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飛機小孩哭鬧超崩潰!旅遊專家曝5大選位策略:避開艙前隔板座位

搭飛機小孩哭鬧超崩潰!旅遊專家曝5大選位策略:避開艙前隔板座位

2025/10/20
在搭乘飛機時最怕的狀況之一,莫過於被幼童的哭鬧聲干擾,難以休息。旅遊專家提出根據多年經驗所整理的「避開哭鬧嬰兒」機位策略,《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教你如何在訂票時避開這種情況,只要掌握避開機上嬰兒哭聲的5大策略,例如選對特定航程時間或座位,就能讓你的飛行旅程更安靜愉快。

每日郵報報導,道恩(Dawn Morwood)是旅遊公司「Cheap Deals Away」的共同創辦人,該公司致力於幫助消費者避免為假期支付過高費用。她表示:「乘客其實對座位的選擇擁有比自己想像中更大的主導權。只要善用正確策略,就能大幅提升坐到安靜機位的機會。」

延伸閱讀:
搭機隨身行李超重怎麼辦?她揭「1招窮遊秘訣」激省1700元託運費

避開機上嬰兒哭聲的5大策略

1. 避開艙前的隔板座位
飛機每個區塊分隔牆後的「隔間座」(Bulkhead Seat)保證了足夠的腿部空間,雖然這些座位因為腿腳能得到伸展而受歡迎,但事實上卻是嬰兒的集中地。原因在於航空公司通常會在艙前牆面裝設嬰兒搖籃,這讓有嬰兒同行的家庭獲得這些座位的優先選擇權。

2. 善用座位圖
多數航空公司在訂位過程中會提供座位圖。懂得看圖的旅客能夠提早辨識可能有嬰兒的區域,提前避開。道恩指出,留意座位圖上的嬰兒圖示或嬰兒床標誌,那就是你的早期警告系統,部分航空公司甚至會標示哪些列安裝有搖籃,讓乘客更方便選擇安靜座位。

3. 選擇機尾區域
許多旅客偏好前排座位,為了能快速登機與下機,但這策略對於追求寧靜的人來說,反而可能適得其反。道恩表示,有孩子的家庭為了方便進出與靠近廁所,通常會選擇前段座位;相較之下,機尾區域或大型飛機的側翼角落通常較安靜,也較少有家庭會選擇。

4. 選擇非熱門時段航班
除了選座之外,航班的起飛時間也有關鍵影響。深夜與清晨的班機(俗稱紅眼航班)通常較少家庭搭乘。道恩表示除非萬不得已,否則有嬰兒的家庭通常會避免在不利時段飛行。

像是晚間11點起飛或早上6點的航班,遇到哭鬧嬰兒的機率相對較低。

5. 研究限制嬰兒的機艙區域
有些航空公司或特定機型的座艙會限制嬰兒進入,這類成人專屬區域雖然不多見,但仍值得研究。例如某些豪華經濟艙或特殊配置的座艙會對嬰兒有限制。

延伸閱讀:
出國托運行李前「先拿手機做這件事」!旅遊達人曝「1招」成功索賠

選對位置讓整趟旅程更愉快

道恩強調,若你是重視飛行品質與安靜空間的乘客,正確選座就是你唯一能掌控的部分。她說:「你無法控制其他乘客,但你可以決定自己要坐在哪裡。許多人為了省錢隨便選座,結果一整趟旅程都被嬰兒哭聲搞得痛苦不堪。」

她建議從訂票開始就應該策略性思考,不僅查看座位圖,也要評估起飛時間與機型配置:「選擇靠後排或避開艙前可能要多花點錢,但換來的安靜與休息,絕對物超所值。擁有一趟平靜的飛行,往往就能讓整趟假期從第一天開始變得更加美好。」

(本文獲元氣網授權轉載,原文為:搭機最怕遇到吵鬧幼童?旅遊專家曝「避開機上嬰兒哭聲」五大選位策略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元氣網提供最即時的健康醫療新知、專業醫療解析以及多元豐富的健康內容,深耕保健、疾病、營養、樂活訊息,熟悉民眾關注的議題與語言,也能用同樣的話語和民眾溝通,讓網友讀者都能成為照顧家人的好幫手。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