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攝影

活動/社區乳房攝影篩檢活動

活動/社區乳房攝影篩檢活動#乳房攝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性步入中年之後,可能會感到生理上的改變,如果出現乳房有腫塊、不自然凹陷的情形,一定要盡速就醫,尋求專業協助。定期身體健康檢查,才能保障自我身心安全。有效的癌症防治包括預防、篩檢和治療三大策略,本次篩檢講座針對婦女衛生健康問題,由血腫科主任陳筠方給予建議,期望能讓民眾維持良好體能、在預防癌症上達到最大的效果。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社區乳房攝影篩檢活動時間:106年9月1日 星期(五) 15:00-20:00地點:南投市衛生所(南投縣南投市三和一路13 號)洽詢:049-2231150#2323或2317

胸大易得乳癌?解答10大問

胸大易得乳癌?解答10大問#乳房攝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坊間耳語、傳聞,加上網路搜尋資訊便利,許多有關乳房病症或乳癌錯誤的訊息到處流傳。不實的傳聞增添乳癌防治的困擾,女性朋友道聽塗說也常引起不必要的驚慌,甚至誤導觀念而疏於防範。針對這些似是而非的傳言,我覺得有必要導正,建立女性朋友對乳癌防治的正確觀念。Q1)胸部大或有副乳的人比較容易得乳癌?錯!胸部大小跟罹癌機率無關。但胸部豐滿的女性有腫瘤可能比較不容易以觸診摸到,發現時情況通常已較為嚴重。同樣地,有副乳的女性,並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但因為副乳有乳腺,所以要注意定期檢查。Q2)穿調整型內衣會得乳癌?錯!有傳言指出,常穿調整型內衣會壓迫腋下淋巴瘤,進而導致乳癌,這項說法並非正確。穿著太緊的內衣確實可能造成乳房疼痛或磨擦紅腫、破皮,但不會導致乳癌。Q3)家族中有人得過乳癌,我才會得乳癌。我的家族中沒有人罹癌,所以我不用擔心?錯!遺傳只佔乳癌的10~15%。換句話說,85%罹患乳癌的婦女都不是來自有罹患乳癌的家族。所以,即使家族裡沒有人罹患乳癌,每年還是要做一次的乳癌篩檢。Q4)我沒有什麼乳房不適,不需要做乳癌篩檢,自己檢查就好?錯!國人普遍認為「沒有任何不適,就不需要做篩檢」。其實,乳癌篩檢的目的在於「沒有症狀之前就能及早發現,以達及早治療之效」,這樣才能讓癌症對生命的危害降到最低。而自我檢查不容易發現早期乳癌,一旦摸到硬塊,通常都已經是乳癌二期了。因此,女性朋友除了每個月的乳房自我檢查之外,一定還要定期做乳癌篩檢,才能保障自己的健康。Q5)我的乳房有囊腫和鈣化點,以後會變成乳癌嗎?六成以上女性都會有乳房纖維囊腫的經驗,如果確定是乳房囊腫,不會變成乳癌組織。除非是當時診斷錯誤,超音波報告為乳房囊腫的女性,最好繼續追蹤。如果檢查是有微細鈣化,就一定要做進一步檢查或定期追蹤,因為有某些特殊鈣化點仍有20%的機率轉化乳癌。Q6)良性乳房腫瘤不會變成乳癌?錯!少部份良性腫瘤多年之後,還是有若干可能會變成乳癌,跟正常組織的機率是一樣的。Q7)我罹癌至今已超過五年,所以我的乳癌不會復發?錯!乳癌雖然最常見在2~3年之間復發,但是它其實是會在任何時候復發。根據統計,75%的患者在6年內復發,另外25%的患者可能在10年內復發。Q8)如果我的乳房裡面有一個硬塊,那就一定是乳癌?通常摸到的乳房硬塊大部分不是乳癌。它們可能是囊腫、或是良性的纖維囊腫、或是纖維腺瘤。但硬塊也有可能是癌前病變,必須進一步檢查才能確定。總之,摸到乳房有硬塊時,先不要驚慌,進一步接受檢查才是正確的方法。Q9)聽說乳癌多半是不痛的,我的乳房硬塊會痛,所以應該不是乳癌?大部分的乳癌硬(腫)塊是不會痛的,但是痛或不痛並不能斷定是或不是乳癌。也有些婦女認為不會痛的硬塊就不是乳癌,這是錯誤的觀念。痛與乳癌,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連,只要發現乳房有硬塊都應盡速找醫師做進一步檢查。Q10)我的乳房攝影結果正常,所以我不必擔心會罹患乳癌?乳房攝影能檢出大部分的乳癌,但那只是篩檢的工具而已。每5個乳房硬塊當中就有一個是乳房攝影照不出來的。所以,女性每一年都要找專業醫師做一次乳房檢查。如果發現有硬塊,即使上一次的乳房攝影結果正常,也一定要盡快就醫。(本文摘自/預見/百香果出版)

