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清晨被頭痛痛醒、噁心 竟是腦瘤作祟

清晨被頭痛痛醒、噁心 竟是腦瘤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15歲的游弟弟莫名頭痛持續2周,睡覺時更會痛醒,伴隨噁心、想吐的感覺。就醫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顱內松果體下有顆約2公分的腫瘤。經腦脊髓液檢查,診斷為惡性生殖細胞瘤合併輕微水腦,經放射治療1個月後,游弟弟完全康復,不再頭痛,能繼續專注於課業,恢復日常生活。頭痛、噁心、吃不下 和感冒症狀相似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翁德甫表示,兒童頭痛的原因多為感冒發燒、鼻竇炎,少數為緊張性頭痛或偏頭痛,大部分睡覺或休息後均能緩解。但游弟弟症狀不尋常,核磁共振檢查果然揪出約2公分的腦瘤,是惡性顱內生殖細胞瘤。腦瘤阻塞了大腦排水孔,引起輕微水腦,導致頭痛。胚胎發育期,生殖細胞通常降至骨盆腔或陰囊,形成卵巢或睪丸。但有些突變生殖細胞會經過身體中線,跑到中樞神經系統形成腫瘤。初期大多沒有症狀,若腫瘤長大阻塞腦室排水孔導致腦壓升高,導致頭痛、噁心、嘔吐、吃不下。症狀和一般感冒頭痛、腸胃不舒服類似,一開始常找不出真正原因。晨間頭痛、噁心 持續1週速就醫翁德甫醫師表示,顱內生殖細胞瘤約佔兒童腦瘤的1至3%,好發於10至21歲。治療方式包括手術、電療與化療,若是年紀較小兒童,儘量使用化學治療為主,放射治療為輔,減低放射治療的副作用。顱內生殖細胞瘤治癒率極高,正確而早期的診斷可以避免病人需要接受更侵入性的治療。若延誤就醫使腫瘤變大,就可能造成腦壓升高,或壓迫腦幹,甚至危及生命。若孩子出現晨間頭痛伴隨噁心嘔吐症狀,且持續1周以上,應該就診積極治療。

照顧病患壓力大 政府推關懷服務送暖

照顧病患壓力大 政府推關懷服務送暖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獨自照顧失智丈夫的黃女士,因不懂技巧使用蠻力幫丈夫移位,導致腰部受傷,也曾因壓力過大、無人傾訴而長期失眠。新北市政府為支持這群長期守護家人的家庭照顧者,委由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舉辦各項講座與活動。社工協助、喘息服務 為照顧者分憂解勞當黃女士腰部受傷無法獨自照顧先生時,徬徨無助讓她崩潰大哭。加入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後,社工傾聽安撫並協助申請喘息服務,專人照顧丈夫期間,參加照顧技巧互助活動。現在黃女士已能夠走出家庭,在照顧者互助團體成員的鼓勵支持下,她得以安心走過這段忐忑不安的日子。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副局長高淑真表示,像黃女士這樣獨自承擔照顧責任的無助,是許多家庭照顧者的生活寫照。新北市65歲人口高達49萬,家中有照顧需求時,有6成是家庭照顧者。新北市從98年起委託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針對不同需求,提供支持活動、互助團體、個案服務管理等服務。工作坊、訪視串起照顧服務 支持照顧者有鑑於近年來家庭照顧悲劇頻傳,衛生局今年更整合了心理衛生與照顧據點的資源,辦理心理協談、照顧工作坊、心理支持員到宅訪視服務,社會局亦辦理巡迴咖啡陪伴站等多元服務,串聯起整個照顧服務網絡,讓這群長期守護家人的家庭照顧者也能被守護與支持,在照顧的路上不孤單。高淑真副局長鼓勵更多家庭照顧者運用新北市照顧資源,讓照顧路不再孤單。家庭照顧者相關訊息可洽詢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專線(02)-2257-2623或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專線(02)-2254-8382,以及新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02)-2921-2889尋求支持服務。

營養師走入社區 教導長者聰明吃!

