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寶寶斷奶期後自己吃 降低肥胖

研究:寶寶斷奶期後自己吃 降低肥胖

2012/2/9(2022/3/15 19:3更新)

許多父母認為寶寶在斷奶後的飲食更加重要,幾乎都還是會餵寶寶吃東西以維持健康;但英國一篇最新研究指出,其實若讓斷奶期的寶寶自己進食,不但會清楚表達對麵或米飯等偏好,寶寶發胖的機率也比較低,相對能降低未來長大後變胖的可能。

一般來說,寶寶會在4至6個月時慢慢邁入斷奶期的階段,大多醫師會建議父母能開始添加副食品,如五穀根莖類或麥糊等的糊狀食物,接著約在7至9個月時,寶寶除了有咀嚼能力之外也開始會自己用手抓食物吃,且從11個月後可完全吃固體食物,但許多父母卻放不下心,仍用餵食的方式讓小孩吃飯。而英國諾丁漢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父母其實可以讓寶寶自己進食,選擇麵、飯、吐司等的偏好,且寶寶能自行控制食量,以防止在斷奶期發胖。

研究人員指出,由於嬰幼兒時期的肥胖與成年後的體型有很大關係,倘若在斷奶期讓寶寶自行進食,可以讓小朋友免掉未來擔心是否要減肥的麻煩。而諾丁漢大學是針對155名20個月大至6歲的小朋友做調查,分成6成的自行餵食組與4成的被餵食組,發現自行餵食組的體重較為正常健康。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