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及企劃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異業合作、廣告、行銷合作洽詢、意見反應:[email protected]

上市櫃公司協會匯聚烏來的客廳! 台灣企業家孕育永續韌性 三維度ESG由馥森阪治正式啟航

上市櫃公司協會匯聚烏來的客廳! 台灣企業家孕育永續韌性 三維度ESG由馥森阪治正式啟航

文、圖 / 葉倩如 早上十點,一群台灣的企業家匯聚在烏來的客廳:馥森阪治Trio,這群企業家與自然重新連結,更讓心靈、身體與場域的永續盡情地綻放。 烏來是泰雅族人最終遷徙的部落,位在烏來的馥森阪治Trio,以泰雅族的家屋作延伸擴充,並傳遞深耕土地的意涵,在飽滿靈性能量的場域,由馥蘭朵集團打造沉浸式體驗的餐廳、表演空間與湯屋。場域園區分別為:Buta 步達、Ayan 雅諺、Yabox 犽梦以及雨籟書屋,「Buta步達」、「Ayan雅諺」、「Yabox犽梦」是泰雅族起源的三兄弟,也是三棟主建築的別號。 來到馥森阪治Trio,穿過鏽蝕隧道的「虹之聖堂」,十字架映照出烏來特別的空靈山景,甚至常有的彩虹光線映射,引領來到烏來客廳的人們回到心靈的原點、更是永續的起點,感受自然與人共鳴而引導的新價值。事實上,人生與企業都是以始為終,更是以永續經營與創造價值為目標。 圖/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東方領袖登山隊來到烏來的客廳:馥森阪治,心靈ESG啟航由馥蘭朵烏作為起點,並在馥森阪治種下永續價值的種子。 馥森阪治Trio:心靈、身體與場域三維度落實永續 烏來過去是泰雅族人的生活部落,也是烏來真正的主人,馥森阪治Trio定位為烏來的客廳,吸引各界人士來到客廳,不僅感受茂密森林欣欣向榮的能量與清新,更讓來到的人們能沉浸體驗泰雅族的文化故事。從入口的門口巨石,上面拼音刻畫著泰雅族的祖訓,烏來是泰雅族從原生地向外拓展走最遠的地方,遵循族內生活規範在此落腳,巨石運送的軌跡,正是泰雅族拓展至此的路徑,主理人以這一切曼妙的歷史意涵,建構「馥森阪治Trio」。 馥森阪治Trio以字義拆解分析,「馥森」代表滿溢的自然能量,更代表守護土地的萬物靈魂,象徵欣欣向榮意涵;「阪治」則向泰雅族靈魂人物阪治先生致敬;義大利三重奏之意的「Trio」更有著多重意涵,如泰雅族三兄弟,又像是場域裡的溫泉、美食、音樂元素,更有著心靈、身體與場域三維度皆落實永續的意涵。場域園區所提供的餐飲,揉合了原民風味、在地食材以及健康蔬食,在在皆由心靈的健康與永續出發。 貫串園區不同據點的步道,承載著溫柔而浪漫的歷史典故,以在地原住民傳統文化書寫空間故事,揉合建築物上的鷹架傳遞泰雅族原住民的詞彙語言,集結溫泉、美食和音樂的溫暖場域。 由馥蘭朵集團操刀,揉合了音樂與藝術表演、表演者帶領人們感受蘇菲旋轉,餐飲精心設計的原民風味、在地食材、健康蔬食,皆由心靈健康與永續的價值出發。 近期上市櫃公司協會東方領袖登山隊的一日行程,台灣企業實業家匯聚馥森阪治,在健行的同時,並開創企業韌性的對談交流,企業家深刻體驗夢之輪儀式,由心靈為核心,讓心靈本體與事業永續的精神交相融合、美麗綻放。東方領袖登山隊會長蔡秋鴻董事長笑著表示,東方領袖登山隊屬於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下的社團,這次齊聚烏來馥森阪治,特別感受其文化價值與歷史意涵,讓心靈沉澱是每位企業家所需。每月的第二周,東方領袖登山隊透過健行,不僅與自然有更多的接觸,同時也讓企業家之間有更多的交流。 圖/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東方領袖登山隊齊聚馥森阪治,身心靈永續的綻放是企業韌性發展的基石,並也種下永續價值的果實。 馥森敍事品牌發展執行副總經理徐維誠侃侃而談,馥森阪治定位為烏來的客廳,吸引各界人士來到馥森阪治園區坐坐、泡湯,現在更獲得大品牌的支持,像是墾趣,來到馥森阪治,彷彿來到自己溫馨家裡的客廳,愜意的放鬆,感受山內的清新能量。徐維誠日夜守護著阪治烏來這片場域,並啟動從心靈、身體到場域,真正落實心靈健康、永續ESG的啟程。 圖/阪治現由馥蘭朵集團操刀,揉合了音樂與藝術表演、表演者帶領人們感受蘇菲旋轉,餐飲設計的原民風味、在地食材,皆由心靈健康的價值出發。 馥森阪治園區有四棟建築,以泰雅傳統家屋為靈感,整合「弱建築」的價值理念,並且以竹子、茅草、和原木素材整體活用打造,盡可能減少人工設施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結構立於建築外部,也表徵了內在的永續靈魂在結構內得以充分發揮。園區內的表演者透過引導來訪的旅客,感受蘇菲旋轉的夢之輪,在身體不停旋轉的過程中,體驗身體內核的能量逐漸散放,大自然傳遞的愛與祝福更在夢之輪中完成傳遞,來到客廳的人們,回到內在、永續的起點。 馥森阪治前身是由原住民歌手尤勞・尤幹(又名「阪治」)經營的「阪治的家音樂餐廳喜來屋」,這裡最早是他的家,徐維誠副總開懷著述說,阪治其實是泰雅族語內褲的意思,穿著內褲在大廳裡跑來跑去,就是鼓勵來訪的人們可以在園區展現自我的內在,愜意喝茶泡湯,心靈的永續落實了,所參與的事業才能健康成長。馥蘭朵集團在2021年接手策畫營運,並由「馥森敍事」團隊,導入內容、設計、體驗與文化策展,讓空間豐富進而活化燦爛,更延續阪治的迷人熱情。