乳癌年齡 台灣早歐美10歲!

乳癌年齡 台灣早歐美10歲!#乳房攝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乳癌指的是乳腺管細胞,或乳小葉細胞不正常分裂形成的惡性腫瘤,除了侵犯乳房外,更可能轉移到遠處器官如肝、腦、骨骼、肺等,每46.6分鐘即有一人罹患乳癌,依國健署2013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乳癌每年罹患人數突破1萬人,平均每天約有28名婦女罹患乳癌,其中每天5名國人死於乳癌(1,962人)。危險因子 家族史、基因異常、初經早以年齡標準化的乳癌發生率來看,在20年間更是上升2倍,台灣乳癌病人好發年齡約在45~55歲間,相較於歐美國家大約年輕了10歲,乳癌的危險因子除了家族史、基因異常、初經早、停經晚、生育少外,不健康飲食、缺乏身體活動及肥胖都與乳癌有密切的關係。乳房攝影是診斷原位癌的最佳工具乳癌診斷方式,有可以自己做的乳房自我檢查、乳房攝影檢查、超音波檢查、磁振造影檢查甚至切片檢查,但是大部分的乳管原位癌早期沒辦法以觸摸來發現,想要早期發現原位癌就必須依靠其他的影像檢查,而乳房攝影就是診斷原位癌的最佳工具。一般來說原位癌不會侵犯轉移,不須再做化療,也不須清除淋巴結,因淋巴結轉移率低於3%,但是對於範圍較大或惡性度較高的原位癌,可以考慮加做前哨淋巴切除手術,對於荷爾蒙受體陽性病人,術後給予抗荷爾蒙藥物5年更可以降低同例再發的機率達50%。避免高脂肪食物、哺餵母奶、多運動佳里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曾建仁表示,目前國民健康署也針對45~69歲女性、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補助每2年1次的乳房攝影,經過適當治療,原位癌是可以被治癒的,更重要的是不喝酒、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脂肪食物、哺餵母奶、多運動、避免肥胖及定期的接受乳癌篩檢。

炸雞配奶茶又熬夜 女罹乳癌2期

炸雞配奶茶又熬夜 女罹乳癌2期#乳房攝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梁小姐洗澡時,發現胸部有硬塊,前往醫院檢查,經乳房超音波檢查發現,胸部有顆3.5~4公分的腫瘤,腋下也有一小顆腫瘤,且經超音波發現腋下淋巴結已發生轉移,進一步檢查後,被確診是HER-2陽性第2期乳癌。腫瘤3.5~4公分 乒乓球大小梁小姐是含糖飲料愛好者,最愛鹹酥雞搭配鮮奶茶,再加上處在高壓工作環境,每天忙到凌晨才就寢,長期下來免疫力下降,發現腫瘤時,大約3.5~4公分大,就像乒乓球大小,在術前治療後縮小8倍,變成0.5公分大,才手術切除腫瘤,成功保住乳房,術後除了小傷疤,外型上並沒有明顯差異。每46.6分1人罹癌 年近萬名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郭祐睿指出,每46.6分鐘就有1人罹患乳癌,每年約有近萬名患者罹患乳癌,HER-2陽性乳癌,是一種特殊乳癌,具有高復發風險及疾病惡化快速等特性,復發風險較一般乳癌高3倍。飲食不正常、吸菸 男恐患乳癌乳癌病例人數增高,趨向年輕化,近年病例好發年齡多在30~35歲,可能原因為環境影響荷爾蒙,少運動、初經早、工作壓力大等,另外,男性因飲食不正常,吸菸等因素,也有可能罹患乳癌,因此若懷疑罹患乳癌,注意並非往婦產科報到,而應迅速至內科門診詢問治療。不吃宵夜、甜食 定期乳房攝影乳癌具有遺傳性,若父母具有乳癌基因,則子女獲得乳癌機率達87%以上,乳癌患者應改變生活及注重良好飲食習慣,不吃宵夜、不吃甜食、油炸食物,培養運動習慣,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癌治癒的成功率可達90%。

