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

不必開胸、不必繞道!客製化支架治療主動脈弓部瘤更安全

不必開胸、不必繞道!客製化支架治療主動脈弓部瘤更安全#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

臺北榮總率先引進最新「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成功治療多例主動脈弓部瘤患者。不需先進行頸部繞道重建手術,可依病人主動脈態樣量身訂做支架,由鼠蹊部進入置放,具有傷口小、風險低、恢復快、住院期短等優點,適合高齡或曾接受相關手術及風險較高的患者,主動脈弓部瘤治療再添新利器。 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造成主動脈破裂是心血管猝死中排名第四的疾病,在所有主動脈疾病中,又以主動脈弓部瘤最複雜。因為主動脈弓部上方有通往腦部的三個重要分支,一旦出現弓部瘤,不僅有破裂危險,亦增加中風風險。 主動脈弓部瘤為退化性疾病,好發於70歲以上男性、有抽菸習慣以及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病史的患者。除了控制危險因子外,手術是唯一根治方式。目前以微創主動脈支架置入手術為主流,但通常需先進行頸部繞道手術,來確保腦部血流暢通;如果患者條件不適合,則需採開放式手術切除腫瘤並重建。 陳沂名醫師指出,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依據每位患者獨特的主動脈形狀、走向、個別頸部分支動脈的大小、角度客製化設計,從鼠蹊部進入,在X光導引下置入適當位置,支架釋放後再將三條較小的覆膜支架分別置入頸部三條分支動脈,即可有效隔離動脈瘤預防破裂,並保持頸部血流暢通,降低中風風險。 圖/陳沂名醫師指出,個別病人主動脈情況量身設計開窗支架,經鼠蹊部置放,無需進行頸部繞道重建手術,具傷口小、風險低、恢復快、住院期短等優點,特別適合高齡或高風險患者。 與傳統手術需20公分開胸傷口相比,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手術僅針孔小傷口,手術風險更低、術恢復更快,住院期短,高齡與高風險患者更安全。 80歲曾老先生,有高血壓與慢性腎臟病等病史,曾罹患降主動脈瘤及腹主動脈瘤,接受胸、腹支架置入及開放式腹主動脈置換手術。門診追蹤發現主動脈弓部瘤達6.2公分,緊鄰三條通往腦部及左右手的頸部分支,不適合一般的胸主動脈支架及頸部動脈繞道手術,及危險性較高的傳統開胸手術,經醫療團隊謹慎評估建議,使用客製化開窗支架治療,術後恢復良好。 63歲謝先生,曾於民國94年因主動脈剝離接受傳統開放式胸主動脈置換手術,後續追蹤發現弓部動脈瘤逐漸增至8公分,如同曾老先生,十分接近通往腦部的三條重要血管分支。由於是二次開胸,手術風險極高,醫療團隊評估後使手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治療,術後恢復良好。二位患者於今(114)年9月11日接受手術,亦為國內首二位以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術的患者。 陳沂名醫師提醒,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如「不定時炸彈」,胸痛、背痛為常見警訊。建議民眾戒菸、控制三高、定期追蹤,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以免延誤治療造成致命風險。 圖/心臟血管中心張效煌副主任表示,客製化開窗支架免開胸即可治療主動脈瘤,不僅是外科治療的一大里程碑,更是病患一大福音。 圖/陳沂名醫師(左)與病友謝先生合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