連展集團領航健康促進接軌公益 首站新店寶福里正式啟航  江淑芬里長:提升里民健康意識為關鍵

連展集團領航健康促進接軌公益 首站新店寶福里正式啟航 江淑芬里長:提升里民健康意識為關鍵

文、圖 / 葉倩如 連展投控集團攜手新店寶福里共同舉辦社區健康促進活動 連展投控集團看中健康促進與社區公益,並以健康永續ESG概念接軌國際,日前九月初,攜手新店寶福里深入在地社區公益,推廣社區健康促進,攜手新店區寶福里,於新店區七張里民中心舉辦社區健康促進活動,此次活動由連展集團全額贊助舉辦,並由全人健康照護高峰論壇執行團隊籌備執行。 活動現場安排專業藥師與營養師的專題健康講座與營養保健諮詢,由連展志工協助所設置的免費健康檢測站,檢測項目包含代謝症候群檢測、肌少症風險檢測、骨質密度檢測以及足弓足壓檢測,協助里民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況。里長江淑芬表示,所有里民鄉親熱情參與,活動過程中非常開心,不只關心自己的健康,更知道如何用儀器檢測自身狀態,由專業的檢測團隊協助,加深里民的信心,並且也協助里民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 圖/寶福里里長江淑芬與連展集團執行團隊合影,江淑芬認為協助里民提升健康意識是為關鍵。 全人健康照護高峰論壇公關組副執行長葉倩如表示,參加的里民除可免費參與健康檢測與講座,更可獲得連展集團贊助的健康APP全年使用權利,及現場健康好禮與餐盒。里民只要每月在APP內達標運動及日常健康飲食相關任務,即可累積抽獎次數,有機會獲得年度最大獎百萬汽車、知名品牌機車等多項大獎,目前持續號召更多企業與社區進行更多的合作。 串聯社區藥局資源  有效提升民眾健康意識 這次社區健康促進活動,同時串聯社區藥局資源,邀請三家藥局藥師共同參與:誠意中西藥局游志凱藥師,詠晴中西藥局陳偉欽藥師以及未來藥局丁尹立藥師。現場里民與藥師互動熱絡,藥師提供的親切專業諮詢,並更建立社區里民與藥局間的健康關懷網絡。 圖/曾煥中博士藥師、誠意中西藥局游志凱藥師,詠晴中西藥局陳偉欽藥師以及未來藥局丁尹立藥師共同投入社區健康促進活動。 依據活動後參加里民的問卷調查,據滿意度調查,活動當日里民回饋顯示:「非常滿意」高達93.3%,「非常願意與家人分享」更是100%,並有95.6%里民認為此活動使社區更加團結。里長江淑芬認為,這樣的里民活動能有效提升民眾健康意識,促進社區民眾健康,也希望未來與更多企業合作,能多多舉辦,持續為里民帶來實質的健康助益。 全人健康照護高峰論壇表示,今年「全人健康照護高峰論壇」將持續與多家企業攜手,於各地社區推動健康促進活動,並結合藥局資源,落實社區公益,打造完善的在地健康支持系統,倡導全人健康照護的理念。