2大婦癌預防 新北市推廣乳房攝影及預防子宮頸癌

2大婦癌預防 新北市推廣乳房攝影及預防子宮頸癌#乳房攝影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預防婦癌可馬虎不得!根據研究顯示,40至60歲是子宮頸癌及乳癌的主要年齡,但別以為不在這個年紀範圍內就可以放心!亞東紀念醫院婦產科吳文毅醫師表示,近幾年發現,婦癌發生年齡有越來越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子宮頸癌,假使性行為過早,就很有可能提早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有鑒於此,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針對只要設籍於新北市30歲以上之婦女皆可免費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並依目前之專家建議提供國中女生免費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俗稱子宮頸癌疫苗)。有效預防子宮頸癌三部曲!「一旦感染到人類乳突病毒就會得子宮頸癌嗎?」吳文毅醫師解釋,子宮頸癌主因為人類乳突病毒感染而引起癌化(但不是唯一途徑);臨床發現,約8成正常健康的婦女會透過身體免疫系統消滅病毒,但一成五至兩成女性仍會持續性的感染,這些人就是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因此,新北市衛生局特別提醒市民,要避免子宮頸癌,應注意以下3個事項:1)做好安全健康性行為/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國、高中以下發生性行為,就屬於過早性行為; 固定性伴侶,性伴侶人數過多,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機會就越高;保持安全性行為,全程應使用 保險套。2)定期抹片檢查/發生性行為3年後,應固定每年做抹片檢查。3)可考慮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女性9歲以上就能施打,臨床研究顯示疫苗產生之抗體及免疫反應可幫助預防子宮頸癌及人類乳突病毒相關疾病。乳癌亦不可輕忽!定期乳房攝影是預防乳癌最重要手段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資料指出,乳癌是全國女性癌症第一位,103年更有2,071人死於乳癌2;由於乳癌炎早期症狀不明顯,即使觸診也不容易早期發現,若透過乳房 X 光攝影,就有機會可以偵測到早期或零期乳癌。對此,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亦提供45歲以上的婦女,每2年一次的乳房攝影,尤其是沒有生育過、沒有哺育母乳、初經早停經晚、有家族史、有其他婦科癌症的女性,更要定期檢查,乳癌才得以提早發現,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她50多年來沒做過乳房攝影 一檢查就罹癌

她50多年來沒做過乳房攝影 一檢查就罹癌#乳房攝影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乳癌觸診難發現,她50多年來自我檢查都沒問題,直到去年心血來潮首次接受免費乳房攝影,才發現自己罹患了乳癌原位癌,所幸在及時治療後,目前恢復良好,只需定期回診即可。對此,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乳房自我檢查對早期乳癌的發現幫助有限,所以,建議45~69歲的婦女,應每2年接受1次的免費乳房X光檢查,以避免自己罹癌都不知,並錯失了黃金治療期。零期乳癌存活率高 定期檢查有保障其實乳癌即使觸診,都很難發現零期(原位癌)或第一期乳癌,而依據臺灣癌症登記資料庫2007~2011年醫院申報4種癌症之期別5年存活率,顯示乳癌及子宮頸癌零期存活率可達95%以上,但若為末期,存活率則會大幅降至24%以下,所以,女性民眾千萬不能輕忽。X光攝影揪乳癌 2年1次保健康民國102年癌症仍為新北市十大死因之首,而女性乳癌及子宮頸癌,分別位居第4及第10位;並為全國女性癌症第1位及第7位,較之乳房觸診,X光攝影可發現乳房鈣化點或微小腫瘤。因此,衛生局為保護婦女健康,建議除了每2年1次的免費乳房X光檢查外,若二等親內家屬曾罹患乳癌,則可提早為40~44歲,另30歲以上女性每年也享有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自摸無效?有「照」有保庇

