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金黃散

中醫治療運動傷害:從急性處理到預防保健的完整指南

中醫治療運動傷害:從急性處理到預防保健的完整指南#如意金黃散

運動傷害包含急性損傷、慢性勞損、創傷意外等導致的軟組織損傷或骨、關節疾患,如急性扭傷或挫傷所造成的酸痛,初鳴堂中醫診所徐瑋憶中醫師說明容易有運動傷害的人與內科雜病所述的勞傷、風寒濕熱痺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就是說這些病症大部分並非絕對由外來的「意外性傷害」所形成,反而是大多數屬於自發性軟組織的急慢性炎症,自己本身的筋骨耐操性不強,受傷只是在運動時誘發出來而已,當運動傷害發生時,患處產生出血與發炎反應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便是紅、腫、熱、痛與不同程度的活動度喪失。 疼痛本身除使患處無法活動外,它同時會引起身體的反射作用而抑制患處附近的肌肉活動以避免更進一步的組織受損,所以運動傷害的發生其實也算是另類的保護作用。患處出血、腫脹除了讓人疼痛外,更嚴重的是腫脹本身會使組織的修復能力受損。腫脹更造成患處組織內壓力上升,上升的壓力會造成更多的疼痛與更進一步損害組織修護力。徐瑋憶中醫治療上若腫脹能減到最低,則患處不再那麼紅、熱、痛。組織的修護能力會在最短時間內生效且順利進行。肌肉萎縮反射也會降低,更有利傷後的復健。    徐瑋憶中醫對於急性的運動傷害還可用針灸療法,正所謂不通則痛,針灸可使人體經絡導氣通行對疼痛有很好之止痛效果。 還有放血也是一個快速消除腫脹的方式,傷害後造成疼痛處內壓增加,局部放血可使壓力釋放出來,腫脹自然消除比較快速。另外中藥一些清熱解毒之藥如如意金黃散調和外敷使局部傷處達到更快之消腫止痛效果。但若剛受傷便進行激烈的推拿,容易因外力過度刺激脆弱組織而加重傷勢,造成二度傷害。因此急性扭傷最好還是讓患部多休息,尤其開放性傷口案例,更是禁止推拿。在傷科門診中常見因患者因剛扭傷,導致組織腫脹微血管擴張,這樣的結果造成皮膚滲透力變強,卻盲目使用草藥偏方後出現過敏或感染,進而形成蜂窩性組織炎甚至骨髓炎的嚴重併發症,值得引以為鑑。總之,單純急性扭傷只要按照急性期治療原則,必要時由醫師開立消瘀退腫中藥輔助治療,通常3、4天後便能改善。如果治療1周後依然疼痛、腫脹,最好到醫院照X光,檢查是否為骨折、脫臼或是其他原因,以免延誤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事實也是如此。欲避免運動傷害,必須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週至少3次,每次20分鐘以上,運動之前並須充分熱身,同時須瞭解從事運動的特性,事先預防可能傷害,才能防範運動傷害於未然。在預防運動傷害食療方面「肝主筋、腎主骨」補養氣血,調肝補腎,增強筋骨強度就是首要目標。運動傷害患者日常生活飲食部分飲食宜清淡,平時可自行做適度的按摩及熱敷,以利關節之功能恢復,恢復期可從事輕鬆的運動如游泳、散步、騎單車、太極拳。但是切記不宜劇烈的競賽性球類運動或長時間從事相同動作之工作。患者可於患處活動時請先熱身並配戴護具保護,如護腕、護膝、護踝等。患處在不活動時,可不必穿戴護具,但仍需做保暖的功夫,在日常生活的活動應由輕而重,避免未熱身就從事激烈運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