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幼童腦部黃金發育期 三高影響大腦學習

幼童腦部黃金發育期 三高影響大腦學習#學習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你家的小孩常吃這些食物嗎?澳洲針對一萬多名兩歲以下的嬰幼兒飲食作調查,發現2歲以下幼兒,愈常攝取豆類、蔬果的兒童智商愈高,常吃高油糖鹽食物的兒童,則智商愈低。最主要是垃圾食物裡的高油、高鹽、高糖,會造成血管病變,影響腦部學習發展。由於兩歲以下,是腦部的黃金發育期。高油、高鹽、高糖,容易造成血管硬化,阻礙腦部營養供給,進而影響學習力。澳洲調查更發現,嬰幼兒時期,吃太多巧克力、餅乾和垃圾食物,長大後的智力、學習力都不如喝母乳、吃生鮮蔬果的人。因此兩歲前吃什麼東西可是門學問,零食、飲料等高油糖鹽類都會影響孩童腦部發展。專家就建議,副食品盡量自行研磨烹煮,添加蔬菜、肉類、雞蛋、水果等新鮮食材,保證能吃的健康安心,拒絕零食,別讓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影響幼童大腦的發展。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研究:飲食很重要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 研究:飲食很重要#學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董氏基金會呼籲,過完一個寒假,師長除了幫孩子在課業上收心,飲食方面也需幫孩子做好把關。研究顯示,孩子從小的飲食與智力發展、肥胖是有關的,常吃高油糖鹽食物可能妨礙孩子的智力發展,影響學習力。董氏基金會提醒,父母、師長的把關很重要。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於2012年線上「小兒科期刊」刊登研究,學者分析美國40州的校園食品規範,於2003至2006年間追蹤6300位學童5至8年級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變化。研究發現,沒有食品規範校園食品的學校,學童BMI平均增加2.5;有食品規範但無具體要求下,學童BMI平均增加2.3;而嚴格規範,有具體限制糖份、脂肪下,學童BMI平均增加2.1,且過重和肥胖率皆減少;但其中有四個州的規範由嚴放寬,結果學童BMI反而平均增加2.6。董氏基金會表示,高油糖鹽食物的營養成分不足,熱量卻很高,容易造成肥胖,增加腸胃負擔,更讓學童頭腦昏昏沈沈,導致上課時沒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力變差。要孩子不輸在起跑點,父母需慎選飲食,讓孩子多攝取無加工及未精製食物;例如早餐可選擇糙米飯糰、全麥三明治等,並搭配水果、低脂牛奶和無糖豆漿等,來代替高油糖鹽的蔥油餅、可頌、蛋糕捲和奶茶等。台灣國民營養調查也顯示,國小學童多攝取營養密度高的食物,學習力可提升3至5倍;而跟飲食健康學童做對照,喜歡高油糖鹽食物,或是不喜歡蔬果、奶類等營養性食品的國小學童,學習不良現象約高出1.8倍;如果兩種狀況都有的學童,更高出約2.8至4.8倍。董氏基金會強調,良好的飲食口味並非天生,而是從兒童期開始養成口感喜好,因此孩子長時間活動的家庭、校園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父母、師長需把關,提供健康的飲食環境,減少兒童接觸高油糖鹽食物誘惑的機會。建議家中不放、學校不賣不健康食品;不主動提供孩子不健康食物,勿當作獎賞;不在孩子面前吃不健康食物;不要對孩子使用「禁止」或「不准」吃等負面字眼,但務必節制吃的「頻率」及「量」。

