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止血治便秘 藥中將軍有一套

止血治便秘 藥中將軍有一套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提起古代猛將,你肯定會想到項羽、呂布、張飛,或是關羽等。但是在中醫藥人心中,只有一味猛將──大黃,大黃有將軍、川軍等別名,因其藥性猛烈,被說稱作將軍。而川軍則是因為四川產的大黃為道地藥材,品質佳、療效好。飲食積滯、四肢發冷 大承氣湯救一命據傳,曹操的兒子曹沖,得了重病,已經四肢發冷、面色蒼白、脈微欲絕,一派死相了。醫官們全都束手無策,所以曹操掛出召醫榜,有一人揭榜,看完之後說要想治此病必須用一堆虎狼之藥,如大黃、芒硝、厚朴等。醫官們堅決不同意,曹操救子心切,只能一試。用完藥後,曹沖頓覺腹痛難忍,瀉下一堆大便,暈死過去,這時憤怒的曹操便命人將這位醫生綁起來。沒想到到了晚上曹沖突然甦醒過來,病情大為好轉。曹操這才想起被他綁起來的醫生,便將他鬆綁,並道歉。眾醫官紛紛表示不能理解,這時神醫解釋說公子表面一臉虛相,其實是因為飲食積滯導致的實熱積聚於裡,一劑大承氣湯就解決了。大黃性味苦寒,為攻下要藥,治療積滯便祕無藥能比,用治陽明腑實證,熱盛便祕,胸腹脹滿,煩躁譫語,身大熱,脈洪大,口渴就算喝再多水都不解渴等症狀,常與芒硝、厚朴、枳實等配伍,如大承氣湯。除了治療便祕之外,大黃還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還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由於大黃瀉下作用相當強烈,如果使用不當,容易傷正氣,所以一般來說,只有確實需要用大黃時才會使用。經過炮製,可以減緩它的苦寒之性,擴大臨床應用範圍。由於其苦寒之性,容易導致脾胃受寒,所以脾胃虛弱的人慎用。名詞解釋:虎狼之藥:是指藥性猛烈,副作用強烈,病人承受不了的藥物。如劇烈的瀉下藥生大黃、芒硝;破血藥有水蛭、虻蟲;攻逐藥如巴豆、番瀉葉、甘遂、芫花。陽明腑實證:陽明,是指病邪傳變入裡;腑實,指病位在腸腑,燥熱與腸中糟粕互結不通,表現為大便祕結,腹中硬痛,大承氣湯可解。血熱妄行:指人體感受了邪熱,血液受到邪熱影響,運行速度加快,以至於溢出脈外的一種表現。常見有吐血、鼻出血、牙齦出血、尿血等,大黃、梔子、藕節、荷葉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可配伍組成十灰散服用(本文摘自/零基礎學中醫/大是文化)

坐姿不良下背痛 有7成骨盆不正

坐姿不良下背痛 有7成骨盆不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胸椎需要高活動度,人體才能正常運作。但因久坐常導致活動度不足,因此需要積極增加活動度。據門診統計,下背痛是骨科、復健科就診率第一名。堡醫師在看診時,有時甚至會連續出現5個病號都是下背痛患者,其中約六到七成皆有骨盆不正的問題。久坐導致胸椎僵硬、肌肉失衡、骨盆前傾或歪斜胸椎在人體結構中連結了頸椎、腰椎、肩胛骨等,是連結的重要橋樑。人體藉由筋膜的互相連接,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一處失能,極可能導致其他處的關節問題。你可能不知道,手肘痛、網球肘甚至可能是胸椎問題所致。長期久坐會造成肌肉失衡引起腰痛,又稱「下交叉症候群」,與上交叉症候群十分類似,過度短縮無力與過度伸長無力的肌群,正好呈現交叉狀。久坐導致背部的豎脊肌緊縮、屈髖肌緊縮,臀大肌無力、核心肌群無力,而且這樣的肌肉緊縮問題,會使骨盆產生往前旋轉的應力,便造成惡名昭彰的「骨盆前傾、骨盆歪斜」問題。這時要放鬆緊縮的肌肉、加強無力的肌群,才能矯正骨盆的狀況。腰椎壓力大而腰痛 加強核心訓練解決腰椎破壞n部曲是這樣進行的:腰椎肌肉僵硬 →腰椎曲度過大/消失→腰椎小面關節退化→椎間盤壓力變大→椎間盤脫水退化→腰椎神經受壓迫、腰椎關節骨刺退化……如此引起不可逆的變化。因骨盆後傾引起的腰痛患者較少,約占2成左右,通常與坐姿不良相關。患者常因懶人坐姿、沙發太軟,使得後側筋膜緊繃,將骨盆往後拉而旋轉過多。這種狀況也不利於脊椎的排列,會使腰椎原本的微向前曲度消失,造成腰椎關節壓力過大,而產生腰痛等狀況。這時要積極地放鬆腰部、臀部緊繃的肌群,以及加強核心訓練,回復骨盆中立位置。(本文摘自/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如何出版)

