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

幽門桿菌導致胃潰瘍? 台灣感染率過半

幽門桿菌導致胃潰瘍? 台灣感染率過半#胃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幽門桿菌,也稱幽門螺旋桿菌,在人體內主要生存於胃。西方國家約半數的成年人口群曾經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在台灣其感染率約54%,感染途徑為經口感染,且家族成員多者感染率較高。1982年,澳大利亞病理科醫師華倫及內科醫師馬歇爾由人類胃黏膜分離出細菌,他們推論胃潰瘍、胃炎等疾病是因為該細菌在胃部繁殖,而非單因人們長久認為的壓力等造成的。超過半數的消化性潰瘍與幽門桿菌感染有關,而一成多幽門桿菌感染者罹患消化性潰瘍。幽門桿菌分泌毒素如泡毒素及誘發胃黏膜分泌發炎物質,損傷胃黏膜,造成胃炎。長期會導致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胃癌。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幽門桿菌列為具致癌性質,研究發現缺鐵性貧血、原因不明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等疾病可能也與幽門桿菌感染相關。幽門桿菌清除治療,常被使用的為三合一治療,包括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加上兩種抗生素,清除率大於九成。治療期間少數人有副作用如噁心、腹部不適、腹瀉。幽門桿菌清除治療後,常以尿素呼氣測試法檢測幽門桿菌是否已被清除。若呈陰性,日常生活仍需注意壓力調適、飲食負擔、藥物影響。若呈陽性,考慮進行救援治療。約五成的人有幽門桿菌感染,它會增加胃及十二指腸發炎及潰瘍的機會,也被認定具致癌性質。若再加上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或阿斯匹靈,消化性潰瘍及其併發症發生的風險會更高。除注意衛生,若有症狀或發生相關疾病者,應接受幽門桿菌檢驗,陽性者應接受清除治療。幽門桿菌感染者經治療後建議以尿素呼氣測試法追蹤。

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陡增 腸胃檢診揪出致病主因

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陡增 腸胃檢診揪出致病主因#胃炎

新年期間大吃大喝外加飲食時間不規律,除急性胃炎及腸炎患者大增外,年後強烈寒流來襲,亦讓罹患俗稱腸胃型感冒的病毒大發威。醫師表示一般急性消化道疾病經藥物治療與修養可立即恢復,但若疼痛、噁心、嘔吐甚至絞痛腹瀉等症狀經常性反覆發作,則應當心已罹患慢性消化道疾病。台大預防醫學博士暨康聯診所副院長陳皇光醫師表示,據統計,主動接受全身健診之民眾多數是因為出現消化道不適症狀而心生恐懼,進而尋求專業醫療機構進行檢查與診斷。且在歷年來累積的健診報告中統計發現,民眾患有慢性消化道疾病例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糜爛及胃食道逆流等疾病比例逐年增加,而又因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高居所有癌症第二名,死亡率第三名;因此今年特別將腸胃保健列為首要重點健診項目。腸胃消化道健診是以胃鏡及大腸鏡進行十二指腸、胃部、大腸及直腸等空腔部位進行檢查,並透過超音波儀器探測肝膽胰脾腎等實心的內臟器官,並進一步結合糞便潛血、抽血等項目來確定民眾的健康狀況與癌症發生的可能性。陳醫師建議,如直系血親有消化道癌症之病史,就應於30歲起每年接受一次腸胃道健康檢查,其他人也應於50歲時,接受完整的腸胃道檢查,並於爾後每3~5年檢查一次。目前大型健診中心已可提供安全性高的淺層麻醉無痛內視鏡檢查,一經發現腫瘤或瘜肉,亦可請醫師立即切片進行進一步診斷,十分便利且符合效率。 陳皇光醫師強調,許多人誤將胃炎與腸炎混為一談,急性胃炎的表徵疼痛、噁心嘔吐、打嗝及食慾下降,治療期間應保持禁食且注意避免太甜、太酸、太辣及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食物。急性腸炎則出現下腹部疼痛、陣痛甚至絞痛、腹瀉等症狀,雖不需禁食但仍要避開甜食、奶製品、冰品與油膩的食物。慢性消化道疾病則是時常反覆發生不適症狀,不外乎與經常性應酬及暴飲暴食、長期服用止痛藥、幽門桿菌感染及生活壓力過大有關。而健診的目的就是期望找出可能的慢性疾病,並透過相關生活習慣及家族病史等調查,揪出可能致病的原因,以專業諮詢給予民眾後續治療及生活作息調整之建議。提醒民眾注意腸胃健康,及早開始接受健康檢查,若有發現異常亦可及早接受治療,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春節期間飲食原則 預防常見腸胃疾病