教育也M型化? 兩成五偏鄉學童寫不出26個英文字母

教育也M型化? 兩成五偏鄉學童寫不出26個英文字母#學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M型化社會的發展下,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似乎也呈現兩極化的發展樣貌。有數據顯示台灣有子女家庭一年教育費近20萬,除此之外高低所得家庭教育支出費用也相差近十二倍。當有些家長安排了數萬到數十萬的國外營隊或旅遊活動希望讓孩子增廣見聞的時候,卻有一半以上的偏鄉老師要替學生的學費發愁,甚至有55.6%常常幫孩子籌學費,最讓人憂心的是,班上有31%的偏鄉學生未來恐沒錢繳國中學費。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所做的「2013台灣偏鄉弱勢學童學習貧窮分析報告」發現,偏鄉弱勢孩子不僅吃不好、穿不暖生活貧困,學習貧窮的狀況更令人擔心。包括學習資源的貧窮,偏鄉弱勢學童家中的教育資源不足比例71.5%,與優勢學童相比相差16倍以上。同樣是台灣的孩子,偏鄉弱勢學童和優勢學童卻存在明顯的數位和閱讀資源的落差,也缺乏文化刺激的機會。學習能力的貧窮,教育資源的落差也實際反映在孩子的學習能力上,僅半數偏鄉弱勢學童能答對基本學力題目,與優勢學童相差近三成,也有近二成的偏鄉弱勢學童反應平常上課大多聽不懂。愈來愈受重視的英文能力,偏鄉弱勢學童更是明顯差一大截,調查發現94.9%沒有接觸任何英文雜誌、25.2%甚至無法寫完26個英文字母。面對即將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超額比序的制度設計比得是學才藝、上台比賽、拿獎狀等,對弱勢學童來說更是拉大了他們和優勢孩子的差距,讓弱勢孩子更欠缺靠教育翻身的機會。兒盟調查發現,貧窮孩子的學習資源、學習能力甚至是學習機會也都是相對貧窮的,實在令人擔心這些孩子的未來會不會淪入繼續貧窮的代間循環中。兒盟盼望社會大眾能分享一點喜悅和愛心,捐款將成為弱勢孩子們的教育基金,將會是今年過年送給孩子最有意義的希望紅包。(圖片:兒童福利聯盟提供)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智慧之寶宜蘭美好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智慧之寶宜蘭美好#學習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宜蘭縣政府於今(101)年10月1日世界老人日當天,舉辦第一屆智慧長者表揚活動,選拔出縣籍12位高齡百工達人,每一位智慧長者經歷歲月磨練,個個都擁有一身好技藝。為營造敬老氛圍及尊老具體作為,縣政府特別情商吳敏顯作家,邀集縣內在地記者及文藝工作者實際親訪12位長者,記錄這些老人家們的歲月痕跡與人生智慧編撰成冊,並訂於本12月29日,由縣長林聰賢親臨宜蘭市百果樹紅磚屋舉辦宜蘭縣第一屆智慧長者「長者是寶」新書溫馨發表。在「長者是寶」的故事中,可以看到老人家早期生活的智慧剪影,如物資缺乏就自己製作;生活辛苦,就想辦法創業,雖歷經千辛萬苦,最終都能否極泰來,充分展現出長者的智慧與強韌的生命力,在字裡行間看見長者如何以智慧面對人生的挑戰。縣長林聰賢表示,宜蘭縣目前每7.5位就有一位是高齡者,而面對這波老化潮,宜蘭尤其重要,打造宜蘭縣成為「高齡友善城市」是上任以來極為重視的施政目標,本次「智慧長者」的系列活動除了營造敬老與尊老氛圍,亦要扭轉一般人對高齡者的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藉由這本書的發表,讓代際間能相互了解、傳承。在新書發表會中,除將致贈「長者是寶」書籍給智慧長者及家人外,後續亦要將書籍分送至縣內各鄉鎮市圖書館與各級學校及許多具有藝文特色之咖啡館、餐廳,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至這些地方借閱或閱讀,或洽宜蘭縣政府衛生局。

老是坐不住!要孩子專心為何這麼難?

老是坐不住!要孩子專心為何這麼難?#學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家孩子也是做個功課連5分鐘都坐不住嗎?要孩子專心為何這麼難?其實專注力問題真的是台灣父母共同煩惱。根據一項針對亞洲8個國家青少年的調查發現,只有8%的青少年認為自己能保持專注力,同時有80%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的專注力不足。。孩子到底怎麼樣才算不專心?親子教育專家陳美儒指出,「專注力」是可以專注且持續地進行同一項活動,根據研究指出兒童平均專注長度應該是2 歲孩童約 7 分鐘、3 歲約 9 分鐘、4 歲約 12 分鐘、5-7歲約 15 分鐘,而8歲以上則為20分鐘以上。所以孩子寫功課、玩遊戲、做家事都不能持續這個時間的話,這個孩子的專注力的算不夠,就該找出問題,好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而孩子專注力不足,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說,會有以下徵兆: 恍神,看似看著老師,但是沒有聽進去、記憶力不佳,家長交代的事情只做一半、粗心大意,對於事物的細節容易忽略、做事慢吞吞,動作慢,容易出錯。陳美儒老師說:很多家長把責任丟給學校,認為老師的教法不適合孩子;或是不去幫孩子培養興趣、分配時間;不然就是幫太多忙,讓孩子連專心這件事都依賴父母;以寫功課來說,家長要建立寫功課的動機,信任孩子,可以隔半小時再驗收一次,順便再幫孩子複習整裡,而不是當背後靈!家長應該照著孩子的本性讓他去學習,但同時也要給他一個適合的環境,其實不只是家長,老師、同學的情緒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家長應該要找出孩子不專心或功課不好的原因,或是找出孩子的特質,功課不好,能不能在其他領域有成就呢?多給孩子關心,而不是先發脾氣。

