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

定位精準!3D列印增存活率

定位精準!3D列印增存活率#3D列印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7歲女性病患長期、間斷性地乾咳,安排胸部斷層檢查,發現右下肺葉有一0.5公分大小毛玻璃樣病灶,持續幾次追蹤下,體積增大至0.7公分,結合最新3D影像重組定位,提供精準下刀位置,摘除0.8公分腫瘤,確定是右下肺葉微侵犯的肺腺癌,術後10天狀況穩定順利出院,目前持續門診追蹤。可轉換立體影像 用於客製化植入物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李世俊表示,術前肺功能檢查大都正常,因為是單一病灶,腫瘤尺寸較小且無轉移跡象,結合3D影像重組定位,進行單孔胸腔鏡輔助右側第六肺節切除手術併縱膈腔淋巴結摘取,切除肺節大小約9.5x6x2公分,腫瘤實際大小約0.8x0.5公分3D列印(3D printing),又稱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已經被應用醫療器材開發以及手術模型的建立,甚至移植器官也是發展重點,3D列印能將醫學影像像是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MRI),甚至3D超音波轉換成為立體影像以及模型,可用於患者客製化植入物和手術導引版。能將病人器官定位 降低手術風險李世俊醫師表示,胸腔鏡微創手術是目前胸腔外科執行肺腫瘤切除手術最常用的方式,而3D列印技術能將病人的氣管,支氣管,肺動脈,肺靜脈等邊界定位出來,透過重組後的立體影像,提供手術醫師能在術前透過各角度的旋轉來了解血管以及支氣管的相關位置,藉以模擬手術進行時可能會遇到的狀況,降低手術產生的風險。肺癌為國內10大癌症死因之首,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影像偵測早期肺癌,進而手術治療提高存活率,這次手術,結合單孔胸腔鏡,單一肺節切除及術前3D影像重組定位,對肺癌的病灶做到更精準的切除,也可兼顧病人未來毒生活品質。

亂牙難取模?3D列印有辦法

亂牙難取模?3D列印有辦法#3D列印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小雪是名亭亭玉立、眉清目秀的16歲女孩,卻因犬齒(虎牙)齒列空間不足而外突,在外觀上讓小雪相當自卑,因牙齒擁擠清潔不易造成多處蛀牙與填補物,但令她長期卻步的是矯正治療所需的傳統取模,小雪天生易被誘發嘔吐反射,始終無法接受口中被填滿流動的取模材,現有口內掃瞄機,可以讓患者不用為了檢查牙齒忍受取模。牙齒美觀問題 影響心理及人際關係齒列紊亂,不僅影響口腔清潔及健康,有的病人因為美觀問題而鮮少開懷大笑,甚而影響心理及人際關係,當代醫學齒顎矯正技術不斷精進,許多以往有需求卻無法接受傳統治療的人,都可以得到滿意的結果。傳統採用流動性藻膠 翻模可能造成誤差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楊淳琇表示,牙齒矯正是透過持續施力於牙齒上、藉由牙周膜內細胞和周圍齒槽骨產生的生理性反應讓牙齒移動,重新排列整齊,改善功能及外觀,過程中需要多次取模,傳統的取模方式是採用具流動性的藻膠置於口內,過程中容易引起病人的噁心感,翻模的過程亦可能造成變形及誤差。全角度掃瞄 只需1~3分鐘可獲取齒模一口亂牙不必害怕,現有「口內掃描機」,配備一套完整的數位分析診斷系統,能對牙齒及周圍組織進行全角度掃描攝影,只需短短1~3分鐘的時間便能獲取3D數位化齒模,能讓病人即時了解自己的口腔情形,有助臨床病情解釋、分析及溝通,沒有印模材的異味,可大幅避免嘔吐反射及不適的感覺。更重要的是數位取模可大幅減低傳統取模過程中造成的誤差,減小取模失敗需重取之機率,得到的數據更加精確,爾後再透過輔助軟體精算牙齒的比例,有助於完美的矯正治療。