創鑫生機攜手啟泰御方 用健康的產品呵護大眾 用實際行動推動公益擴大影響力

創鑫生機攜手啟泰御方 用健康的產品呵護大眾 用實際行動推動公益擴大影響力

文、圖 / 葉倩如 公益行動正式啟動 攜手擴大社會影響力 創鑫生機在18日於板橋大遠百啟泰櫃位舉辦特別公益活動,創鑫生機與啟泰御方攜手合作,透過企業傳遞健康與愛的力量,將彼此的品牌價值延伸至社會,為公益注入更多能量,並共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此次公益行動象徵創鑫生機與啟泰御方共同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專注在產品與市場的發展,更將公益視為品牌長遠經營的重要核心。這次活動特別邀請有音樂甜心之美名的藝術家林霈媞親臨現場支持,不僅代表創鑫生機與啟泰御方對守護大眾健康的堅持之外,現場分享其為創鑫生機聯名酒款創作酒標,該系列進一步成為公益計畫。 圖/創鑫生機與啟泰御方聯名酒款,以實際的行動支持藝術教育和弱勢族群。 創鑫生機表示:「企業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優質商品,而創鑫生機長期推出的健康食品,守護大眾的健康,更積極回饋社會。這次與啟泰御方的合作,正是透過實際行動,把關懷帶給更多需要的人。」每售出一組聯名酒款,即捐出部分收益給「炬輪小可樂果劇團」,以實際的行動支持藝術教育和弱勢族群。 品牌結合藝術力量 開創公益合作新模式 這不僅是一場品牌與藝術的交流,更展現了創鑫生機與啟泰御方共同致力於社會責任的決心。創鑫生機深信,企業發展不僅追求成長,更應與公益並進,透過行動將關懷落實於社會,使愛心綿延不絕。 圖/啟泰御方助力公益活動,不僅以健康產品為社會開創永續,更以公益活動擴充永續能量。 創鑫生機與啟泰御方合作數年,未來將持續深化,推動更多公益專案,把「美味、健康與社會責任」緊密結合,讓愛心在社會中不斷延續。啟泰御方總經理鄒明峻高度認同公益所啟動的新合作模式,除了聯名商品與公益活動結合之外,善款專款專用的公益計畫,將更長期性的支持弱勢團體的永續發展,讓藝術能量持續陪伴更多需要被看見的人。「藝術 × 公益 × 社會責任」的美好,由創鑫生機與啟泰御方共同落實。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 ! 約8萬熟齡族恐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視力受損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 ! 約8萬熟齡族恐因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視力受損

