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

預防中年發福 按摩小腿肚!

預防中年發福 按摩小腿肚!#體溫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代謝好的人」,就是指營養素燃燒成為能量後,消耗功能良好的人。也就是吃再多也不容易變胖,不會囤積多餘脂肪的體質。反過來說,「代謝差的人」就是容易發胖,會囤積老廢物質的體質。代謝能力衰弱 易低體溫、手腳冰冷努力減肥也瘦不下來、體溫偏低、手腳冰冷、水腫、很少流汗、容易疲勞等,是代謝能力衰弱的現象。很多人以為這是年紀漸長的「正常現象」,但若因此置之不理。不但會讓身材走樣、中年發福,還會有許多疾病伴隨肺癌出現。基礎代謝量最高峰的時期是在20歲以前,男性為1500卡,女性為1200卡。這個時期代謝作用最活躍,就算躺著不動也會消耗能量,所以稍微吃多一點也不會變胖。但是過了20歲以後,一日基礎代謝量,每過10年就會遞減100卡。若將減少的基礎代謝量,換算成囤積在身體上的脂肪,簡單計算之下,1年就會增加體重5公斤以上。活動時間越短、量降低 易發胖邁入30歲後,如果食量還是與20歲一樣,連運動量也不變的話,體重便會慢慢增加。有些人如果學生時代曾是一名運動員,但出社會後忙到連散步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的人特別容易快速變胖。因為運動量減少,能量就會剩下更多。到了40歲、50歲,隨著年齡增長,活動的時間會愈來愈短,活動量也降低,所以更容易發胖──這就是「中年肥胖」的真相!體溫上升1度基礎代謝量就會提高12~13%,因此吃下相同分量的食物,脂肪也不容易囤積。例如得流感發高燒後,有時會變瘦2~3公斤,除了是因為食量減少之外,能量也比平常消耗更多。成人每天所需的熱量,依年齡、身高、體重而有所差異,但平均值為:男性2000~2200卡、女性1800~2000卡。按摩小腿肚 消除疲勞體溫高=基礎代謝高,屬於吃再多也不會發胖的體質;體溫低=基礎代謝低,成為吃一點就容易發胖的體質。所以「讓體溫升高」可說是預防肥胖最簡單的方法。那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改善手腳冰冷、提高體溫呢?就是「活化下半身的肌肉」。全身六至七成的肌肉位於下半身,所以會產生許多熱能(消耗能量)。其中的主角就是肌肉塊,也就是小腿肚。走路、上下樓梯、體操、伸展操,這些全都是活化小腿肚的最佳運動,可是要小心運動過度會造成肌肉疲勞,甚至造成運動傷害。但換做按摩小腿肚,不僅能持續活化小腿肚肌肉,還能消除疲勞。(本文摘自/揉揉小腿肚的驚人自癒奇蹟/采實文化出版)

擺脫手腳冰冷!5方法變身溫暖美人

擺脫手腳冰冷!5方法變身溫暖美人#體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克服低體溫症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不要暴飲暴食,一方面攝取適當的鹽分,一方面透過勤勞的運動緩解壓力。雖然日常生活中,好像不太容易實現,尤其在午餐、晚餐的約會,一下子全部被預訂的狀態下,還管吃什麼海鹽或在繁忙的行程裡,實踐起來不是這麼容易。但也有在獨自一人的時間裡,提升體溫的方法。在清晨或晚上時間,勤勞實踐的話,在不怎麼能幫助健康又忙碌的生活裡,多多少少也能夠使血液和血管維持某種程度的健康。1)泡腳和半身浴讓我們來使泡腳生活化吧!泡腳可以讓第二個心臟──腳變得溫暖,是讓全身血流良好的方法之一。在腳底有個降壓點(後湧泉穴的位置透過腳踝中心的垂直線相逢的點,位在後腳跟三分之一的支點上)和失眠點(湧泉穴的位置透過腳底的中央線和腳踝中性點的垂直線相逢點,位在腳底三分之一的支點上)當然也是對應各種器官的反應點。腳部溫暖的話,頭部的熱會相反地往下流,這能幫助焦躁、不安、失眠症、肩膀痠痛、高血壓、腦中風、心肌梗塞的預防和改善。它們也能促使腎臟的血流良好、促進排尿,讓浮腫消失,因為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所以能讓整體的體溫上升。2)艾草艾草能使體溫升高、治療低體溫症,且能消除寒氣、幫助血液循環。藉由艾草可以增進身體的熱度,使自然治癒能力上升。緩和肌肉的緊張感、消除精神上的壓力、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血,能使血管健康起來。艾草一個星期定期做1 次以上,在提高深部體溫上頗具效果。我將會在以下來說明,榮獲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UCLA 大學伊格納羅博士(Louis lgnarro,Ph.D),是如何強調人體溫度上升的重要性。「深部溫度上升0.5 度的話,便能在血管內進行一氧化氮的作用。毛細管擴張之後能使血液的流動活化,解毒作用將能良好地進行,還能緩和血糖、血壓及高血脂症。」日本溫泉協會發表了以下聲明:「深部溫度上升1度C的話,就能夠分泌熱休克蛋白質HSP(Heat Shock Proteins),可以修復毛細血管、遺傳因子、傷口,也能夠生成肌蛋白變得活化,引起解毒功能。3)按摩、生薑茶與其喝水不如喝溫水,或是會使身體變得溫暖的生薑茶或生薑紅茶也很好。生薑紅茶是在熱紅茶裡面放入生薑或是倒入薑汁,依照個人口味酌量放入有機紅糖,加到有些甜味就能飲用。按摩能使氣血流動活化,且對減緩肌肉的緊張、消除壓力也很好,能刺激皮膚而促進血液循環。克服低體溫症和提高人體深部溫度,這些不只是單純讓身體變得舒服而已,它能維持乾淨的血液以及健康的血管,對找回身體整體健康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本文摘自/清血果汁3週解毒計畫,戰勝慢性病!/三采文化出版)