春節期間飲食原則 預防常見腸胃疾病#胃炎

農曆春節期間常見罹患腸胃疾病之病患,究其原因不乏有腸胃炎或輪狀病毒現象,大多是因飲食習慣、食物和水的不潔或未烹煮熟所感染,而引發腸胃方面的疾病。天主教聖功醫院內科-邱康程醫師提醒,銀髮族的飲食特別要謹記「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及適當熱量」,飲食均衡、吃八分飽。嬰幼兒要小心的是病毒性腸胃炎、流感、腸病毒,而國小學童最要留意的則是病毒性腸胃炎及流感。邱康程醫師表示,春節期間,由於多吃甜點及油膩食物,或暴飲暴食,青少年及成人則要留意飲食性腸胃炎、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胃炎。有些像水土不服,或是外食吃到不潔食物中的細菌及毒素,引起消化不良,或因誤食容易造成急性腸胃炎。常見症狀有:陣發性腹絞痛、噁心、嘔吐、厭食、腹瀉,嚴重者還會出現發燒、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等現象。症狀輕微者只要禁食幾小時,口服葡萄糖電解質補充液或不冰的運動飲料,吃清淡的食物,通常二、三天內會自然痊癒;而較嚴重的病例,則應立即就醫診治,在醫師的指導下適時的接受點滴液補充及服用胃腸藥,並配合飲食限制治療,一般在三~五天內即可痊癒。 由於經濟景氣的變化,工作及生活的壓力導致作息不正常,有些易引起大腸急躁症,時而便秘時而腹瀉,也有人會因為休假太長,出現慢性疲勞症候群,也就是所謂的「懶人病」。這和免疫力下降有關,必須調整好生活作息多留意,才不會掛病號,少了過年的興致。春節期間的飲食該怎麼吃?才能保腸胃健康,以下幾點邱康程醫師提供民眾作為參考,讓大家快樂過節沒煩惱。1、過年應景食品,若過甜、過鹹、油膩、高膽固醇及不易消化等,應淺嚐即止。多增加蔬果類、豆類、全穀類等纖維質食物量,因為它可減少脂肪攝取並降低血膽固醇值,此外可延緩血糖上升,並有助排便,預防便秘。2、銀髮族的咀嚼、吞嚥能力較差,所以年菜要以好消化素材為主。食物切細,烹調選擇以清蒸、燉、燒、滷,替代油炸、油煎、火烤。並且老人家進食要細嚼慢嚥,口中含食物時,避免與之交談;尤其是吃年糕時更要仔細觀察,避免老人家噎住喉嚨,造成意外。 3、銀髮族的味覺、嗅覺漸退化,若調味料加多,會影響健康;加少,則又食而無味。這時可用檸檬、番茄、鳳梨、醋等酸味調味,並添加有風味佐料及食材,如蔥、薑、蒜、洋蔥、八角、海帶、香菇,讓食物可口美味。此外,採熱食上桌,可增加香味的散發。 4、過年的飲食量比平日多,所以運動量或活動量更要比平日增加,以消耗多餘的熱量。

最近常胃痛?竟是一級致癌物惹的禍!

