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及企劃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異業合作、廣告、行銷合作洽詢、意見反應:[email protected]

諾華致力企業永續八度捐贈樂生醫院藥物 協助防治根除漢生病

諾華致力企業永續八度捐贈樂生醫院藥物 協助防治根除漢生病

全球有數百萬人因漢生病導致肢體殘疾、失能,也飽受污名之苦,漢生病若及早治療,不僅可消除傳染力,還能治癒。諾華藥廠致力於環境、社會與治理之永續(ESG),因此關注藥物可近性,今年第八度協助台灣之病患用藥進口,捐贈衛生福利部樂生醫院,致力協助防治漢生病。此外,諾華在全球30多年來持續在全球捐贈漢生病多重藥物療法(MDT)藥物 ,也開發AI輔助篩檢診斷技術,透過分析皮膚病灶,有助加速診斷和治療。 漢生病又被稱為麻瘋病,是由麻瘋分枝桿菌所引起的傳染病,即使在今天,全球仍有200萬到300萬人因痲瘋病而生活在身體殘疾和污名中 此疾病會侵犯人體皮膚、黏膜和周圍神經,造成感染部位麻木、無法感覺疼痛,長期下來肢體容易殘缺變形。但其實只要早期發現治療,漢生病可以完全治癒且不留後遺症,而對抗漢生病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公共衛生成功之一。 台灣諾華總裁宮澤惠三(Keizo Miyazawa)於3月19日至樂生醫院並接受樂生醫院院長王偉傑頒贈捐藥感謝狀。宮澤惠三表示:「諾華的宗旨是重新創想醫藥未來,改善並延長人們的生命,30多年來,諾華公司一直在與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共同消除漢生病。在台灣透過讓漢生病患免費取得治療藥物,除了促進藥物可近性,也希望能為台灣公共衛生的促進盡一份心力」。 諾華致力於推動企業永續ESG,而醫藥產業的重大性議題主要落在社會永續(Social),故藥品可近性始終是我們的關注重點。過去數十年,諾華所採用的方法之一已從單純的捐贈活動發展到更具社會影響力的模式。今日,我們持續運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完善的組織能力,來對應尚待解決的全球健康議題。 衛生福利部樂生醫院院長王偉傑表示:「樂生醫院是台灣第一家漢生病防治機構,感謝諾華連續第八度捐贈藥物,為根除漢生病做出極大貢獻」。他進一步指出由於台灣非世界衛生組織(WHO)成員,無法透過WHO一般管道取得藥物,台灣病友若要用藥,唯一管道就是透過諾華居中協調,讓患者可以免費用藥。        王偉傑說樂生醫院作為台灣多重藥物療法(MDT)藥物窗口,協助台灣各地病人即時獲得治療。台灣近年來每年漢生病新發個案約為10人左右,雖然藥物需求量較低,但仍不時會有境外移入個案,也可能會有病友復發,需要藥物治療,因此藥物儲備非常重要。此外,樂生院區仍有50餘名病友長期居住,然他們都已經治癒。 宮澤惠三表示,30多年來諾華透過諾華基金會聯合全球各地的合作夥伴,持續協助國際消除漢生病。諾華也於2000年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簽訂合作備忘錄,捐贈並提供全球超過7000萬包價值約1.24億美元的多重藥物療法 (MDT) ,幫助了超過全球750萬名病患,使全球該病的疾病負擔減少了95%,並希冀能完全根除漢生病。 此外,諾華於2021年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延續簽訂新的5年協議迄2025年底,除了持續捐藥,並且與微軟公司等成立策略聯盟,共同開發一項 AI 輔助篩檢診斷技術,藉由分析皮膚病灶影像,讓漢生病的篩檢及診斷更迅速,以利及早治療,以助國際消除漢生病完成最後一哩路。 在2024 年《藥物可近性指數》(ATMI) 最新報告,諾華排名全球藥廠第一,凸顯本公司在改善全球藥物可近性方面的領導地位。諾華也會繼續與夥伴合作,確保所有的藥品都能提供給任何需要的患者。 圖/(右)衛生福利部樂生醫院院長王偉傑,致贈感謝狀予(左)台灣諾華總裁宮澤惠三,讓病友獲得治療,協助防治根除漢生病。

FORA PROJ 逆齡來襲!生醫級保養 × 獨家科技 蔡淑臻見證肌膚新生奇蹟

FORA PROJ 逆齡來襲!生醫級保養 × 獨家科技 蔡淑臻見證肌膚新生奇蹟

FORA PROJ 全新品牌今(19日)正式上市,以「逆齡撫紋再生」為核心理念,結合生醫級膠原蛋白、外泌體與酵能養膚科技,推出11款臉部與頭皮養護新品,重新定義肌膚保養未來。品牌代言人蔡淑臻現身發表會,分享她的凍齡保養秘訣。 FORA PROJ 以「修復、再生、煥新」為保養終極目標,結合獨家生醫級膠原蛋白與再生醫學理論,全面啟動肌膚自我修復與新生力,重現澎潤淨透亮的初始光澤。透過強效保濕與代謝老廢角質,FORA PROJ 幫助肌膚重現無瑕狀態,逆轉老化痕跡。 突破性生醫科技,打造肌膚年輕關鍵 FORA PROJ 運用獨家「三股螺旋膠原蛋白製程技術」與「酵能養膚科技」,採用再生醫學級膠原蛋白,搭配食品級美肌菌與高穩定發酵技術,打造健康穩定的微生態基底。三股螺旋膠原蛋白具有完整的三股螺旋結構,能抓住大量水分,改善膚質,賦活彈嫩,實現更深層滲透與更高吸收率。 此外,產品添加冰島雨生紅球藻,結合北極淨水與地熱能源培育,強化肌膚防護屏障,對抗老化,增強膠原蛋白續航力,為肌膚注入滿滿修護能量。 FORA PROJ 主打逆齡撫紋再生,核心訴求透過獨家研發的四層守護機制,提供全方位肌膚修護與提升。此機制結合再生醫學理論與尖端生醫科技,從肌膚底層啟動修復、再生與煥新,重現肌膚年輕狀態。 產品線包括晶瑩保濕露、丰潤撫紋精華液、潤澤保濕乳以及逆齡新生緊緻乳霜,每一款產品皆針對不同肌膚層次需求,協助肌膚開啟修復再生之旅,由內而外恢復彈性、細緻光澤,實現全面滋潤與穩健回春。 蔡淑臻見證逆齡奇蹟,完美詮釋「凍齡女神」 蔡淑臻,跨足模特兒與戲劇界,代表作包括《犀利人妻》《鑑識英雄》《噬罪者》等,並以《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奪第58屆金鐘獎戲劇女主角。她凍齡外型與高效保養,完美展現品牌精神。 品牌代言人、「逆齡女神」蔡淑臻以「澎潤淨透亮」的保養哲學,展現時光無痕的美麗秘訣,誠摯邀請所有熱愛保養、渴望凍齡的消費者,一同探索逆齡新境界,開啟肌膚年輕再生的旅程。 FORA PROJ 全新上市,即日起在全國大樹、諾貝爾、丁丁、啄木鳥、地區連鎖藥局等通路,與星旺、MOMO、LiKOO等線上通路上架體驗中。