臀部大小邊、腿易痠痛 骨盆不正惹禍

臀部大小邊、腿易痠痛 骨盆不正惹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骨盆前傾、骨盆歪斜會導致許多症狀,像是小腹凸出、骨盆外擴、塑便累積,或者腰部感到僵硬或疼痛,甚至呼吸不順、肩頸痠痛,甚至兩邊臀部不對稱、大小腿易痠痛、假性長短腿,症狀詳述如下:1) 小腹凸出+骨盆外擴+宿便累積/很多骨盆前傾的女生其實並不胖,但下腹部看起來就是很大。這些女生通常也為排便不順、宿便累積所苦。平均統計,矯正骨盆前傾後,腰圍平均可以少2、3吋,有些人甚至可以少到5吋之多!許多骨盆前傾的患者接受X光檢查時,常可以看到很多宿便累積,代表腸胃蠕動能力不佳。這些都是骨盆前傾的影響。2) 腰部僵硬、痠痛/骨盆前傾會造成後腰部關節壓力大增,因而腰痛。嚴重時要扶著腰才能站起來。3) 呼吸不順、肩頸痠痛/骨盆前傾抑制了呼吸肌,也就是橫膈膜,使之無法順暢運作。這時候呼吸就要靠頸部肌肉用力收縮取代,長期便造成肩頸肌肉僵硬、反覆痠痛。4) 兩邊臀部不對稱/若有細心觀察,會發現滿多人有屁股大小邊的問題。這其實是骨盆歪一邊,使左右臀肌無法正確施力所致。又稱為「臀肌失憶症」。5) 大、小腿易痠痛/骨盆前傾藉由筋膜的影響,使大腿、小腿無法在原來正確的位子上,就需要肌肉額外的用力將其拉回,因此導致大、小腿筋膜容易痠痛。6) 假性長短腿/試想骨盆若倒向一邊,腳當然會感覺一長一短。但這其實不是真正的長短腳,不需要貿然使用鞋墊矯正,而需要治療根本的骨盆歪斜問題。(本文摘自/顧好下肢筋膜,全身痠痛out!/如何出版)