根據內政部最新數據,台灣人口已連續近 20 個月呈現負成長,加上出生率持續低迷,使得台灣正快速邁向超高齡社會的門檻。在這樣的趨勢下,如何建構完善的熟齡照護體系,已成為當前最熱門且迫切的社會議題。然而,除了日常生活的照護與陪伴,熟齡族群的健康挑戰也日益嚴峻,特別是與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其中,影響視力甚鉅的黃斑部病變,尤以在亞洲族群中盛行率偏高的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PCV),其帶來的永久性視力喪失風險更是不容忽視。最新研究數據指出,PCV 可透過積極治療改善視力,且逾半數患者能延長給藥間隔時間,為熟齡照護體系帶來一線曙光。 8萬6千熟齡因末期黃斑部病變恐嚴重影響視力 約六成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屬於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 不治療恐快速導致失明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好發於50歲以上熟齡族,且隨著年齡增加,罹患機率也大增;台灣每10位65歲以上老人,就有1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而末期黃斑病變發生率則約為1.9%,換算約為8萬6千位老人恐因疾病影響,而使眼睛中央視野功能完全喪失。 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PCV)為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nAMD)亞型之一,在亞洲人身上特別常見。據統計,在亞洲族裔的「濕性」老年黃斑部病變(nAMD)病例中,PCV 佔比高達 60%,遠高於西方國家。PCV 的特徵是脈絡膜血管末端形成類似葡萄串的異常血管病灶,猶如血疱,若不處理,有如計時炸彈,可能隨時爆破,令視力急降,並恐導致失明,早期診斷和治療對於幫助恢復視力和預防進一步視力喪失至關重要。 PCV 治療迎來新突破:積極治療有效改善視力並延長給藥間隔 過往,治療方式除了傳統的雷射光凝固治療、光動力療法,另外也可透過抗血管新生抑制劑來治療。近期在 2025 年歐洲視網膜專家學會(EURETINA)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為患者帶來了曙光。數據顯示,創新的治療方法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視力,還能顯著延長給藥間隔。在一年追蹤期間,患者的最佳矯正視力(BCVA)從基線平均提升 8.9 個字母(第 40、44 及 48 週平均) 。這相當於在標準視力表上多看近兩行。重要的是,61% 的患者達到息肉病灶完全消退,86% 的患者達到息肉病灶不活動,這些發現可望降低視網膜出血和視力喪失的可能性。

長庚醫療體系與美商默沙東合作再升級 擴大多元治療領域臨床試驗規模 優化診療路徑提升病患醫療體驗

長庚醫療體系與美商默沙東合作再升級 擴大多元治療領域臨床試驗規模 優化診療路徑提升病患醫療體驗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美商默沙東藥廠(MSD)昨(15)日簽署合作備忘錄,由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與美商默沙東藥廠台灣分公司總裁湯偉成代表簽署。這是繼 2013年林口長庚醫院與默沙東簽署合作備忘錄後,進一步將合作架構提升至體系級夥伴關係。未來,雙方合作範圍將擴展至基隆長庚、嘉義長庚、高雄長庚等長庚醫療體系醫院,促進臨床試驗資源整合與協同效益,也將強化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在默沙東全球性臨床研究計畫中的參與,形成更緊密的網絡。 圖/美商默沙東藥廠台灣分公司湯偉成總裁表示,默沙東致力推動在地臨床試驗及藥物可近性,期待未來與長庚持續推動台灣醫療發展。 長庚與MSD合作三十年升級 共創國際醫療新格局 程文俊主委表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默沙東三十年來緊密合作,持續推動國際級臨床研究。此次升級合作不僅是單一院區合作的延伸,更整合全體系的專業量能,以提升臨床試驗效率與品質,為病人帶來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並進一步強化台灣醫療研究在國際的競爭力。 美商默沙東藥廠台灣分公司總裁湯偉成則指出,默沙東長期投入新藥研發,2024年即挹注179.4億美元,是全球投入最高經費的藥廠之一。自1992年進入台灣以來,亦持續推動在地臨床試驗與藥物可及性。他強調,長庚醫療體系是台灣臨床與醫學研究的標竿,我們非常榮幸能與長庚建立長期且穩固的合作關係,共同為台灣醫療的永續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圖/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任委員表示,此次除擴大合作,更推動「診療路徑優化計畫」,將為患者帶來更佳的治療環境。 雙方推動逾300項臨床試驗 助力20種新藥問市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與默沙東自合作以來,已完成逾300項涵蓋多元疾病領域的臨床試驗計畫,協助超過20種新藥成功上市,帶給病人更多治療新選擇。未來合作將持續拓展至腫瘤醫學、疫苗與感染疾病、心血管代謝、免疫學、神經科學及眼科等多個治療領域,促進醫學研究再突破。 圖/長庚醫療體系與美商默沙東藥廠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延續30年合作默契,強化台灣醫療國際競爭力。 全新診療路徑升級啟動 更精準快速貼近病患需求 此次合作的另一大亮點,是共同推動「診療路徑優化計畫」,此計畫將檢視院內流程,以提升醫療服務效率,縮短病人等待時間,並有效避免醫療資源浪費。同時,也將秉持永續經營理念,在醫療人力有限的挑戰下,藉由創新的團隊協作與管理模式,將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為病患提供更智慧、更快速精準且貼近需求的醫療體驗。 圖/長庚醫療體系與美商默沙東藥廠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延續30年合作默契,強化台灣醫療國際競爭力。

