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水

H9N2現蹤 廣東、安徽列警示

H9N2現蹤 廣東、安徽列警示#流鼻水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中國大陸雲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公布該省首例H9N2流感病例,基於當地可能具環境暴露風險,疾管署宣布自即日起提升該省旅遊疫情建議至第2級警示(Alert),並已通知陸委會,兩岸往來頻繁,提醒計劃至該地區旅遊的民眾,務必注意個人衛生及飲食,避免接觸禽鳥與出入活禽市場,以降低感染風險。病毒傳播風險低 無人傳人情形疾管署表示,該名個案為蒙自市10個月大男嬰,經類流感監測檢出,已痊癒出院,所有密切接觸者無異常,當地政府研判屬散發個案,病毒傳播風險低,無人傳人情形,中國大陸自去(2015)年入秋以來累計8例H9N2個案,分別為湖南省3例、廣東省2例,四川省、安徽省及雲南省各1例。輕型流感 多喉嚨痛、發燒、流鼻水夏末天氣漸涼,腸病毒、日本腦炎等疾病高峰雖然已過,也不要輕易忽略疾病帶來的威脅,H9N2禽流感病毒屬於輕型流感,多為喉嚨痛、發燒、流鼻水等普通感冒症狀,冬季為禽流感好發時節,雖H9N2禽流感未曾導致死亡案例,卻也不能輕忽潛在風險。浙江、廣東、安徽省 列旅遊警示目前針對人類禽流感旅遊疫情建議,中國大陸浙江省、廣東省、安徽省、湖南省、上海市、江西省、江蘇省、四川省、福建省、山東省、湖北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遼寧省、河南省、雲南省旅遊疫情建議列為警示(Alert),其他省市(不含港澳)列為注意(Watch)。避免接觸禽鳥類 熟食以避免感染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應落實洗手等個人衛生措施,避免接觸禽鳥類與出入活禽市場,食用雞、鴨、鵝及蛋類要熟食以避免感染,返國入境時如出現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應主動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返國後如出現上述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史及旅遊史。 

流鼻水、鼻塞非感冒 換季好發過敏性鼻炎

流鼻水、鼻塞非感冒 換季好發過敏性鼻炎#流鼻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春季忽冷忽熱的天氣,加上季節變換,可讓過敏性鼻炎患者飽受打噴嚏、流鼻水、鼻塞之苦,不但影響日常作息,藥物的副作用還可能導致昏昏欲睡,妨礙工作與學習。中醫師指出,季節交替之際,門診主訴感冒的人都會增加,但一半以上其實是過敏性鼻炎,而過敏性鼻炎為體質造成,雖無法徹底根治,但中醫可控制症狀、體質調養雙管齊下,協助減輕症狀。五歲的祐祐,時常感冒、發燒。母親表示,孩子平時很容易鼻涕倒流、手腳冰冷,有時咳嗽還會咳到吐,不僅晚上睡不好,夜咳甚至影響到大人的生活品質,使得白天沒精神工作。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婦兒科陳柏全醫師說,透過中醫的望、聞、問、切觀察後,確診患者所有的症狀並非單純的感冒,而是夾雜過敏性鼻炎所引起,加上脾肺氣虛,體內不調抵抗力差,所以在季節交替或身體虛弱時,就容易引發嚴重的過敏現象。在經由中藥減輕過敏及感冒症狀,加上迎香穴位輔助按摩,祐祐的過敏問題已得到改善,晚上更能安穩一覺到天亮。中醫控制+調體質 揮別過敏性鼻炎 陳柏全醫師提到,過敏性鼻炎的患者,也會比一般人容易感冒,且要痊癒的時間也較長,因此,當過敏發作時,要先治療過敏症狀,再來調整體質。一般調體質須持續三個月到半年,前三個月症狀治療,後三個月調體質,如此從症狀控制與體質調養雙管齊下,透過改善體質增加抵抗力,才能減少過敏發生。陳柏全醫師也提醒,過敏性鼻炎患者以往感冒時,通常都要吃藥2至3個月才會好,但透過中醫調好體質,不僅可改善過敏症狀,在換季時不會輕易發作,感冒症狀也在2~3天即可舒緩。