冠昕生醫攜手基龍米克斯,推進基因檢測普及化

冠昕生醫攜手基龍米克斯,推進基因檢測普及化

冠昕生醫13年來長期深耕個人健康事業,於2025年開春之際,將目標鎖定「精準預防醫學」及「再生醫學」市場,冠昕生醫宣佈與台灣最大商業基因體公司-基龍米克斯 (股票代號:4195)聯手,正式簽下「NGS次世代個人健康管理基因檢測」亞洲地區獨家總代理,結合優質與專業的定序檢測服務,將共同推動精準預防醫學觀念的普及化,幫助民眾提早掌握潛在的風險。其次,冠昕生醫也推出歷經數年研發,以先進製藥規格製程的植物幹細胞系列保健食品-立速系列的「5D EX」、「賦活EX」,於記者會上更發表了實測的成果,此產品經第三方單位測試證實其植萃成分與天然成分相匹,幫助人們更加有活力並延緩衰老的歷程。記者會上並邀請近40位學術界、醫界等權威人士,一同見證冠昕生醫邁向下一個健康事業的里程碑,打造大健康產業鏈。 冠昕生醫聯手台灣最大基因定序技術公司  取得B to C獨家總代理 精準預防醫學深化企業社會責任 在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及社會成本日漸增加,因此冠昕生醫宣布與台灣最大商業基因體公司同時也是該領域的先驅-基龍米克斯 (股票代號:4195)聯手(以下簡稱:基米);基米成立於2001年,是由師承兩次諾貝爾獎得主Fred Sanger的中研院基因定序專家周德源博士及其技術團隊所創,更於去年底與世界基因定序領頭企業因美納(illumina)簽署並展開深度合作;其中更是以推動建立亞太頂尖基因定序中心為目標之一;基米董事長周孟賢表示,20多年深耕生物基因定序領域,立足台灣,佈局全亞洲,基米擁有最完整及先進的定序平台,能提供優質與專業的定序服務,冠昕生醫創辦人李文生表示這些都顯示基米絕對是最強而有力的首選夥伴! 冠昕生醫於3月19日正式與基米簽下「NGS次世代個人健康管理基因檢測」亞洲區獨家總代理,此次的聯手都有共同的企業使命與願景,企盼透過個人化基因檢測服務,深化 精準預防醫學的目標,同時也能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提供完善的健康解決方案及檢測普及化,減少台灣醫療成本的支出,同時也幫助民眾提早掌握潛在的風險,讓健康管理從預防開始。 導入再生醫學理念,推出植物幹細胞系列產品經實驗證實,可調整體質、延緩衰老 面對疾病年輕化的趨勢,冠昕生醫結以「精準預防醫學」為目標,提供完善的健康管理計劃,有助於減少社會醫療成本的支出,期望真正落實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因此,冠昕生醫更導入再生醫學,與其研發團隊-耀德生技共同開發,以先進製藥規格製程推出植物幹細胞植萃保健食品系列,打造天然植萃的保健食品。 耀德生技是台灣植物新藥公司,結合生物技術開發中心開發阿茲海默症(AD)藥物,進入人體試驗臨床二期,由民國100年起至今耗時13年,耀德生技運用獨家開發植物幹細胞/胜肽技術,結合中央研究院專利技術,與冠昕生醫共同開發出獨步全球專屬全新次世代植物幹細胞系列產品,以多靶點基因定序的專利技術,打造「立速系列」保健食品。其中「立速5D EX」甫上市就榮獲「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產品類」的殊榮。而這項產品更經由冠昕生醫李文生董事長、耀德生物技術王天帝總經理與王美純博士所引領的台灣健康促進資源發展與研學會等專家醫師共同研究並人體測試及實驗室等結果,先行發表於中國鍼灸學雜誌(Journal of Chinese Medical Acupuncture Science)及線上之「探討天然植萃中草藥在臨床改善人體代謝性疾病功能應用之研究」,其結果顯示「立速5D EX」於介入療程對於減重和改善身體質量指數有很顯著的效果。 圖說二:冠昕生醫推出歷經數年研發,以先進製藥規格製程的植物幹細胞系列保健食品-立速系列的「5D EX」、「賦活EX」,「5D EX」更榮獲「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產品類」的殊榮 冠昕生醫與研發團隊面對全球長照全面襲捲而來的趨勢,再推出「立速系列-賦活EX」,本產品研發在上市前已先進行相關的實測,並經第三方單位測試證實其植萃成分與天然成分相匹,幫助人們更加有活力並延緩衰老的歷程。記者會上並邀請近40位學術界、醫界等權威人士,一同見證冠昕生醫邁向下一個健康事業的里程碑,未來將瞄準「精準預防醫學」及「再生醫學」市場,打造大健康產業鏈,為民眾的健康福祉保駕護航! 圖/冠昕生醫董事長 李文生與基米董事長 周孟賢進行合作簽約儀式,冠昕生醫取得基龍米克斯亞洲區獨家代理「NGS次世代個人健康管理基因檢測」 圖/冠昕生醫推出歷經數年研發,以先進製藥規格製程的植物幹細胞系列保健食品-立速系列的「5D EX」、「賦活EX」,「5D EX」更榮獲「國家品牌玉山獎-最佳產品類」的殊榮