臺灣農村的洄游實踐 邁向15屆展現成果

臺灣農村的洄游實踐 邁向15屆展現成果

農業部主辦「第十五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於今(14)日在合庫銀行國際會議中心辦理「成果發表會暨頒獎典禮」,蕭美琴副總統親自到場頒獎並為同學們加油打氣,並肯定這項持續辦理至今邁入第15年的競賽,帶領青年學子深入農村,以專業與創意點燃地方活力,為臺灣農村注入永續契機與新希望。本次競賽共20個團隊歷經2個月的駐村,在激烈的競爭下,由國立聯合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學生「笑年ㄟ,安啦!」(駐村於臺中市大安區大安農會)榮獲本屆金獎,並獲得15萬元獎金。另外由東海大學景觀學系「津沙拾味」、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草圖學社」獲得銀獎,朝陽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戰鬥務農族」、國立嘉義大學景觀學系「Ready 瑞里」及國立臺東大學文化資源與休閒產業學系「RE 喜待鹿樂源」奪得銅獎。 蕭副總統除親自揭曉及頒發金、銀、銅等大獎,並至駐村團隊靜態展攤巡禮,頒發洄游精神獎,與學生及社區夥伴熱烈交流 副總統指出,洄游是一條不斷循環的河流,讓青年人把能量帶到社區,社區也同樣回饋最多的資源跟溫暖的學生,這是善的循環。青年跟社區一起往前走,這也是臺灣寶貴的力量。 黃昭欽次長致詞表示,洄游農村不只是競賽,還把年輕人的創意跟所學及專長帶到農村,並跟農村的人事地物景產生結合,在激盪之後產生火花。相信參加過洄游比賽的同學,未來在記憶的某一刻,一定有觸動到的時候。而洄游的青年們就是農村最好的農業大使。 本屆共有20隊、152位學生於暑期進入全臺19縣市農村駐村,議題涵蓋產業升級、數位科技導入、空間活化、食農教育、綠色照顧、體驗優化、品牌行銷及人文技藝等面向,展現跨校、跨領域合作的豐碩成果。今年更與信義房屋、索爾視覺效果、向天歌創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最美農村故事館、余順豐花生觀光工廠、詩蘭慕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臺灣育才協會、創集團等單位攜手合作,公私協力共同培育農村未來人才。 同時,本屆新增「最佳舞臺展現」、「最佳靜態布展」及「社區一家」等獎項,鼓勵青年展現更多元的創意與能量,彰顯駐村行動在舞台表現、策展規劃及社區融合上的亮眼成果。 洄游農村競賽是起點,青年行動則是延續。為鼓勵青年將創意化為長遠實踐,農業部同步推動「青年回鄉行動獎勵計畫」,年滿18至45歲即可申請,入選者每年最高可獲得80萬元,最長可執行三年。115年度徵件即日起至9月30日(星期二)中午12時止,歡迎有志青年踴躍參加,詳情請見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官網最新消息(https://www.ardswc.gov.tw/Home/News/news_list)。 圖/第十五屆大專生洄游競賽頒獎典禮大合照 圖/副總統洄游巡禮

