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懶得跑醫院?捷運站可打流感疫苗!

懶得跑醫院?捷運站可打流感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天氣轉冷,冬季亦是流感好發季節。為了更全面防護流感,防堵疫情蔓延,疫苗施打普及是重點。現在台北捷運站竟可接種疫苗了!忠孝復興、南京復興等大站都有疫苗接種,總共18個捷運站提供便利服務。50歲以上、公費對象 可攜健保卡接種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好的方法,對健康的成人有70至90%的保護效果,若老年人罹患流感,則可減少50至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減少80%的死亡率。接種流感疫苗,不但保護自己,也保障家人及朋友們的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陳少卿科長表示,臺北巿今年流感疫苗接種踴躍,自10月1日開打至11月23日止,疫苗使用近9成,較往年同期提升2成。自11月24日至11月30日止,凡搭乘臺北市捷運,滿50歲以上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並有接種意願者,可攜帶健保卡於提供接種服務的捷運站立即接種。18個捷運站可施打 疫苗接種更方便社區、職場、校園及機構設站接種措施已執行多年,今年首創與台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龍山寺站、忠孝新生站等18站交通熱點設立流感疫苗接種站,維護市民健康,降低流感病毒對健康影響。陳少卿科長表示,設站接種期程表公布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供民眾查詢,並將持續更新設站點。若有相關疑問,可洽詢臺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health.gov.taipei/Default.aspx,或撥打市民當家熱線1999查詢。

腳腫脹、痠麻竟是血栓!未就醫恐致命

腳腫脹、痠麻竟是血栓!未就醫恐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0幾歲的周林阿嬤膝蓋退化疼痛、不喜歡走動,長時間坐輪椅,這1、2個月常躺在床上不想下來。有天家人發現阿嬤的右腿從小腿至大腿腫漲、一摸就痛,趕緊將她送醫。所幸發現得早,經過診斷及用藥治療,腫脹很快消掉,配合復健與膝關節手術,周林阿嬤逐漸恢復原本生活。單側肢體腫脹痠麻 應是血栓症狀台灣每年約3、4千人發生深層靜脈栓塞,常見單側肢體逐漸腫脹、酸麻、觸痛、疼痛等。主要致病原因是形成血栓,堵住靜脈回流,滯留在肢體導致腫脹。常見的危險因子包含年齡、開刀或創傷、活動性癌症、缺乏足夠的身體活動、或易生成血栓的個人特殊體質。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睦翔表示,若發生卻沒及時治療,血栓越生越多,跑到肺部就有可能演變成致命性的肺動脈栓塞症。即使撐過危險期,若未能好好治療,也可能出現長期栓塞症候群併發症,不可不慎。並非只有長者會發生 應保持身體活動近年來醫藥進步,越來越多新型抗凝血藥物能夠取代傳統的血栓抑制藥物華法林,克服了傳統藥物許多使用上的不便與限制。若靜脈栓塞發生部位是身體較高的位置,且時間未超過3個禮拜,或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彰時,就應該考慮導管輔助溶栓治療,減少衍生嚴重併發症。黃睦翔醫師表示,國人平均壽命逐漸延長,隨著年紀增長,下肢深層靜脈栓塞的機會逐年升高,但並不是只有老人家會發生這樣的疾病。只要有危險因子存在,不管什麼年齡都有可能會發生深層靜脈阻塞。平時應多留意腫脹、酸麻等症狀,也要保持足夠的身體活動,遠離血栓危險。