愛美常穿高跟鞋 專家教4招舒緩腳痛

愛美常穿高跟鞋 專家教4招舒緩腳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希望運動塑身的女性,在穿上高跟鞋前宜三思!專家指出:穿高跟鞋對腳部的傷害會影響女性從事包含跑步、深蹲等動作的運動,因此建議女性盡可能避免穿高跟鞋,並透過一些簡單的方式保護妳的腳部健康。常穿高跟鞋致拇指外翻、長繭Neal Blitz醫師指出,高跟鞋雖然讓我們看起來美麗,但也讓你的腳處於不正常的姿勢,容易造成一些傷害,影響女性的運動能力及意願。常見的傷害包括:拇指外翻,即大拇趾往旁邊的趾頭擠壓,引起趾節處紅腫、皮膚敏感;鐵鎚趾,即肇因於過度擠壓第二趾頭導致趾頭彎曲、中間的關節變大;雞眼及老繭,這些傷害不一定會劇烈影響日常生活,但有時會讓女性痛到難以從事運動。此外,由於高跟鞋會讓身體以不正常的角度往前傾,小腿肌肉為了保持身體平衡,長期下來會造成肌肉痠痛及緊繃,增加跑步或做腿部運動的困難度。而穿高跟鞋也容易讓女性走在鋪石路面或經過水溝蓋時扭傷或骨折,一旦受傷會讓女性無法從事運動長達幾周。並且穿高跟鞋容易引起下背痛,這會影響女性做任何舉重運動。按摩、伸展可舒緩 但避免穿高跟鞋才治本許多女性感到腳部問題限制了他們的運動,Neal Blitz醫師提供幾個簡單的方法讓已經有拇指外翻、腿部肌肉痠痛的女性保護自己的腳部健康。1) 伸展腳部肌肉,並用網球按摩腳窩,藉此釋放腳部壓力2) 保持小腿肌肉的柔軟度,以免做腿部運動時受傷3) 把腳浸泡在愛普森鹽(Epsom Salt)中以緩解整天穿高跟鞋的痠痛4) 在運動前將雞眼及老繭去除Neal Blitz醫師提醒,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無法治療長期穿高跟鞋帶來的傷害。一旦女性因為長期且頻繁地穿高跟鞋而受傷,傷害將會永久影響女性的運動能力,因此建議女性盡可能地不要穿高跟鞋,降低受傷風險。(文章授權提供/台灣女人健康網)

喉嚨痛只吃熱食?專家:吃冰也能緩解

喉嚨痛只吃熱食?專家:吃冰也能緩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時序進入寒冷的季節,喉嚨痛可能開始干擾人們的生活。醫師常提醒喉嚨痛不要吃冰,但為何仍有人分享吃冰淇淋能緩解喉嚨不適?到底我們要喝熱飲還是吃冰淇淋來緩解疼痛?吃冰減少疼痛神經訊號 緩解喉嚨痛感冒的根本原因是病毒和細​​菌,但感冒的症狀,如咳嗽、流鼻涕等其實是免疫系統所致。免疫系統的巨噬細胞不斷在體內巡邏,尋找病毒和細菌,一旦發現病毒或細菌,巨噬細胞會釋放免疫分子,開始對抗這些微生物。過程中,兩種免疫分子「緩激肽(bradykinin)」及「PGE2」會刺激喉嚨的末梢神經,這就是引起喉嚨痛的原因。感冒專家Ron Eccles指出,吃冰棒能緩解喉嚨痛,原因是冰能夠降低喉嚨末梢神經的溫度,進而減少了疼痛的神經訊號。此外,冰可能可以活化某種能緩解疼痛的受器,(Transient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in 8),帶來緩解效果。熱飲促使分泌更多唾液 甜的效果尤佳而對於熱飲的效果,Ron Eccles表示,當我們喝飲料時唾液會增加及帶來潤滑效果,因此對喉嚨痛也是有幫助的。人們喉嚨痛時傾向喝熱飲而非冷飲,是因為熱飲能使人分泌更多唾液且喉嚨所感受到的熱感提供了較明顯的緩解效果。他對30位患者進行實驗,這些人表示熱飲為喉嚨痛帶來立即且持續時間較長的緩解效果。Ron Eccles認為,緩解喉嚨痛最佳的方法是喝熱的甜飲,因為這可能刺激腦部產生較多止痛的化學物質,同時又有熱帶來的緩解作用。(文章授權提供/台灣女人健康網)

