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感染

入學如臨大敵 防堵肺炎鏈球菌「突破性感染」! 醫籲: 2-6歲高危群可追加疫苗強化防護

入學如臨大敵 防堵肺炎鏈球菌「突破性感染」! 醫籲: 2-6歲高危群可追加疫苗強化防護#突破性感染

根據疾管署監測顯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創六年新高。2013年以前台灣尚未全面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血清型19A曾造成多起嚴重個案1、2,包括肺炎、腦膜炎與敗血症等侵襲性症狀,不少兒童留下永久神經學後遺症3;至13價公費接種在2015年正式納入常規施打4,讓重症案例顯著下降5。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邱政洵主治醫師提醒,隨著進入流感季與開學季,家長可考慮讓孩童補打肺鏈疫苗來強化防護。 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 邱政洵醫師表示,在還沒有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時代,台灣的特殊現象是 2~5歲兒童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發生率最高6,這與幼兒園、托嬰中心的群體生活有關,幼童帶菌率高7、互動密切,增加了傳染風險。 肺炎鏈球菌感染的嚴重型態稱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IPD),邱政洵醫師說明,常見有3種:腦膜炎、敗血症、以及肺炎,其中腦膜炎最為危險8,即使救回,也可能留下發育遲緩、癲癇、聽力受損等後遺症9。邱政洵醫師表示,初期症狀往往不具特異性,常以發燒為主,容易與一般感冒混淆;如果孩子高燒不退,合併活動力下降、呼吸急促或困難、持續嘔吐、意識改變、甚至癲癇發作,就要高度懷疑並立即就醫9。如今9月開學,更應提高警覺,做好相關預防措施。 邱政洵醫師指出,台灣現在有很完備的肺炎鏈球菌小兒公費疫苗政策,幼兒在2個月、4個月接受基礎接種,12至15個月追加1劑13價疫苗10,已能提供良好保護,只是部分孩子在2~5歲期間,抗體濃度逐漸下降,加上進入群體生活,便可能發生「突破性感染」11。在北美,常見接種模式是「3+1」(2、4、6個月+12–15個月追加)12,比台灣「2+1」模式多一劑13。考量進入群聚環境後感染風險提高,家長可與醫師討論是否在適當時機補強保護。 2歲施打追加保護邱政洵醫師說明,近年監測發現,台灣兒童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以非13價涵蓋的型別為主,如目前最流行的血清型別為15B;除此之外,原本13價涵蓋的血清型別,還是有突破性感染的案例,且大多發生在2-6歲較大的孩子;若2歲以上的孩子需要強化防護,再補打一劑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即可。目前台灣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有13價疫苗(PCV13)、15價疫苗(PCV15)以及20價疫苗(PCV20)可選擇,可依孩子的接種史與醫師評估討論。 邱政洵醫師補充,有的家長會擔心副作用問題,但其實肺炎鏈球菌疫苗的副作用很少,最常見是注射部位紅腫或短暫發燒,嚴重不良反應比例非常低14,家長不需要過度擔心。邱政洵醫師呼籲,接種疫苗除了保護兒童自身,也能間接保護免疫力較差的長者。除了施打疫苗外,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衛教習慣仍不可少,包括勤洗手、在擁擠場所戴口罩、維持均衡營養與運動習慣,才能降低疾病發生機率。

2~5歲肺炎鏈球菌突破性感染大敵,黃立民:血清型變化快應補疫苗強化防護

2~5歲肺炎鏈球菌突破性感染大敵,黃立民:血清型變化快應補疫苗強化防護#突破性感染

肺炎鏈球菌是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近來陸續見到3~4歲孩童發生菌血症或腦膜炎的案例,多數孩子於嬰兒期已完成公費肺炎鏈球菌公費13價(PCV13)疫苗接種,卻在2~5歲甚至更大年齡1,因「突破性感染」侵襲而嚴重高燒不退、咳嗽惡化而住院2。 黃立民醫師提醒,疫苗接種會改變血清型的「版圖」,就目前台灣流行情勢而言,多涵蓋七種病毒型的20價疫苗(PCV20)更能「一次補進」關鍵型別3。開學即備戰,呼籲家長提高警覺,補強防疫保護。 肺炎鏈球菌感染的臨床表現可從中耳炎、鼻竇炎等輕症,發展到肺炎、膿胸等重症4,其中最令人擔憂的是腦膜炎;即便救治成功,仍可能留下癲癇、聽力受損、發展遲緩等後遺症5,少數甚至會影響其他器官功能,對孩子留下長期負面影響。 醫師也提醒肺炎鏈球菌感染通常在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發燒、咳嗽、流鼻水皆可能出現,但若孩子高燒超過3天未退,並合併精神不佳、呼吸困難或意識改變,應立即就醫評估。 PCV20涵蓋更多血清型,補強保護力 黃立民醫師指出,台灣的肺炎鏈球菌流行病學與國外不同,西方國家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多集中於1歲以下嬰兒,而台灣的高峰則落在2~5歲學齡前兒童1。由於托嬰中心與幼兒園的群聚環境,幼童密切接觸,且此年齡層孩童的帶菌率偏高6,傳染風險也隨之上升。 黃立民醫師說明,疫苗接種會改變血清型的「版圖」:被疫苗涵蓋的型別逐漸下降,而未被涵蓋的型別則會上升,成為新的威脅。以台灣近年監測結果來看,常見的血清型包括15B、15A、15C與19A等型別7。雖然19A屬於PCV13涵蓋範圍,仍部份突破性感染的案例,其他如15B、15A與15C等,則不在PCV13可保護的範圍內3。因此,PCV20(20價)成為補強的重要工具,相較PCV13,PCV20多了7種血清型,能針對近年上升的型別如15B提供額外保護8。黃立民醫師強調,市面上亦有15價疫苗(PCV15)可選,但就目前台灣流行情勢而言,PCV20更能「一次補進」關鍵型別。 6個月以及5歲前可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完整免疫保護網 目前台灣公費提供的PCV13接種時程為「2+1」9:於2個月、4個月接種基礎劑,12~15個月追加1劑。而北美接種時程多採「3+1」10模式,於6個月再加打一劑,因此部分家長會選擇在嬰兒6個月大時自費補強,以提升嬰兒期的抗體濃度。 有部分家長擔心疫苗接種所帶來的副作用,但黃立民醫師表示,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後多僅會出現注射部位輕微紅腫或短暫發燒,嚴重不良反應罕見11,相較於感染肺炎鏈球菌後可能發生的菌血症、腦膜炎等重症風險相比,疫苗帶來的保護效益更大12。黃立民醫師建議除了完整施打公費的3劑疫苗,家長可評估於孩童6個月時補打1劑;而進入2~5歲時,早期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會逐步下降13,且此階段正處於孩童群聚生活的感染高風險期,則可以考慮再追加施打一劑PCV20,以完整保護力。 PP-PRV-TWN-0231-20250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