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走跳不代表沒有「骨質疏鬆」!醫揪「3指標」速測:中●●項就要醫

能走跳不代表沒有「骨質疏鬆」!醫揪「3指標」速測:中●●項就要醫

2023/11/20
隨著年紀增長,骨量便會逐年減少,當骨量流失過多,原本骨頭變得多孔隙、脆弱,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一名60歲老婦的媽媽就是案例之一,原本身體健康,卻在一次跌倒後髖部骨折,從此臥床不起,經醫師診斷為骨質疏鬆。老婦深怕自己步入母親後塵,不小心也「一跌不起」,因此到家醫科做骨鬆諮詢與檢查,檢查結果顯示也有骨質疏鬆。

本篇文章目錄

經醫師評估後,老婦每半年施打一次骨鬆藥物,並額外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再配合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再次檢查,她的骨密度數據未再持續下降,成功守住骨本。事實上,骨鬆完全沒有症狀,許多人是骨折了才發現自己有骨鬆,因此高風險族群更應該定期檢測,避免骨折和後續併發症。

延伸閱讀:
家中長輩如何訓練肌力?快學「這6招」用椅子就能練:先做對1姿勢

骨質疏鬆1招檢測

恩主公醫院家醫科醫師周志傑指出,骨質疏鬆大部分發生在高齡族群,但仍有其他高風險族群需要注意,包括停經後女性、體重過輕(BMI值<18.5)、長期使用類固醇、抽菸、喝酒、父母曾有髖部骨折病史、患有甲狀腺疾病或其他內分泌代謝疾病等。

怎麼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周志傑建議,可以用3種指標自我檢測是否有骨質疏鬆,只要符合其中1種,建議進一步就醫評估是否有骨質疏鬆:

  • 身高比年輕時矮3公分
  • 體重過輕(BMI<18.5)
  • 靠牆站立時,頭枕部無法接觸牆面

延伸閱讀:
就怕長輩跌倒換關節!骨科醫籲「4招防骨鬆+增肌關鍵」同時都要做

治療骨鬆等於預防骨折

周志傑說明,骨質疏鬆的治療方式有皮下注射藥物和口服藥物,因每個人骨鬆的程度不同,醫師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注射頻率與口服次數。他也強調,骨密度只要流失,要再增加就相當困難,治療骨質疏鬆是為了預防骨折及後續的併發症,只要骨密度數據持平且沒有發生新的骨折,就算是治療成功。

多補充鈣質、維生素D

想要預防骨質疏鬆,除了藥物治療外,飲食和運動也是重要管道之一。周志傑提醒,飲食方面可盡量挑選富含鈣質的食物,像是奶類、小魚乾、豆腐、深綠色蔬菜、芝麻、海帶等,也可以補充含有鈣質與維生素D的營養品。

運動方面則可以重訓、打太極拳、登階、跳舞,若以上強度太高,可從步行和慢跑開始嘗試。他呼籲,骨鬆是完全沒有症狀的無聲殺手,民眾應及早開始存骨本,才能降低骨折的發生率。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