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腫瘤

體育課跑兩步就心悸 竟是心臟長腫瘤

體育課跑兩步就心悸 竟是心臟長腫瘤#心臟腫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7歲廖同學熱愛運動,但最近上體育課跑步常會心悸,赴心臟內科檢查發現左心房長一顆如網球大的黏液瘤,隨著心臟猛烈收縮,幾乎快甩破二尖瓣,隨時有猝死風險,猶如不定時炸彈,所幸經心臟血管外科以「心臟腫瘤切除術」拆彈成功後,廖同學恢復以往運動表現,也讓家人鬆一口氣。若腫瘤衝破二尖瓣塞住瓣膜口 可能瞬間致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國峰表示,患者發病前喜愛跑步、打籃球,並無任何症狀,直到近兩周常心悸、呼吸喘不舒服赴醫院檢查,經胸部X光檢查發現,患者心臟有肥大情形,以年紀而言,相當不尋常;進一步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心房竟長了約7公分大的黏液瘤,僅靠有如香菇蒂頭般的繫膜黏住左心房,一旦腫瘤衝破二尖瓣塞住瓣膜口,就可能瞬間致命。 經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以「心臟腫瘤切除術」拆彈後,廖同學心臟收縮功能恢復、心率恢復正常,二尖瓣中重度逆流情形也大幅改善,於短時間內重拾原本的高中生活。心臟黏液瘤大多為良性且偶發 好發於中高齡 劉殷佐指出,心臟黏液瘤並不常見,發生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每年發生率為百萬分之一至兩百萬分之一,大多為良性且偶發,好發於中老年人,臨床上如廖同學年紀的患者較少,必須透過心臟超音波才能發現,至於心臟黏液瘤臨床症狀不典型,多會出現胸口悶、頭暈、活動喘、心悸等與心臟衰竭相似的症狀,故難以被診斷。 當心臟黏液瘤越大,或是腫瘤碎片脫落,都可能阻塞心臟出口而危及生命或造成中風,一旦心臟腫瘤合併瓣膜問題,會引起瓣膜閉鎖不全,往往無法靠藥物治療,必須接受心臟腫瘤切除術,通常術後預後佳,且症狀多能緩解。 劉殷佐提醒,心臟黏液瘤患者術後仍需於門診定期接受心臟超音波追蹤,確認黏液瘤是否再長出,提醒民眾若出現頭暈、心悸、喘等症狀,建議尋求心臟科醫師的檢查與治療,才能降低猝死風險。

心臟腫瘤險致命 竟是肝癌轉移導致

心臟腫瘤險致命 竟是肝癌轉移導致#心臟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六旬病人因雙腳下肢水腫、氣促掛急診就醫。病人有超過50年菸齡,且平均每天一包菸以上,並無特別B、C肝炎或酒癮。過去病史為慢性肺阻塞,長期在胸腔科追蹤治療。診斷為肺炎併發心衰竭,住院使用抗生素和支氣管擴張劑再加上利尿劑,病情逐漸好轉,1週後順利出院。右心房長巨大腫瘤 造成心衰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心臟內科涂崇誠醫師表示,這名病人1個月後又因下肢嚴重水腫及氣促就醫,改由心臟內科收治住院,住院過程中使用利尿劑治療,病人的體重減少約2公斤,但下肢水腫和氣促卻無明顯好轉。1個月前住院時安排的心臟超音波檢查,報告顯示4個心臟腔室無擴大且左心室射出分率大於55%,研判是舒張性心臟衰竭。但這次病人經治療卻與醫師臨床預期落差很大,又安排一次追蹤性心臟超音波檢查,竟發現病人右心房裡面長出一顆直徑約莫5公分的腫瘤,幾乎快把整個右邊心臟的入口都擋住。由於病人隨時會有心因性猝死的可能性,立即與心臟外科醫師討論緊急開刀,同時安排全身電腦斷層檢查。檢查後發現右心房長了一顆6至7公分的腫瘤外,還有一長串的下腔靜脈延伸到左腎靜脈的巨大血塊。惡性肝細胞癌轉移併血塊 成為心臟腫瘤涂崇誠醫師表示,病人順利接受心臟腫瘤切除及血塊移除手術。右心房腫塊切片報告顯示為惡性肝細胞癌,原來這顆心臟腫瘤竟然是由惡性肝細胞癌轉移過來的組織加上附近血管鬱積的血塊組合而成,稱為Budd-Chiari syndrome(巴德-吉亞利症候群)。

心臟長腫瘤? 磁振造影看得更清楚

心臟長腫瘤? 磁振造影看得更清楚#心臟腫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民眾若覺得心悸、胸悶,通常會到醫院照心臟超音波。只要發現有異物,常會以為是心臟長腫瘤、要動大刀。其實心臟腫瘤相當少見,但是礙於心臟超音波技術限制,無法進一步確認病因,導致誤判。三軍總醫院日前以磁振造影成功排除兩案例的誤診,僅靠小手術便治癒病患的心臟問題。更準確判斷病因 可省開大刀風險一名70歲老太太,有心悸與胸痛問題,照過心臟超音波之後,發現左心房疑似有一塊腫瘤,但因腫瘤位置不易觀察,醫師建議使用磁振造影進一步掃描。檢查過後,發現老太太心臟的異物並非腫瘤,而是橫膈膜疝氣,把部分腸胃道吸進胸腔之內,與左心房重疊。後經胸腔外科診治,術後老太太恢復狀況良好。另外一例是30歲的年輕人,經磁振造影之後,發現病因是心包膜脂肪瘤,經開胸手術治療,恢復狀況也佳。三總表示,由於心臟超音波使用方便、快速,常作為第一線的心臟疾病評估工具,但是因為準確度會受限於醫師技術與病患的身體構造,會造成影像死角。磁振造影的檢查方式耗時,需要病患高度配合,但檢查範圍廣,可涵蓋整個心肺區域,且不受限於醫師技術與病患身體構造,適用於進一步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