失智友善繪本 呼籲社會共同關懷

失智友善繪本 呼籲社會共同關懷

文、圖 / 葉倩如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逐年持續攀升,國民健康署響應2025年國際失智症月,以「行動關懷.理解失智」為核心,推出失智友善繪本《途中的光芒》,從失智阿公的視角描繪記憶剝落與家人陪伴,期望社會大眾正確認識失智症,減少汙名化,共同營造理解與支持的友善環境。 讓失智者的能力被看見、讓差異不被放大 每年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今(2025)年主題為「Ask About Dementia, Ask About Alzheimer’s」(關心提問,理解失智),國民健康署以「行動關懷.理解失智」為核心,呼籲各界共同營造失智友善環境,今年特別編製「途中的光芒」失智友善繪本。繪本以細膩筆觸與柔和配色,將失智阿公「剝落的記憶」巧妙地視覺化、予以具象的描繪。熟悉的事物在失智的阿公的腦中時而清晰、時而模糊,有時像拼圖般缺了幾塊,卻在家人與友善社區的溫暖陪伴下,一點一滴被光與色彩再次重新填滿,依然保持著生活的節奏。 便利貼與清單成為阿公日常的友善利器,幫助他記得下一步動作,也讓家人知道該怎麼陪伴他才是剛好。儘管阿公遇到許多困難,仍然想要自己繫鞋帶及完成各種生活細節。繪本從「不知何時起,我的世界需要努力拼湊」到「我想讓大家知道,原來的我還在」,傳達出失智者只要被理解與尊重,生活就能穩穩前行,「我依然是我」! 建立健康生活型態,推動失智友善台灣 國民健康署沈靜芬署長表示,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而是需要社會全體共同理解與支持的重要健康議題。面對高齡化社會,國民健康署致力於推廣對失智症正確認識,鼓勵民眾從生活中建立健康生活型態,透過均衡飲食、運動、社會參與、避免三高(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吸菸等,積極降低罹患失智的風險。同時,國民健康署期盼友善不只是理念,而是全民都能參與的日常,從去除失智症汙名化、倡議失智者人權,讓失智者在社區中能安心生活,與家人共享有尊嚴及品質的美好日常,也呼籲國人理解並與失智者同在,打造失智友善環境。 失智友善繪本《途中的光芒》預計在本(114)年度10月底完成編印,並於11月底完成2D數位動畫製作,完成後將放置健康九九網站,歡迎各界推廣運用。 延伸閱讀: 1.【途中的光芒】 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8898 2.【如果你迷路數位繪本】 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7427 3.【來自遺忘星球的爺爺繪本影音】 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7317 4.【失智症十大警訊】 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4253 5.【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工作手冊】 https://health99.hpa.gov.tw/material/6889

三軍總醫院完成《華盛頓外科學手冊第九版》中文翻譯 9月16日新書發表會隆重登場

三軍總醫院完成《華盛頓外科學手冊第九版》中文翻譯 9月16日新書發表會隆重登場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全體主治醫師群齊心協力,完成國際經典外科專書《華盛頓外科學手冊第九版》最新版的中文版翻譯,並將於2025年9月16日舉辦新譯本發表會,向全國醫療專業人員與社會大眾隆重介紹這本臨床外科重要工具書。 《華盛頓外科學》自問世以來,即為國際間外科領域的重要參考書籍,內容涵蓋從基礎外科原則、各系統外科疾病之診斷與治療,到手術技巧與臨床決策等完整知識體系。此次翻譯計畫在台灣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國防部軍醫局局長蔡建松教授的構想與支持下,由三軍總醫院外科部統籌,結合各專科主治醫師的臨床經驗與專業領域,歷時一年多完成全書中文化,期望讓更多國內醫學生、住院醫師、外科專科醫師以及相關醫事人員,能以母語直接吸收最新且權威的外科知識。 為確保專業性與精準性,每一章節皆由對應領域的主治醫師親自審譯,並參照台灣臨床實務作適切調整,兼顧國際觀與在地化。此書的出版,不僅是醫學知識的翻譯,更是外科經驗與智慧的傳承,對提升國內外科醫療品質具有深遠意義。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盼藉由此次新書發表,促進專業知識的交流與推廣,使外科學習者與臨床醫療團隊在診斷與治療上能更精準、有效,最終惠及更多病患,實現醫學教育與臨床照護的雙重進步。

