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少吃碘、不能喝牛奶?營養師:恐缺「1營養素」反增骨鬆風險
碘是什麼?食物來源?
碘是一種微量元素,非放射性的碘散佈在整個大自然中,其中最大的來源就是海洋,當碘進入到大氣循環時,會與水和其它粒子結合並進一步滲入土壤及表層水中,也會被生長在其中的植物吸收。
所以我們攝取蔬菜,水果時可以得到微量的碘,海帶、海菜等海洋食材也含有豐富的碘,但台灣海域地形陡峭讓海帶、海菜的碘含量不穩定,因此推薦要攝取碘都以經過碘強化的精鹽為主。
延伸閱讀:
心情不好吃什麼?營養師推薦「15種快樂食物」靠吃就能成功紓壓
每天要吃多少碘?
一般人建議攝取量
數據顯示,健康成人體內約有15~20毫克的碘,其中有80%存在於甲狀腺,當碘攝取過多時,健康人可由尿液排出以調節碘濃度,但對那些具自體免疫抗體或對高碘耐受力較差病患,就可能引發甲狀腺機能亢進等問題,進而可能要採用限碘飲食。
甲狀腺亢進患者建議攝取量
甲亢所採用的低碘飲食為每天攝取少於50微克,這是非常嚴格的量,但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治療方式與時程不同,並非每位病患都需要吃低碘飲食。
有些病患只有在治療時需要短暫限碘,而且貿然限碘狀況下,反而有可能會出現甲狀腺機能低下的問題,所以是否需要如此嚴格的限碘,仍建議詢問醫師意見。
延伸閱讀:
早餐來碗「燕麥」低GI高營養!一文解析「燕麥功效」防骨鬆、糖尿病
為什麼牛奶會含碘?
牛奶含有高量碘的訊息在網路上廣為傳播,然而為什麼只有牛奶含有高量的碘,卻沒聽說牛肉是高碘食物?
當牛吃下了含有碘的牧草或飼料,也同時攝取到碘,這樣碘不應該只存在牛奶中,應該也會分佈在牛肉中才對,可是為什麼我們並沒聽過牛肉含有豐富的碘,而在醫院的衛教單上也鮮少提醒甲狀腺機能亢進病患要避免食用牛肉。
國外會使用含碘消毒劑,乳牛會吸收進體內
這些資料大多都提到一杯牛奶(240毫升)含有約88~168微克的碘,依照這個數字確實碘含量不低,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因此很容易攝取牛奶導致碘過量。不過,這些數字是引述自一篇2004年的調查,調查內容為分析美國波士頓地區居民的碘來源,其中包含麵包、牛奶及嬰兒配方奶等食物。
然而,有一個具有決定性的資訊卻被引述者忽略了,在原始的文獻中有提到,乳牛在擠乳後,酪農會使用含有碘的消毒劑(iodophor,碘伏)來清潔乳頭及擠乳裝置,因此估計約1%的碘會經由皮膚接觸進入乳牛體內,進一步顯著增加牛奶中的碘含量。
除此之外,更早期於1978年發表的研究也指出,牛奶中的碘含量會受到含碘伏的消毒抑菌劑所影響。
國內酪農業會使用不含碘的消毒劑
從行政院農委會與其他乳製品業者官網了解,目前仍會使用優碘清潔牛隻的乳頭(連結),有些酪農使用擦拭法,有些則使用浸泡法,所以接觸時間與劑量的差異對牛奶中實際含碘量的多寡有待商榷。
除了碘液,也有不含碘的新潔爾滅(溴苄烷銨)、次氯酸鈉與洗必泰(氯己定)等消毒劑可供酪農使用(連結)。若是使用不含碘的消毒劑,牛奶中的碘含量就能大幅度下降。
台灣牛奶的碘含量不高
雖然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目前並無食品的碘含量數據,但輔仁大學營養科學系在2014年有針對台灣乳品進行含碘量分析,結果發現市售液狀乳製品含碘量分別為每公升鮮乳52 ~125微克(包含全脂、低脂和脫脂)、調味乳8~67微克、強化牛乳36~118微克、保久乳7~96微克。
換算後相當於一杯240毫升的鮮乳僅含有12~30微克的碘,若依據每日飲食指南建議攝取1.5~2杯,至多只會攝取到60微克,還未達到 150微克的碘建議攝取量。
有甲狀腺亢進不建議隨意限奶
研究發現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患,在尚未確診時就可能因為甲狀腺素過量分泌而使骨質代謝失衡,骨密度的流失會比健康者更快、更早出現,若是飲食上限制了奶類及奶製品等最佳的鈣質來源,反而會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
依照鈣質與碘含量,對於甲狀腺機能亢進病人而言,牛奶並非完全不能碰的食物,重點還是放在總碘量,正在限碘的患者應該要更注意是否有吃到碘鹽、海帶或海菜,所以養師還是建議可以適量攝取奶類及其製品,避免缺乏鈣質。
再次提醒大家,若懷疑自己有甲狀腺機能方面問題,第一時間還是需要就醫並接受常規治療,同時詢問醫師與營養師,了解飲食上的需要注意什麼事項,千萬不能自行限制或增加飲食中的碘攝取,以免加重了症狀。
(本文獲好食課授權轉載,原文為:營養師解析》甲狀腺亢進不能喝牛奶?破解飲食迷思!)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