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專業能力、人望,但為何有些人總是特別能夠受到貴人幫助,有些人卻永遠得不到關鍵資源。職場知識技能分享平台「下班加油站」創始人張萌,在《精準社交》一書中分析,「高情商」雖然是與人共事往來的基礎,但在決定資源分配的過程中,他人的評斷標準有2大因素。以下為原書摘文:
相同的專業能力、人望,但為何有些人總是特別能夠受到貴人幫助,有些人卻永遠得不到關鍵資源。職場知識技能分享平台「下班加油站」創始人張萌,在《精準社交》一書中分析,「高情商」雖然是與人共事往來的基礎,但在決定資源分配的過程中,他人的評斷標準有2大因素。以下為原書摘文:
遇到他人不公平不禮貌的對待,一般人或許會因為不想惹事,委屈忍耐,另外一種可能是又氣又惱,氣急敗壞討回公道。而印象中總是柔軟溫和的「第一名模」林志玲在新書《剛剛好的優雅》中,分享了2個小故事,提醒大家,如果站得住腳,不慌不忙,也無須忍耐,冷靜面對才能有效解決事情,也是尊重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心情好也吃,不好也吃,如果你習慣用吃來解決焦慮煩躁,即使理智上知道該停了,再吃下去對身體不好,卻忍不住一直把食物送進到嘴裡,很多人總以為是料理太美味了,或自嘲太貪吃,但諮商心理師莊博安在《慢性焦慮》卻在書中分析,這種「情緒性進食」也是慢性焦慮的體現,其實心理正在求救。以下為原書摘文:
我們總以為自己就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但韓國知名諮商心理師邊池盈卻在累積無數個案的諮商過程中發現,很多人常常對自己感到陌生,她在《比起喜歡自己,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一書中,列出111個接納自我的練習。其中她把被情緒綁架的狀況描述為「上鉤」,引導我們用5個階段的思考,練習擺脫情緒困境。以下為原書摘文:
演藝圈裡常傳聞誰有大頭症或耍大牌,頂著「台灣第一名模」稱號的林志玲,卻素來以高EQ聞名,她也在《剛剛好的優雅:志玲姊姊修養之道》書中分享,良性溝通是完善工作與生活的良方,看似老生常談,卻鮮少有人能好好實踐,首先要將「願意溝通的姿態」傳達給他人。還透露了與「姊夫」AKIRA相處,也活用一點秘訣。以下為原書摘文:
在我們的教養文化中,不乏貶低孩子自我價值的羞辱性言詞,儘管師長出發點是「為你好」,但許多人會因此認定,所有遭遇都源自於自己不夠好,進而過分努力到近乎為難自己。諮商心理師周慕姿在《羞辱創傷》一書中,分享療癒創傷6大階段,其中第1步最為重要,首先必須探究、面對那份埋在心中的傷痛,憐惜自己,而後才能善待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總是被罵被兇被忽視,感覺好委屈,相信你可能想過「為什麼又是我」,對,為什麼呢?諮商心理師高莉娟在《不再裝沒事,我允許自己不開心》書中解析了「委屈」到底從何而來,除了從價值觀追溯,也跟個人習慣的心理狀態有關。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幾乎所有人都沒注意到,情侶或夫妻之間存在著「男強女弱」這種潛意識的概念。這是不對等的關係。男女生氣大不同由於男性希望自己「能受女性尊敬」、「能被女性依賴」,生氣多半基於「顯示自己是強者」和「奪回主導權」等欲求,認為「男性本來就該表現強勢的態度,這樣發脾氣是不要緊的」。如果女性對他們嘮叨、輕視他們或指出缺點,男性就會因為「男性是強者」的既得利益遭到侵犯而大發雷霆。另一方面,女性發脾氣則是基於「想被愛」、「想被理解」等欲求。而常發怒的女性或許是認為,「女性本來就是弱者,就算對身為強者的男性發脾氣,應該會被允許吧」。也就是說,不論男女,只要甘於這種既定立場,就會發脾氣。女性「想被愛」、「想被理解」的欲求,其實相當被動。從以前,女性就是「被動性別」。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女性生活在沒有男人愛就無法生活的狀況,因此有時候會潛意識採取發脾氣的戰略,來確定男性是否愛自己。靠著男性聽自己說話、討好、道歉等行為,來確認愛情,安定情緒……我想再針對女性生氣的性質加以說明。舉例來說,假設女性做好菜等男性來,可是男性因故無法前來。男性以「公司事情太多耽擱了」為由道歉,以為這樣就沒事;女性雖然嘴上說「那也沒辦法」,心裡卻悶悶不樂。於是,兩人下次見面時,女性就會抱怨「你最近很冷淡」、「你不知道我前陣子去剪頭髮吧」,透過這種形式想確認愛情。男性不明白女性為什麼心情不佳,女性也一直處於不滿的狀態……其實女性真正想抱怨的是「我好希望你能吃我努力做的料理」、「那時候我覺得好寂寞」,如果能說清楚講明白,雙方就都可以接受吧。不論男女,用「發脾氣」撒嬌的效果,遠不如「笑臉」來得讓對方更有幹勁,也相處得更融洽。整理憤怒的情緒 先在心裡數到十憤怒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當我們感到震驚、碰到無法接受的事情,生氣是很自然的,因此不必自我否定:「生氣是不對的,難道我心胸這麼狹小嗎?」然而,怒氣出現後的處理很重要。生氣時,由於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會帶來許多麻煩。這時,請試試以下的方法。正確生氣的方法一、先在心裡從一數到十只要有十秒鐘,衝動的怒火就會冷卻。然後,再像女演員般努力冷靜地說:「我知道了!」「承蒙指教,不勝感激。」如果你覺得自己快哭了,就隨便找個藉口,像是「我要去一下洗手間」,然後離開。二、離開後,把怒火發洩出來散散步,深呼吸一下戶外空氣。一個人自言自語也無妨:「什麼東西嘛!說這話太過分了!」牢騷過後,你的怒氣會稍微平息。不管你的怒氣有多大,也不可能持續三十分鐘。你會慢慢接受。三、自問:「我為什麼生氣?」等心情逐漸平靜後,試著自問自答:「我為什麼這麼生氣?」「是不是因為最近比較累?」「或許是因為對方也很激動。」有時候,發怒的原因不只是表面上的事。四、思考如何應對訂出策略,想一想如何把自己想說的話傳達給對方。當你冷靜下來,一定可以找到好方法。就算你心中仍有怒氣,改變想法和行動,也會轉變你的心情。要注意的是,雖然當場發脾氣不是不行,但老是發脾氣也會讓別人覺得很煩。在該發怒時才發怒,才能發揮效果,讓別人覺得「她發怒了,可見狀況嚴重」。重要的一擊,要留待重要的時機。(本文摘自/練習不生氣:101則與情緒和平共處的幸福人生指南/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