常跌倒、出車禍 視力1.0得青光眼

常跌倒、出車禍 視力1.0得青光眼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大崙經常撞到頭或跌倒,甚至1個月內接連發生車禍。視力達1.0的大崙接受健康檢查才得知罹患青光眼,視野周邊已出現嚴重缺損。大崙使用複方藥水治療,減少繁複動作,方便性提升,目前疾病控制得宜。青光眼早期難查覺 錯過黃金治療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眼科主任吳國揚指出,青光眼是由於視神經緩慢地退化或是壞死,進而影響眼睛視力的疾病,因早期症狀不明、察覺不易,若非透過主動篩檢,否則初期很難發現,以致錯失黃金治療時期。雖然青光眼患者普遍眼壓高,但也有眼壓正常,卻罹患青光眼的患者,稱為「正常眼壓型青光眼」。青光眼患者視神經受損初期,由視野周邊開始出現遮蔽,再逐漸往視力中心收窄。當青光眼僅發生於單一眼睛時,患者會透過正常的另一隻眼睛彌補缺損的視野,渾然不知青光眼已悄悄上門。一旦遮蔽影響到中央視野時,患者才驚覺就醫,但此階段視神經已嚴重惡化,最終將導致視力完全喪失。家族病史、40歲以上 應定期檢查青光眼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大部份青光眼患者屬於慢性,初期症狀不明顯,需靠定期眼睛檢查才能發現。而急性青光眼則會伴隨頭痛、噁心嘔吐、眼睛脹痛及眼壓上升情況,甚至視力瞬間喪失。但由於發病突然,若不及時治療,短短幾天到幾星期內就可能導致失明。吳國揚主任建議,每年應定期接受視神經檢查,特別是家族中有人有青光眼或40歲以上的成年人。若確診罹患青光眼,則可透過藥物治療或雷射治療,皆未能有效控制時,則需採取手術治療。用藥皆應遵從醫囑,切勿自行停藥或調整藥量,否則可能讓視神經持續受損。

怕孩子變小霸王 爸媽該順著孩子嗎?

怕孩子變小霸王 爸媽該順著孩子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一種孩子,凡事一定要按照他的方式去做,固執到近乎無法溝通,像這樣的狀況也很讓父母傷腦筋。有位媽媽就曾很頭疼地對我說:「我的孩子有很重的次序感,幫他開水龍頭的水,他就非常生氣,非得要關掉讓他再開一次;電梯不是他按的,馬上尖叫大哭,要重按一次;還沒進門,就急著來搶鑰匙,一定要自己開門進去,不然就又哭又鬧的。這種鬼打牆的事好多,該順著他,還是該堅持原則?」關於這類的情況,我有幾點看法,大家先思考看看。1) 年齡還小的次序期/當孩子年齡還小,在心智發展過程中,會有一個次序期的發展,也就是對於日常生活裡的事,都覺得一定要有他的標準步驟。次序感比較重的孩子,可以被改變的彈性就比較低,所以爸媽很容易踩到地雷。2) 最佳時機不是衝突當下/很多爸媽選擇在地雷爆炸當下,直接教育,深怕孩子變成小霸王。這樣的原則及觀念是對的,但做法不一定正確。因為孩子年齡還小,情緒一上來後,很難進到思考的層次。這當然要教,但絕佳時機是在平常的時候教,而不是總在衝突當下教。3) 孩子覺得沒有被尊重/其實小小孩也需要人家尊重,如果你告訴他什麼不可以,一定也要簡單地把原因告訴他,或者是給予其他的選擇,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然,其實教養的當下,是再放大衝突,讓孩子覺得爸媽很討厭。我最近看到一個孩子,在買玩具時不能等待排隊,跟爸媽說:「為什麼這麼久?我好想趕快玩!」爸媽跟他說:「不行,怎麼可以插隊!」接著孩子就大哭大鬧,又搥又打的。看來,父母要堅持是對的,但他們該如何面對當下的情緒,這是當爸媽都逃不掉的一課。引導孩子反思行為及情緒才是教育的目的前陣子,我的指導教授跟我說:「我本來期待你的腦科學研究結果,是推翻前一位心理學大師提出的定律,結果你順著他的理論講下來,研究就沒這麼精彩了。」我想想,真的是如此。都已經在追求最高等的學問了,還這麼中規中矩,哪有可能有什麼突破呢?如果擇善固執是通往成功道路的一扇門,那麼,有彈性的思想與思考能力,可能就是打開那扇門的鑰匙!引導孩子可以反思自己的行為及情緒,自我調整固執的行為,就是教育的目的。(本文摘自/教養的秘密/時報出版) 