癌症單靠營養?其實心靈健康很重要

癌症單靠營養?其實心靈健康很重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要抑制那種會持續不斷增生、轉移、已超出免疫系統本身能負荷的,以及需要一些外力介入的癌症,或採取一些積極的預防方法,關鍵就是要實行一種全面的抗癌生活方式,其中包含三大主要元素—心智、身體、心靈。營養、情緒、精神 幫助預防癌症一般而言,「營養」是預防癌症的最關鍵因素,因為食物是身體用來修復及維護細胞、建立免疫力、產生能量和阻擋疾病的「燃料」,如果沒有攝取足夠的「對的食物」,或是狼吞虎嚥太多「錯的食物」,你的身體就會容易發生功能性衰竭。人體雖看似複雜,但其實就是由許多獨特部分所組成的單一生物體。頭腦並不比手偉大,就像心臟不比肝臟厲害,對於一個應該適當運作的完整生物體來說,身體的每個系統都極為重要,而營養顯然是身體各部分和整體間的橋樑。然而,你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同樣能協助鞏固這座橋樑。身心靈態度積極 有助提升治療成功率丹尼爾醫師發展出一種獨特的健康訓練方法—「打造健康」。健康的行為,牽涉到的不只是飲食習慣,也包含「思考模式」及「心靈成長」,「當人們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或是在生活中失去方向時,藥物就無效了。反之,當心理與身體感到興奮或積極時,有意義的生活使他們感到握有主控權,讓重病的發病率降低,治療的成功率也大幅增加。」換句話說,你的飲食選擇,只有在你的思考過程和精神狀況允許下,才能保護身體免於疾病,反之亦然,你吃的食物及投入運動的程度,將會幫助(或阻礙)你的心智和心靈發展,因為食物和運動會直接影響大腦功能,而大腦功能對於心靈來說,也是一項關鍵要素。(本文摘自/癌症的真相/方智出版)

流汗好處多 竟能釋放抗菌物質

流汗好處多 竟能釋放抗菌物質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身心靈的健康是「雞生蛋,蛋生雞」的難題,負面的心理狀態真的該為身體疾病負責嗎?還是先前早已存在的疾病導致不好的心理狀態?那運動又該如何解釋呢?久坐的生活型態,究竟是負面情緒(或精神狀態)的因還是果?流汗可排出體內神經化學毒素「規律運動」是預防癌症最有利的武器,主要原因是:運動讓身體流汗,而流汗是身體排毒的重要方式之一。這些毒素除了潛在的致癌性,還會直接影響腦神經化學,改變思考及接收外界訊息的方式。像是「意識模糊症」和「記憶消退」的狀況,也包含許多更嚴重的心理問題,例如:癡呆症,已逐漸和長存的內在毒素連結,若化學毒素持續留在體內,沒有隨汗水而排除體外的話,最終將導致疾病。身體有兩種不同的汗腺—遍及全身的「外分泌汗腺」,和只存在於頭皮、腋下及生殖部位的「內分泌汗腺」。你身上約三百萬條的汗腺能幫助調節自主神經系統、增加體溫,或許,更重要的是「排毒」。流汗還能釋放抗菌物質 抑制皮膚維生素流汗也能釋放出抗菌物質,像是能抑制皮膚上的微生物和幫助預防皮膚感染的天然抗菌素。流汗的確是身體免疫系統的重要元素,這也是為什麼你需要它規律的幫助身體保持清潔和不生病。一篇發表在《環境與公共衛生》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長久觀察下來,流汗能促進健康,不只是透過運動,一些足以產生熱度的行為,同樣也能促進健康,例如:羅馬浴、原住民汗屋、斯堪地那維亞桑拿(乾熱、相對溼度介於四十%到六十%),以及土耳其浴(有蒸氣的)。」、「有趣的是,流汗不只能加速有毒物質排出,還可能會增加不同毒素的排出⋯⋯尤其是特別持久的阻燃劑和酚甲烷。」(本文摘自/癌症的真相/方智出版)