小學畢業前就高度近視!台灣兒童近視低齡化、度數上升快,醫師:眼球結構變化不可逆

小學畢業前就高度近視!台灣兒童近視低齡化、度數上升快,醫師:眼球結構變化不可逆

高度近視發生年齡提早 小學三、四年級是近視高峰期 台灣兒童近視問題日趨嚴重,與現代生活型態密切相關。珍世明眼科診所王孟祺醫師指出,3C產品使用年齡下降及學業壓力增加,都是近視低齡化的風險因子。根據WHO預估,2050年全球將有一半人口是近視族群,而台灣大學生目前約九成為近視者,其中十分之一更屬於高度近視,高度近視與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併發症有關,家長尤要注意兒童早期近視問題。 王孟祺醫師表示,台灣兒童近視呈現發生年齡提早、度數增加快速、高度近視比例高等現象,小學三、四年級是近視高峰期,甚至也有入學前就已達到高度近視案例。目前WHO已將高度近視下修為500度,提醒家長如果孩子一年近視增加100度,小一就近視,小學畢業前就可能已經高度近視,務必與醫師配合,把握黃金控制期,以減少近視快速惡化對孩子視力的影響。 眼球結構變化不可逆 高度近視容易更早發生白內障 王孟祺醫師表示,兒童成長過程中近視度數快速增加,容易在短時間內從輕度近視進展到中度甚至高度近視,且後續併發症多數不可逆,即使治療也難以恢復原有視力。此外,研究顯示高度近視者較容易產生早發白內障,也更可能發生視力模糊與光線散射問題。可歸納與高度近視有關的視力問題類型包括: 1. 視網膜病變:眼球拉長使視網膜變薄,增加視網膜裂孔與剝離的風險,也可能出現近視性黃斑部病變,包括出血、裂孔與脈絡膜新生血管,嚴重影響中央視力,導致閱讀與辨識能力受損。 2. 視神經相關疾病:高度近視患者罹患青光眼的風險高出一般人數倍,視神經對眼壓的耐受度降低,容易造成不可逆的視野缺損。 3. 水晶體與玻璃體異常:除早發性白內障外,玻璃體退化造成的飛蚊症亦是常見問題,若伴隨視網膜裂孔,甚至會演變為眼科急症~視網膜剝離。 兒童近視控制要及早 散瞳劑與角膜塑形片應有正確觀念 兒童近視控制除了定期檢查,臨床上常使用散瞳劑、角膜塑型片等工具,王孟祺醫師說明,低濃度散瞳劑(0.01%或0.05%)主要作用是放鬆睫狀肌,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造成假性近視。當孩子仍處於「近視前期」(遠視儲備不足75度)或假性近視階段,散瞳劑可有效減緩近視進展。甚至讓部分度數恢復。即便已是真性近視,散瞳劑仍能發揮類似角膜塑形片的作用。但驗光準確性非常重要,應避免將假性近視誤判為真性近視。 至於角膜塑形片則是一種特殊設計的硬式隱形眼鏡,王孟祺醫師解釋,夜間配戴6至8小時角膜塑形片,透過鏡片輕壓角膜可使角膜弧度暫時變平,隔日清晨取下後能在白天獲得清晰裸視力,不必配戴眼鏡,也不會因為散瞳劑而感到畏光,特別適合活動量高的孩子。 不過角膜塑形片效果僅為暫時性,一旦停止配戴角膜就會恢復原狀,近視度數也會回復。一般須滿9歲才能配戴,務必要由眼科醫師檢查角膜弧度與度數是否合適,也要注意持續清潔以減少感染風險。 853240培養用眼習慣 學業表現變化當心視力警訊 王孟祺醫師提醒,雖然臨床上可以透過散瞳劑、角膜塑形片等方式幫助控制近視,家長仍不能忽略孩子的用眼狀況,建議掌握「853240」六個口訣讓孩子培養良好用眼習慣: 8:每天睡眠八小時。兒童若因3C熬夜,睡眠不足會影響眼睛健康,充足睡眠能促進恢復與發育。 5:每天攝取五種蔬果。均衡飲食提供抗氧化物與營養,有助維護眼睛功能。 3:坐姿三直角。閱讀寫字時,身體、膝蓋、手肘應維持直角,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因姿勢不良造成近視。 2: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多項研究證實,戶外陽光與遠距離注視能有效延緩近視發展。 4:遠離四種3C產品。避免長時間近距離使用手機、平板、電腦與電視,應以大螢幕、遠距離取代小螢幕。 0:近距離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規律休息能放鬆睫狀肌,減少眼睛疲勞。 兒童視力變化易受環境影響,王孟祺醫師指出,幼兒期若看電視無正常反應、常跌倒或撞到東西,都可能與視力異常有關,如果發現孩子出現鬥雞眼、外斜視或瞳孔白色反光更要盡快至眼科檢查。學齡期的孩子即便有視力問題也可能不敢主動告訴師長,應注意是否經常瞇眼、皺眉,或喜歡靠近螢幕、走到電視前面等近視警訊。 王孟祺醫師提醒,孩子3歲起就能學習比視力表,確認視力是否正常,當入學後發現視力低於0.8,應盡快至眼科進一步評估是否有屈光異常或是否有斜視、弱視等問題。此外,學業表現也可能反映視力問題。如果孩子課業表現突然下降,可注意是否因為坐在後排無法看清楚黑板而影響學習,並將視力檢查列為優先考量。

