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母細胞瘤

瞳孔像貓竟是罕見眼癌 女娃四處尋醫仍須摘眼保命

瞳孔像貓竟是罕見眼癌 女娃四處尋醫仍須摘眼保命#視網膜母細胞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未滿2歲的女娃,罹患罕見的視網膜母細胞瘤,原本靠化療控制眼癌,沒想到腫瘤卻在近期急速長大,家長只好跨縣市求醫,並決定忍痛摘除眼球來換命。醫師表示,如果手術夠早,視網膜母細胞瘤還完整包在眼球內,患病可以一直追蹤到長大成人。一般人往往想不到眼睛也會長腫瘤,事實上,包括眼瞼、眼窩和眼球,任何位置都會長腫瘤,且眼球內也會長腫瘤,如成人的黑色素瘤或淋巴癌;而兒童,尤其是新生兒的眼部腫瘤則是視網膜母細胞瘤。視網膜母細胞瘤常發現於1~4歲 常見症狀為斜視及瞳孔異常彰基醫學中心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王士忠指出,視網膜母細胞瘤是罕見的兒童眼部癌症,通常發現於1~4歲的幼兒,依據兒癌基金會統計,2019年診斷案件數為12件,而1995~2019年共有377個病例,每年發生率約為每2萬名新生兒有1人,男女發生率並無差別,超過9成的病例於5歲前被診斷出來。視網膜母細胞瘤常見症狀有兩種:斜視及瞳孔異常,小朋友的瞳孔會像貓眼般折射光線,如果能在病發初期診斷出來,治癒率可高達9成;另外,約有4成患者兩眼都會出現腫瘤,有些是同時出現,也有病例是一眼先發生,另一隻眼隨後出現同樣的腫瘤。彰基眼科部主任張丞賢表示,雖然視網膜母細胞瘤是罕見兒癌,但常見家長帶著小嬰兒四處求醫,眼腫瘤如無法控制,最後只有摘除一途,最讓父母家屬不捨,但是卻也是在未擴散出去的階段,最有效及確定的治療方法。觀察瞳孔有無變白或反光有異 手術夠早可追蹤至長大成人張丞賢以30年經驗分享,只要手術夠早,視網膜母細胞腫瘤還完整包在眼球內,這些小朋友都可以一直追蹤到長大成人,甚至有些人還可以免除痛苦的術後化療及放射治療;而經驗豐富的眼整形團隊,亦可以重建眼窩,讓小朋友面部發育正常,容易放入精美的義眼片,讓人無法分辨真假。張丞賢提醒,小嬰兒無法告訴我們視覺上的變化,所以要非常早期發現眼內有腫瘤不容易,家長要多多觀察,有時在某些角度會發現小朋友瞳孔是白色或是反光不對,有時因為視力喪失而斜視,如果已經有紅腫疼痛的症狀,通常腫瘤已經長得很大很飽滿,如有異常盡速就醫。

每年逾500童罹癌 9大警訊速就醫

每年逾500童罹癌 9大警訊速就醫#視網膜母細胞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全台每年新發兒童癌症個案約500人,早期發現、治療,存活率高達8成以上。醫師表示,兒童癌症有9大警訊,不明原因發燒、冒腫塊、疼痛、停止生長、貧血或出血等都是重要警訊。14歲以下常見白血病 15至18歲骨癌多每年9月是「癌症兒童關懷月」,金絲帶是關懷癌童的共同符號,象徵癌童的生命如黃金般珍貴,也代表癌童對抗癌的勇氣與堅韌。兒癌基金會董事長林東燦表示,全台18歲以下的新發兒童癌症個案約有500人,14歲以下的孩童以白血病、腦瘤、惡性淋巴瘤最常見,15至18歲則以惡性橫紋肌瘤、骨癌較多。國內因生育率下降,癌童人數也隨之下降,但發生率卻有微幅上升趨勢,可能和基因、環境污染等因素有關,所幸兒童癌症5年存活率有高達8成,比成人癌症高許多。林東燦指出,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細胞再生能力好,對於化療的耐受性也比成人好,加上支持性療法進步,都有助療程進展,但即便如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關鍵。神經母細胞瘤症狀多元 2/3發生在腹部兒童常見癌症有9大警訊,像是超過一星期不明原因發燒、突然冒出腫塊、突然停止長高或體重減輕、不明原因疼痛、莫名貧血或出血症狀,這都是比較容易發現的警訊。另外是淋巴結腫大,孩子頸部、腋下、鼠蹊部等淋巴結出現腫大,觸摸時固定硬塊不動、無壓痛;以及神經症狀,包括突然出現頭痛、嘔吐、複視、肢體無力、運動不能協調(寫字歪扭)、無法捧碗或用筷子,走路歪斜易跌倒等,都應儘速就醫。還有神經母細胞瘤症狀相當多元,有2/3發生在腹部,出現腹部腫大或腫脹情形,若癌細胞侵犯骨頭可能導致骨頭痛,轉移至骨髓會導致臉色蒼白,轉移至眼窩時,可能導致眼窩周圍瘀青。「貓眼」視網膜母細胞瘤 瞳孔出現白色反光另有被稱為「貓眼」的視網膜母細胞瘤,則可透過眼底鏡檢查及早發現,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呼籲父母、師長提高警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