6個月內新生兒慎防RSV!重症與死亡風險最高!新生兒一歲前染RSV未來氣喘風險將增4倍 呼吸道後遺症恐長達10年

6個月內新生兒慎防RSV!重症與死亡風險最高!新生兒一歲前染RSV未來氣喘風險將增4倍 呼吸道後遺症恐長達10年

RSV(呼吸道融合病毒)是一種藉由飛沫或接觸傳染的病毒,在台灣全年皆有流行。RSV會使小支氣管的上皮細胞被破壞,壞死的細胞及分泌物造成小支氣管狹窄或阻塞,而產生呼吸道症狀。對於氣管本來就很細的嬰幼兒,若肺部產生發炎反應,症狀將會更為顯著。RSV病程發展得又快又猛,病毒入侵後短短2至3天內就能大規模破壞呼吸道上皮細胞,引發一連串嚴重併發症,包括阻塞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等。嚴重的部分病例可能觸發細胞激素風暴,導致全身性發炎反應,引發休克和多重器官衰竭等危及生命的併發症。 台北國泰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洪依利醫師:RSV為台灣新生兒最常見呼吸道感染源 新生兒感染RSV病程快又猛 研究指出,出生6個月內新生兒感染RSV死亡比例占5歲以下幼童感染RSV死因近五成(46%);臨床曾有一位孕期35週順利出生的寶寶,在兩個月大時因感冒症狀入院治療。醫療團隊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寶寶除存在肺動脈異常,同時被確診為RSV感染。寶寶感染後病情發展快速且凶險,住院24小時後寶寶即出現呼吸衰竭,緊急轉入新生兒加護病房。然而,RSV與先天性心臟病的雙重打擊,讓寶寶情況急速惡化,最終在轉入加護病房48小時內不幸離世,原本欣喜迎接小生命的家庭面臨天人永隔悲劇。 洪依利醫師指出,根據統計,高達八成(83%)的RSV感染住院病例集中在0-6個月嬰兒;且更令人憂心的是,每四位因RSV感染住院的嬰兒中就有一位(28.7%)可能因病情惡化而需要進入加護病房接受密集治療。RSV對嬰幼兒健康的威脅不只造成醫療資源的重大負擔,更是每個家庭的艱辛考驗。「3個月以下的嬰兒,即便不是早產、沒有潛在疾病,也都算是免疫低下族群,更有許多是無法在出生時即辨識是否有潛在疾病。因此,從孕期主動預防開始做起,才能幫新生兒建立完整的防護。」 根據臨床觀察,感染RSV的住院嬰兒平均需要3-7天的住院治療,重症的住院時間更可能長達20天以上,且RSV感染的影響並不止於急性期,一旦感染過,未來氣喘風險是未感染RSV新生兒的4倍外,許多新生兒在康復後仍可能面臨長達10年以上的後遺症嚴重影響孩童的生活品質及正常發展,最常見的就是氣喘及反覆性喘鳴等呼吸道症狀。洪依利醫師也以臨床案例說明,曾有一位一個月大的新生兒在感染RSV後,歷經長達10天的加護病房住院治療出院後,至今已六個月大,但是卻仍受氣喘所苦,現在任何輕微感冒就能輕易誘發他的氣喘症狀。 全球每年超過3千萬人次感染RSV(呼吸道融合病毒),並造成超過3百萬人次重症及超過10萬人死亡。其中,RSV感染更是全球嬰兒主要死亡原因,對0-6個月新生兒健康威脅甚鉅。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呼吸系統疾病排名台灣新生兒死因第三位,僅次於先天性畸型以及導致罹病或致死之外因。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近日已發出警訊,提醒RSV(呼吸道融合病毒)已達「高度活躍」狀態。根據台灣疾管署統計資料也顯示,2023年RSV確診人數較2022年增加近兩倍(1.7倍),更是2021年的四倍(4.3倍)。RSV不僅造成兒童住院病例持續攀升,對於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新生兒而言,更是一場嚴峻的隱形戰役。有鑑於RSV感染對新生兒及其家庭造成的巨大衝擊,預防RSV可從孕期開始做起,專家呼籲家長和照護人員都應提高警覺,積極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守護新生兒的健康。 送給寶寶最好的禮物:嬰幼兒全面防護 媽媽疫苗為首選 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主任黃建霈醫師提到政府現推動的「健康台灣」政策中,雖將納入孕產婦為重點照護族群。但是,台灣的孕產婦及新生兒死亡率高於多數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凸顯我國在母嬰健康照護方面仍有進步空間。為了培育健康的下一代,他強調兒童健康照護應從最早期的胎兒階段開始,因為每位孕產婦都在孕育著國家未來的希望,透過加強對準媽媽們在孕期的疾病預防措施,不僅能確保孕期健康,更能為胎兒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黃建霈醫師指出,媽媽接種孕期疫苗能顯著降低新生兒感染及死亡風險,例如接種新冠疫苗可降低35%寶寶因新冠住院率;接種RSV疫苗,可使其嬰兒在出生後六個月內罹患嚴重肺部感染的風險降低約70%;至於百日咳孕期疫苗則可有效降低寶寶高達93%的感染風險。由於呼吸道疾病為台灣新生兒死因排名第三,面對新生兒呼吸道感染的預防,孕期疫苗的接種是關鍵,黃建霈醫師呼籲應採取全人照護的概念,從孕期就開始布建防護網。 除接種孕期疫苗,確保準媽媽或嬰幼兒都獲得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營養,也是很好的日常預防感染的方式。此外,應勤洗手減少手上的細菌與病毒,進而減少許多感染傳染病的機會,特別是在接觸寶寶之前,務必將雙手洗乾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暴露於二手菸環境也很重要。如果家中有人感冒,應盡量與孕婦或新生兒保持距離,大人照顧寶寶時最好戴上口罩,並避免親吻嬰兒臉頰。平時應針對環境中嬰幼兒經常碰觸的器物表面(例如:門把、扶手、玩具等)定期進行清潔消毒,並維持環境通風。避免在呼吸道病毒流行期間,將嬰幼兒帶至出入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場所,也應考慮縮短在托嬰中心或學校的時間,以降低交互感染的風險。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都是預防新生兒感染的重要步驟,以降低新生兒感染RSV風險,專家也建議孕期內的準媽媽,可積極與醫療團隊討論接種計畫,確保新生兒在生命最初的關鍵時期獲得最佳保護。 在寶寶發展出自己的免疫力前,主要依賴母體提供的抗體來預防疾病,媽媽可以透過胎盤將抗體傳遞給胎兒,為新生兒提供初期的免疫保護。據台灣ACIP建議,孕婦在28-36週孕齡接種RSV疫苗,能預防新生兒在出生後6個月內的感染風險。而除了RSV疫苗外,孕婦還可以接種流感疫苗、新冠疫苗及百日咳疫苗,建立更完整的防護屏障。黃建霈醫師提醒,透過孕期接種疫苗的主動預防策略,不僅可明顯降低新生兒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風險,還可以強化醫護團隊與家長間的互信關係,更能有效減輕月子中心和產後護理機構的照護負擔,降低群聚感染風險。