A.S.O阿瘦首度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以「足測3.0 × 循環 × 零負擔」展現鞋業永續行動力

A.S.O阿瘦首度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以「足測3.0 × 循環 × 零負擔」展現鞋業永續行動力

第四屆亞太永續博覽會於9月13日圓滿落幕,今年首次參展的台灣鞋業龍頭 A.S.O 阿瘦,以「足測3.0 × 循環 × 零負擔」為核心,展示鞋業在健康與環境永續上的新嘗試,因互動體驗與設計細節受到高度關注,成為展場焦點之一。 全球鞋業年產量逾 224 億雙,其中多數最終進入掩埋場。鞋子結構平均由 40–60 個零件組成,增加了回收難度。阿瘦此次首度公開可完整「封閉循環」的永續鞋,以海洋回收紗線與一體成型設計打造,讓鞋款能整雙回收、再製。該鞋平均碳排放量僅約 7 kg CO₂e,較傳統製鞋減少達 9 倍。 除了產品創新,阿瘦同步展出升級版「動態足壓量測3.0」,結合 AI 智慧分析與 1,728 個感測點,只需 90 秒即可完成檢測,並串聯超過 60 萬筆足部大數據,提供個人化健康建議。展會期間,體驗區人潮踴躍,顯示鞋業從銷售商品走向「健康應用」的轉型潛力。 阿瘦的展區設計同樣落實永續,入口以回收紙材打造「ASO+」字樣,並利用製鞋餘料與循環再生原料構成海洋意象,如鯨魚尾鰭、白海豚與綠蠵龜,呼應海洋保育議題。展區在建置與回收過程中達成減碳幅度 83.9%、回收率 99%、材料取代率 92%、再使用率 98%。這些成果,讓「永續」不只是口號,而是有數據支撐的實際行動。 阿瘦表示:「永續行動力,必須從日常出發,從消費者腳下走出的每一步,累積成產業與社會的改變。我們希望證明,一雙好鞋可以同時是環保、舒適,也能是零負擔的選擇。」 此次參展不僅針對鞋業碳排挑戰提出解方,也將「足部健康」納入品牌價值。這一雙軌嘗試,既呼應歐盟正推動的延伸生產者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EPR),也回應社會對於健康管理的需求。未來台灣鞋業如何在「健康 × 永續」間找到平衡,將成為產業能否成功轉型的重要指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