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媽遶境全程9天8夜、需步行近340公里,總吸引許多信眾參與。但物理治療師提醒,長時間步行且速度快,可能會對身體造成「遶境腳」負擔,一天步行5~8小時甚至更久,不僅考驗耐力,也容易產生疲勞性傷害。若不確定自身狀況,建議民眾可先透過簡單測試做行走評估,以利進一步進行步行耐力與肌力訓練。
大甲媽遶境全程9天8夜、需步行近340公里,總吸引許多信眾參與。但物理治療師提醒,長時間步行且速度快,可能會對身體造成「遶境腳」負擔,一天步行5~8小時甚至更久,不僅考驗耐力,也容易產生疲勞性傷害。若不確定自身狀況,建議民眾可先透過簡單測試做行走評估,以利進一步進行步行耐力與肌力訓練。
繼3月白沙屯媽祖「粉紅超跑」之後,大甲媽遶境也將於5日深夜由大甲鎮瀾宮起駕,而民眾在長途遶境進香過程中,除了鐵腿、足底筋膜炎之外,最常見的就是肌肉關節受傷,以及腳底長水泡。《優活健康網》整理醫師建議,提供久走前需做「3招」暖身運動,姿勢正確才能避免傷膝蓋,以及預防水泡和患部的照護方法,避免後續感染。
每年3月「粉紅超跑」白沙屯媽祖遶境起駕,許多民眾跟隨媽祖,橫跨全台9天、300多公里的朝聖之路,然而不少人即使走到鐵腿、腳痛,還是想靠意志力撐完全程,該如何有效舒緩?骨科醫師提醒,除了行前充分做好暖身之外,當腳底和小腿出現疼痛、水腫時,也應適時地伸展與放鬆,並提供以下「遶境小撇步」保護雙腳,才能走得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