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常誤診感冒 留意4大警訊

急性白血病常誤診感冒 留意4大警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是高致命性,且最難以治療的癌症之一,屬於成人最常見的急性血癌,罹病的名人如藝人高凌風、郭台銘胞弟郭台成與畫家幾米等。其主要症狀不典型,常被當成感冒或老化,但病程惡化快速,病患確診時往往已有生命危險。為讓民眾及早察覺,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提出「『急』刻救援,『髓』機應變 421口訣」,鼓勵民眾若出現臉色蒼白疲倦、不明原因發燒、瘀青出血、骨頭疼痛「四」大症狀,應儘速求診,進行血液及骨髓「兩」種重點檢測,且「一」定要盡速至血液科就醫,以掌握治療黃金期。4大症狀:疲倦、發燒、瘀青、骨痛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與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疾病工作組召集人田蕙芬醫師表示,隨著我國人口老化,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每年新增病例,從10年前約500例,近年提高至超過800例。好發族群為65歲以上長者,約佔5成,但也不乏中壯輩,40至60歲患者約佔三成。田蕙芬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會製造大量不正常血球,造成骨髓膨脹、骨骼疼痛症狀;因紅血球低下導致臉色蒼白、疲倦;白血球無法維持正常免疫反應,易莫名發燒;血小板無法發揮凝血功能,導致不明原因瘀青與出血。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症狀易與感冒及老化混淆,容易被忽略,許多病患錯失黃金治療期,就診時往往已有生命危險。而目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發病原因尚未完全了解,但長期不當暴露放射線或化學藥劑或曾因其他疾病接受化學或放射治療者,具疾病遺傳因子或基因突變者,有較高發生風險。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與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疾病工作組召集人侯信安醫師表示,在2017年標靶藥物上市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主要治療是化療與幹細胞移植。但年長者,容易因身體機能較差或合併其他共病,無法接受標準化療,或因為無法承受副作用而中斷治療。年輕病患雖有七至八成在治療後可達完全緩解(癌細胞比例下降至5%),仍有五成復發機率。個人化精準治療 年輕患者5年存活率提高至6成近年多款創新標靶藥物在台上市,終於突破臨床上三種容易讓病患喪失治療信心及放棄治療的瓶頸:反覆復發、疾病控制困難、治療副作用。侯信安醫師說,將標靶合併化療可以增加緩解率、降低復發率,改善疾病控制困難的困境,減輕療程副作用。在標靶藥物介入下,不只年長患者整體存活期從不到半年,延長為10至12個月;部分年輕患者的5年存活率,也將由4、5成,提高至6、7成。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醫師說,為接軌國際治療水準,學會2019年成立「台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與骨髓化生不良症候群疾病工作組」,並積極與全球權威組織「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交流,納入國際指引並考量台灣現況,發布最新版「台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指引」。透過多元評估、風險分級與精準治療三大重點,提供病患個人化精準治療。為提升民眾病識感與集結完整衛教資源,方便民眾查詢,學會成立台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衛教網站(https://knowamltaiwan.org),提供症狀、治療、日常照護全方位資訊。透過患者故事分享,鼓勵病患務必接受正規治療。同時提供就醫地圖,統整全台專門照顧此症的醫師名單,讓民眾可以一鍵掛號、快速獲得醫療協助。