樂活學習呷百二 老人防「跌」很重要

樂活學習呷百二 老人防「跌」很重要#學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老人愈能獨立生活,快樂就會更多一點」,但在現實生活中,老人家像個磁娃娃,摔不起也扭不得,一摔不起更是屢見不鮮,如何保命防「跌」,造就健康安全環境,才能讓老人家「呷百二」,為了幫助老人維持獨立自主的生活,苗栗縣頭份鎮衛生所開辦「快樂老人家」樂活學習營,號召長輩們一塊學習,能對其心理造就極大快樂與認同感,實現「健康老化?樂活終老」美麗頭份新遠景。為期5週的課程裡,運用中醫體質健檢、耳穴探測為自己的身體把脈,進而初步判定體內各器官之功能是否有異常變化,是經濟實惠的一項簡易檢查,再依個人檢測結果結合臨床辨證,以了解個人體質類型與傾向,提出中醫養生藥膳和日常飲食宜忌、運動、如何提升長者睡眠與生活品質、穴道按摩健康減重、自我居家環境安全檢視等一系列課程,期望長者了解自己的身體掌握健康情形,把身體調養到最佳狀況,不讓疾病有可乘之機;種子志工經培訓後並發揮所學知識與技巧應用於家庭、朋友與社區,建立社區長者支持網絡一起為長者服務。頭份鎮截至101年4月止65歲以上之人口數佔10.19%,為高齡化鄉鎮,如何讓長者達到成功老化是一個重要課題。在老化過程中心理、生理逐漸退化,以各種不同形態表現出衰老、失能,又因中老年慢性病影響、視力、聽力減退、體重減輕、疲累、動作緩慢、無力等,使老人家容易發生跌倒、受傷、急性病症、生活品質變差、心情沮喪、認知障礙、意外事故發生等狀況,而導致依賴的生活型態,專家學者研究報告發現65歲以上的老人是跌倒死亡的最高危險群(51%),由此突顯出老年人的健康促進與照護問題的迫切需求。

健康教育不能為考試 建立正確價值觀

健康教育不能為考試 建立正確價值觀#學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現今大多數人都知道「健康即是財富」、「預防重於治療」等名言。但當「健康」與「名望」、「利益」、「權力」等相提並論時,它的重要性卻又被重新排列了。健康教育在教導人們更重視自己的健康,它是一門應用多種科學領域知識的行為科學。其包含有三個基本概念:認識每個人的生長與發育(Growing and Developing)、學習人際關係(Interacting),以及知道如何去做決定(Decision making)。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晏涵文認為,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僅在傳授衛生的知識,更重要是健康態度的養成和健康行為的實踐,可以從中看出一個人對健康的價值觀。衛生知識隨著時代的日新月異不斷增加,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以傳統填鴨式、應付考試的記憶教學方法已不合適。若我們不能培養教導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工作的技能,適應明日的生活環境,那麼這種健康教育是不完全且無用的。美國著名的「學校衛生教育研究」(School health education study)發展出一種比傳統健康教學事實教學法(Factual approach)更有彈性、更合適的觀念教學法(Conceptual approach)。這種教學法不以傳授事實為終極目標,它還強調許多事實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些觀念和子觀念(subconcepts)是由許多的事實做基礎。觀念教學法不是直接去教觀念,而是藉教學去形成觀念。有些教育家認為傳授事實,甚至觀念,還不足以達到教育的目標,而建議更進一步以個人的「以你為中心」(You-centered)的教學法才能達成。價值澄清法(Value clarification approach)即屬此類。幾乎所有健康教育的內容都牽涉到價值教學。下列教學法,如陪席式討論、學生辯論、專家辯論、視聽器材輔助教學、社區領袖談話、學生報告、小組討論、個別研究、角色扮演等都可讓學生經歷某種程度的價值化過程。(資料來源:健康九九網站 健康專欄)

少吃、多喝茶 可增強大腦記憶力

少吃、多喝茶 可增強大腦記憶力#學習

當有人跟你說吃少一點,不只是為了你的體重與腰圍著想,還有可能是為了讓你的大腦更健康。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指出,義大利的研究人員發現,當身體攝取的熱量減少,可以增加腦中負責記憶的蛋白質含量;也就是說,少吃一點可以提升大腦的記憶力;除此之外,適度地喝些咖啡、茶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因為茶跟咖啡中的咖啡因,也可以刺激這種記憶蛋白質的量,增進大腦的記憶力。(圖為烏龍茶。)負責這項研究的潘尼(Giovambattista Pani)博士表示,在老鼠的實驗中可以發現到,如果減少老鼠的熱量攝取,或是攝取適量的茶或咖啡,會讓腦中的負責記憶的CREB1蛋白質含量增加;過去的研究發現到,CREB1這種蛋白質可以幫助記憶力與學習力,因此科學家認為,如果吃少一點或是喝點茶、咖啡,可以促進大腦的記憶力與學習力。潘尼博士表示,根據實驗的結果我們可以了解,為什麼日本沖繩的百歲人瑞特別多,因為他們只吃八分飽、常曬太陽產生維生素D、常吃蔬果、常運動、並且保持快樂愉悅的心情。所以潘尼博士認為,這樣的研究不只可以瞭解到大腦的運作,還可以透過飲食預防老人癡呆症的發生;未來還可以發展相關的藥物,來保持大腦的年輕與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