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統疾病

突破150例!林口長庚水蒸氣微創消融手術 開啟治療新契機

突破150例!林口長庚水蒸氣微創消融手術 開啟治療新契機#泌尿系統疾病

一位83歲男性,因攝護腺肥大,體積超過190 cc,造成反覆性排尿困難,使用尿管排尿超過一個月仍無改善。由於病人年級大且健康狀況不佳,無法接受傳統的刮除或雷射手術,被當地醫院告知可能需要長期使用尿管排尿,因此家屬透過多方打聽,得知林口長庚醫院可以使用水蒸氣微創消融手術的方式治療,因此帶病人北上求診。病人於7月初接受攝護腺水蒸氣微創消融手術,術後雖有尿路感染現象,但經抗生素控制後,病人於術後三周就能拔除尿管順利排尿。 台灣男性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五成以上罹患攝護腺肥大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教授馮思中醫師表示,攝護腺肥大是台灣男性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根據健保署與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50歲以上男性中約有五成罹患攝護腺肥大,70歲以上則高達七至八成,隨著高齡化病患逐年上升。若長期未治療,除了會造成排尿困難、尿滯留、反覆泌尿道感染,還可能導致膀胱功能退化、膀胱結石,甚至腎臟損害等嚴重後果。 攝護腺肥大的診斷多從門診問診與基礎檢查著手,如超音波與PSA抽血,即可初步掌握狀況。除了年齡,久坐、缺乏運動、家族病史、飲食不當等因素也都與攝護腺肥大有關。一旦出現排尿不順等早期症狀,就應及早治療,避免拖延導致膀胱功能受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馮思中醫師指出,現行的攝護腺治療有幾種治療方式,包含服藥以及傳統手術,例如攝護腺刮除術、雷射手術等,而這類的手術有一定的機率造成性功能障礙、逆行性射精、尿失禁等副作用。近期新開發出許多新的微創技術,以相對低手術治療風險來進行手術,大大降低手術的副作用,提供安全、快速,又可保有性功能的治療方式,而攝護腺水蒸氣微創消融手術就是其中相當不錯的一種方式。 微創手術新選擇 減少副作用 馮思中醫師表示,攝護腺水蒸氣微創消融手術的治療原理,是利用細針將水蒸氣注入攝護腺,使攝護腺組織萎縮,最終被人體自然吸收。特點是不破壞尿道結構,也無永久植入物,能真正縮小攝護腺體積。手術過程非常快速,安全性很高,病人可以選擇當天門診手術,無須住院,當天就可以回家,病人也都有良好的療效。 攝護腺水蒸氣微創消融手術適合有排尿症狀、希望能改善生活品質的攝護腺肥大患者,或是仍在服藥與手術之間觀望的病人,可以考慮以微創的方式,快速而安全的解決攝護腺的難題。林口長庚醫院自2024年引進攝護腺水蒸氣微創消融治療技術,為攝護腺肥大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目前已成功幫助逾150位病患擺脫攝護腺肥大困擾,為國內經驗最豐富的醫學中心,許多接受治療的患者在短短數週內,即明顯感受到排尿順暢、夜尿減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及早治療新觀念,減少不可逆的膀胱損害 馮思中醫師強調,攝護腺水蒸氣微創消融治療技術不僅降低手術風險與副作用,也讓許多原本猶豫於傳統手術的患者有了安心選擇。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即將到來,林口長庚醫院持續關注男性泌尿健康,致力推動安全、有效的創新療法,提醒民眾如有相關症狀,應及早諮詢專科醫師,把握黃金治療時機,守護自身健康,享受美麗人生。