最近常胃痛?竟是一級致癌物惹的禍!#胃炎

最近經常覺得胃漲難耐,或是有胃痛的「老毛病」嗎?小心喔!很多民眾常常會有胃脹、胃痛等不舒服的情況出現,但是絕大多數都被當成工作壓力大或是飲食過於刺激、辛辣,所以常常「忍一忍」就過了,不然就是自行吃胃藥解決。醫師警告這樣的方式只是舒緩胃部不適,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且民眾大多不知道,許多的胃病的主因,都是胃中的一級致癌物—胃幽門螺旋桿菌所引起的,應從平日的飲食中,抑制胃幽門螺旋桿菌,才能真正維持胃部健康。 解決胃部問題,從抑菌開始!胃幽門螺旋桿菌已被證實是引起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等胃病的元兇,甚至是胃癌的主因,更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一級致癌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致癌物按照危害程度區分為 4 級,其中第一級是對人類危險性最高,確定會致癌的可怕毒物。而胃幽門桿菌和大家耳熟能詳的肝癌致病因子─黃麴毒素,以及香菸中的焦油、檳榔等,都被列為一級致癌物,是相當可怕的細菌。且其傳染方式就如同感冒一樣簡單快速,只要與感染者近距離接觸或是共同用餐,就很有可能被傳染。因此抑制胃幽門桿菌是解決胃部疾病的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環,千萬不可忽視。書田診所家醫科 何一成主任表示:胃幽門螺旋桿菌非常頑強,它可以抵抗胃中強酸不受威脅,一經感染就有可能會伴隨你終身。而這個非常容易感染又難以根除的細菌,台灣成人的感染率竟高達55%,也就是你我之中就有一個已經感染而不自知!雖然說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並不會立即致癌,但卻會增高罹患胃癌的風險,而且生活壓力與不當的生活作息都會導致胃幽門螺旋桿菌增多,導致胃痛、胃潰瘍等病症反覆發作,不僅危害健康,更影響生活品質,切勿輕忽。何一成醫師進一步表示:胃幽門桿菌感染率非常高,讓民眾防不甚防,所以應從日常衛生習慣做起,勤洗手注重衛生,避免傳染。已經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的民眾也不用太過擔心,可以從飲食著手。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與攝取充分的蔬菜水果與益生菌,像是攝取含雷特氏B菌的優酪乳,經人體實驗顯示,每天飲用460ml能有助於降低胃幽門螺旋桿菌之數量,對於胃部健康非常有幫助。

感染幽門桿菌疾病會如何發展?

感染幽門桿菌疾病會如何發展?#胃炎

感染幽門桿菌的人口中,只有15%到20%會出現症狀。但種類和程度受微生物和宿主雙重因素的影響有很大的差異。幽門桿菌接觸上皮細胞後產生胃炎,胃炎的型態和分佈區域對後續的病程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最常見以竇部為主的胃炎(Antrum-predominant gastritis),此類病人易進展為十二指腸潰瘍;若病人的表現是以體部為主的胃炎(Corpus-predominant gastritis)和多發性黏膜萎縮(Multi-focal atrophy),則易演變至胃潰瘍、胃黏膜萎縮(Gastric atrophy)、腸組織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甚至胃癌(Gastric carcinoma)。目前已知幽門桿菌會引起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黏膜萎縮,甚至胃癌和胃淋巴瘤。在70%到80%胃潰瘍患者、95%十二指腸潰瘍病人及85%到90%胃癌和胃淋巴瘤患者的胃裡都能發現幽門桿菌,其與疾病間的強烈關係我們已能看出端倪,也因此在幽門桿菌發表11年後的1994年,美國國家健康組織(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正式將幽門桿菌列入第一型致癌物質(Type I carcinogen)。致癌物質的分類可分為三類,其致癌作用依次減弱:第一類:直接致癌物,例如吸菸等。第二類:疑似致癌物,例如某些不健康的食品等。第三類:動物實驗致癌物,即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動物實驗,有可能使動物致癌。優酪乳有助提升成功率以目前的治療方式,治癒的成功率大約在八、九成左右。另外有些方法可以協助壓制細菌,特別是有好菌的優酪乳可以協助把壞菌做抗衡性的壓制,以提升治療的成功率。這方面在2003年英國發表的論文裡就提到,因食用殺菌藥會產生副作用,病人會比較不舒服,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飲用優酪乳可以降低吃殺菌藥的副作用,也會增加殺菌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殺死胃裡的細菌是未來的目標,但食用殺菌劑也會把好菌殺掉,因此殺菌完之後,配合優酪乳的飲用,對腸胃道的腸道菌種重建是很好的幫助。醫師可以鼓勵患者在治療幽門桿菌時搭配優酪乳的飲用,來增加治療成功率並避免一些副作用。此外,提供另一個重要的觀念,目前臨床試驗結果發現,成功治癒的患者,每年仍然有1至3%的復發率。為了降低復發率,醫師應要求病人好好注意飲水及器具的清潔,也必須注意到口腔的衛生習慣,若能再加上長期飲用優酪乳,復發率或許會有所改善,值得臨床進入追蹤研究與日常生活的保健參考。(本文擷取自「消化道關鍵報告」一書,由原水文化出版社發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