差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代人生活忙碌、壓力大、飲食不正常、暴飲暴食,常常發生胃痛、胃酸症狀(包括胸口灼熱感,即所謂溢酸、溢赤酸、火燒心),甚至連慢性喉炎、慢性咳嗽、喉嚨異物感、聲音沙啞,也可能是長久胃酸逆流造成的,這些症狀也常是患者上門求診的主因。隨意服用胃藥恐引發腸漏,妨礙健康我發現不少這類患者在自己「感覺」胃不舒服或認為有胃酸症狀時,往往會自行服用胃藥制酸劑。要嘛自己去買、或吃家人朋友推薦的、或是以前剩下的。有些人由於症狀反覆發作,吃一般胃藥不見改善,又害怕做胃鏡檢查,寧願花多一點錢購買所謂「貴一點」、「比較好」的胃藥服用,而這類藥通常就是質子幫浦抑制劑PPI(Proton pump inhibitor)。此外,另一類常見胃藥還有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H2 receptor antagonist,或稱 H2 blocker)。 這2種胃藥的主要作用都是減少胃酸分泌,也是非常普遍使用的胃藥。許多人認為吃個胃藥沒什麼大不了,一有不舒服就吞一顆。事實上,這種情況正是必須小心的,因為在沒有經過醫師正確診斷的情況下,隨意服用這類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長久下來會使胃酸分泌不足,容易引發腸漏,妨礙健康。要知道,胃酸不是壞東西,不能逢酸就壓。胃酸是人體健康所必須,它有許多功用,包括:1) 幫助礦物質如鈣、鎂、鐵的吸收。2) 幫助維生素B12的吸收。3) 幫助維持胃內的酸性環境,消滅食物中的細菌及外來微生物。4) 胃酸正常分泌,才能讓胃內的酵素正常作用,幫忙將大分子蛋白質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以利腸胃道的吸收。抑制胃酸分泌的PPI會改變腸胃道環境由此可以想見,一旦胃酸分泌不足,影響原本該有的功能時,長久累積,各種健康問題自然接踵而至。國際知名內科學期刊 JAMA Internal Medicine 在2016年就刊登了文章,告訴大家使用PPI可能會增加急慢性腎臟病、鎂離子低下、細菌性腹瀉、肺炎、骨質疏鬆及骨折等風險。也有研究發現,PPI的使用和心血管疾病,甚至失智症相關。另外,抑制胃酸分泌的PPI會改變腸胃道的酸性環境,影響生態,容易導致腸道中的細菌滋長,長期使用PPI的人,小腸中細菌過度生長(small intestinal bacterial overgrowth,SIBO)的風險比較高。胃酸分泌減少會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要小心的是,長期使用PPI還可能會引發腸漏,甚至是「胃漏」,這是大家過去很少注意到的,因此特別容易被忽略。前段提到的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就容易造成腸漏,而腸子一旦產生腸漏,就會增加體內慢性發炎和罹患脂肪肝疾病的風險,許多疾病也可能隨著腸漏而來。 除此之外,制酸劑的使用也和食物過敏有關。研究發現,接受3個月的質子幫浦抑制劑或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治療後,會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因為胃酸分泌減少會影響蛋白質的消化。研究更顯示,Omeprazole(一種在臺灣也非常普遍使用的PPI,一般人熟知的商品名為 Losec)只要連續使用5天,就足以讓胃內的酸鹼pH值上升到5。腸漏容易造成食物敏感與過敏然而,胃內酵素在pH值介於1.8~3.2的環境才能發揮最佳作用,換言之,由於使用了PPI,胃酸分泌不足,無法維持理想的酸性環境,不僅無法達到殺菌的保護作用,更讓酵素無法發揮作用,影響食物蛋白質分子的消化,再加上腸漏,使得這些食物大分子的過敏原進入體內,自然容易造成食物敏感與過敏,以及自體免疫疾病乳糜瀉。你一定無法想像PPI的使用有多麼普遍!據研究統計,美國在2013年有超過1500萬人使用PPI,光是花在PPI的經費全年超過100億美金,而且其中有將近7成的PPI使用者並沒有明確的適應症,還有大約1/4長期使用PPI的人其實可以停藥。在某些國家,例如美國,民眾甚至不需醫師處方籤(over-the-counter)就可以自行買到PPI。專家學者因此呼籲,應該減少不必要的PPI使用。不要一有胃酸症狀就吃強效的PPI臺灣的狀況呢?根據2015年的新聞報導,常見且普遍使用的PPI「耐適恩」(英文商品名 Nexium,成分為 Esomeprazole),在2014年20大暢銷藥物排行榜上排名第18名,年度花費達9.6億臺幣。事實上,臺灣市面上的PPI不只「耐適恩」一種。而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雖然未上榜,但它和PPI一樣會抑制胃酸分泌,影響胃內的酸性環境,應該更謹慎地使用。 門診時,曾遇到患者已經吃了1、2年的PPI,實在必須注意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建議針對自己的病情與健康狀況,和醫師好好討論治療策略,最重要的是從生活習慣及飲食方式著手改善,才能真正治根。千萬不要一有胃酸症狀,只想著趕快吃強效的PPI來抑制。 (本文摘自/腸漏,發炎的關鍵/時報出版)