家長學習道歉的藝術 做下一代的榜樣

家長學習道歉的藝術 做下一代的榜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怎樣教孩子道歉最好呢?」我對一群心理治療師提出這個問題時,他們一致給出同樣的答案:「大人應該以身作則,示範他們希望孩子學習的行為。」如果你該真心向孩子道歉時沒那樣做,孩子們又為何應該那樣對你呢?家長應學習道歉 做孩子的榜樣孩子每天耳濡目染,有樣學樣,因此以身作則確實是個好主意。但是,有些家長不願向孩子道歉,因為他們覺得那樣做有損身為家長的權威,使他們顯得軟弱無能、優柔寡斷。然而,在這個在乎公平及實事求是的世界裡,那樣做反而更能展現出堅強的一面,讓孩子看到家長能在無損格調下坦承錯誤。事實上,道歉的能力是我們可以賦予孩子最好的才能。當家長死不認錯的行徑破壞了孩子認知的事實時,孩子心中強烈的正義感會覺得無所適從。我想在教導孩子道歉方面,為成年人額外提出一點建議。那就是:學習說「謝謝你的道歉」,然後就此打住。這個建議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我們常反射性地把道歉當成進一步解說的開場白。接受孩子的道歉 避免混亂孩子價值觀有些大人否定孩子道歉的方式,令人匪夷所思。朋友的孩子讀小學四年級,每次有學生調皮搗蛋時,老師總是擺出同樣的「臉色」,學生道歉後,她總是回應:「你要是真心悔改,就不會做出那種事了。」。她的不滿臉色使孩子看了馬上道歉,承認缺失,但她又當場否定孩子的道歉。朋友的女兒當然不是唯一對老師做法感到困惑的孩子,但老師的回應卻完全抹煞了道歉及接受道歉的意義。當然,有時候可能需要進一步討論,但沒必要馬上把孩子念一頓、否定他們的道歉,不然他們可能會覺得:「那道歉有什麼意義?」(本文摘自/如果那時候,好好說了「對不起」/究竟出版)

講座/糖尿病7要事

講座/糖尿病7要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不只服藥控制,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小細節。深怕有時的小疏忽,造成病情的耽誤或失控。想要好好的維護糖尿病患健康,到底該留意哪些呢?雙和醫院將於12/7(四)舉辦生活保健系列講座,邀請陳金吟衛教師主講「糖尿病7要事」,歡迎糖尿病友或是家中有糖尿病患的民眾參與。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7要事時間:106年12月7日(四)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

一句話就傷到你?可能隱藏這個原因!

一句話就傷到你?可能隱藏這個原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的人會因為一句「你要是願意做,一定可以做得很好」感到很受傷,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聽了這句話後,會露出喜色並打起幹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說到底,會被這句「你要是去做,就可以做得很好」而受傷的人,並不是因為被說了什麼才受傷,是因為本來就已經受傷了。被他人的話語傷害可能是你早有傷口許多人都會誤解,其實大多數時,人不會輕易被他人的話語傷害,而是因為你的言行舉止讓我的舊傷口發痛,這才是受傷的真實面貌。會因為「你要是認真做,就可以做得很好」這句話而受傷的人,很可能是小時候有什麼事做不到,媽媽告訴他好幾次:「你要是嘗試看看的話,一定可以做得很好,所以不要放棄。」而讓他感到痛苦。他或許有著:「不要講這種不負責任的話,我明明很努力在試,可是就是做不到。」的痛苦經驗。這種經驗深植在心中,直到長大成人,當一有人對他說:「你要是去試,一定可以做得很好。」他就會感到負擔:「不要對我有這種奇怪的期望。」並且認為:「你說這麼不負責任的話,要是我做不到,不就會讓人很失望嗎?」而感到受傷。長輩叮嚀有可能轉化成羞恥的經驗相同的,聽到「趕快去做啦!」這句話,有的人只會單純的說一聲好,便加快動作,但也有人會感到受傷,甚至認為我就是一個拖拖拉拉的人而沮喪。後者很有可能是小時候常被父母叮嚀:「做事不要慢吞吞,動作快一點!」或是「你怎麼不能像你哥哥一樣,動作快一點呢?」而受了傷。又或是曾經有被學校的老師說:「營養午餐吃太慢的人,要留下來繼續吃喔!」只能一邊感到羞恥一邊吃飯的經驗。會因為「動作快一點」這句話受傷的人,會想起這些經歷。請思考一下,自己的內心是否本來就有個舊傷口?因為聽到「你要是願意去做,就可以做得很好」、「動作快一點」這些話受傷的瞬間,就是他們認為現在別人一定覺得我什麼事都做不好、動作很慢的瞬間。我希望你能找到隱藏在這個「一定」念頭的背後,那些「反正我就是什麼事都做不好、反正我就是慢吞吞的」的既定想法。所以當你在職場上受了傷,請思考一下,自己的內心是否本來就有個舊傷口?雖然說是舊傷口,但意外被戳中了還是會痛。(本文摘自/我們總是用惡毒的話傷害最在乎的人/大是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