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尿液顏色看身體警訊!茶色尿、紅色尿⋯「這種尿液顏色」小心貧血
2025/7/30(2025/7/30 11:15更新)
尿液其實無菌,比口水還乾淨
沒錯!除了尿道口可能會有些細菌之外,健康人的尿液在膀胱中其實是「無菌」的。相較於含有大量細菌的口水,尿液其實乾淨多了。也因此,醫療上通常會採用「中段尿」來檢測感染(或用導尿管導尿)。
除非尿液採集過程被汙染,否則只要檢查出有細菌,就代表有尿道感染的情況。所以,幫寶寶換布布時,被尿尿「偷襲」不用太緊張,尿很乾淨的。
延伸閱讀:
尿尿「有泡泡」表示腎臟出問題?不一定!教你「3招」判斷正不正常
為什麼尿是黃色的?
是因為其中含有一種稱為「尿膽素」(urobilin)的色素。它是紅血球分解後,經過一連串代謝產生的副產物,最後透過腎臟排出。
尿液的顏色,能間接反映身體狀況:
- 深黃:多半是水喝太少,別忘了補水,避免脫水。
- 幾乎沒顏色:喝太多水,或可能正服用利尿劑。
延伸閱讀:
頻尿、夜尿、急尿⋯是攝護腺肥大或攝護腺癌?泌尿科醫揭「1關鍵」
尿為什麼會臭?是什麼東西造成的?
尿液的主要成分包含:
- 水(約95%)
- 尿素(urea):代謝蛋白質後產生的氮類廢物
- 電解質:如鈉、鉀、氯等
- 其他代謝產物:如尿酸、肌酸酐、尿膽素
其實剛排出的尿液氣味並不明顯,但接觸到空氣和環境中(例如馬桶裡)的細菌後,其中的尿素就會被分解成氨(NH₃),俗稱阿摩尼亞(ammonia),接著就會漸漸聞到熟悉的「阿摩尼亞味」,這就是尿液在馬桶裡放久沒沖水,會出現刺鼻尿騷味的原因。
此外,有些食物也會改變尿味,例如:蘆筍、咖啡、蒜頭、高劑量B群等,都可能會讓尿液有特殊氣味。但若出現以下異常氣味,要提高警覺,請盡快就醫檢查:
- 甜味:可能是糖尿病
- 腐敗味或魚腥味:可能是泌尿道感染或代謝異常
尿尿顏色、狀態異常別忽視
出現以下情況,都建議儘早就醫:
- 紅色尿液:若當天沒吃甜菜根、火龍果等紅色食物,要小心是血尿
- 紅褐色或茶色尿液:若合併疲倦、黃疸,要警覺是否為「溶血性貧血」。例如蠶豆症(G6PD 缺乏症)的小朋友,接觸到禁忌食物,就可能出現這樣的狀況。
- 尿液有持續泡泡,超過1~2分鐘沒消失:若每天都這樣出現,可能是「蛋白尿」的表現。
(本文獲傑登醫師授權轉載,原文為:比你以為的還乾淨,關於「尿尿」的3個冷知識!)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你可能還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