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別再吃它!醫曝習慣不改,未來每5人恐1人死於此

感冒別再吃它!醫曝習慣不改,未來每5人恐1人死於此

2021/11/19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採訪報導)感冒別再吃抗生素!吃錯藥,可能反讓你養出「細菌抗藥性」,未來可使用的治療藥物將越來越少。感染科醫師警告,民眾應有正確使用抗生素觀念,若新的抗生素研發無法跟上腳步,無藥可醫恐成「現在式」。

抗生素是一種可抑制細菌生長、殺死細菌的藥物,但近年卻因為新冠疫情延燒,加重抗生素抗藥性問題惡化,導致細菌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提高、住院時間拉長及醫療支出增加,部分細菌抗藥性比例增加3倍,若新冠肺炎患者加上抗藥性細菌感染,更可能導致住院時間延長3至5倍。

抗藥性細菌感染死亡比例逐年升 未來每5位就有1位
台灣感染醫學會理事長王復德警告,台灣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嚴峻,不只醫療院所內抗藥性細菌感染個案比例逐年攀升,更有部分細菌已有高達7成抗藥性。若無法及時找到解決方法,2050年台灣將有3.3萬人死於此,相當於每5位死者就有1位是因為抗藥性細菌感染所導致,間接影響GDP損失2%,換算下來,每年的經濟損失恐達3,000億台幣。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陳宜君理事長表示,高達7成國人對於抗生素的用途認知錯誤,不清楚其僅能用來對抗細菌感染,好比是,抗生素對於普通的感冒無效,因為感冒通常是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是針對細菌的。

而醫療機構對於抗生素使用,也存在不合理原因。根據調查,專業醫療人員也可能因為「抗生素認知不足」、「避免醫療糾紛」等原因,面臨不當使用抗生素的困境。尤其在新冠疫情間,若醫療院所內因投入防疫而忽略感控措施,雙重因素下更容易導致細菌抗藥性增加,病人預後狀況通常不好。

7成醫師警告 合併抗生素可能導致預後差
根據《感染控制雜誌》調查,近9成受訪感染科醫師認為,常需合併2種以上抗生素治療、或改用廣效型抗生素,但7成以上醫師表示,可能因此導致副作用增加、住院時間拉長、預後較差等。

陳宜君進一步指出,台灣除了對抗生素抗藥性重視不足,藥品儲備問題也是一大挑戰。由於細菌抗藥性問題難以緩解,在缺少誘因下,僅少數藥廠願意投入抗生素研發,恐將造成面對抗藥性細菌無藥可對使用的窘境。

陳宜君呼籲,全民應一同努力,民眾也要熟記「4不1要」抗生素觀念:

1.「不」主動要求抗生素
2.「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來吃
3.「不」吃他人的抗生素
4.「不」要隨便停藥
5.「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

即便服用抗生素,務必依照醫師的處方指示用藥,並確實完成用藥療程,切勿擅自停藥,也不可使用他人的處方藥物或自行購買。醫師也應遵守控管與正確開立抗生素的原則,避免開立過量、不適當或不必要的抗生素。

陳宜君期盼,政府能夠給予更多支持,建立關於研發或引進新藥的友善環境,並鼓勵感染管制措施落實執行,讓患者得到更好的醫療照護,減少抗藥性細菌感染症的發生,進一步也能減少財務負擔,讓醫師與民眾都能夠擁有良好的醫療環境。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