打破傳統醫美迷思 音波拉提療程掀「高訂」風潮

打破傳統醫美迷思 音波拉提療程掀「高訂」風潮

「為什麼她/他都不會變老?!」還在羨慕韓劇明星的緊緻美顏?醫師提醒,非侵入性的拉提與保養可趁早。25歲起膠原蛋白逐年流失,現代人忙碌、熬夜的工作型態,更加速細紋、淚溝、法令紋、雙下巴的形成。雖然拉提與緊緻需求提升,音電波療程也日趨多元,但彭賢禮皮膚科診所與國際皮膚科診所院長彭賢禮醫師指出,多數民眾砸大錢治療前,往往不清楚如何挑選合適療程,恐降低治療的投資效益。 推出全球第一台醫療音波儀器的領導品牌美國音波Ultherapy®,今(3/16)在台發佈全新機種「Ultherapy PRIME® 美國音波 極透+」。包含獨家專利透視超音波科技DeepSEE® Technology,以5大智能革新技術升級,針對個人不同的肌膚需求,創造專屬個人化、更舒適、高效、持久的「高訂拉提」體驗。 「美國音波 極透+」新機不但受到國內醫美權威醫師一致推崇,也是頂流韓星全智賢與李敏鎬的唯一指定療程。台灣藝人王子邱勝翊今出席新機發佈記者會擔任一日大使,也大方透露「美國音波 極透+」讓他願意獻出35年來首度「初體驗」的原因。 圖/台灣藝人王子邱勝翊今出席新機發佈記者會擔任一日大使,也大方分享「美國音波 極透+」療程心得 抗老需求年輕化 非侵入式抗老療程成長飆10% 專業醫師揭密:「肌膚分層管理」才能訂製精準音波療程 彭賢禮醫師表示,非侵入式抗老拉提療程是近年愛美人士的首選。雖然近7成民眾認為在25~35歲就要開始為抗老做好準備,卻有高達5成不了解音電波差異。彭賢禮醫師解釋,電波屬於淺層容積式加熱,對真皮層的緊緻效果有顯著功效;音波則是聚焦式加熱,能同時有效達成淺層緊緻與深層拉提的效果。 儷寶得信義皮膚科診所院長鄭國良醫師進一步說明,每個人肌膚老化狀況不同,再加上抗老需求年輕化,拉提療程的概念應從「全面拉提」進階到「精準分層拉提」。莫氏醫學美容台灣區總經理Anderson Huang表示,精準分層拉提是美國音波的強項,今年更推出「美國音波 極透+」新機,革命性的透視超音波科技DeepSEE® Technology讓求美者能依個人肌膚狀態深入肌底,精準針對能產生拉提效果的筋膜層進行拉提。 圖/抗老需求年輕化 非侵入式抗老療程成長飆10% 專業醫師揭密:「肌膚分層管理」才能訂製精準音波療程 王子邱勝翊自曝臉皮薄 35歲才敢「初體驗」 為「她」大膽獻出第一次 出道近20年的王子邱勝翊,外表凍齡緊緻,完美的側臉下顎線輪廓,讓人完全看不出已是35歲熟男。讓人驚訝的是,除了定期的膚質保養,王子此生竟沒有嘗試過其他醫美療程。 王子透露,自己一向追求自然,近期被化妝師提醒兩頰與下顎開始有鬆弛跡象後,看到韓國女神全智賢在「美國音波 極透+」代言廣告中完美緊緻的模樣,讓他心動不已,決定獻出自己的音波初體驗! 被問及「初體驗」感想,王子笑著回應,「從小就是臉皮比較薄,容易害羞。在施打美國音波過程中,可以透過即時超音波影像看到自己的皮膚分層,醫師說一般人的筋膜層約4.5mm,我的卻只有3mm,才知道原來我是真的『臉皮很薄』」。王子接著說:「我本身擔心醫美有安全風險、也比較怕痛,所以過去沒有醫美療程經驗。而美國音波的超音波透視科技,讓醫師能準確判斷治療深度,避免誤打其他區域造成疼痛,也能快速看到效果,尤其是下巴的輪廓線,讓我有很棒的第一次,也對音波保養療程更有信心。」 圖/王子從小就是臉皮比較薄,容易害羞。在施打美國音波 極透+過程中,可以透過即時超音波影像看到自己的皮膚分層,讓王子的第一次施打也能對音波保養療程更有信心 長期透過美國音波療程為自己「拉提自信」的人氣YouTuber Peggy,當日也以主持人暨品牌摯友的身份分享自身的療程體驗,力讚新一代「美國音波 極透+」舒適度極佳,最驚豔的是打完就感受得到快速的拉提效果。 圖/Peggy以品牌摯友的身份分享自身的療程體驗,力讚新一代「美國音波 極透+」舒適度極佳並擁有快速效果 S.P.T黃金標準療程獲皮膚科權威一致認同 打破三大治療迷思 開啟音波拉提新世代 音波拉提療程的「溫度越高」、「深度越深」、「條數越多」就會越有效?! 凝境美學診所院長曾繁聞醫師表示,求美者對音波拉提常抱持迷思,認為「溫度越高」、「深度越深」、「條數越多」就會越有效。事實上,不想花冤枉錢要留意這三大音波關鍵: 「精準溫度」:美國音波極透+透過新升級智能科技,讓能量輸出穩定維持在60-70 °C,以有效刺激膠原蛋白新生與達到顯著的拉提效果。 「精準深度」:每個人的肌膚結構與筋膜層深度不同,醫師需要即時監控才能看到肌膚層次、精準分層治療。避免施打過深造成過度疼痛與神經損傷、過淺則可能造成的燒燙傷,美國音波極透+能協助醫師精準定位在需要拉提的肌膚層次上。 「精準間距」:每個人老化程度與部位都不同,需要客製化條數。條數過多,可能導致同個部位過度重複加熱;條數過少,則效果打折扣。美國音波極透+則精準傳達熱凝結點在安全間距上,提升療效與安全性。 琢璞診所院長羅玉佩醫師以臨床經驗分享,亞洲人真皮層較厚,筋膜層較深,因此更需要借重透視超音波科技,進行客製化治療。聖緹雅醫美院長陳振豐醫師進一步解釋,過去醫師主要憑經驗進行療程評估與治療。美國音波極透+的透視超音波科技DeepSEE® Technology搭配S.P.T(See Plan Treat)黃金標準療程,能協助醫師透過超音波即時顯影,即時看到肌膚層次(SEE),進而做到客製化療程評估(PLAN)與精準治療(TREAT),確保療程安全與效果,真正達成「溫度、深度、間距」的三重精準。 超越經典‧再創巔峰 全新「美國音波 極透+」智能五大革新技術實現醫美個人化 為亞洲人打造專屬「高訂拉提」 新一代「美國音波 極透+」與大家熟知的經典美國音波有何不同? 陳振豐醫師解釋,美國音波極透+透過5大智能革新,幫助提升療程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10X高效-智能能量控制:能量穩定介於能刺激膠原蛋白新生所需的60-70℃,拉提效果顯著。 20%高速-療程時間快20%:可於短時間內覆蓋較大治療面積,符合現代忙碌生活節奏。 2X高清-透視超音波科技DeepSEE® Technology:醫師可透過即時顯影看到求美者的肌膚層次,精準鎖定治療深度與位置,讓能量更集中在治療層次,達到個人化與客製化拉提。且能即時監控療程安全性,幫助降低風險與修復期。 舒適感提升:消費者臨床體驗分享,美國音波極透+療程舒適度更高。智能降噪系統亦能幫助降低療程緊張感,創造更好的療程體驗。 不需動刀,療效更持久:只要一次療程,拉提效果可持續超過一年。 不只療效 安全性也要「高訂」 專家籲:求美者應選擇原廠認證機台與醫師,保障自身權益 羅玉佩醫師提醒求美者,追求療效的同時,也要兼顧療程與儀器的安全性、以及醫師的專業度,才是真正的「高訂」體驗。除了療程前,可透過官網搜尋原廠認證的診所與醫師;到診所後,也可透過LINE掃描QR code,簡單4步驟輕鬆認明原廠認證之儀器與探頭: 步驟1:LINE QR code開啟「Ultherapy®原廠認證系統」 步驟2:掃描原廠儀器QR Code 步驟3:掃描探頭身分證QR Code,確認皆有原廠認證後即可安心施打 步驟4:紀錄本次療程施打條數,完成認證就能獲得美國音波Ultherapy®原廠保證卡 圖/專家呼籲求美者在施打美國音波 極透+ 前應選擇原廠認證機台與醫師,保障自身權益 美國音波 極透+全台首波原廠認證診所:彭賢禮皮膚科診所/國際皮膚科診所、儷寶得信義皮膚科診所、凝境美學診所、聖緹雅美學診所、琢璞診所、琢禾美學診所、恆美學診所、20skin四季診所、馥安杏萃、莊詠婷皮膚科診所、賦真妍皮膚專科診所、杏倫皮膚科診所、台北亞緻診所、耀媄時尚診所、悠美診所。 圖/美國音波 極透+目前全台首波原廠認證診所 唯一通過國際三大認證且具備透視超音波科技音波療程,全台重磅上市! 即刻擁抱美國音波 極透+帶來的個人化高訂拉提 Ultherapy PRIME®美國音波 極透+ 是市面上唯一獲得國際三大認證-美國 FDA、台灣FDA、符合歐盟標準且具專利透視超音波科技的音波拉提療程,僅需一次療程即可實現真正訂製、效果持久且幾乎無恢復期。 想體驗頂流韓星全智賢與李敏鎬般的「高訂拉提」? 全新「美國音波 極透+」已於3月全面登台,邀請求美者於產品官網(https://merzaesthetics.com.tw/prime) 找到經原廠認證的醫療院所,一起擁抱每個人生階段的美麗與自信,找回自我極緻巔峰狀態。 圖/想體驗頂流韓星全智賢與李敏鎬般的「高訂拉提」全新「美國音波 極透+」已於3月全面登台 一起擁抱自我極緻巔峰狀態