體溫低難受孕 中醫調體質好孕到

體溫低難受孕 中醫調體質好孕到#體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林小姐想懷孕但一直無法如願,與老公到醫院檢查,大致上都還正常,但從基礎體溫表中,可發現溫度太低,高溫爬升太慢及高溫期不明顯等問題。除了吃排卵藥與黃體素,也搭配服用溫陽補腎的中藥。基礎體溫在中藥介入輔助後,沒有掉到36.7之下,2個月後就傳出懷孕的好消息。台灣每10對夫妻中  就有1對不孕台灣不孕症的盛行率約10%~15%,也就是說平均每十對夫妻中,1到1.5對會有不孕症。但隨著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的改變,環境、飲食中有毒物質的增加,不孕症的盛行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奇美醫院中醫部劉三榮醫師指出,不孕是指在沒有避孕的情況下,經過至少12個月的性生活,而沒有成功受孕,即稱為不孕症。造成不孕的原因很多,除年齡外,輸卵管、子宮的問題,內分泌的問題,環境與情緒的問題等等,都可能造成不孕。一些疾病,如輸卵管炎、骨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都有可能造成不孕。調經+中醫補藥   助好孕中醫治療女性不孕,首重調經,月經調順,才能為懷孕創造最佳的條件。辯證上仍要分虛實:1)虛證以腎虛為多,腎陽虛為主要證型。研究發現,菟絲子、淫羊藿、巴戟天、熟地、枸杞、附子等補腎藥可以促進雌激素分泌。此外,還有增加卵巢、子宮血液循環,促進動情激素分泌與排卵的作用。對一些基礎體溫低下、高溫期太短或溫度太低、黃體素分泌不足等狀況都可考慮用此法治療。2)氣血虛弱為另一常見的證型,氣血虛弱,則沖任失養,導致月經不調,不能攝精成孕。治療以八珍湯大補氣血再加補腎藥為主。治療不孕症仍要借助西醫的檢查來確定病因,同時如果搭配中醫,對於縮短療程,提高成功率都會有所幫助。劉三榮醫師也說,不孕症屬慢性疾患,應耐心調治,配合每天量基礎體溫,以3個月為一個療程,需約3個療程,積極配合醫師,才能好「孕」成真! 

丟掉暖暖包!3大肌力訓練 有效提高體溫

丟掉暖暖包!3大肌力訓練 有效提高體溫#體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鍛鍊肌肉可以幫助提高體溫,遵守下列三步驟,慢慢鍛鍊出結實的肌群。1)勤散步活動腿部肌肉/下半身肌肉佔全身肌肉的七到八成,走路可以運用到腿部肌肉,提高體溫。2)增加身體柔軟度/身體僵硬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體溫下降。勤做伸展操維持關節與肌肉的柔軟度,不僅能促進日常的身體活動,也能提升運動效果。3)強化肌力/運動有助於調整自律神經,幫助調節體溫。關鍵在於持之以恆,維持適度的運動量,不要過度勉強。有效提高體溫的三大肌力訓練只要坐在椅子上,就能強化下半身肌肉。腰部與膝蓋無力的讀者,請酌量運動,不要勉強。Pose1)抬膝運動/緩慢抬高與放下膝蓋,避免產生反作用力。8下為1組,每次做 1~3組。• Point /這項運動可以強化腹肌群與腰大肌。膝蓋無力的人可左右兩邊輪流做,感到疼痛時,請調整膝蓋抬起的高度。Pose2)伸直膝蓋/輪流伸直左右兩腳膝蓋,速度要緩慢,維持伸直姿勢8秒,再慢慢回復原來位置。• Point/ 鍛鍊股四頭肌和脛骨前肌等大腿前方肌肉。Pose3)踮腳運動/腳尖著地,踮起腳跟,再慢慢回到原來位置。• Point /此動作可以強化小腿肚肌肉。將手放在膝蓋上,踮起腳跟時輕輕往下壓,即可增加運動負荷量。(本文摘自/神奇熱敷法:一條毛巾治好痠痛!/采實文化出版)

