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容易心浮氣躁!藥師揭立夏養生秘訣:多吃「酸味食物」養心

天氣熱容易心浮氣躁!藥師揭立夏養生秘訣:多吃「酸味食物」養心

2025/5/5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代表夏季的開始與到來,立夏之後高溫炎熱,大量流汗造成陽脫氣虛、氣喘吁吁,長時間下來也會導致心氣虛弱。對此,藥師分享立夏養生之道,養生注重「使氣得泄」,適度流汗排出身體裡的熱氣;此外,夏天流汗較多時,酸味食物具有收斂的特性。

本篇文章目錄

立夏養生應適度流汗

立夏是24節氣之一,代表著夏天的到來。立夏開始,晝長夜短,氣溫升高,容易使人心浮氣躁,根據《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到夏季養生應要「使志無怒」,不輕易動怒,盡量維持心情平和舒暢,以避免心火過於旺盛傷心神。

夏天因為炎熱的天氣而躲在冷氣房,或在戶外正中午進行激烈運動,大汗淋漓,兩者皆過猶不及;立夏養生應要「使氣得泄」,適度流汗排出身體裡的熱氣,流汗過多反而耗氣傷陰,建議可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並在運動過後補充水分。

延伸閱讀:
流汗後皮膚起疹子?「熱過敏」害你癢到受不了:這1點和蕁麻疹不同

立夏養生吃酸味食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安青說,中醫認為「春養肝,夏護心,秋養肺,冬補腎,四季養脾胃」。根據陰陽五行五臟與五色的對應,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而心臟對應紅色,所以要養心紅色食物最適合,可以多補充紅色食物。

夏天流汗較多時,酸味食物具有收斂的特性,適當吃酸能預防流汗過多、生津止渴,夏天盛產的桑葚、紅西瓜、紅棗、番茄⋯⋯等,都是養心好食材。

延伸閱讀:
立夏是「泡腳」好時機!中醫揭「2藥材」排除暑溼:還能改善香港腳

山楂幫助除油解膩

5月的民俗節慶包括母親節與端午節,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為吃粽子,國人喜歡吃大餐慶祝,而大餐後總是會因為飲食過量,造成胃部飽脹消化不良等腸胃道症狀。

陳安青指出,山楂茶或仙楂餅,都能幫助除油解膩。山楂其實就是俗稱的仙楂,屬於薔薇科植物山里紅的乾燥果實,山楂性微溫,味酸甘,入脾、胃、肝三經,以中醫以形補形的概念,山楂中空與血管相似,因此有助血管運行,山楂能刺激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加強燃脂和提高消化速度,中醫常用於治療胃病、心血管疾病

陳安青補充,山楂常見製成花形狀的仙楂糖,需注意若是甜度較高的山楂糖就不能吃太多,若想達到消食化瘀的功效,最好是山楂乾以熱水沖煮效果最好,胃酸過多、胃潰瘍或腸胃功能較弱的人,避免空腹或大量食用山楂,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