唐氏症基金會「321創造我們的世界」特展台北車站登場 響應世界唐氏症日 總統加入成為唐寶寶社會共融守護者

唐氏症基金會「321創造我們的世界」特展台北車站登場 響應世界唐氏症日 總統加入成為唐寶寶社會共融守護者

每年3月21日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唐氏症日」,為響應這一重要日子,唐氏症基金會今年特別於台北車站舉辦世界唐氏症日活動,並自3月15日至3月23日展開特展,以「321創造我們的世界」(Make it different)為主軸,推出多項活動號召社會大眾支持唐寶寶融入社會,消弭對唐寶寶的偏見與誤解,攜手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環境。總統賴清德更連續第五年親自參與活動,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唐寶寶及唐氏症家庭的支持。 沉浸式體驗 展現唐寶寶眼中的世界 唐氏症基金會自2021年起,每年透過不同主題策展響應世界唐氏症日,期望透過現場互動與體驗,讓社會大眾更深入了解唐氏症者的成因、特質及所面臨的挑戰,進而鼓勵唐氏症者及其家庭積極參與社會。今年在台灣鐵路公司與微風台北車站及微風慈善基金會的支持下,特別在台北車站大廳舉辦「創造我們的世界」特展,展覽的主視覺由唐寶寶與專業設計團隊點點善攜手創作,以純真的視角與創意描繪他們眼中的世界。 展覽聚焦於三大概念:「機會」、「微笑」與「不麻煩」,作為支持唐寶寶融入社會的鑰匙。機會強調社會與唐氏症者之間互相給予彼此更多機會認識、了解;而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語言,唐氏症者純真的笑容能溫暖人心,我們相信,一個微笑就能拉近距離;不麻煩則代表著支持身心障礙者並不困難,民眾可以透過簡單的行動立即參與,為他們創造更多可能。 展覽透過繽紛的視覺與空間設計,呈現唐氏症家庭在面對人生挑戰時的內心掙扎與希望,並設有影像與文字牆,傳遞他們的真實心聲。此外,特展特別規劃 「機會與命運」互動遊戲區,讓參觀者體驗 「命運無法選擇,但機會可以創造」 的概念,並展出100位唐寶寶與50位設計師、20位IP共同的創作,象徵社會融合的重要性。另外,現場也會播放曲全立導演的「台灣超人」、 「美力台灣」兩部作品,帶領民眾認識多元的台灣社會。 總統賴清德連續五年力挺 提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布建計劃投入480.5億 總統賴清德表示,大家的支持沒有白費,看到唐寶寶在唐氏症基金會的協助下,走出家門、走入社會,也已經站上舞台,臉上自信的笑容看得非常感動也很敬佩,更笑說讓閃亮舞蹈班的孩子都可以去棒球場加油,跟球隊拉拉隊比舞。他提到政府要成立運動部,未來運動部成立也可以邀請唐寶寶閃亮舞蹈班作為推廣全民運動代表,給做得好的孩子舞台與機會。 總統致詞表示,政府的責任是不僅照顧唐氏症小朋友,更要幫助所有身心障礙者,2024年至2028年提出身心障礙照顧服務資源布建計劃,預計投入480.5億,結合中央、地方政府還有民間團體的力量,共同提升照顧服務,包括在各縣市設置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擴增社區式服務和機構式住宿服務,以及增加社工的人力,來協助減輕家庭照顧負擔。 他表示,對身心障礙者的照顧是社會的文明指標,我們一起努力。 唐氏症基金會 27 年深耕 發展全方位支持服務 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表示,基金會成立27年來,從家長支持組織出發,隨著唐寶寶在成長、就學、就業及安老等階段面臨的需求,不斷擴展服務,如早期療育、公共托育、整合門診以及小型作業所、庇護商店、身心障礙者日間照顧中心及24小時全日型照顧中心等,至今已在全台成立80個服務據點。 林正俠說明,隨著基金會的發展,除了在台灣深耕服務,更積極與國際接軌,如與亞太唐氏症聯盟建立連結。今年全球唐氏症日的倡議主題圍繞在「支持系統的提升」,當我們的服務已邁向協助「全人發展」及「老化適應」的階段,因此希望能進一步推動一個共融的社會,讓唐氏症者能夠與社會共同成長,攜手創造屬於我們的世界。  3月21日 穿上不同顏色的襪子 為唐寶寶發聲 「321創造我們的世界」特展持續至 3月23日,誠摯邀請民眾親臨參觀,共同響應這場充滿愛與意義的活動。此外,台北101大樓 也將於 3月21日點燈,象徵社會對唐寶寶的關懷與支持。 為進一步喚起社會關注,台灣鐵路特別推出321特展紀念版ICASH響應世界唐氏症日活動,基金會亦規劃多項活動,例如:於展覽打卡 或 3月21日參與「應援貼紙聯署」,即可獲得限量ICASH;此外,世界唐氏症日國際以社會大眾在3月21日這天穿上不同顏色的襪子,象徵支持因為有不成對染色體而受到限制的唐寶寶,到場響應活動即可兌換微風台北車站商家限定贈禮;或是只要上傳穿著不對稱襪子的照片,就有機會參加抽獎。詳情請參考唐氏症基金會官網https://www.rocdown-syndrome.org.tw/ 及官方臉書,讓我們一起響應世界唐氏症日,攜手創造一個更友善、包容的社會!