脊椎側彎壓迫心肺 3D列印提升手術成功率

脊椎側彎壓迫心肺 3D列印提升手術成功率#3D列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一名年僅13歲的國中生,因為原發性脊椎側彎問題,彎曲角度過大,不僅外觀改變,甚至壓迫到心肺,醫師指出,脊椎側彎的治療方法,依據嚴重程度而有不同。當彎曲角度超過四十度時,病患外觀會出現明顯改變,嚴重者甚至壓迫到臟器,影響心肺與腸胃功能。此時醫師多半建議開刀矯正及固定。一般手術麻醉時間長 對病患不利自從3D列印加入陣容,醫療領域起了如虎添翼的變化,像是脊椎側彎手術的成功率,就可以看到明顯提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醫師陳賢德表示,日前收治兩位十三歲的患者,有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的問題,彎曲角度大,不僅外觀改變,其中有一位甚至有壓迫到心肺的狀況。經評估過後,決定採用開刀方式治療。手術治療脊椎側彎最普遍且傳統的做法,是進行脊椎內固定,在每一節脊椎椎弓根打釘,並在脊椎兩側植入金屬鋼條,以機械力學的方式矯正脊椎側彎。然而在椎弓根置入螺釘時存在許多風險,包括神經損傷、血管損傷、內臟損傷、椎弓根釘錯位及背部肌肉損傷等,許多即時性或永久性的後遺症。尤其錯位椎弓根釘的發生率高達兩成,必須透過高度精密技術來克服變數。另外,冗長的麻醉時間也對病患較為不利。 3D列印 精簡手術程序、減少副作用骨科部與該院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合作,將醫療影像立體化,根據病患的脊椎特徵,避開依附在脊椎上的重要神經、血管,定位出落點,幫助醫師精準的將螺釘置入於脊椎中,而且相較現有的手術機器人導航系統,更能達到類似的效果,手術成本也相對平價。陳賢德醫師說,透過3D列印的模型,醫師若能在術前掌握置入螺釘的位置,進行模擬及練習,便可有效降低手術時間,提升手術成功率,且避免放置失準的情形產生。透過電腦斷層掃描與3D列印技術的結合,不僅改善了冗長且繁複的手術程序,也讓醫師能進行完整的手術規劃,模擬突發狀況。而設計的手術導板位置精準,則可降低麻醉和人為失準的風險,有效預測術後狀況,減少後遺症發生。

3D列印重建下顎 口腔癌患保住「面子」

3D列印重建下顎 口腔癌患保住「面子」#3D列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3D列印技術用途廣泛,還能幫助口腔癌患者重拾面容!一名78歲的男性,因口腔癌復發,而至斗六成大醫院口腔外科求醫。經檢查後,醫師決定以手術治療、摘除腫瘤。術前先以3D列印作出患者下顎骨模型,而後利用模型完成製備,在術中切除腫瘤並完成下顎骨的重建,有助減輕病人身體負擔,並重建口腔功能。助於恢復口腔功能、外觀斗六成大醫院口腔外科陳孟延醫師說,據統計指出,口腔癌為國人男性癌症死因第四位。因此本院口腔外科與整形外科,完成雲林首件的3D列印下顎骨的口腔癌重建手術,量身訂做顎骨外型,重建下顎完整性,恢復口腔功能與外觀,並減少手術時間,以及對病患的體力負擔。。而陳孟延醫師也呼籲,抽菸與嚼食檳榔的高危險群民眾,須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並在發現異樣時儘早接受治療。 

3D列印技術導航 削骨更快更精準

3D列印技術導航 削骨更快更精準#3D列印

文/嘉仕美整形外科診所 張格彰醫師2013年3月,著名的<哈佛商業評論>雜誌稱"3D列印技術即將改變世界",帶來另一波的工業革命,然而這嶄新的技術也可應用在醫療行業:英國已有整形外科醫師成功將3D列印應用於顱顏重建上,可更精準地執行手術。2D轉3D 術前評估最精準傳統的削骨手術,術前需要拍攝X光片及電腦斷層,藉由這些影像協助,可以評估大概的手術範圍及切除大小,但終究流於紙上談兵;3D列印不只讓術前影像躍然紙上,更是直接地拿著1:1大小的頭顱骨模型,不僅可更精準地術前評估,也更能讓患者了解手術過程。3D模型導航 術中不迷路削骨手術主要藉由口內的切口,來移除過大過寬的下頷骨,由於切口較小,視野侷限,往往有以管窺豹的限制,而容易造成切除過大或左右不對稱的問題;藉由3D列印的模型協助,可先得知預計切除範圍在不同視角所呈現的相貌,不會因視野不足而有捉襟見肘的困擾,也更能準確且對稱地切除下頷角。瘦臉招式多 削骨最有效年輕女性最常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的部位就是咀嚼肌,但殊不知肉毒桿菌素只能針對肌肉性的國字臉,而且不但作用時間有限,還可能因為反覆的注射,導致體內對肉毒桿菌素產生抗體,因而效果遞減,甚至完全無效,到時不但臉瘦不下來,其他皺紋也無法消除,因此,想要改善國字臉,最好的方式還是追本溯源,直接針對骨頭的顏面輪廓手術,也就是俗稱的削骨手術, 主要藉由手術切除過凸的下顎角,雕塑出一個較為圓滑,沒有菱角的鵝蛋臉。圖文/整形達人雜誌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