退休旅行教戰4守則 樂活撇步大公開!

退休旅行教戰4守則 樂活撇步大公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首先,若要出國旅行,一定要由遠而近。人的年紀越大,體力越差,這是不爭的事實。你不要以為旅行都在坐車,要深入一點的話,不用雙腳是走不到的。例如歐洲很多國家為了保護古蹟,遊覽車必須停得很遠,然後徒步走進去,我們那次地中海郵輪之旅就是如此,雖無拉車之苦,但仍然要充沛的體力和勇健的腳力。退休後先到歐洲、非洲、南美洲深度旅行說到腳力,就不得不提那趟紐西蘭健行之旅,我扭傷腳踝,不能純粹視為意外,這跟我平常缺乏運動,一定還是有所關聯。去歐洲、紐西蘭,就算不走路,搭十幾個鐘頭的飛機,還是需要體力的。未來幾年,趁我還沒60歲,我計畫先跑歐洲、非洲和南美洲,60歲之後,再到日本深度旅行。日本,應該是大部分國人的最愛,但真的不必太早去,一來距離不遠,二來文字也相近,交通更是便捷,所以年紀再大,應該都沒問題。不留遺產給子女就是不留遺憾給自己其次,退休之後,節儉絕對不再是美德。子女還在就學,家庭負擔當然較重,所以參加旅行團都以價格為優先考量。現在,子女都大學畢業,也都在就業,所以出國旅行真的要善待自己一些。我甚至常常在演講,或是在我其他的書中,宣揚「退休之後的消費都是打9折」的觀念。例來說,上次我們夫婦去搭地中海郵輪,兩人原價超過50萬元,如果不搭這筆錢變成遺產後,依台灣現行遺產稅率10%來課稅要繳給國家5萬元,因此這5萬元不管你有沒有去搭郵輪,其實早就不是你的了,那何不把它花掉呢?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是「打9折」的原因了。未來遺產稅率極可能調高到20%,那就是打8折,只要值得花,那就更該花了。「把它花光」是遺產稅規畫最簡單的方法。我認為,不該留遺產給子女,不然就是留遺憾給自己。不浪費時間吃排隊美食第三,無論是國外自助旅行,或是國內旅行,最不該浪費時間排隊吃人氣美食。我認為旅行該把時間花在欣賞風景、體驗當地生活風情,才有真正的價值。你花了23個小時排隊,它的美味程度有多出一般店的好幾倍嗎?我看頂多好吃個20%、30%,所以排隊吃美食是最划不來的事。上次去東京築地吃人氣美食,用掉一整個上午,卻也只是略好而已。其實日本人做事都很一板一眼,隨便在百貨公司美食街吃,根本不輸書上介紹的那些美食名店。跟團旅行雖不會浪費時間在吃飯上,但我建議少參加那些只安排中國料理的旅行團。以最近那次紐西蘭之旅為例,我們都吃當地料理,結果幾乎沒有失望過。到了紐西蘭當然要吃牛排、羊排,為何還要吃蔥爆牛肉?不塞車也不塞人​ 避開寒暑假跟春節第四,避開假日、旺季去熱門景點。退休之後,最大的本錢就是「時間多」,所以國內旅行儘量找週一到週五去,不塞車也不塞人,國外旅行則避開寒暑假和春節,以及現在動不動就彈性休假的連續假期,住宿、機票的訂位都相對容易得多。能夠親眼目睹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各國各地重要景點,當然不枉此生,但我現在更愛書上較少介紹的私房景點,如前面提到的東京郊區柴又,以及離威尼斯不遠的帕多瓦,因為遊客稀少,我們才能有更多的閒情逸致去體會當地風情。 最後,回國後一定要整理照片。現在因為都是用手機或數位相機拍照,愛拍多少就拍多少,喀擦喀擦毫不遲疑,結果每次都拍得太多。這時,一定要「斷捨離」,留下好的,殺掉拍壞的。我甚至有個做法,買同款的相簿,然後每次旅行就精選100張洗出來存放。這當然是老古板的做法,但無論如何,好好整理照片,才能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本文摘自/走過失業,我喜歡現在的人生/時報出版)

