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闌尾

我需要闌尾 我的細菌也需要

我需要闌尾 我的細菌也需要#闌尾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九四二年九月十一日,來自堪薩斯州蕭托克瓦(Chautauqua)的狄恩•瑞克特(Dean Rector)剛滿十九歲。他的生日派對將在海平面一百呎以下的深海舉行,頭頂上有百萬磅重的海水,以及正在搜尋美軍潛水艇蹤影的日本驅逐艦。狄恩待在理應不必擔心魚雷或海水侵襲的潛水艇艙之內,靜靜迎接他的生日。狄恩的慶生儀式很短。翌日早晨,他感到死亡迫近。儘管外頭一片四面楚歌,當天威脅狄恩生命的卻是「內在的魔鬼」。他因疼痛哀號不已,其中一位船員認為他只是患了一般感冒,另一位隊友則認為他犯了嚴重的鄉愁。但隨著疼痛加劇,情況愈來愈明朗,他的闌尾發炎了。在普通情況下,一般人得到闌尾炎(俗稱盲腸炎)已相當危急,何況是離家遙遠、周圍有一大群日軍且找不到任何一位合格外科手術醫師的狄恩。手術勢在必行,但實際上「該怎麼做、由誰來做」,一切毫無頭緒。當時潛水艇上唯一的人選是惠勒•利普斯(Wheeler B. Lipes),他是個掛了頭銜、只有操作過心電儀的藥師。一開始指揮官要求他執行手術時,他拒絕了,指揮官於是對他下達軍事命令。惠勒遲疑的原因包括自身經驗不足──他不清楚麻醉用的乙醚效力可以維持多久,也不清楚剖開真正的人體後,如何找到闌尾。除此之外,他無從想像以現有設備──廚具(而且是短少的廚具)──該如何操刀。無論如何,惠勒硬著頭皮上場了。在一番手術工具與自我靈魂的尋找之後,惠勒準備好親自切除隊友發炎的闌尾。手術台是一張位於指揮官起居室中的長桌,這張長桌剛好讓狄恩平躺在上,至少病患的頭或腳不會懸在外面。惠勒站在病患面前,焦慮地翻閱眼前的醫療書籍(後人推測他當時在尋找一張明確的圖示,可以為他指出此麻煩器官的所在位置)。這位「醫師」戴著泡茶用的濾網充當手術口罩,另一位「醫師助理」遞給他的湯匙則充當肌肉拉鉤。根據《芝加哥日報》(Chicago DailyNews)的報導,惠勒俯身向狄恩輕聲說了句:「聽好,我從來沒有手術經驗。」狄恩驚恐地睜開雙眼。接著,惠勒遵循書上的指示,將小指放在肚臍的位置,大拇指放在髖骨處;此時,拇指尖直直指到的地方就是闌尾。闌尾是身體最常被切除的部位。像狄恩一樣,遇到緊急狀況時,更是非切不可。每天在你身邊晃來晃去的同事,缺了眼睛的人應該極為罕見,或者根本沒有,缺了心臟的人更是不可能存在,但是卻有為數不少的人缺了闌尾。這些人通常不會引起側目,因為肉眼既觀察不到,又沒有任何明顯的後遺症,說不定你正是其中一員。因此,會質疑這個麻煩器官到底是不是個「必要的存在」,相當合理。既然闌尾的重要性似乎低於褲子(因為缺了褲子,你一定會引起旁人側目),我們為什麼需要它呢?答案再度牽扯到消化道的微生物與演化史。透過演化史的回顧,闌尾的意義才能彰顯。當然,在狄恩與惠勒所在的那艘潛水艇上,沒有人有多餘的心思關心這件事,因為他們眼前的病患正發出一聲低低的呻吟。惠勒全神貫注,繼續他的手術。(本文摘自/我們的身體,想念野蠻的自然:人體的原始記憶與演化/商周出版)