車禍才驚覺視野缺損!青光眼患者發生意外風險暴增65%

車禍才驚覺視野缺損!青光眼患者發生意外風險暴增65%

當心青光眼無聲無息偷走視野!全球青光眼患者持續攀升,預計2040年將突破1.1億,台灣患者人數亦逐年增加。然而,青光眼初期幾乎無症狀,患者難以察覺。根據流行病學研究,50-80% 的青光眼病例仍未被診斷。資深媒體人許聖梅分享,三年前意外於檢查時確診青光眼,視野缺損已達中重度,視神經受損且不可逆,才體會到一般人很容易忽略青光眼帶來的失明危機。 世界青光眼學會將每年3月第二週訂為「世界青光眼週」,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暨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表示,青光眼惡化速度如雪球效應,多數患者直到視野缺損影響日常生活時才察覺,這時往往已進入中重度階段,因此青光眼又被稱為「視力小偷」。 隨著青光眼導致的視野缺損範圍逐步擴大,患者行動與生活自主性恐受影響,甚至可能危及自身安全。研究指出,青光眼患者五年內發生交通事故禍的機會比無青光眼者高出65%;跌倒風險增加38%,骨折風險則高出31%!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青光眼科主治醫師陳賢立分享,診間就曾有一名患者因眼角餘光沒有注意到行人發生車禍,就醫檢查才發現其中一眼因青光眼視野損傷,幾近失明,但由於另一眼視力仍達1.0,導致他毫無警覺,直到發生事故才揭露潛伏已久的視力危機。 台大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治醫師蘇乾嘉指出,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但依據視野檢查可分為輕、中、重度,須因應疾病嚴重程度對應治療策略,積極治療對於減緩疾病病程非常重要,目前患者多以點眼藥水治療為主,但是一旦進展到中度、透過眼藥水眼壓仍控制不佳,應考慮手術治療。 眼壓非疾病程度指標!掌握視野分級關鍵指數很重要 多數人誤以為青光眼會導致視線出現黑影遮擋,但陳賢立醫師解釋,視野缺損往往不易察覺,因為大腦會透過「視覺填補機制」自動補足缺失的畫面,患者早期可能僅感覺影像略顯灰暗、對比度下降,難以察覺異狀,也難清楚向醫師描述視力變化。眼壓控制眾所皆知,但僅是基本,無法作為疾病分級依據;青光眼的嚴重程度應依賴視野檢查缺損的MD值進行診斷,陳賢立醫師指出,當MD值介於0~-6時,患者處於輕度青光眼,視野變化不明顯,但視神經已開始萎縮;當MD值降至-6~-12,病程進入中度階段,視野邊緣出現缺損,影響日常生活;若MD值低於-12,則代表視神經嚴重受損,視野大幅縮小,甚至可能失明,為減緩視神經受損,應了解視野缺損分級程度、追蹤變化,及時接受治療,以延緩視力進一步惡化。。 不再害怕青光眼手術!新型微創青光眼手術協助患者及早控制疾病 蘇乾嘉醫師指出,當青光眼視神經損傷達到40%時,才會導致明顯的視野缺損,因此,定期進行視神經檢查,以透過神經纖維的變化掌握病情至關重要。若病患已有視野缺損,則應定期接受視野檢查,並透過視野缺損數值(MD值)監測病情變化。青光眼治療應依病情進展採取個人化策略,初期多以眼藥水控制眼壓,若效果不佳,則可考慮雷射或手術。然而,許多患者對手術仍存有疑慮,因而遲遲不敢接受治療。蘇乾嘉醫師表示,近年新興的微創手術技術相較於傳統手術已大幅提升安全性,不僅能有效降低眼壓,且傷口小、恢復快,可做為進入傳統手術之前的選擇,協助中度青光眼患者提早接受手術,及早控制眼壓、延緩病程。青光眼治療方式多元化,患者可積極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 許聖梅嘆視力無法重來 及早治療才能守住清晰視界 許聖梅分享,青光眼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除了視野受限,導致吃飯時看不清菜色,夜晚更是不敢獨自行動。她確診後使用眼藥水控制青光眼,但苦於眼藥水的副作用,而且因為發現時已是中重度,視神經受損嚴重,之前儘管醫師建議她手術,但是擔心眼球上動刀的風險,遲遲下不了決心,但是,今年過年前醫師再次建議手術治療延緩視野喪失,她也深刻體會青光眼治療是與時間賽跑,因此更積極與醫師討論多元的治療選項,希望找到最適合的方式延緩惡化。 「千萬別等到問題出現才後悔!」她呼籲現代人長時間使用手機與電腦,應更重視眼睛健康,進行定期的眼睛健康檢查;蘇乾嘉醫師也強調,40歲以上有家族病史、高度近視(600度以上)、高眼壓、長期施用類固醇等高風險族群更需提高警覺、定期檢查,關注視野變化。陳賢立醫師也建議,完整的青光眼檢查應包括視野檢測、視神經影像與OCT光學同調斷層掃描,才能全面掌握病情,避免錯失治療時機。青光眼雖不可逆,但只要及早發現、積極治療,患者仍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守住清晰的視界。 圖/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暨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醫師提醒,青光眼早期症狀不明顯,但若未及時治療,病情惡化的速度就如同雪球效應般加劇。許聖梅小姐則分享自身罹患青光眼的經歷,鼓勵大眾關注視力健康,及早篩檢,降低失明風險。 圖/長庚紀念醫院北院區青光眼科主治醫師陳賢立醫師呼籲,青光眼嚴重程度應依賴視野檢查缺損的MD值進行診斷,當MD值降至-6~-12便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因此更應及時接受治療,以延緩視力進一步惡化。 圖/台大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治醫師蘇乾嘉醫師解析青光眼患者的治療困境,並探討多元治療選擇,指出近年新興微創手術較傳統手術安全性更高,且傷口小、恢復快,可作為傳統手術前的選項。

終結「忍一忍就過了」的迷思!專家呼籲女性重視自身健康,不再忽視疼痛  經痛、子宮內膜異位、更年期不是宿命,妳的健康值得更好選擇!

終結「忍一忍就過了」的迷思!專家呼籲女性重視自身健康,不再忽視疼痛 經痛、子宮內膜異位、更年期不是宿命,妳的健康值得更好選擇!

