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

藥物磨粉恐失效、汙染 9問題不容忽視

藥物磨粉恐失效、汙染 9問題不容忽視#保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生病就要看病吃藥,然而,吞藥丸對於小朋友及老年人並不容易,大多會將藥物磨粉後再服用;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吳玉琴藥師表示,改變藥品原來的形式、磨成藥粉,可能存在相當多問題,包括:1) 藥品穩定性不佳/藥品磨粉可能會改變安定性和藥性,且容易受空氣中的溼度影響,導致藥品潮解或吸濕,無法確定儲存期限。2) 藥品安全性/藥品磨粉後,只能靠藥物本身的特殊顏色、氣味等來辨識,若對於磨粉後混合在一起的藥品產生過敏,則無法分辨是對什麼藥過敏。3) 分包準確性不足/磨粉經人工分包處理,可能會有藥量不均勻問題,造成每包藥品劑量不儘相同。4) 污染問題/在忙碌的醫院藥局裏,所使用的研磨器具、分包機,若缺乏足夠時間徹底清潔,容易因藥品殘存,病人可能因此吃到其他藥品。5) 味道差/某些藥因味道苦所以經藥廠以糖衣裏覆,經磨粉破壞原設計,則使得藥品回復苦味不易為病人接受;也有藥品因具刺激性,藥廠設計適當包覆,磨成粉則破壞原有保護層,可能影響口腔或腸胃道黏膜。6) 某些特殊劑型磨粉或嚼碎影響藥效/持續釋放劑型有特殊設計,原是為了延長給藥間隔,一旦經過研磨粉碎,緩慢釋出藥品成份的機制遭到破壞將無法達到預期結果,病人也可能會因短時間釋放出全部的藥劑而產生不良反應。7) 腸溶錠/此類藥品的設計是利用製藥技術,在藥品外層以「腸衣」包裹,保護以避免藥品成份遭胃酸破壞,使藥品順利到達小腸經吸收以發揮藥效,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或傷害,例如有些消化酵素或具胃黏膜刺激性的藥品。8) 舌下錠/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用來緩解急性心絞痛的硝基甘油舌下錠。這類藥品如果吞服,藥效會變差,緊急時將無法發生效用。綜合上述,藥品磨粉分包後的保存不易,因安定劑型已遭破壞,使得原本可保存兩年的藥品變得易吸濕、潮解和變質,因此基於以上考量,並不建議磨粉。但幼兒不容易吞服大顆藥錠、老年人吞嚥困難及管灌病人,對於藥品劑型上的考量需要更多關注。為了確保病患的用藥安全,除了建議醫師改用其他同療效可磨粉的劑型,或同成分專屬的水劑。若無法避免必須要磨粉時,可自行購買簡易型磨粉器,服藥前再磨粉,以避免污染,也較能確保藥品的安定性。

工作意外!他4手指遭截斷 冰水保存成功接回

工作意外!他4手指遭截斷 冰水保存成功接回#保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意外經常發生在你我身邊,正確的處理方式,才能夠挽救不小心造成的傷害!41歲的張先生是工廠員工,工作時不慎將右手誤伸入機台,當場造成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的完全截斷。幸好斷肢被同事妥善保存,後續也處理得宜,讓他免於手指殘缺的情況。機警同事 幫助保存斷肢得宜事發當下,張先生的同事立刻將尋獲的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斷肢以塑膠袋盛裝,置於冰水中送至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而小指斷肢則未能尋獲。張先生說原本對於能將手指接回不抱希望,由於即時就醫且斷肢處置得宜,在歷經八小時的顯微手術後順利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接回,於一星期後出院,免於右手四指完全缺失的情況。收至個案的斗六成大醫院整形外科林祐丞醫師表示,斷指為最常見的肢體截斷,主要發生在工時因機械操作不慎所致,其次則是交通事故等意外造成。當事故發生時,首重傷者斷端的止血,避免因失血過多造成生命危險,其次則是找尋斷肢。斷肢勿直接丟水中 以免腫脹難縫合林祐丞醫師指出,斷肢的處置應用浸泡過乾淨生理食鹽水的濕紗布或手帕包好,放在塑膠袋內,保持濕潤及清潔,最後再置於冰水中。切記不要直接將斷肢丟在水中,因泡水後組織的腫脹將造成顯微手術的困難。若是一時沒有生理食鹽水或冰水,也可以用乾淨、室溫下的水,接著盡快送至能進行顯微手術的醫療機構。對斷肢的處置得宜是斷肢能否成功接回的重要第一步。