營養師走入社區 教導長者聰明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在外打拚的遊子們,是否擔心獨自在家的父母,都已年事已高,不知道有沒有好好照顧自己、好好吃飯?國民健康署106年首次結合臺中市、臺南市、花蓮縣等3縣市政府試辦社區營養教育模式,為社區長者的健康好好努力。輔導店家、衛教宣導 幫助轉變飲食健康臺中市政府透過營養師定時駐點,設置新營養食代線上平台,提供即時營養新知。臺南市政府依不同族群設計營養教育課程,輔導店家提供健康飲食。花蓮縣政府輔導業者提供少糖、少鹽、少油健康名產與餐飲,定期辦理營養衛教宣導。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呼籲,有鑑於社區長者為首要照顧對象,將設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聘請營養師走入社區,推廣健康均衡飲食原則,邁向營養新食代。長者咀嚼、吞嚥能力變差,腸胃消化功能漸弱,容易衍生營養不良。社區營養師協助發展飲食策略,配合在地可運用的不同營養狀態、飲食型態。社區營養師駐點 破除長者飲食迷思長者常因牙口不好或聽信傳言,造成少油、少,甚至自設多重飲食禁忌。透過社區營養師定期營養教育,教導民眾認識各類食物攝取需求,了解食物營養素功能概念,維持身體機能。社區營養師依據在地特色,輔導商家提供健康外食餐,並且定期辦理營養衛教教導、開設社區廚房課程等,教導長者聰明煮、聰明吃。王英偉署長表示,社區營養師盤點社區環境資源,教導長者因應身體變化聰明選食。國民健康署將持續鼓勵各縣市設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充實社區營養專業人力,鼓勵營養師走入社區,帶領社區經營營養健康的生活,社區營養一起來,健康幸福跟著來。

流感將升溫!50歲以上速施打

流感將升溫!50歲以上速施打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常有媽媽詢問,寶寶如果已經得過流感,身體不是應該有抗體,今年還需要帶家中寶寶接種流感疫苗嗎?然而流感病毒很容易產生變異,每年流行的病毒株也稍有不同,即使過去曾感染過流感或接種過流感疫苗,每年還是應該按時接種疫苗。8歲以下幼童 4週後應打第2劑台北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表示,8歲以下幼童僅接種一劑,無法產生足夠抗體。8歲以下首次接種流感疫苗的幼童,應於初次接種疫苗4週後再接種第2劑疫苗,獲得完整保護力。家長千萬不要嫌麻煩,或心疼寶貝要多挨一針,接種完整2劑疫苗才能達到最大保護效果。上週新增1例流感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75歲女性,有癌症等慢性病史,未接種疫苗。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逾5萬人次,整體疫情尚處低點,台灣歷年流感疫情約在11月下旬開始升溫。自今年10月累計39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2例死亡確定病例感染型別以B型及H3N2最多。6個月至學齡前幼兒、50歲以上 施打率偏低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已逾547萬劑,然而6個月至國小入學前幼童及50至64歲成人疫苗接種率仍較低。由於流感病毒傳播力強,接種流感疫苗至少需2週才會產生足夠保護力,呼籲50歲以上民眾、6個月以上學齡前嬰幼兒,如尚未接種流感疫苗,把握機會儘快接種。疾病管制署提醒,平時勤洗手,出現呼吸道症狀戴口罩,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公共場所,防止流感病毒侵襲。如有相關疑問,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查詢,也可加入疾管署「LINE@聊天機器人-疾管家」,即時回答相關問題,或可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

