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苦等換腎,為什麼輪到了卻沒人接受?專家揭陷入「模仿陷阱」不自覺

明明苦等換腎,為什麼輪到了卻沒人接受?專家揭陷入「模仿陷阱」不自覺

2023/1/31
現代社會很多人寧可放棄思考、盲目追隨意見領袖,也不願自己思考,那很可能深陷「集體錯覺」中。美國知名教育發展心理學家陶德.羅斯(Todd Rose)於《集體錯覺》一書中,運用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集體意識的謬誤,並以科學實證,幫助我們重新思考這些問題,並奪回理智思考的權利。以下為原書摘文:

模仿陷阱(the copycat trap)

2009年,溫提姆.麥凱比(Wenhtim Mccabe)因為鬱血性心衰竭而被送進當地醫院,醫生發現他的心臟和肺周圍堆積了大量液體。5年前,他的妻子克莉絲汀娜(Christina)捐出1個腎保住了提姆的命,但如今提姆的身體卻開始排斥這個腎臟,而且心臟也出現問題。醫生只好幫他接上血液透析,然後等待新的腎臟到來。

於是提姆開始等。一直等、一直等。提姆又高又壯,頂著一頭棕色的短髮,有著1個雙下巴,淺藍色的眼睛炯炯有神。講話的時候一絲不苟,紐約口音非常濃厚。他在病床上一直等,2010年年中某次洗腎的時候電話響了起來,提姆切到免持聽筒並且擠出微笑。電話的那邊是個推銷員,說他贏得了一趟「免費的巴哈馬旅遊」。

美國每年有10萬個美國人像提姆這樣等待腎臟,但捐贈者每年只有2萬1千人。這些等待腎臟的病患,大約有四分之一會在1年內死亡。而且如果你拿起等待名單,映入眼簾的畫面會更慘,你每天平均會看到17個人在等待過程中死去,而且每9分鐘名單上就多1個人。這時候也許你認為,這只是因為需求遠超過供給而已;但之後你檢查了一下供給,發現將近五分之一的腎臟被丟掉了。

延伸閱讀:
做決策時,正向思考就能帶來好結果?《高勝算決策》作者這麼說⋯

這是怎麼回事?這樣的悲劇,是名單的設計缺陷,加上我們對他人選擇的想像共同造成的。當美國出現1顆腎臟,負責單位會先列出適合移植的患者名單,然後根據患者的登記順序,依序詢問名單上的人。也就是說,如果名單上的第1個人拒絕接受移植,第2個人就會被迫在沒有資訊的情況下,決定要不要接受那顆腎,而且幾乎沒有考慮時間。

這種制度讓腎臟像是賣不出去的房子一樣,在名單上待得越久,看起來好像品質就越差。想像你是名單上第20位,你聽到這顆腎已經被拒絕19次,會不會懷疑它是因為狀態不好,才會被前面的人接連拒絕?在現實之中,有十分之一以上完全健康的腎臟就是因為這樣,在反覆拒絕之後被丟棄。

那19個人明明等著腎臟來救命,卻陷入了一種陷阱,我稱之為「模仿陷阱」(the copycat trap)。他們資訊不夠,所以直接假設前面的人都是深思熟慮之後拒絕了這顆腎臟,所以這顆腎臟一定有問題。也就是說,他們的判斷很可能不是因為那顆腎臟並不適用,只是因為腎臟移植的排隊機制缺陷,以及患者擔心移植到不合用的腎臟,因而過度小心而已。

「模仿陷阱」比我們以為的更常見。例如路上如果有一間狀況很好的房子一直賣不出去,我們通常會認為這房子一定有問題:閣樓鬧鬼、地下室積水、結構年久失修之類。你在公共廁所排隊洗手的時候,如果某個水龍頭一直都是空的,你大概會像其他人一樣,認為那裡的水管堵住了。而如果你失業了,待業時間越久,找到新工作的機會就越低,因為雇主會想,之前的雇主沒把你搶走,一定是你有什麼問題。

當我們覺得資訊不夠可靠,或者自己判斷不夠可信的時候,就會開始根據別人的行為來作決定,陷入了「模仿陷阱」。我們的大腦會下意識地找資料「證實」我們看到的事情,尤其是在不夠確定的時候,只要某些人看起來好像比我們更有知識,我們就會不自覺跟隨他們。此外,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確定自己的觀點和知識百分之百正確,這時候我們也會用模仿來填補空白。

延伸閱讀:
害怕決定、擔心別人的看法?焦慮症專家:試著做「不完美」的決定

多問一句「為什麼?」

例如把腎臟直接丟掉的問題,其實就有解決的方法。而且那個方法簡單到大家都沒想過,直到麻省理工學院的張娟娟提出來,大家才如夢初醒。張娟娟認為,只要排隊的人在拒絕腎臟的時候額外附上理由,問題就能改善。只要多加一句「我剛好要出門旅行」、「我得了重感冒」、「這顆腎的適合度不夠高」,排在你後面的人就能知道這顆腎的真實情況,做出更好的判斷;我們也就不會陷入集體錯覺,因而扔掉一堆可以用的腎臟。

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腎臟移植問題,也適用於其他地方,很多時候只要多問一句「為什麼」,就不會跟著前人一起錯下去。當你問完為什麼,你就更能用自己的知識來判斷,不需要直接遵循別人的觀點。你就更能把自己的觀點跟別人的觀點融合,從中找出合理的資訊,做出自己的決定。

有人可能會擔心,問「為什麼」會帶來麻煩。沒錯,這句話問得很直,可能會讓人覺得冒犯;但有趣的是,人們其實喜歡分享自己的觀點,喜歡解釋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那樣的選擇。哈佛大學一項研究指出,即使是拿「你覺得可以墮胎嗎」這種非常敏感的問題請對方分享觀點,對方也會產生正面感受。光是彼此請教,就能讓我們更喜歡彼此。

這種分享資訊的傾向是我們的本性,之前讓我們撐過了大自然的演化考驗,如今也讓臉書收益滿滿。它讓我們更容易建立關係、培養感情;並且促進了知識交流,讓我們得以學習彼此,甚至指揮彼此。

總歸來說,多問一句「為什麼」不僅不會引發什麼問題,還能帶來一大堆好處。它能加深你與他人的聯繫,更能防止跟著別人一起錯下去。你一聽到對方在解釋理由時,開始說「事情就是這樣啊」、「因為大家都這麼做啊」,你就知道這個決定可能根本就沒什麼好理由,只是一種集體錯覺而已。一句簡單的「為什麼」,就能揭開行動與判斷背後的真相。

我們第一時間通常都會猜錯其他人行動的原因,當我們問過「為什麼」,我們就不會用這種假設來做決定。我們一旦聽到別人的理由,就能評估對方的狀況能不能套用到我們的價值觀跟優先順序,知道他們的意見能不能拿來參考。

總之,雖然我們應該仔細觀察其他人的行動與意見,但同時也得保持獨立思考,不能直接盲從,無論對方是一大群人還是我們眼中的權威人士都一樣。也許獨立思考很累,但這樣才能讓每一個人成為自己,才能讓社會正常運作、存續下去。

(本文摘自/集體錯覺:真相,不一定跟多數人站在同一邊!/平安文化)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