蓮藕清熱利尿 外觀分2種效用大不同

蓮藕清熱利尿 外觀分2種效用大不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蓮藕盛產於夏、秋季節,為水生植物「蓮」的地下莖,肉質清爽幼嫩,不同的部位口感亦有不同。蓮藕含有大量的抗性澱粉(見第101頁),以及單寧、兒茶素等抗氧化成分,亦含有提高免疫功能與抑制癌細胞成長的多醣成分。此外,蓮藕含有的生物鹼也可抑制腫瘤生長。蓮藕營養豐富 能幫助抗氧化、降血壓、補血蓮藕含豐富的維生素C、鉀、鐵質,能幫助抗氧化、降血壓、補血、改善神經疲勞;藕皮則含有豐富蛋白質和營養素,所以不需去皮,只要輕輕刷除表面淤泥即可。通常外形肥短且質地堅實的蓮藕最好吃,然而蓮藕的各個部位,口感略有不同。蓮藕尖端,是最美味的部位,特別脆嫩爽口,適合涼拌生食;蓮藕中段,較適合熱炒食用;尾端由於口感較老,有人將之煮成糖藕或用來熬湯;至於蓮藕節,則有去瘀血的效果,是相當具有利用價值的食材。蓮葉也能降血脂、降膽固醇蓮藕有鎮靜的作用,可抑制神經興奮,還可強化血管彈性,容易焦躁的人常吃蓮藕,可安定心神。蓮藕還具有利尿作用,能促進體內廢物隨尿液快速排出。蓮藕既可生食,亦可以熟食,對於備受三高威脅的現代人,或是體弱多病者而言,都是很好的滋補營養來源。除了蓮藕外,蓮葉也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的作用,有助肥胖控制。常飲鮮藕湯,有益於心臟,可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防止皮膚粗糙。蓮藕依外觀可分為2種,表皮土黃色的蓮藕肉質為白色,適合做菜。另一種淡粉紅色的蓮藕,澱粉含量較多,常被用來製成蓮藕粉,可沖泡後飲用,也能健胃整腸、滋補安神。值得注意的是,購買藕粉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有摻入其他添加物的問題。涼拌藕片食材:蓮藕300公克、糖1/2小匙、麻油一小匙、鹽、味精、薑泥少許。做法:1 )  蓮藕洗淨、去皮後,切成薄片,放入滾水中煮熟。2) 取出滾熟的蓮藕,瀝乾水分。3) 將所有材料與調味料拌勻,靜置半小時以上。4) 置入冰箱冷藏,可隨時取用。適用:消暑、利尿首選,適合所有的人食用。(本文摘自/這樣吃,體能回到20歲/大是文化)

舌上的祕密 從舌頭活力看健康!

舌上的祕密 從舌頭活力看健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醫看病有四種方式──望、聞、問、切,其中舌診是望診中最具特色、也是中醫最常用到的方法。舌診主要是對舌質和舌苔進行診察,我們可以對著鏡子看自己的舌頭,舌頭表面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的苔狀物是舌苔。舌苔下隱隱見到的淡紅色的舌體,就是舌質。舌質舌質要從形態和顏色兩方面觀察。形態主要有老嫩、乾潤、榮枯、軟硬、齒痕、舒縮、脹癟、戰痿、凸凹。老嫩:實證的疾病,舌質顯示出蒼老之象;虛證的疾病,舌質顯示出嬌嫩之象。舌質老嫩,是判斷疾病虛實的重要標準。乾潤:津液充足,舌質看起來潤滑;津液虧乏,則舌質顯得乾燥。舌質的乾和潤,能判斷人體陰液是否充足。榮枯:舌質看起來紅潤有光澤、有生氣、有光彩,說明病輕,疾病能朝好的方向發展;舌質看起來乾枯死板、晦暗失去光澤、光彩,代表病重,疾病會越嚴重。舌質的榮枯也叫「舌神」,是舌診的第一印象。軟硬:舌質軟,表示人體的陽氣、陰液都很充盛;舌質硬,則是脈絡得不到滋養。齒痕:是指舌邊有無齒痕,舌體不胖而有齒痕的,多為脾虛或氣虛。舌體胖而有齒痕的,多為脾虛濕盛所致。舒縮:舒就是伸展。雖然舌能伸出,但若無力,多為氣虛;舌伸出來,像被繩線吊著,一般是因為燥或寒引起經脈不和;伸不出來的,表示風邪,或痰邪,或是心脾燥熱。縮表示卷而短。舌縮而舌邊卷,多為胃液燥極;舌卷而縮短,是肝氣將絕的表現。脹癟:舌質腫脹,可能是水濕浸淫、痰飲上溢,或是濕熱上壅。舌質癟薄而小的,代表心血虛、陰枯,或是內熱消灼肌肉。戰痿:戰表示顫動不安,蠕蠕微動,有可能是虛火或實火。痿是指軟而不能動,突然的痿,多為熱灼;長期的痿,說明陰液虧虛。凸凹:所謂氣盛則凸,氣陷則凹。凸者,起瘰也,多為腸胃熱毒內伏;凹者,缺陷也,多為臟腑萎頓無力。名詞解釋:老嫩:老舌舌質紋理粗糙,缺乏潤澤,形狀堅實蒼老,一般主實證。嫩舌紋理細膩,水分較多,形狀浮胖嬌嫩,一般主虛證。齒痕:就是舌兩側出現的牙印,常常與胖大舌一起出現,多表示脾氣虛,濕盛。脾虛濕盛的人常常體型肥胖,不愛運動,其實越不愛動,越是脾虛,肌肉鬆弛。腫脹:指舌體腫大,脹塞滿口,甚至不能縮回閉口,多是因為熱毒、酒毒上壅所致。另外有一種胖大舌,舌體較正常大,伸舌滿口,常伴有齒痕舌,為脾虛濕盛所致,與此不同,可供鑑別。(本文摘自/零基礎學中醫/大是文化)