平順走完人生路 安寧照護伸援手

平順走完人生路 安寧照護伸援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0歲的林爺爺因中風入住護理之家,上個月腸胃道出血,確診為大腸癌且有轉移。因年紀大、長年臥床,決定不抗癌治療。但是出血、疼痛仍持續,林爺爺消瘦、雙下肢嚴重酸痛。所幸連絡安寧居家照護,林爺爺只需在機構等待團隊訪視。經過安寧醫師診治,症狀大多緩解舒適,家屬的後續照顧也不再無所適從。安寧照顧模式  在院、出院皆有服務我國現有健保提供安寧照顧模式分為安寧病房、安寧共同照護以及安寧居家照護,在安寧病房和非安寧病房、在院或是出院,都有相對應的照護模式。但是安寧照護須有2個相關專科醫師判定為末期,經醫師評估符合健保收案條件。然而需要安寧照護的病人,常常沒有醫師判定,或病人與家屬不知道安寧照護的訊息。奇美醫學中心奇恩病房主任謝宛婷表示,提供緩和照護時機提前,大多數末期病人仍會從醫院返家,但對於家中照護環境與人力實質無法負荷的病人,往往會選擇前往長照機構,並在機構中接受安寧照護。然而,安寧照顧病人常因症狀控制,需要皮下藥物注射、點滴給予以及其他舒適護理。長照機構銜接 有助實行安寧照護謝宛婷主任表示,現行機構常常拒收末期病人,不然就是將住民強力約束,或是一有病況便叫救護車,導致病人、家屬疲累。甚至已屆臨終,卻因機構不接受病人在原地善終,病人還得舟車折騰回到醫院。奇美醫學中心開設有安寧緩和特別門診,供民眾掛號,進行末期疾病判定評估、安寧居家照護轉介、緩和醫療家庭諮詢以及症狀照護藥物調整。希望照護機構提供安寧照護,參與社區安寧課程。建議提供實質的溝通平台與後援,建立無窒礙流程,機構人員才能成為安寧重要推手之一,讓更多人有尊嚴地走完餘生。

煮麻油雞去雞皮 進補不怕發福

煮麻油雞去雞皮 進補不怕發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冬天就要補!天氣冷颼颼,不少人喜歡吃羊肉爐、薑母鴨、當歸鴨等藥膳來驅寒補身,而傳統麻油雞更是不少人進補的經典聖品。熱騰騰、香味四溢,讓人不禁食指大動;但是,若是吃太多,當心有可能進補不成,反吃出游泳圈來!冬天進補聰明吃 避免油膩脂肪囤積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陳冠蓉表示,冬天因活動量減少,因此代謝功能也會降低,加上食用過多的熱量,就容易造成肥胖的情況。而進補食品中的麻油雞,雖然麻油富含維生素E,適量的食用可抗衰老,其中更含有豐富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膽固醇;但因麻油雞普遍都是經高溫將麻油和老薑片爆香後,加入米酒、雞肉等食材烹調;因此,烹飪過程就涵蓋了過量的油脂、熱量,ㄧ旦多食,就容易造成脂肪囤積。體質進補有別 燥熱、三高族群應當心陳冠蓉營養師指出,煮麻油雞時,多半少不了老薑,因其具有驅寒、疏通經絡的功效。但老薑及麻油都屬燥熱性食材,對於體質較虛寒者,食用後,身體通常比較容易感到暖和;但體質屬燥熱者,吃多了反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尤其,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三高族群對於這些高油、高膽固醇、低纖維的進補料理,應適量為宜,避免產生不可逆的併發症。麻油雞去皮、撈油 健康吃補不燥熱陳冠蓉營養師提醒,民眾要吃麻油雞時,最好將部分雞皮去除,或是起鍋後,等湯涼了,再將上層多餘的油脂撈掉,才能減少攝取過多的膽固醇及熱量。否則,不但沒達到進補的效果,反而容易造成身體的負擔。(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腳麻到不知鞋掉了!婦嚴重神經受壓迫

