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努力越想離職?小心掉入「假性努力」陷阱:用忙碌證明自己

為什麼越努力越想離職?小心掉入「假性努力」陷阱:用忙碌證明自己

2025/11/27
當你每天加班、做到最晚卻依然無法停止腦中的「是不是該辭職」念頭,這並非單純的「職場倦怠」,而可能是陷入了所謂的「假性努力」陷阱——你看似拼命,卻始終無法將努力轉化為看得見的成果與滿足。當這場「拼命」變成你與工作的拉鋸,離職的念頭也便悄然生成。

心理學研究指出,過度的「形象勤勉」與「忙碌儀式」讓人誤以為自己在奮鬥,卻無助於真正掌握工作、提升效能或收穫成就感。以下將從4個面向剖析,為何越努力的人反而越想離職,並提供讓「努力」重新找回意義的方向,趕緊看下去。

想離職是掉入假性努力的陷阱

假性努力,是指那些看似高效率、實則無產出的行為——每天忙著回信、列清單、開會、打卡,卻忽略了這些行為是否能真正推動成果。心理學家指出,當人們將「忙」當成價值感來源,就會進入一種「努力表演」的循環,透過忙碌來證明自己值得被肯定。

然而這樣的努力往往徒勞無功,只換來精疲力盡與自我懷疑。根據相關職場調查指出,越是認真的員工越容易離職,因為當努力被視為理所當然,當付出無法轉化為被看見的成果,動力就會崩塌。

你以為自己在前進,其實只是被困在勤奮的假象裡,被習慣與期待拖著跑,直到有一天才驚覺:原來我並沒有更靠近目標,只是在毫無意義的忙碌中載浮載沉。

掌控感與成就感流失

在職場中,真正有價值的努力應該是「可掌控且有意義」的行動;然而,當你越投入卻越覺得無力,問題往往出在掌控感的流失。根據心理學中的自我效能理論(Self-Efficacy),當人感覺自己對結果產生的影響力下降,動力便會隨之崩塌,且挫折感會隨之提升。

許多勤奮的員工正是如此:提早完成、主動承擔、加班加點,卻仍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被要求做得更多。當努力得不到明確的回饋、升遷與認可,挫折感便會累積成無力感。

研究顯示,過度認真的人更容易失衡、影響身心健康。當你發現自己傾盡全力仍被困在原地,離職往往不代表逃避,而是重新奪回對人生的掌控權。換句話說,離職念頭往往不是因為抗壓性低,而是因為你深知「自己很努力卻被卡住了」。

焦慮性忙碌的情緒過勞

過去我們常以「倦怠」(Burn-out)形容職場疲乏,但「越努力越想離職」的根源,往往是焦慮在作祟。你不停工作,卻始終感覺空虛——安全感與成長感都沒有被填滿。心理研究指出,當代人容易陷入「假性進步」的陷阱:不停學習、更新、回覆訊息,卻沒有實質推進。這種「看似努力卻徒勞」的忙碌,會消耗意志、放大焦慮。

於是,我們在加班、拖延與自我懷疑的循環中耗盡能量。當努力再也無法帶來成就感,離職不只是逃離,而是一種重新找回節奏與方向的自我救贖。與其繼續陷在惡性循環的迴圈中,不如勇敢跳脫當下,給自己一個重新定位、從頭開始的機會。

想離職解方:讓努力回到正軌

既然問題從來不在於「努力不夠」,而是「方向錯了」,那麼走出困境的關鍵便在於三件事——清除假性努力、重建掌控感、找回意義。

首先,你可以先從小事開始著手,把每日儀式化的忙碌,轉化為能真正能推動成果的行動。其次,重建掌控感也很重要,可以藉由與主管明確討論回饋機制,讓你的付出與成果建立連結,重新感受到影響力。

最後,問自己:「我做這份工作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成長、為了價值感,還是單純為了賺錢而被迫忙碌?」當你明確你的內在驅動,能讓你更好地修正努力的方向。而當努力瞄準你真正重視的事物時,迷失的感覺便不再如影隨形。

能者多勞其實不合理

讓人萌生離職念頭的,往往不是疲憊的身體,而是在不斷付出中卻看不到回饋、失去掌控,甚至覺得自己只是在扮演「很好用的員工」。所謂「能者多勞」看似讚賞,實則是一種制度化的剝奪——越有能力的人被分配越多工作,卻未必得到等值的尊重與回報。

真正的問題不在努力本身,而在於努力被誤用。好消息是,這一切都能被修正——當你開始區分「忙碌」與「有效行動」,重新掌握節奏與成果,並回想當初為何選擇這份工作,努力就能重新有意義。當努力服務於你的成長與價值,而非他人的期待,你就不再是被耗盡的「能者」,而是能主導自己職涯的人。

延伸閱讀:
你被職場PUA了嗎?不敢請假、休假還在回工作訊息,6點檢視你的「企業健康度」
看起來無害卻在背後偷偷捅刀?專家研究指出:這種職場同事都有4個隱藏特點

(本文獲Bella儂儂授權轉載,原文為:你不是職業倦怠,而是被困在假性努力裡!心理學揭:為何越努力的人越想離職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從美麗的需求到快樂的靈魂,「Bella 儂儂」以女性為發聲主體,是台灣第一本女性時尚雜誌,歷史最悠久、創刊41年最久的全方位女性時尚精品雜誌。

「Bella 儂儂」內容議題除了時尚之外,更橫跨美妝、生活、品味、旅遊、社交...等議題,主張在生活中創造美麗、在原創中展現高度。自1984年創立以來,與所有女性一起成長、與時俱進,除了平面雜誌之外,更整合網站、電子雜誌、手機應用程式、圖書、Social Media,讓美麗與快樂的閱讀養分隨處可得,能量無限擴展。

「Bella 儂儂」隸屬儂儂國際媒體集團,國際版本有馬來西亞版,讓我們一同 「做自己最時尚」。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