驚!親密的農村比都市更易出現殺人犯

驚!親密的農村比都市更易出現殺人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美國無差別殺人事件幾乎都由男性單獨犯案;年輕人居多;不是一個人住,就是與家人同住但關係淡薄而孤獨;成績不差,有的甚至特別優秀;但因為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等事,遭遇挫折;做出犯行時沒有工作或沒有固定的工作,做著非出於自願性的工作。對他們來說,正因為過去曾被讚賞,無法滿足眼前的境遇而感到焦慮。想要打破規則卻沒有抗衡的力量然後他們逐漸感到自己會變得這麼悲慘,全是別人害的,湧現了對周遭、對社會全體的恨意及攻擊心。他們為了把自己的人生與這個社會都做個了結,想要自殺。此時如果對他人的同理心低下、嚮往暴力,想要打破規則的心理又沒有抗衡的力量,那麼他們不只會自殺,還可能用無差別殺人等把周遭牽扯進來的方式,為人生畫下休止符。 日本接連不斷地出現青少年殺人犯,變成一個很可怕的社會了嗎?應該不是這樣的。那麼,日本越來越和平、越來越安全,感到幸福的青少年越來越多了嗎?很遺憾,也不是這樣。20歲到25歲最容易犯下殺人案日本的青少年殺人犯急速地減少中。未成年殺人犯最多的時候是昭和30到40年代,每年大概有300到400人被舉發。現在大約每年100人左右。這種減少的狀況無法只用少子化來說明。一般來說,20歲到25歲是最容易犯下殺人案的年紀,但是最近數十年間,這個年齡層的殺人發生率也持續地減少。這是其他國家沒有的狀況。為什麼青少年犯下的殺人案件正在減少呢?我們可以想到各式各樣的原因。例如,急速的經濟發展造成家庭中產階級化,過去很多因為貧窮而發生的犯罪,現在幾乎看不到了。而小孩子的人口減少,大人更容易照看孩子,可能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人與人聯結不深可能是減少殺人事件的原因另外,高學歷傾向可能也是原因。昭和30年代,高中升學率是30%,現在則是97%,幾乎所有孩子都會上高中。高中畢業後,則有60%以上的青少年會繼續念大學或專門學校。孩子被大人保護的期間拉長,使青少年免受社會中大風大浪的侵襲,這對於青少年殺人案件的減少來說,是好的影響吧。人與人之間沒有了深入的人際關係,也許才是殺人事件減少的原因。因為一開始,就沒有想要殺死對方般深入的聯結。濃厚的關係也是產生憎恨的來源很受歡迎的校園連續劇《極道鮮師》,過去所謂的不良少年們在劇中登場。一旦學生遇到困難,老師就會使出全身之力保護學生,有時候也會給學生當頭棒喝,使得他們湧起幹勁,克服激烈的衝突。為了證明同伴的無辜,大家四處奔走;或者為了解救同伴,闖進危險的地方。就在那些時刻,同伴之間產生了友情,一起解決了問題,劇中人物因此成長,繼續向前。連續劇般的情節並不總是在現實中出現,但是過去的年輕人的確體驗了各種衝突與深厚的友情。雖然經歷十分精采,但是濃厚的關係的確也是產生憎恨的來源。殺人事件頻發的歐美國家,大多集中於強盜殺人那種殺害陌生人的事件。而在日本,雖然殺人事件的整體數目偏少,但是殺害的主要動機都是因人際關係產生的怨恨。關係變得親近、靠近 就因為怨恨而殺人​如果一開始只有淡薄的人際關係,應該就不會產生殺意般的恨意。從殺人件數看來,都市比農村多;但是從殺人的發生率來看,農村比都市頻繁。比起孤獨的都市,人際關係親密的農村更容易發生殺人事件。就像秋葉原事件的青年所說─當關係變得親近、靠近,就會因為怨恨而殺人。青少年的殺人事件減少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深厚的人際關係正在消失,可就不是能開心得起來的事情。殺人事件的確減少,但是不能忽略的是殺人內涵的變化──高材生的突發型殺人─也就是沒有動機的殺人。這些人殺人的原因不是大人們想得到的,不為錢、不為就算產生殺意也不奇怪的原因,沒有深仇大恨。就像秋葉原事件的青年所說:「因為關係太遠而想無差別殺人。」(本文摘自/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時報出版)

防毛小孩蟲害 7步驟有效殺光光!