月經量暴增 當心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月經量暴增 當心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年僅22歲的歐歐,某次經期正常結束後的5天卻「又來了」,但這次經血量暴增,夜用衛生棉不到1小時就要替換,甚至出現如手掌大小般狀似燒仙草的血塊!起初前往婦產科檢查,然而出血與婦科疾病無關,轉診至大醫院抽血,才驚覺白血球數量高出正常人8倍,並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所幸經過7次化療及骨髓移殖,目前僅須持續追蹤,生活一如既往。血癌發病難早期預防 貧血、骨頭疼痛、血流不止等症狀要小心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唐季祿說明,白血病俗稱血癌,在所有癌症中並不屬常見。每年約新增2千名病人,其中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是最常見的血癌,每年約新增800個案例。過去,血癌好發年齡較其他癌症年輕,但是2000年以後發生於60歲以上的病人比例增加,已經佔一半,而45歲以下患者仍占3成。唐季祿理事長表示,目前已知血癌發病原因包括輻射線暴露、化學物質(尤其是含苯物質)、曾經接受化學治療,都會增加致病風險。但是大部分病人沒有明顯致癌因素就突然發病,目前也無法早期預防或早期發現。若突然出現貧血、臉色蒼白、倦怠、骨頭疼痛、經期血流量大增或傷口出血不易止血等症狀時,應盡速至醫院抽血檢驗,才能把握黃金治療期。唐季祿理事長表示,由於血癌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如同上述病例,初期以為是婦科疾病,所幸及早轉診抽血檢驗,才得以接受治療並成功治癒。然而多數患者不易於第一時間確診,且血癌患者白血球變異速度快,惡化如光速般疾速進展,嚴重者甚至2周內癌細胞增至1千倍,提高感染風險,倘若未即時治療,嚴重恐喪命!標準化療有侷限 中位數存活時間僅7至8個月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侯信安說明,過去針對血癌治療,以化學治療及骨髓移植為主。然而多數年長的患者有共病問題,考量身體機能狀態,若無法接受標準化療,多數即無法進一步接受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也因此長期存活率不到1成。此外,也有少數患者聽聞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後,選擇放棄或另類療法。在接受化學治療的患者中,又只有5成能接受標準化療,另一半患者須透過減量或低劑量化療,以致整體血癌的患者,中位數存活時間僅有7至8個月。血癌患者96%以上具基因突變 精準治療降低復發風險所幸,近年血癌的基因檢測技術及精準治療帶來生機。侯信安醫師表示,透過檢測發現高達96%的患者具有基因突變,檢測也能更清楚區分出高、中、低風險,進一步配合血液幹細胞移植投以精準治療,復發率也因此降低至3成以下!同時,分子醫學及標靶藥物這類精準治療除可提升化學治療的效果,也能於第一線控制惡化,接續搭配鞏固治療到維持治療,對提高患者存活率有相當大的進展,患者配合醫囑接受治療就能把握治癒的機會。每年的4月21日為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日,唐季祿理事長強調,民眾應對血癌症狀有所警覺,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進一步把握治癒的機會。

半相合骨髓移植 成功率近7成

半相合骨髓移植 成功率近7成#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莫名反覆發燒,經常頭暈、貧血,甚至牙齦出血、皮膚瘀青,都是血癌的常見症狀。國內每年約新增2000例血癌病患,其中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最多,雖然有些病患經過化療有機會完全緩解,甚至痊癒,但多數都必須等待骨髓移植。預後不好血癌 必須骨髓移植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林欣辰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若是預後不好,之前有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轉變的血癌,或有得過其他的癌症、有打過化療,接受放射治療後又得到新的血癌,這些預後不好的血癌,就需要後續的骨髓移植來預防復發。半相合骨髓移植 配對成功率逾9成過去血癌病患要找到適合的捐贈者,要經過漫長等待配對成功。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滕傑林表示,傳統骨髓移植需要捐贈者與受贈者的HLA抗原完全相符合,配對成功的機率在兄弟姊妹之間僅有4分之1,在非親屬的捐贈者中的比率則低至250000分之一;如今透過半吻合骨髓移植技術,配對成功機率高達9成以上。半相合骨髓移植成功率約65到70%滕傑林主任指出,半吻合骨髓移植技術,僅要求受贈者與捐贈者一半的染色體相同,也就是患者的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都可能成為捐贈者,大幅提高移植的機會;而且半吻合骨髓移植的治療效果也相當雷同。根據台中榮民總醫院骨髓移植中心統計,目前接受半相合骨髓移植的病人,成功率大約是65到70%,與國際上的成績相當。接受移植免疫力低下 照顧須特別注意接受骨髓移植病患接受高劑量化療及全身放射治療,很容易增加感染的風險,移植患者在照護也需要特別注意,像是出院後藥物衛教、飲食注意事項、尿液自我監測。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護理師陳美惠指出,接受骨髓移植病患,會先預住到移植病房採正壓隔離;除此之外,會衛教他吃飯前後要洗手,注意口腔黏膜衛生的部分,盡量避免吃生食,並會請營養師調配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不用苦苦等待配對 勇敢接受治療滕傑林主任提醒,骨髓移植是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非常重要的方法,首先要釐清疾病是否需要移植,第二是否有合理的捐贈者,第三是病人的期待與風險,在移植前要充分溝通,一起來面對與解決。而目前血癌已不再是無藥可治,也不用再苦苦等待成功配對,呼籲病患勇敢接受治療,也能擁有美好的人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