鼻竇炎不可忽視 嚴重恐失明

鼻竇炎不可忽視 嚴重恐失明#流鼻水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近年來鼻竇炎的發病率不斷上升,且患病年齡越來越小,鼻竇炎是一種鼻竇粘膜非特異性炎症,給人體帶來的危害不可忽視。一般症狀有鼻塞、流鼻水、鼻腔有異味或有痰等,若是鼻竇深處的蝶竇部位受到感染,八成有頭痛症狀,約一成有眼睛不適的問題。少數嚴重的併發症,是鼻竇炎引起眼睛發炎,形成膿瘍,甚至會導致失明,遺憾終生,千萬不可輕視。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同村表示,鼻竇炎感染有細菌性(多數)與黴菌性(約一成)兩種。細菌性感染的鼻竇炎若侵犯眼睛,會出現眼部感染的症狀,如眼睛紅腫或凸出等。而黴菌性鼻竇炎又分為侵犯性與非侵犯性,免疫力正常者,有黴菌進入鼻竇處,黴菌會在黏膜內潛伏寄生形成菌落,形成所謂的黴菌球,它並不會感染其他組織,所以不會產生眼睛紅腫或凸出等現象。但免疫力弱者(如洗腎、糖尿病、愛滋或白血病患者),鼻竇受到黴菌感染,其他相鄰組織也可能會受到黴菌侵蝕,如侵犯至眼睛或腦部,這種感染都相當嚴重,甚至有生命危險。像胡先生這種壓迫性的治療方式,只要開刀清除黴菌球,不須用抗黴菌藥物,若能及早治療,視神經受壓迫時間短,癒後情形也會較好。由於鼻竇炎的發生,往往伴隨過敏或是流行性感冒出現,因此黃同村建議,預防鼻竇炎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並針對過敏、感冒等症狀加以治療。此外,適當的運動和規律的生活對於增加抵抗力、預防鼻竇炎也有幫助。平常容易感冒和有長期鼻炎困擾的高危險群,應多注意營養、保暖、並多從事戶外活動,注意個人衛生、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出入公共場所配戴口罩,都可以有效減少這類感染的發生。(圖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天冷抗寒防過敏 三九貼可減輕症狀

天冷抗寒防過敏 三九貼可減輕症狀#流鼻水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每當秋冬季節交替或寒流來襲時,可讓過敏患者苦不堪言;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廖厚勳就表示,中醫以「寒者溫之」的觀點,在冬天陽氣最弱時進行三九貼,透過溫熱的藥物可讓身體提升陽氣去除寒邪,減輕季節轉換產生的過敏情況。 三九貼則是為了預防氣候寒冷加重體內寒氣,於是以一年中最冷的三天,配合溫熱性質的中藥幫助身體對抗外部寒氣,進而達到防病、強身目的。 冬日陽氣最弱的時節,也就是農曆冬至之後算起,第一個九天為初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第三個九天為三九。採用具辛熱溫通的中藥,如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薑汁等,在特定穴位進行敷貼,透過藥物對穴位的溫熱刺激,提升陽氣,驅散體內的寒邪,達到溫陽散寒的功效,並提升身體的免疫功能,來預防和治療過敏性的疾病。 廖厚勳提醒,藥物敷貼期間不能從事激烈運動,也忌食生冷刺激物、禁泡冷水,敷貼時間不宜過久,以2至3小時為佳,當中若出現輕微皮膚紅癢疹為正常現象,但若出現嚴重水泡過敏者則應立即取下。另外,對於孕婦、一歲以下幼兒、嚴重心肺疾病者、皮膚有傷口、急性感冒發燒、咽痛及體質屬於燥熱者,較不建議進行。

無故鼻塞、流鼻水 原來是過敏性鼻炎

無故鼻塞、流鼻水 原來是過敏性鼻炎#流鼻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許多民眾感到很奇怪,又沒感冒,怎麼鼻子不通、狂打噴嚏、鼻水流不停,成大醫院耳鼻喉部羅宏一醫師提醒您,台灣過敏性鼻炎患者依不同地區及不同年齡層,其盛行率約25~30%左右,若您或家人常有揉眼睛、揉鼻子及流鼻水等症狀,建議就醫診治,以免因為鼻子不適影響生活作息。過敏性鼻炎過去的分類方式主要依好發時間分為季節性及全年性兩大類,前者引起的因素多為花粉與黴菌,後者的致病過敏原以塵螨或灰塵為主。但根據最新的治療指引為了能有效評估病人的嚴重程度,以及採用適當的階梯療法,故將過敏性鼻炎的分類方式依症狀時間長短以及症狀嚴重程度重新做分類,以幫助醫師在藥物治療選擇上有一準則。過敏性鼻炎患者常會合併其他的過敏性疾病,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以及過敏性氣喘等,其家族成員中也常患有過敏性疾病。治療方法則可透過適當的避免過敏原,配合使用藥物(如抗組織銨及類固醇鼻噴劑)來緩解症狀,若患者鼻塞情況嚴重,在使用藥物無法改善的情形下,可考慮藉由手術方式來緩解鼻塞不適的症狀。

是血管運動型鼻炎或過敏性鼻炎? 好難分啊!

