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礙者

衛生局體貼民心 身心障礙者居家鑑定

衛生局體貼民心 身心障礙者居家鑑定#身心障礙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綜合報導)照顧身心障礙者並不輕鬆,除了龐大的醫療費用外也耗費大量的心力及時間,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制度在今年7月11日正式施行,提供更貼近家庭的服務。設籍基隆市的民眾如有下列的情況:經診斷為植物人者、全癱無法自行下床、需二十四小時使用呼吸器或維生設備、長期重度昏迷,需要接受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者,家屬可持身心障礙鑑定申請人由醫療機構開具之3個月內醫療診斷書或病歷摘要、申請人身分證正反面影本,至基隆市衛生局醫政科填寫「基隆市身心障礙居家鑑定申請表」,衛生局確定符合居家鑑定資格後,將通知指定鑑定機構前往鑑定。鑑定處所於基隆市申請人,提出申請至指定鑑定機構鑑定的時間約需要7到10天;如鑑定處所是在其他縣市的申請人,則因指定鑑定機構轉請鑑定處所所在縣市衛生局協助辦理,會有較長的等候時間。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身心障礙鑑定者的鑑定費用是由政府編列預算支付,申請人無需支付出診費及居家鑑定費用,但指定鑑定機構如依其專業判斷要求申請人到院接受相關醫療檢測,也需要申請人積極配合,勿無故拒絕或要求衛生局變更指定鑑定機構,彼此合作讓鑑定工作順利完成。

地方加碼!彰縣身心障礙者福利多

地方加碼!彰縣身心障礙者福利多#身心障礙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葉臻/綜合報導)政府對於身心障礙者的保障,雖然有早在九十六年七月十一日公布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卻仍無法做到全面完善,該法主要保障身心障礙者平等參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權利,明定各主管機關及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之主管權責,主要為彰顯政府保障身心障礙者權利的決心,對於個別身心障礙者的特殊需求,則給予支持服務,強調以就業、教育機會的提升。但九十七年全面開辦補助健保以外之居家護理與居家復健的十年長照計畫,尚未將五十歲以下之身心障礙者納入補助服務對象,較難以全面落實提供身心障礙者所需之個人照顧服務。身心障礙人口約占彰化縣總人口數的二十分之一,彰化縣政府為加強推展身心障礙者福利,特別增加編列經費,開辦多項身心障礙者福利政策,居家護理與居家復健亦包含在內,凡是持有身心障礙手冊或證明者,不限年齡,凡有需求者均可提出申請,申請後經過評估確有居家護理或居家復健需求者,即可由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派案居家護理或居家復健機構,到府提供專業的護理與復健服務,落實對身心障礙者的照顧。

身心障礙者人數增 已改採用ICF新制

身心障礙者人數增 已改採用ICF新制#身心障礙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我國身心障礙者人數增加、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修正,我國自101年7月11日起以「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作為身心障礙鑑定的新制度。據統計全國持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數,自民國80年的20萬4,158人,至100年底已增加至110萬0,463人。為提升身障者的各項權益、使福利資源獲得更有效的分配,我國改採與世界衛生組織接軌的「ICF」作為身心障礙鑑定新制,提供給每一位身障者更適切的福利服務。ICF以八大健康功能系統作為分類,除現制的鑑定醫師評估身障者身體功能與構造(bs碼)外,再新增一位醫療鑑定專員評估活動參與及環境(de碼)狀況。醫療鑑定完成後,由社政單位提供身障者需求評估,依照每一位身障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個別化的福利服務。自101年7月至104年7月止,凡初次申請身心障礙証明或屆期換證者,皆可至各縣市指定身心障礙鑑定醫院進行鑑定;若為持有永久身障手冊者,則在104年7月至108年7月再行鑑定即可,欲知更多相關訊息,可至行政院衛生署ICF專區查詢。

更好、更堅強 身心障礙朋友用舞蹈說出內心話

更好、更堅強 身心障礙朋友用舞蹈說出內心話#身心障礙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心智障礙的朋友不易敞開心胸與人互動,加上害怕與人交談時更不敢直視,童傳盛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童瑞文指出,為了讓身心障礙朋友能夠適時的緩解壓力,因此透過舞蹈團體活動的輔助治療,希望可以讓他們敞開心防,逐漸的增進口語的表達能力。目前財團法人童傳盛文教基金會承辦臺中市政府社會局「臺中市海線區身心障礙者社區資源中心」服務方案,於8月份每星期二、四舉辦「舞出生命的亮點─舞蹈治療諮商團體」活動,藉由舞蹈方式輔助治療,增進身心障礙朋友放鬆心情緩解壓力,敞開心胸與人互動。參與舞蹈活動的朋友以心智障礙的朋友佔大多數,由於每個人的生長背景及狀況也不同,因此希望藉由團體活動來幫助他們是很重要的一環,像是一名14歲的阿文(化名),在就讀國小時,被老師發現阿文很難與其他學童相處,人際關係不好常導致阿文引發暴躁及負面的情緒,後阿文的爸媽帶著阿文就醫診斷,發現阿文罹患了「肯納症」也就是俗稱的「自閉症」,查出病因後,阿文的爸爸說,如今知道原因,只要輔助的方法可以輔助阿文改善,都會讓他參加,而參加舞蹈團體活動後的阿文,明顯較會與人互動了。身心障礙者的朋友有些可能缺乏良好口語表達能力,內在的心理該如何表達呢?當心情低落時,如何能夠有效紓解呢?台灣舞蹈治療協會理事長李宗芹表示,透過舞蹈治療,以簡單的節奏韻律,讓成員藉由自發的肢體表達,作為諮商師分析其與心理之間的關聯性,因語言是理性的,舞蹈是感性的,口頭無法言說的話,身體會幫你說出來。期盼藉由辦理舞蹈治療諮商團體以身體作為媒介引導出參與成員的潛能與需求,逐步建立「我可以過得更好、更堅強、更寬廣」的自信心,達到自我內在滋養成長。

一起看電影!讓身心障礙朋友感受看電影的樂趣

一起看電影!讓身心障礙朋友感受看電影的樂趣#身心障礙者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一般人到電影院看電影是稀鬆平常的活動,但對於多數的身心障礙朋友來說卻很少有機會到電影院享受看電影的樂趣,主要受限於交通能力及環境的限制而導致身心障礙者與社會產生疏離感,因此,童傳盛文教基金會今日(27日)上午9點舉辦「那一天 我們一起看電影」活動,讓身心障礙朋友到市區看電影,享受看電影所帶來的樂趣。今日的活動童傳盛文教基金會特別選擇無障礙設施規劃齊全的場所,提供身心障礙朋友一個安全友善的環境,讓身心障礙朋友選擇喜愛的電影,讓參加的陳姓學員說:「平常很少有機會到電影院看電影,這次與大家一起出來很開心」;王姓學員也說:「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感覺,跟在家裡看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好刺激!」;而另一位陳姓學員原本足不出戶,在接受該會的交通訓練後,當天更學著自行搭公車到達活動地點,並說:「在公車上一直怕坐過頭,還好順利到達了!」看電影的過程中,伴隨著電影院的聲光享受,大家都沉浸在電影的劇情裡不時呵呵大笑,而在活動結束後,每位身心障礙者臉上都掛著滿足的笑容,相信都帶著滿滿的收穫踏上歸途。童傳盛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童瑞文表示,青少年身心障礙者若能與社會多加互動有其幫助,除了可以減少他們對社會的陌生感,還能從中訓練他們搭乘交通的能力,因此由社工們帶他們去看電影,可增進他們參與社會的能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