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只是感冒,怎麼會併發嚴重肺炎?小心「免疫衰老」害病毒入侵
長者易出現「免疫衰老」
長輩只是小感冒,怎麼會併發嚴重肺炎?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免疫系統也會逐漸退化,這種現象稱為「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ce),這會減少免疫細胞的種類與數量、發炎物質分泌及引起發炎反應等,讓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因此,當長者感冒受病毒感染後,容易讓細菌伺機而入引發細菌性肺炎。
此外,由於免疫衰老現象,使得長者感染時出現不明顯的症狀,例如低燒、食慾不振、疲倦等,讓家人與照顧者更不易察覺。這時候,若病情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卻因錯誤使用而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讓身體更無法抵禦細菌的入侵。
延伸閱讀:
保健品開封要放冰箱嗎?乾燥劑、棉花要丟嗎?藥師教你「正確保存法」
長者用抗生素需謹慎評估
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統計,2015~2019年間與抗生素相關的藥害救濟申請案件中,60歲以上的比例高達47%。此外,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分析2018~2022年藥品嚴重不良反應通報案件資料也顯示,抗生素為主要引起我國高齡者發生藥品不良反應的藥品,同時觀察到長者有較高機率發生藥品交互作用,是藥品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在臨床上,長者常見的細菌感染包括泌尿道感染與肺炎等,醫師會視病情需要使用抗生素來抑制感染惡化。然而,由於高齡者常伴隨肝腎功能衰退、慢性疾病或多重用藥等情況,使其更容易出現藥品不良反應。
例如,使用磺胺類抗生素(Sulfamethoxazole)時,長者發生文內註解: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是由藥物引起的嚴重皮膚反應,可能導致大範圍脫皮、壞死及多處黏膜受損,常見於口、眼、生殖器等部位,嚴重時可波及器官,造成體液流失與代謝異常。 (Stevens-Johnson syndrome)或文內註解: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是由藥物引起的嚴重致命皮膚病,初期有高燒、喉嚨痛和結膜炎,隨後全身出現紅疹、水泡、皮膚剝落及黏膜損傷。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等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的風險明顯較高。綜合上述資料可見,長者使用抗生素時,應更加謹慎評估與監測,以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確保用藥安全。
延伸閱讀:
抗生素可以搭胃藥吃嗎?藥害救濟基金會揭真相:反而影響藥物吸收
抗生素使用4大注意事項
藥害基金會提醒,長者因免疫力較為低下,平常應做好預防措施,例如應勤洗手、戴口罩等,若出現原因不明的低燒、食慾不振、疲倦或意識紊亂等病徵,應就醫檢查。而在就醫及用藥時,更要確實遵守以下4點,確保用藥安全:
- 抗生素由醫師開立:抗生素的開立應由醫師考量感染的控制、抗藥性、藥品不良反應、個人生理、疾病及用藥等狀況,進行審慎評估後開立。
- 主動告知完整用藥史及病史: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病史、使用之藥品、中草藥與保健食品及過敏史等,幫助醫師釐清身體狀況(如肝腎功能、慢性疾病等),以開立合適的治療藥品、劑量與療程。
- 遵照醫囑用藥:使用任何藥品前應遵循醫師或藥師指示按時服用藥品,以及配合醫師安排的時間回診。抗生素類藥品不可隨意停藥,以避免抗藥性的細菌產生,面臨未來無藥可治的風險。
- 留意用藥後反應:於用藥期間隨時注意用藥後的反應,若身體出現異狀,如不明發燒、皮膚疹、口腔破、眼睛紅腫、異常疲倦、意識改變或其他不適症狀,應盡速回診諮詢原處方醫師或藥師。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