自摸無效?有「照」有保庇#乳房攝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自摸無效,根據研究顯示,乳房自我檢查無法降低死亡率,因此最好的方式是接受乳房攝影篩檢,在尚未出現症狀時,提早發現乳癌,國民健康署呼籲婦女不要再以太忙、沒時間和自覺身體健康為由,錯失早期發現和治療的機會。女性頭號公敵靠自我檢查無幫助 乳房攝影才是救命良方許多民眾以為自我檢查可以發現早期乳癌,但根據中國一項長達11年的追蹤研究發現,乳房自我檢查並無法降低乳癌的死亡率,反而會增加發現良性腫瘤,進而增加部必要的切片;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小組(USPSTF) 系統性文獻也指出,乳房自我檢查會發現許多偽陽性個案,導致婦女焦慮及不必要的門診、影像及切片檢查,因此自98年起已明確表示反對教育女性朋友做自我檢查。每篩檢176位即可發現1名個案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調查顯示,國民健康署提供每2年1次的乳房攝影檢查,可有效降低34%的乳癌死亡率,且101年67萬婦女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發現3800名乳癌個案,相當於每篩檢檢176名女性即可找到1名乳癌個案;健康署表示,乳癌雖可怕,但早期發現並接受適當治療,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高達9成,但晚期發現存活率僅剩24%;且篩檢發現的乳癌女性,82.9%屬早期(0、1、2期),因此,只要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積極治療,乳癌並非絕症。今天就檢查 健康帶回家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也指出 ,「覺得身體健康不需要(59.3%)」和「太忙沒有時間(20.5%)」為婦女不做篩檢的主要理由,但健康署提醒篩檢的目的,是要在身體尚未出現症狀前,藉由檢查提早發現潛在病灶,接受治療而重獲健康,因此呼籲45-69歲的女性,為了自身健康和家庭幸福,請現在立即行動、為自己安排乳房攝影檢查,以免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契機。

乳癌早發現存活率可達9成 乳房攝影檢查效果佳

乳癌早發現存活率可達9成 乳房攝影檢查效果佳#乳房攝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衛生署死因統計及國民健康局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我國乳癌發生年齡高峰為45-69歲。國民健康局2012年共提供約67萬名45-69歲的婦女接受乳房攝影檢查,其中6萬多名女性檢查結果為陽性,發現了3300多名乳癌個案,平均每篩檢185名女性就有1人罹癌,約每18名陽性個案,就有1名確診為乳癌個案。故國健局提供45-69歲以及40-44歲其二等親曾罹患乳癌的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國健局表示,目前台灣的乳癌治療水準已與先進國家相當,早期乳癌(0、1、2期)的5年存活率已高達9成,晚期患者的存活率則大減,第三期5年存活率降至七成,第四期的存活率僅二成四。連結癌症登記資料及乳癌篩檢資料庫,發現被診斷為早期乳癌的個案中,82.8%曾接受過乳房攝影檢查,而被發現為晚期乳癌的個案則僅有17.2%,故健康局呼籲女性朋友,一定要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國際上最具科學實證,可以有效提早發現並改善預後的乳癌篩檢方法是乳房X光攝影。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偵測到乳房鈣化點或腫瘤,發現無症狀的0期乳癌。每2-3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可降低50-69歲婦女乳癌死亡率約2至3成。另外,國健局表示,若篩檢為陽性個案,務必回診或做進一步的確診,千萬別因身體沒有出現症狀,或是恐懼、猶豫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提醒婦女朋友為了自己的健康、家庭的幸福,如篩檢結果為陽性,要勇敢面對,並盡速至醫院的乳房外科做後續的確診或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