國人攝護腺癌新病例發生率 已較子宮頸癌高出5倍 泌尿科權威歐宴泉新書「臺灣機械手臂手術領航者」推廣癌症早期篩檢

國人攝護腺癌新病例發生率 已較子宮頸癌高出5倍 泌尿科權威歐宴泉新書「臺灣機械手臂手術領航者」推廣癌症早期篩檢#泌尿系統疾病

癌症令人聽之為之色變,但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都能夠大幅提升治癒率與存活率。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有鑑於此,早在2017年起開始積極推廣男性朋友進行PSA篩檢,在其最新著作《臺灣機械手臂手術領航者》更清楚介紹攝護腺癌為何被稱為「男性的隱形殺手」,因其出現症狀前不易察覺,第一、二期只佔1/3,1/3 患者是第三期,1/3 患者是第四期才被診斷,所以患者發現罹病常常為時已晚,並發生率已占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五名。 歐宴泉院長在《臺灣機械手臂手術領航者》此書中說道,國健署於1995年起以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三年進行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多年來成效顯著,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持續下降 但男性特有攝護腺癌在2021年癌症新個案人數統計逼近7500人,新發生病例已為子宮頸癌的5倍之多,由此可知,攝護腺PSA篩檢的重要性。歐院長常感概表示,在攝護腺癌治療方面,台灣進口的先進儀器與藥物都很昂貴,且通常只能在晚期使用,一個完整療程下來花費約數十萬至上百萬,不如鼓勵男性定期進行攝護腺癌篩檢,才能防患未然。 歐宴泉院長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各種泌尿系統疾病,並正視早期篩檢及早治療的重要性,同時介紹國際各式尖端治療技術與設備,鼓勵罹病患者不可因此喪志,將行醫近40年的經驗撰寫成書分享給大家。書中也敘述了歐院長的成長歷練過程,如何從衣食不豐的家庭中一路奮鬥,搖身成為臺灣機械手臂手術的領航者。 歐宴泉院長保有學無止盡的精神,無論是成為台灣達文西手術的前導者,亦或Hugo手術的開創者,乃至於2021年~2024年就讀於台大EMBA,再度學習管理學相關課程,都是持續學習不斷創新的表現。歐院長也強調,因為有童敏哲總院長的鼓勵,並期望能將台大EMBA管理觀念引進醫院,進而改變醫院文化,加速團隊成長。 歐宴泉院長「臺灣機械手臂手術領航者」之新書發表會5月15日於台灣大學管理學院舉辦,由同為台大EMBA校友的何戎先生主持,現場來自各界的重要賓客雲集,包括童綜合醫院童瑞年董事長、童瑞龍副董事長、童敏哲總院長都親自到場支持;台大管理學院胡星陽院長、國企學會丘紘豪執行長與台大EMBA眾多校友們也出席表達支持大力推薦本書;環境部薛富盛部長、健保署石崇良署長、前台大管理學院郭瑞祥院長、台中一中林隆諺校長、台灣泌尿科醫學會馮思中理事長、中華福音神學院吳獻章教授、瑞士商直覺楊繼盛副總裁等貴賓亦到場見證推薦;新書發表會現場還有歐宴泉院長人生中各求學階段的校友、教會弟兄姊妹、泌尿腫瘤協會病友、與合作夥伴們也都共襄盛舉。 其中,泌尿腫瘤關懷協會廖金船常務理事,以及台大EMBA校友王唯玲小姐等人,也在發表會上以自身經歷,分享他們在歐宴泉院長仁心仁術與視病如親的熱切幫助下,自己與其家人從大難病中「重獲新生」的感動與喜悅。 另外,前泌尿腫瘤關懷協會林其業常務理事與其他各企業代表等,也以實際行動支持推薦歐宴泉院長的新作,透過團體購買書籍,贈送給國防醫學院、中山醫學大學、馬偕醫學院、中興大學、台中一中、台中科技大學與台中榮總等單位,希望藉由歐宴泉院長努力精進專業,不屈不撓精神的真實故事,以及他秉持從醫初衷,用愛心重視每一位患者的好榜樣,鼓勵後進學子,繼續傳承醫德醫術,為台灣培育更多未來的醫學人才,與更多的良醫名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