T字部位長粉刺 竟是缺乏維生素B2

T字部位長粉刺 竟是缺乏維生素B2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缺乏維生素B2的實驗中,受測者鼻子、下巴及前額的皮膚都有出油的現象,並且出現類似白頭粉刺的面皰,眼角也像嘴角一樣出現裂痕,早晨醒來時,眼皮會因為油脂分泌過多而睜不開。鼻子底部則可能形成裂痕及油性的粉刺。缺乏維生素B6、胺基酸 亦可能造成眼睛充血以各種不同動物作實驗,在缺乏維生素B2時,都會患白內障,及時補充就會消失;否則情況惡化後,便難以恢復。人類缺乏維生素B2,充分補充時眼睛通常可以在兩週左右恢復正常。缺乏維生素B2時,會出現兩眼充血,嘴唇及舌頭異常等症狀,缺乏各種胺基酸及維生素B6的人,也會出現這些症狀;因此,這些情形常發生混淆。動物若缺乏其中任何一種營養素,則會罹患白內障,必須對於所缺乏的營養素加以補充。補充維生素B2後症狀未緩解 恐是其他營養缺乏值得注意的是,維生素B2本身並不重要,它只是各種酵素的成分之一。這些酵素的主要成分,是由必需胺基酸所構成的蛋白質,缺乏任何一種原料,都會使數量減少。維生素B6有助於結合胺基酸,形成酵素中的蛋白質。而服用維生素B2的原因,是因為其較容易缺乏,通常和維生素B6一併使用。相反地,如果維生素B2充足,而症狀卻未消失,則可能是缺乏蛋白質或維生素B6。這些症狀都是由於缺乏某種酵素,而非單獨缺乏任何一種營養素所引起。(本文摘自/吃的營養科學觀【修訂大字版】/世潮出版)

月經來潮血鈣降低 鈣質補充很重要

月經來潮血鈣降低 鈣質補充很重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女性對鈣質的需要量與卵巢的活動有關,有月經來潮前一個星期,血鈣降低,而有緊張、暴躁,或是情緒沮喪等現象。在月經開始來潮時,血鈣降得更低,時常造成子宮壁的肌肉痙攣。青春期月精來潮 服用鈣片減緩抽筋青春期的少女情況特別嚴重,若不固定服用鈣片,這種情形可能會從月經來潮前一個星期,持續至月經完全結束。如果只是輕微的抽筋,可以每隔一小時服用鈣片,直到不再抽筋為止;此種月經性抽筋,通常會在半個小時內停止。婦女在更年期,卵巢荷爾蒙分泌不足,會產生嚴重鈣質缺乏的症狀。必須補充大量的鈣質,並確定鈣質完全為血液吸收,避免從腎臟流失。充足攝取鈣質 緩和更年期暴躁、盜汗攝取充足的鈣質,可以避免婦女在更年期時暴躁、燥熱、夜間盜汗、腿部抽筋或是情緒沮喪等情形。甚至在月經完全停止後,每個月的月經週期,仍然可以感覺鈣質的缺乏症狀,此時即應該增加鈣質的攝取量。早期的醫學書籍曾記載,以注射鈣質治療肋膜炎的劇烈疼痛。令人不解的是,鈣質並未廣泛的被用來緩和其他各種疼痛。有一位醫師說,他只將一至四克的葡萄糖鈣注射到病人的血管中,不用鎮靜劑,便能立即止痛。(本文摘自/吃的營養科學觀【修訂大字版】/世潮出版)