腳麻到不知鞋掉了!婦嚴重神經受壓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2歲的高女士,因長期姿勢不良、搬運重物,出現腰酸背痛。後來麻痛加劇,從臀部延伸到大腿外側甚至腳背,無法久坐,走不到30公尺就必須休息。雙腳痠麻、刺痛感一來,就像是腳穿上厚襪子,幾乎沒有感覺,有次鞋子掉了也沒感覺,症狀長達10多年。近1年來,高女士不僅無法正常走路,甚至大小便失禁。擔心手術癱瘓求偏方 反而延誤病情高女士擔心脊椎手術後癱瘓,遲遲不願接受手術治療,到處尋求食療偏方、推拿整脊,沒想到疼痛惡化。就診檢查後發現腰椎第3、4節椎間盤突出、滑脫,合併嚴重椎管狹窄。高女士的神經壓迫情況很嚴重,細細的神經柱就像被掐住一樣,加上腎功能差,增加手術的困難度。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聖文表示,由於神經缺損症狀嚴重,只能開刀減壓神經並固定。進行「經皮微創骨釘腰椎減壓融合術」,復原時間短,隔天就能下床。脊椎微創手術的優點就是傷口小失血量少,不必破壞大量的肌肉和骨頭,就能做到神經完全減壓,儘量保有脊椎本身的骨性結構。下背、下肢痠麻 恐坐骨神經受壓迫吳聖文醫師表示,神經受壓迫,腳麻痛是警訊。很多老人家隨著年紀老化、工作搬重物磨損、運動傷害或車禍意外,導致脊椎關節退化形成骨刺,加上脊椎韌帶肥厚增生甚至鬆脫,以及椎間盤磨損突出破裂等,造成椎管狹窄滑脫合併神經壓迫,進而導致下肢出現疼痛麻的症狀。隨著醫療進步,脊椎手術從傳統大傷口進化為小傷口的微創手術,但因技術難度較高,需有經驗的醫師來執行。如果發現有下背部痠痛合併下肢麻痛,甚至有走不遠的情況,可能有「椎管狹窄」情形,造成坐骨神經壓迫,需要找專業醫師諮詢診斷並治療,千萬不可以亂服成藥,以免延誤病情。

研究:戒煙2年才能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戒煙2年才能降心血管疾病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年終進入路跑旺季,當心身體變化,長跑忌逞強。1名40幾歲男性,參加路跑,途中些微不適仍硬撐至完賽,心臟疼痛難受。緊急就醫後竟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立即進行心導管氣球擴張術及支架置放術,數日休養後,病患身體逐漸恢復並出院。秋冬清晨氣溫低 最容易發生心肌梗塞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中心主任許育誠說明,患者不是三高族群,無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肥胖問題。不過問診發現該患者5個月前才戒煙。抽菸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研究顯示,戒煙2年後才能將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至與一般人相近,呼籲老煙槍及早戒菸,當心心血管疾病找上門。路跑賽事多於秋冬清晨舉辦,正好是心肌梗塞最容易發生的時間。氣溫突然變化,加上劇烈運動,都會造成血管收縮,容易導致血管斑塊剝落或破裂,引發心肌梗塞。路跑時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夠敏銳,當身體有心肌梗塞徵兆,絕對不要逞強完賽。胸悶痛、喘 恐是心臟病警訊若氣溫溫差過大,進行路跑、馬拉松的等劇烈活動時要注意,若體力、心肺耐受度感覺明顯下降,甚至合併胸悶、胸痛、喘不過氣的狀況,就要特別小心,可能是身體發出警訊,要多加注意並放緩步調。如果休息後還是不舒服,必須儘早就醫。許育誠主任叮嚀,心血管疾病病友運動過程中不要超過體力負荷,隨時補充水分、不要勉強,當出現心肌梗塞徵兆,表示已有缺氧、超出心臟負荷的狀況,應立即休息,若症狀持續要儘速就醫檢查及評估。