防毛小孩蟲害 7步驟有效殺光光!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善用本章介紹的除蝨和除蜱粉、噴劑、項圈,以及第六章介紹可用於硬地板、地毯、織物家具、裝飾枕頭的防蟲粉,有效殺死跳蚤和蜱蟲(包括幼蟲)。為了防止蚤蜱侵擾,阻絕孵育,建議您,每天清潔寵物和居家打掃時,進行下列步驟,寄生蟲旺季時,更不可輕忽。1) 天天幫毛小孩梳毛/即使毛孩只在室外待幾分鐘,但是蚤蜱要搭上絨毛便車,只需要半秒鐘!成年跳蚤可以活上好幾周,梳毛可以移除跳蚤和跳蚤卵。建議用特殊的蚤梳,在寵物用品店和獸醫診所都買得到。梳針要刷到寵物的皮膚,每梳理2、3下(或依據實際情況),就取下梳子上的囤積物,囤積物可能包括毛髮(當然),還有一些(或很多)小小的棕色成年跳蚤,加上一些死皮,還有一點一點的乾燥黑血(這是跳蚤排泄物,噁!)。事先準備一個罐子裝熱肥皂水,半滿即可,將梳下來的囤積物放進去。完成梳毛後,蓋上蓋子,搖一搖,用水沖掉即可,若有毛髮較多,則要小心是否會堵塞水管。使用後的蚤梳,以熱肥皂水清洗,或用酒精或伏特加浸泡後晾乾。2) 每個月洗兩次澡/每個月兩次,用專門除蚤蜱的洗毛精為寵物洗香香,藉此殺死成年跳蚤、幼蟲和卵。如果寵物身上太多蚤蜱,除了每周洗澡,也同時搭配天然配方,控制家中的蚤蜱狀況,請見94~97頁配方。3) 置放床邊香包/可於寵物睡覺的四周放置香包,如此一來,寵物身上會散發天然香氣,蚤蜱也不敢逗留,請見102頁的配方。4) 一週洗一次寢具/至少每周1次,用熱肥皂水清洗毯子、床包、枕頭套(如果可以,連布質小玩具都一起),加幾滴天竺葵、迷迭香、薰衣草、檸檬草、香茅、雪松或歐薄荷精油進去洗衣機,讓寢具帶有防蟲香味。5) 勤奮吸地/要用吸塵器清潔的地方,不只有木質地板、地毯,還有任何寵物睡覺處和出沒處,如沙發、椅子(別忘了抱枕下方)、電器頂部、洗衣籃、地毯、壁櫥等。開始吸地前,先於吸塵器集塵袋或集塵罐中加入1湯匙純硼砂粉,或5至10個沾有幾滴歐薄荷、迷迭香、尤加利、檸檬草、雪松或天竺葵的精油棉球,藉此殺死蚤蜱,不過安全起見,建議先將集塵袋或集塵罐置入密封袋後,再丟棄。6) 每周拖地板/善用草本地板清潔劑拖地,可驅蟲和消毒。別忘了定期家裡、陽台的水泥地面、露天平台地板,畢竟室內和室外寵物都常經過這些地方。如此一來,也能避免其他爬蟲生物在您家定居。額外的好處是,家中地板會經常閃亮亮、香噴噴。7) 用精油噴灑布質家具/在家中每個深色的布質家具上,灑1至3滴薰衣草、迷迭香、天竺葵或尤加利精油(家具越大,就越多滴),每幾天就重複1次,讓空氣中瀰漫防蟲的天然香味。聰明小妙方:地板清潔劑這樣做!【材料】4杯溫水2杯白醋½ 茶匙精油:檸檬、甜橙、百里香、迷迭香、尤加利、薰衣草、雪松、檸檬草或天竺葵【做法】將上述材料倒進水桶,以拖把攪拌。徹底拖過所有地方,未乾之前,勿在上面行走;也可以清洗之後,再乾拖地板。(本文摘自/天然、無毒、安心! 70種手作芳療驅蟲噴霧/出色文化)

講座/銀髮族營養

講座/銀髮族營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家裡有長者面對滿桌菜吃不下的困擾嗎?或者常抱怨菜沒味道?或者是吃的量日益減少?擔心老人家營養不夠?由於銀髮族常因為牙齒不好,或食慾差、食物太硬,能吃的食物有限,常導致營養需求不均衡。為照顧銀髮族的飲食營養,亞東醫院將舉行衛教講座,本堂課將由賴玉釧營養師主講,教導如何利用衛生福利部公告建議量,改變質地或烹調方式,選擇均衡的飲食讓家人照顧輕鬆,長者吃的健康又輕鬆!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銀髮族營養時間:106年11月17日(五)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