藥物保存不當易變質、傷身 3原則你不可不知

藥物保存不當易變質、傷身 3原則你不可不知#保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看完醫生拿了一堆大包小包的藥品,但這些五顏六色的藥丸和瓶瓶罐罐的藥水,到底該如何保存,才能確保藥品療效及品質?因為藥品不當存放,就可能會讓藥品療效降低、變質,吃下肚不但不能治病,還可能會傷身,甚至延誤病情。藥品因特性、劑型差異 保存條件皆不一南投縣衛生局表示,由於藥品之特性及劑型上的差異,以致每種藥品有不同的儲存條件及使用方法,所以,在使用藥品時,最好先詳細閱讀藥袋或藥品包裝上之注意事項及使用說明,如果對藥品有疑慮時,應詢問專業藥師人員,以確保使用藥品之品質安全與有效。至於藥品的保存,最重要的原則就是「避光、避濕、避熱」,藥品最好存放在乾燥且陰涼的環境,如暗處的抽屜;不可存放在潮濕、悶熱或陽光直射的地方,需要放置冰箱的藥品,要和食物分開保存。藥品應放置在原有的包裝內,內服及外用藥最好分開保存,以免混淆;保留說明書與原包裝,以易於辨識其有效日期與參考其用法、用量,有些民眾習慣將藥品領回後,將藥品分裝到藥盒內,這時需注意該藥品如為容易吸濕潮解時,則不可分裝。養成正確觀念 提升自我照護力最後衛生局提醒,民眾在拿到藥品時,可向藥師確認5項資訊,包括確認所服用藥品、藥品作用、藥品的使用方法、要使用多久、有沒有應該要注意的事情,透過用藥資訊的確認,養成正確用藥觀念,提升自我照護的能力。

牙齒撞傷脫落 快把握4步驟可植回

牙齒撞傷脫落 快把握4步驟可植回#保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牙齒撞傷脫落,記得4步驟「找沖放送」才能避免成無齒之徒!兩年前,一名7歲的小男孩門牙在玩遊戲時撞傷脫落,所幸家長找到牙齒並放在清水中,維持牙齒表面細胞的活性,經過牙科急診的緊急治療,將脫落的門牙重新植回口中,迄今恢復狀況良好。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陳冠良醫師指出,牙齒撞傷脫落最常發生在七歲到九歲的時候,由於這個時候小朋友的顎骨還在成長的過程,牙齒如果沒有保留下來,容易造成牙齒周圍骨頭生長缺陷,牙齦萎縮,影響美觀。能否植回 時間、保存方式是關鍵有很多人在意外發生時太過緊張,忘了撿牙齒,回頭才要找牙齒,延誤治療的時間。牙齒脫落能不能治療,要考慮兩個因素:牙齒掉出來的時間,以及有沒有放進保存液體之中;這兩個因素都是要在外傷發生的時候就要立即處理,適當的處理,能夠讓牙齒順利保留下來。而醫師也提到,牙齒脫落後立即處理的4個「找沖放送」步驟:●找尋掉落的牙齒/首先應儘快找尋掉落的牙齒。●清水沖洗牙齒/找到再用清水沖洗10秒鐘後。●盡速放進齒槽窩洞中、含在口中或放進保存液體/可放進嘴巴中牙齒原來的位置,如果牙齒很髒,要趕快找尋保存牙齒的液體,按有效排名依序為鮮乳、自己的口水、生理食鹽水及清水或礦泉水。●立即送醫/再儘快送醫處理,如果能在1個小時內放進保存液體中,牙齒存留的機會越高。把握黃金1小時  保存完整就能「重生」且根據研究指出,牙齒脫落如果超過1個小時,沒有用相關液體保存,即使再次植回口中,牙根會逐漸因為發炎,而無法保留下來。所以醫師提醒,當意外發生時,記得要將牙齒撿起來,並將牙齒盡速放進有效保存液體中,再儘快送醫處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