女性健康長期被忽視,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與更年期等問題,經常被貼上「忍一忍就過了」的標籤,然而,這種「忍耐」往往成為健康惡化的關鍵。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台灣拜耳(Bayer Taiwan)攜手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於3月15日在光點華山舉辦「妳為自己發聲了嗎?」女性健康倡議活動,吸引超過百位女性和其親友現場參與,醫界專家與來賓共同探討女性健康議題,呼籲大眾重視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與更年期的影響,讓疼痛不再被忽視。 本次活動透過專家講座、攝影展及試飲體驗等多元形式,幫助女性深入了解自身生理狀況,提供專業醫療建議,讓女性能夠更積極管理自己的健康。 了解身體的變化,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女性的身體在一生中會經歷多次變化,但許多人對這些過程並不熟悉,甚至誤以為不適是理所當然的。」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吳孟興教授指出,女性的生理變化,包括月經週期、懷孕、生產、產後調適、育兒、避孕或是更年期等,每個階段都是重要的人生轉變,也都可能影響身心健康,了解並尊重自己的想法,為自己的身體做出明智的決定是至關重要的。 吳教授提醒女性:「傾聽身體不僅是關心健康,更是對自己的尊重。無論是生育規劃或是因應各種生理挑戰,現在已有許多有效的工具及產品能幫助女性面對各種課題,讓女性在職業發展、家庭照護及生活品質中取得更好的平衡,有需要都可以隨時向婦產科醫師諮詢,為人生做最佳準備。」透過專業知識與醫療協助,女性能更自信地掌握生理自主權。 圖/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吳孟興教授 更年期不該只是「過渡期」,妳可以擁有更舒適的選擇 更年期帶來的身心變化影響女性的生活品質,包括熱潮紅、盜汗、情緒波動、失眠與骨質疏鬆等症狀,然而,許多女性選擇默默忍受,誤以為這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蔡永杰教授在講座中強調,現今的醫療與保健方法已能幫助女性更順利度過更年期,讓生活品質不受影響,更年期後生理及心理層面的健康,更是我們需要關心的議題。 蔡教授進一步指出,更年期的症狀可以透過飲食調整、適量運動與荷爾蒙治療來改善,特別是攝取富含鈣質、大豆異黃酮與Omega-3的食物,有助於緩解不適,同時強調從年輕開始建立骨本的重要性,傳遞正確的保健觀念。許多女性對荷爾蒙療法存有誤解,認為會增加乳癌風險,但現代醫學,專業臨床醫師評估後,已能根據個人體質調整治療方式,提供安全有效的改善方案。 圖/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蔡永杰教授 子宮內膜異位症影響全球10%女性 早期診斷是關鍵 子宮內膜異位症影響全球約10% 的女性,然而,由於疾病認知不足,患者平均確診時間長達7至10年,三成以上的內膜異位病患亦會面臨不孕或不易懷孕的問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蔡英美教授指出,該疾病的主要症狀包括經痛劇烈、骨盆腔疼痛、經血量異常、不孕及腸胃不適,許多女性因未及早發現,而影響生育能力與日常生活。 她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然無法完全根治,但透過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如藥物控制、荷爾蒙療法或手術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程、緩解疼痛並改善生活品質。她提醒女性,如果經痛嚴重到影響工作或需要長期服用止痛藥,應該積極就醫,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蔡英美教授 攝影展與試飲體驗 讓女性健康議題更貼近生活 除了專家講座,本次活動亦設置「Anything But Normal」攝影展,以影像傳遞女性健康故事,讓參與者重新思考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與更年期不該被視為理所當然的議題。攝影展分為三大主題,包括「全球健康趨勢區」、「金句呼籲區」與「勇敢發聲區」,展現女性在面對身體變化時的多元視角與挑戰。 此外,現場提供維他命C發泡錠試飲體驗,讓民眾學習如何利用日常飲食來提升生理健康。由於部分女性在生理期常面臨全身不適、食慾不振、情緒波動大等問題,大多是受賀爾蒙變化的影響。若能平時能規律地補充維他命C、D及鋅,可有效舒緩經期壓力,幫助女性在生理特殊時期保持健康和活力。 圖/現場攝影展活動合照 圖/現場試飲攤位相片 台灣拜耳與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攜手 呼籲女性勇敢關注自身健康 本次活動不僅是一場健康講座,更是一場女性健康的行動倡議,透過醫學專家與女性社群的對話,讓更多女性意識到,疼痛不是應該忍受的事,而是需要被重視的健康問題。活動現場的女性參與者紛紛表示,這場活動讓她們對自身健康有了全新的認識。「過去總覺得生理痛是小問題,但今天聽完專家分享後,才發現經痛可能是身體在求救,不能再忽視了。」 此次主辦單位台灣拜耳,長期關注女性保健議題,過去台灣拜耳曾與相關醫學會合作倡議月經平權;也跟勵馨基金會攜手為年輕女性的生理衛教給予協助。台灣拜耳代表表示,這次活動成功喚起女性對自身健康的關注,未來將持續推動婦科健康教育,讓更多女性擁有健康與幸福的未來。台灣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亦強調,每位女性都應該勇敢傾聽自己的身體,不讓疼痛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並且在需要時主動尋求醫療協助。「妳為自己發聲了嗎?」從今天開始,讓女性勇敢為自己的健康發聲! 圖/台灣拜耳總裁Managing Director , Bayer Taiwan Ingo Brandenburg 想了解更多,或想測試一下自己或親友們有沒有可能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嗎?可以參考一分鐘經痛評估表:https://reurl.cc/nqdd3d ü  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避孕諮詢室:https://www.beok.org.tw

活得長且活得好!致力於改善國人生命最後八年的慢性病挑戰! 響應世界腎臟日早篩早治目標 臺灣AZ共建腎病防治新標竿

活得長且活得好!致力於改善國人生命最後八年的慢性病挑戰! 響應世界腎臟日早篩早治目標 臺灣AZ共建腎病防治新標竿

臺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國人平均壽命達80歲,但不健康餘命卻有8年之高,如何幫助多數人在生命最後階段應對因慢性病帶來的潛在挑戰,這需要公私協力共同努力,才能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解方。告別慢性病困擾!政府近年推動「888計畫」,強調慢性病預防以降低不健康餘命比例,除了大眾熟知的三高,更要留心與其密切相關的慢性腎臟病,強化三高護腎健康識能並落實早篩早治,將有助於延緩病程進展,提升臺灣整體健康壽命。 響應2025年世界腎臟日「及早檢測,守護腎臟健康」主題,臺灣阿斯特捷利康(以下簡稱臺灣AZ)積極投入腎臟病防治,透過數位工具精準風險分級、幫助改善醫療給付,並推動完善的疾病管理模式,攜手政府與醫療機構減緩腎病衝擊。臺灣AZ總裁簡劭庭表示,臺灣AZ將持續支持政府健康台灣行動,致力於提供創新治療方案,與各界共創更長、更健康的未來。 及早揪出腎病變可延緩腎臟功能惡化 臺灣AZ積極投入 助政府醫界減緩腎病衝擊 臺灣已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國健署最新統計,國人平均餘命約80.23歲,不健康餘命卻佔比高達10%,相當於多數人的生命最後八年得面臨慢性病纏身、臥床、失能的挑戰,「不健康餘命」儼然已成為超高齡社會的最大威脅!根據最新的2023腎病年報,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已高達12%,而糖尿病衍生腎病變的比例逐年上升,從2021年的39.5%增加到2023年的43.5%;亦有統計顯示洗腎病人在透析後有近2成發生心衰竭併發症,顯示慢性腎臟病以及其共病所帶來的嚴峻影響,已成為台灣繼三高之後的重大公共衛生挑戰。 3月13日是今年的世界腎臟日,國際腎臟基金會聯盟組織已公布主題為「及早檢測,守護腎臟健康(Detect early, protect kidney health)」,強調全球對於早篩早治的重視,更有許多研究顯示,高風險族群如果能於早期揪出腎病變並進行適當治療,有機會延緩腎臟功能惡化,重獲腎力人生! 響應全球趨勢,臺灣AZ作爲在臺的國際藥廠標竿,向來推動創新的解決方案,包含透過數位策略工具達到精準的風險分級,幫助醫病用更聰明的方式管理慢性病,讓高風險族群及早篩檢。臺灣AZ與雲端照護平台攜手推動數位照護模式,此平台整合由臺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授權的「第2型糖尿病風險評估表」,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平台將依照病患狀態自動歸類分群、並同步發送衛教資訊,幫助達到更順暢的醫病溝通以及更精準的照護。在六個月內便有4,200名糖尿病患完成風險評估,其中高達九成有腎病變風險。  迎戰不健康餘命挑戰,AZ 響應政府 2030 慢病防治新目標 「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訂下將國人平均壽命提升至82歲,並將不健康餘命占比從10%降至8%的目標,並搭配「888計畫」啟航,聚焦三高防治,可見慢性病預防已是當前社會的首要之務,日前,「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更訂下2030年三高相關慢性病標準化死亡率降低1/3的目標,賴清德總統呼籲期盼公私部門協力合作,降低慢性病及其造成的失能風險。呼應健康臺灣政策,臺灣AZ也不遺餘力響應支持,並參與由美國商會臺灣(AmCham Taiwan)和美國在台協會(AIT)共同舉辦的2025健康臺灣樂齡論壇(2025 Healthy Aging Forum)。論壇邀集來自產官學各界專家代表交流見解,探討公私協力能如何深化全方位醫療藍圖,以因應超高齡社會帶來的挑戰與機會,並落實精準醫療,達成三高護腎「888計畫」的政策願景,進而支持實現健康臺灣的共同目標,本次論壇再次驗證了公私協力在推動全民健康的關鍵作用。 臺灣AZ總裁簡劭庭表示:「臺灣AZ已在臺深耕超過75年,始終秉持以病人為優先的理念,致力於提供病人更好的治療選擇,未來將持續透過具體行動促進更多合作,共建腎病防治新標竿,不僅落實藥廠的企業責任,更期望能與政府攜手,確保臺灣民眾能享有更長且更健康的壽命,邁向充滿活力且堅韌的未來。」 圖/及早揪出腎病變可延緩腎臟功能惡化,臺灣AZ積極投入助政府醫界減緩腎病衝擊