愛滋知識不及格 近8成民眾從未篩檢

愛滋知識不及格 近8成民眾從未篩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隨著科技發展與社會風氣開放,透過交友軟體結識性伴侶、發生一夜情時有所聞。性觀念更加開放的同時,大眾是否具有正確的性知識與足夠的保護行動來因應?調查發現,近6成民眾可接受一夜情,超過3成5男性曾非單身時與伴侶外的對象發生性行為。沒做好保護,恐讓自己與另一半陷入愛滋感染風險卻不自知。全程使用保險套、定期篩檢 才能全面防護調查顯示,高達8成民眾從未詢問過對方有無性病,僅有5.4%確定伴侶有定期接受愛滋及其他性病篩檢,其餘皆是藉口頭詢問、肉眼觀察或相信對方沒有來判斷。6成可接受一夜情的民眾,超過6成5並非每次性行為都使用保險套。沒有所謂的風險族群,只有全程使用保險套與定期篩檢,才是紮實的防護。儘管性觀念開放,但性知識和行動卻沒有相對應成長,高達5成民眾分不清愛滋空窗期、潛伏期。近7成民眾會為了自身健康篩檢,超過6成民眾認為篩檢可保護伴侶,超過4成5民眾表示有過性行為都應接受愛滋篩檢,然而近8成民眾從未接受愛滋篩檢,認為愛滋與自己無關、有固定性伴侶就無需篩檢。愛滋不挑對象 應破除篩檢歧視眼光固定性伴侶並非性病防治的主要辦法,全程使用保險套可有效預防性病。篩檢則是主動保護自己的最後一道防線,定期確認自身狀態,才能及時守護自己及伴侶健康。然而每5人就有1人認為接受愛滋篩檢會受旁人歧視、3成受訪者認為人際關係亂才會感染愛滋。部分民眾仍認為愛滋是特定族群議題,影響篩檢意願。關愛之家創辦人楊婕妤表示,數十載過去,社會對愛滋感染者仍帶有歧視眼光,或認為愛滋是特定族群需關注的議題,忽略愛滋病毒不會挑選性別及性向。若大眾願意身體力行接受篩檢、對於感染者抱持友善的態度、創造零歧視的照護環境,便能在我們這一代終結愛滋蔓延,讓下一代成為免於愛滋的世代。

吃虧就是占便宜 親子關係也一樣嗎?

吃虧就是占便宜 親子關係也一樣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出現裂痕時,有時候正因為愛得很深,反而無法原諒對方。那麼究竟要如何從這個深淵中逃出來呢?透過工作和許多人交流過後,我找到一個關鍵詞,就是「吃虧」。原諒這件事說到底,就是吃虧。與父母產生隔閡時會缺乏安全感父母自從我們呱呱墜地、還是需要保護的小嬰兒開始,就照顧著我們,是我們的守護者,也是為我們付出最多的人。對我們來說,父母守護著我們的身體、心靈安全,給予我們愛,並接受我們的好意與溫情。於是,當與父母的關係不融洽時,人會覺得自己心靈與身體的安全被剝奪,覺得自己得不到親情,覺得自己的好意與溫情得不到回應而哀傷、難過。這種感情被剝奪、得不到、被拒絕了,但他們卻不向你道歉。如果他們對你道歉的話,說不定你的感受就會不一樣,但父母卻不這麼做,所以你覺得自己很吃虧。我認為,這就是無法原諒父母的情緒的真實面貌。坦然面對親子關係因此,如果可以認為就算吃虧也好,去原諒對方的話,與父母的關係就能破冰。安慰自己如果感覺被剝奪、得不到也沒辦法,勇於接受這種吃虧的狀況,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就像聽到「人人有獎!」這句廣告標語去買了那項商品,自己卻沒得到獎品;或像聽他人說:「買到賺到!」而去買股票,卻只有自己賠錢一樣。請把這種吃虧,看成沒辦法的事,坦然接受。話雖這麼說,但一想到要把應該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愛,看成「吃虧」,還是很困難,所以原諒別人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再不甘心、再挫敗、再無法原諒,還是要試著原諒。請做好覺悟,就算有可能做不到,也請試試看。別活在失去親情的陰影之下對你做出那些過分行為的父母,對你來說或許就像犯人一樣。而原諒這樣的他們,就像做出無罪赦免的釋放一樣,再也沒有比這感覺更吃虧的。但是,就算這個罪犯被判了死刑,被剝奪的東西、所吃的虧也找不回來,也不會得到補償(或許有時候可能會得到補償)。要是你一直無法放下,就會過著緊盯著那個人的人生。緊盯著罪犯過活,自己也無法獲得自由。因為必須一直盯著他,活在他的陰影之下,因此,請提起勇氣放手:「我就吃虧給你看!」這是我的建議,希望你能試試。雖然到底要不要這麼做、要不要提起勇氣,最終的選擇權還是在自己手上。(本文摘自/我們總是用惡毒的話傷害最在乎的人/大是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