女子路跑中暑昏倒 體溫高達約41度

女子路跑中暑昏倒 體溫高達約41度#體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入夏以來,連日高溫一直都在破紀錄,在戶外的民眾暴露在烈日下,如又缺乏水份就容易造成中暑現象;童綜合醫院從六月份迄今因熱衰竭或中暑等狀況送醫者,已經約有2百人左右,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一名參加路跑的陳姓女子,在跑了近30分鐘後,突然暈倒而送醫,體溫高達40.9度,出現顫抖與意識混亂狀況,經積極降溫及施以靜脈注射補充大量水分後逐漸清醒,但因急性肝腎衰竭及血壓不穩送加護病房,住院3天後即轉出院。 烈日曝曬 每15分鐘需補充水分童綜合醫院急診室余宣宏醫師表示,中暑會使身體無法正常排熱,造成體溫急速升高,出現頭暈、頭痛、倦怠乏力、胸悶、呼吸不順暢或神智不清等現象,嚴重還會有致命的危機。余宣宏醫師提醒,民眾如果從事戶外活動、工作等須曝曬在烈日下,每15分鐘記得補充水分,如有心跳加快或頭暈現象出現時,要盡快先到陰涼處休息;但要注意不可猛灌冰水或全身浸泡到冰水中,防止血管收縮太過而併發其他病狀。另外,有感冒症狀、服用感冒藥或精神科藥物者,因不容易排汗,易造成中暑現象,也要多加注意!

樂閱讀/體溫上升是健康之鑰

樂閱讀/體溫上升是健康之鑰#體溫

身體受寒,活動力變差人最常得的感冒, 英文叫作cold(受寒), 將「寒氣」引進體內(風邪入侵),結果在36.5度正常體溫下運作的好幾千項、好幾萬項化學反應(新陳代謝)功能變差,無法燃燒體內養份或老舊廢物,導致中間代謝物質或老舊廢物殘留於體內,血液因而變污濁。於是,為了處理老舊廢物,細菌或病毒入侵體內,便出現發燒及食慾不振等的生理反應。 發燒、咳嗽、有痰、打噴涕、流鼻水、出疹等感冒症狀紛紛出籠。其實這是身體在排泄體內的老舊廢物、有毒物質,自己進行治療。發燒(體溫上升)讓新陳代謝變好,乃是促進排尿、咳痰等症狀「外發」的原動力。攝取鹽分可以升高體溫,問題在於身體無法排泄鹽分因此,為了健康,平日須努力升溫。泡澡、三溫暖、散步、運動、卡拉OK、沉迷興趣、積極思想等,都有讓體溫升高的效果。攝取鹽分也有升高體溫的效用,好食鹹辣食物的人透過味噌、醬油、佃煮料理、明太子、鹹鮭魚、佃煮沙丁魚等攝取足夠鹽分,保暖身體。鹽並不會引起高血壓或動脈硬化(腦中風、心臟病),問題是因為我們的身體無法排泄鹽分。為了可以排泄鹽分,可以泡澡或運動,透過發汗、排尿讓鹽分揮發。此外多喝紅蘿蔔蘋果汁,可以利用鮮榨果汁的鉀成分,將鹽分排泄掉。(本文作者/石原結實)(摘自/腰瘦微斷食/尖端出版)

親密關係讓你較暖和! 體溫升高抵寒冷

親密關係讓你較暖和! 體溫升高抵寒冷#體溫

有親密的人身旁,或許可以暖心窩;荷蘭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證明,有親密的人在身邊,人們比較不容易覺得寒冷,而自己的體溫也會略微升高。研究人員對近百名受試者進行試驗,結果發現,和情感親密的人相隔約0.5公尺站著,能讓體溫略微升高,尤其是處在比較寒冷的環境中。專家認為,親密的人能給人快樂、友善和安全感,讓大腦中的快樂激素分泌充足,因此人們會覺得周圍比較暖和。俄亥俄州大學的一項研究中顯示,具有頻繁親密關係的人,具有較高的免疫力,並能預防感冒。英國也有經過一項長期研究,證實良好的親密關係可以降低心臟病發的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