腹痛竟是腸套疊!闌尾長腫瘤導致

腹痛竟是腸套疊!闌尾長腫瘤導致#闌尾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0歲的李同學,在學校圖書館準備期中考試時,肚子突然開始痛。以為是考試壓力太大使腸躁症發作,沒想到休息後腹痛越來越嚴重。就醫檢查時發現李同學右下腹壓痛,經腹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有一段小腸鑽進去升結腸裡,疑似「腸套疊」。闌尾惡性腫瘤 以手術治療為主彰化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張譽耀表示,無法排除李同學的腫瘤可能性,經微創手術,以腹腔鏡小傷口進行,發現闌尾有1個3公分的腫瘤,造成「腸套疊」。進行腹腔鏡右側半結腸切除手術,手術時間約1個半小時,傷口不到3公分。李同學術後第3天即出院,病理報告指出為「低度惡性闌尾黏液性腫瘤」。「闌尾惡性腫瘤」很罕見,只佔消化道惡性腫瘤的0.5%。很多闌尾惡性腫瘤沒有症狀,有些以急性闌尾炎表現,有些則以腸套疊表現。闌尾惡性腫瘤診斷很困難,許多病患是手術後病理報告出來後才知道原來不是「急性闌尾炎」,而是闌尾惡性腫瘤。闌尾惡性腫瘤治療以手術為主,若有淋巴轉移或是遠處轉移,則需搭配化學藥物治療。幼兒型腸套疊好發於2歲 治療只需以大腸鏡復位腸套疊分成2種,分為幼兒型和成人型。幼兒型腸套疊大多好發在2歲左右的幼兒,無原因發生,時常造成幼兒腹痛、腹脹、或腸阻塞。治療多不需手術,只需大腸鏡復位即可,少數復發型的幼兒型腸套疊才需手術治療。張譽耀醫師表示,但成人型腸套疊大多都有病灶,可能是大腸癌、闌尾癌、或大腸發炎,這些病灶大多需要手術治療才會康復。數年前如腸套疊這種急診手術,多以傳統開腹式手術進行,但近年來由於手術技術進步,大多可以小傷口的腹腔鏡微創手術進行,傷口小、術後恢復更快。