50歲以上腎友當心!免疫低下恐為帶狀疱疹「開路」 腎友染「皮蛇」當心!病毒攻擊恐影響腎功能,心血管健康拉警報

50歲以上腎友當心!免疫低下恐為帶狀疱疹「開路」 腎友染「皮蛇」當心!病毒攻擊恐影響腎功能,心血管健康拉警報

腎友當心皮蛇悄悄找上門!台灣長年位居全球洗腎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慢性腎臟病(CKD)盛行率將近15%,等同每七位成年人就有一位罹患腎臟病;然而,腎友除了面對腎功能逐漸下降的挑戰,民間俗稱的「皮蛇」(帶狀疱疹) 對腎友來說,也是一個高度被忽視的健康風險!台灣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許永和醫師說明,慢性腎臟病患者免疫力較低,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且多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本就容易受感染,若不慎遭「皮蛇」上身,不僅可能引發長期的疱疹後神經痛,還可能影響腎功能與心血管健康,使病情更加難以控制! 每年 3月第二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日,許醫師也呼籲,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關注腎功能與心血管健康,也可積極預防帶狀疱疹,而接種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保護措施。國際指引建議50歲以上成人,或18歲以上免疫不全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癌症、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類風溼性關節炎、使用免疫抑制劑患者等,可與醫師討論後,採取積極的帶狀疱疹預防措施,而慢性腎臟病患者可更積極預防帶狀疱疹,以守護自身健康。 腎友免疫力低 感染風險帶狀疱疹飆升 民眾雖熟悉帶狀疱疹,但因為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往往不覺得急迫、需要預防,但依據CDC調查,90% 成人體內存在帶狀疱疹水痘病毒,一旦免疫力低下就可能引發問題;除了會依生長部位不同,造成患者如遭電擊、火燒般的疼痛,嚴重恐可能導致中風、失聰或失明危機,痊癒後還可能產生延續數月的疱疹後神經痛,使患者身心俱疲、生活大受影響。 腎臟病患本身免疫功能較弱,帶狀疱疹病毒更容易趁虛而入!研究指出,腎友罹患帶狀疱疹的風險比無腎臟病者高出1.4倍,若合併其他共病,罹患風險更增加至1.65倍,而曾經過腎臟移植的患者,風險更高達9.13 倍!許醫師說明,腎臟病患者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若再受到額外免疫刺激,如感染帶狀疱疹,可能進一步引發全身性發炎反應,不僅可能影響腎功能,還可能影響食慾、睡眠,對整體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於透析患者,由於白血球功能受到尿毒影響,其免疫能力低落,若感染過帶狀疱疹也更容易復發,若發生嚴重皮膚感染或神經痛,還可能影響透析遵從性,甚至增加住院風險。 帶狀疱疹加速腎臟病進展,免疫低下者更需積極預防 許多民眾以為帶狀疱疹只是擦藥就好,但其實帶狀疱疹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即便皮膚病灶痊癒,仍有約30%的患者持續經歷劇烈疹後神經痛,且可影響長達數月甚至數年。若病毒影響視神經或臉部神經,可能導致視力受損、劇痛或臉部癱瘓。此外,未妥善處理的傷口也可能引發細菌感染,留下永久性疤痕 許醫師強調,慢性腎病患者的用藥選擇也可能影響共病管理,因此日常用藥與感染治療上需特別謹慎,特別是在感染帶狀疱疹後的治療策略應由醫師評估,避免因錯誤用藥而影響腎臟代謝,甚至加重腎功能惡化。 醫籲腎友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一起遠離皮蛇 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慢性病與感染風險交織,帶狀疱疹對腎臟病患者的威脅不容忽視,許多人會認為「等發病再治療就好」,但帶狀疱疹一旦發作,除了疼痛難耐,更可能對腎臟與全身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因此透過疫苗接種在內的預防措施至關重要。許醫師表示,腎臟科醫師普遍會主動與病患討論疫苗接種的重要性,而帶狀疱疹疫苗因可有效降低年長者及免疫低下族群的發病風險,減少併發症、住院與長期照護需求,因此在公共衛生與醫療經濟學的觀點上,被視為具成本效益的健康投資。觀察其他國家例如英國、澳洲、新加坡等,都已將帶狀疱疹疫苗納入公費補助,而台灣目前部分縣市也陸續推動疫苗補助政策,如台南市、嘉義市、嘉義縣、花蓮縣、苗栗縣、金門縣、馬祖縣、澎湖縣、新竹縣市等,許醫師也表示支持擴大補助政策,以減少國人感染風險,降低整體醫療負擔。 在世界腎臟日之際,許醫師提醒腎友,除了定期追蹤腎功能,也應與醫療團隊討論帶狀疱疹的預防對策,特別是50歲以上或合併慢性病的患者可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從日常健康管理到疫苗預防,全面守護自身健康,才能遠離帶狀疱疹的威脅,穩定控制病情,享有更健康的未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