喝酒體內鎂流失5倍 心臟病找上門

喝酒體內鎂流失5倍 心臟病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飲食中鈣質的攝取量偏低時,鈣質沈積於柔軟組織的情況更惡化,這是非常重要的認知。因為罹患關節炎、黏液囊炎、動脈硬化、或其他因為鈣質沈積或骨刺而造成異常疼痛的人,可能會因此排斥鈣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事實上,除非同時攝取充足的鈣和鎂,否則病情無法改善。心臟術後補充鈣、鎂 避免心肌鈣化死亡有不少醫師告訴腎結石的病患不要喝牛奶,結果更容易形成結石。維生素E不足時,也會發生這種鈣質沈積的情形。在心臟手術後,病人極需鈣與鎂,若未能及時補充,幾天之內就可能會因為心肌鈣化過於嚴重而導致死亡。在過去十年內,數以千計的科學研究報告,證實缺乏鎂是非常普遍的情形。使用化學肥料,尤其是石灰質土壤,土地上吸收水溶性的肥料而很快飽和,鎂無法滲入土壤中為植物所吸收。如果使用化學肥料,而採用含有鎂的白雲石或牡蠣殼粉施肥,所生長的植物就能含有豐富的鎂腹瀉、喝酒易致鎂流失 應再補充食物中的鎂在經過浸泡或燙過後就會流失。即使攝取充足的鎂,也會因為腹瀉、腎臟疾病、糖尿病、服用利尿劑、喝酒等而流失,而導致缺乏。每天喝兩盎司酒的人,尿液中鎂的含量,比不喝酒時高出三到五倍。喝酒而未在飲食中補充鎂的人,無異是向心臟病招手。(本文摘自/吃的營養科學觀【修訂大字版】/世潮出版)

久坐腰痠背痛 原來是筋膜受損

久坐腰痠背痛 原來是筋膜受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來,治療疼痛的醫生最常提及的是,包覆肌肉組織的那層薄而堅韌的白色筋膜。 骨骼就像大樓鋼筋,是身體最主要的承重單位,肌筋膜就是水泥,鋼筋需要水泥將各個鋼筋連結起來,分擔受力。因此受傷不注意筋膜,傷痛終究會回來。人體七條筋膜線串連 搭配肌肉產生動作人體的筋膜經由Thomas W. Myers的《解剖列車》一書整理,歸納出七條筋膜線:五條主要筋膜線、延伸出來的功能線,以及連接至核心內臟的深前線。藉由肌筋膜,可以幫助了解每個人為何有固定的運動型態,為何偏向某些特定的姿勢?為何這樣投球可以達到最快球速?人如何直立行走?為何現代人都偏向頭部前傾,造成肩頸痛?甚至,為何頭痛要看腳,膝痛要看腰,上臂痛要看肩膀頸椎?因為人體就是這樣藉由肌筋膜互相串連起來的。人體的動作是由一連串肌肉、筋膜互相作用所產生的整體行為,而不是解剖學中「一塊肌肉只負責一個單一動作」。長期姿勢不良、運動不足 造成肌肉緊繃復健科就診病人中,大多數是現代文明病,如:辦公室上班族、久坐生活、肩頸僵硬、腰部痠痛、骨盆歪斜、腿後肌緊繃、圓肩駝背等。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長期姿勢不良造成筋膜緊繃、筋膜脫水,再加上運動不足、勞累過度。這些文明病甚至更進一步導致其他更難纏的問題,如:失眠、精神狀態不佳、起床全身無力、腸胃不適等。(本文摘自/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如何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