腹痛腹瀉體重直直落 小心克隆氏症找上門

腹痛腹瀉體重直直落 小心克隆氏症找上門#闌尾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二十三歲的男大學生,長期有腹痛、腹瀉及血便的情形,半年內體重就掉了10公斤,跑遍多家腸胃科診所,仍查不出病因,轉至高雄榮總求診後,醫師發現患者大腸多處潰瘍,大量出血且大腸有阻塞現象,疑似是克隆氏症。在藥物治療不見成效後,經手術切除患者部分大腸,術後的病理切片化驗確定是罹患克隆氏症。雖於術後有按時服藥,體重慢慢恢復,臨床症狀也緩解許多,不過2個月前,仍發現腸道又出現狹窄及潰瘍,且伴隨腹痛及腹瀉。為了防止腸道嚴重發炎導致新的狹窄,也希望能避免再做一次手術,醫師幫助患者利用健保申請生物製劑治療,穩定控制病情,患者也逐漸回復原有的正常生活型態。克隆氏症確診難 常被誤診為一般腸道潰瘍高雄榮總腸胃科蔡騌圳醫師表示,克隆氏症是全身性的疾病,機轉不明,和免疫失調、基因、環境、及腸內細菌皆有關係;從嘴巴到肛門都有可能發炎、潰瘍甚至黏膜潰爛,臨床表現多為腹痛、腹瀉、營養不良、血便、易脹氣及體重急速下降10-20公斤等。由於初期症狀不易與克隆氏症連結,常被診斷成大腸激躁症、闌尾炎、消化性潰瘍等,延誤治療時機。曾有個案被診斷為盲腸炎,切除盲腸後不僅未痊癒,幾年後又發生小腸末端潰瘍與堵塞,差點造成腸穿孔。而腸道外的症狀也很常見,如皮膚會出現結節性紅斑,眼睛則出現虹膜炎,還會併發關節炎、胰臟炎等病症,因此正確的診斷,及持續的治療極為重要。「確診克隆氏症不容易,需賴有經驗且專業的醫師才能及早診斷治療。」蔡騌圳醫師表示,克隆氏症臨床症狀是慢性的,反覆性腹痛、腹瀉、體重減輕皆須注意,內視鏡檢查下可發現其病灶常為縱向且深的潰瘍,呈跳躍性的分佈;有些嚴重的病患甚至會腸道狹窄或是有廔管產生,診斷需搭配臨床病史、影像學、內視鏡檢查或病理切片,很難第一次門診就可診斷的,少數個案甚至在症狀發作5年以上才被診斷出來。生物製劑緩解症狀 需配合定期門診追蹤目前克隆氏症的治療方式有5-氨基水楊酸(5-ASA)、抗生素,若遇到患者是急性期或潰瘍較嚴重,則會使用類固醇作為治療,不過類固醇因副作用嚴重,不適合長久使用;長期而言,控制不良的患者則會使用免疫抑制劑來維持。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研發出較新的治療方式: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 (anti-TNF alfa),是一種生物製劑,如對於上述治療皆難以控制症狀的患者,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做為治療,來改善症狀。 病人於診間中最常詢問:「當使用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症狀有緩解,是否可判定自己痊癒而停止藥物治療?」蔡騌圳醫師提及,醫界共同治療克隆氏症的第一步為症狀緩解,若臨床症狀改善,進而希望第二步為抽血檢測生化數值(CRP 及 ESR),評估疾病發炎指數,或影像學(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的檢查追蹤,最終希望能確定內視鏡上的影像沒有潰瘍出現(黏膜癒合mucosal healing),才是較全面性的治療。他也提醒患者把克隆氏症當成慢性病,需要持續服用藥物以維持臨床症狀的緩解,切勿任意停藥,且需定期門診追蹤。克隆氏症屬重病範疇 定期用藥及回診是關鍵蔡騌圳醫師補充,當腸道反覆發炎,會使腸道狹窄造成腸阻塞,嚴重時會導致腸子破洞、廔管或腹腔膿瘍,即使切除患部腸道,還是會反覆發作,而反覆的手術下,最後就會造成短腸症,可能導致無法進食、營養不良,甚至危急生命。克隆氏症對病友與臨床醫師皆是很棘手的疾病,在國內是屬於重大傷病的範疇,所以確診後,再次強調定期服藥與定期回診追蹤是非常重要的。蔡騌圳醫師提醒患者,克隆氏症易復發,遵照醫囑有助於病情控制;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抽菸,切勿不經診斷就自行服用藥品作為治療;當症狀嚴重時建議可採用低油、低渣飲食,以免病情加重。如此一來,才能「腸」保健康。

同志婚法案屢遭阻擋 伴侶盟狠嗆割藍委

同志婚法案屢遭阻擋 伴侶盟狠嗆割藍委#闌尾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以下簡稱伴侶盟)昨(29)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強烈譴責立法委員廖正井怠惰失職、毫無作為,已淪為恐同幫兇。同志婚零進度 伴侶盟火大 伴侶盟指出,影響台灣同志可否享有平等與自由婚姻權利,由伴侶盟草擬交由鄭麗君立法委員提案的婚姻平權草案已於去年十月一讀付委,然而立法院第五會期已於今天結束,司法法制委員會卻毫無進度。伴侶盟批評,三個月來持續以理性溫和的方式希望與廖委員溝通,最終徹底認知廖委員連「傾聽多元民意」、「接受伴侶盟等民間人權團體會面邀請」基本的要求都一再迴避,廖正井委員對待婚姻平權此一攸關上百萬人,嚴肅、重大的人權議題,卻可以採取不理不睬、推托卸責的態度。然而,伴侶盟草案獲得超過十五萬民眾、接近四百個公民團體的連署支持,其中有一萬名以上的連署民眾戶籍地設於桃園縣,已超過罷免廖正井委員第一階段所需的連署人數(約五千名),為了還權於民,伴侶盟將發起發動「割正井、反恐同」罷免廖正井的連署行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