是血管運動型鼻炎或過敏性鼻炎? 好難分啊!#流鼻水

大千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徐北辰醫師說,鼻炎是常見的疾病,可區分為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與非過敏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有研究統計過敏性鼻炎約占所有鼻炎病患的百分之四十三,而非過敏性鼻炎約占百分之二十三,混合性鼻炎有百分之三十四。兒童以過敏性鼻炎為主,少有非過敏性鼻炎。非過敏性鼻炎病患人數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其中又以血管運動型鼻炎(vasomotor rhinitis)占大多數。徐北辰醫師指出,血管運動型鼻炎的臨床症狀和過敏性鼻炎非常類似,主要有鼻塞、流鼻水及打噴嚏等。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症狀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嚴重。也有許多突發的惡化因素,如接觸冷空氣、氣溫及濕度變化、香水或化學物品(如廚房、廁所清潔用品、除濕劑)的特殊氣味、香煙、灰塵、空氣污染、喝酒、過勞、失眠、過度的壓力、情緒刺激、荷爾蒙變化(如懷孕及服用避孕藥時)。而冬天乾燥的空氣會使原本的症狀更明顯。徐北辰醫師表示,治療方面要盡量避免誘發因素,如寒流來時外出要帶口罩、控制室內溫度及濕度、避開特殊氣味與空氣污染。同時調整工作條件和方法,不要過度疲勞、緊張與失眠,掌握生活節奏,穩定情緒,以及適當的運動等等也會改善症狀。藥物治療途徑可分為局部藥物(鼻噴劑)及口服藥物。藥物種類則有去鼻充血劑、抗組織胺藥、抗膽鹼藥、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季節交替過敏易發作 生活小建議遠離過敏原

季節交替過敏易發作 生活小建議遠離過敏原#流鼻水

現在正逢季節交替的時節,不少人開始因過敏而打噴嚏、流鼻水、鼻子癢或皮膚發癢等症狀,根據自由時報電子報報導,建議給你幾個從飲食、生活改善起的小撇步。首先克制吃冰的欲望,因為加工食物及過量的糖都容易引起過敏,平食烹煮時建議盡量用好油、吃好菌(例如乳酸益菌)、補充維他命等,可抑制發炎、增強免疫力,另外生活起居方面可以保持寢具乾淨、善用空氣清境機來淨化空氣環境、多開窗等來改善。改善過敏不適 先隔絕過敏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6080不再癢到爆 中醫可以治癒蕁麻疹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049配合用藥、避過敏原 可有效控制氣喘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43

兒童免疫力不佳 父母該如何判斷?

兒童免疫力不佳 父母該如何判斷?#流鼻水

文/嬰兒與母親採訪/翁昭鈺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蔡易晉   臺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 劉怡里季節流感肆虐,每個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遠離疾病的威脅,事實上人體本身具有抵抗外來病毒感染源的保護機制,也就是所謂的「免疫力」。我們時常聽到要增強免疫力,那麼究竟什麼是免疫力呢?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易晉表示,免疫力是人體非常重要的防禦系統,主要作用就是對抗細菌、病毒,特別是監視、消滅不正常的細胞,因此一個免疫系統佳的人,自然就不容易生病感冒。而免疫系統的運作機制,蔡易晉醫師主要可分為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兩種系統:先天性免疫系統:所謂的自然免疫力,包括了吞噬細胞、顆粒細胞(像是白血球)、殺手細胞(遇到病原體時將之消滅),這些細胞與補體系統之間會互相作用。當人體遇到病原體時便會立即產生免疫反應,並消滅病原體。此外像是胃酸、皮膚、口水和眼淚等有排除細菌的人體功能,就稱為先天免疫機制。後天性免疫系統:後天免疫力是屬於適應性的,像是體液免疫系統(B型淋巴細胞所產生的抗體),與細胞免疫系統(T型輔助淋巴細胞所產生的細胞激素與T型殺手淋巴細胞所產生的毒殺作用)。後天性免疫系統與先天性免疫系統不同之處,除了對外來病原體之抗原產生專一性特異性免疫抗體反應外,還有「免疫記憶」能力,可由抗原再次引發強而快速抗體反應。事實上人體的免疫系統運作是非常複雜的,但爸媽們必須了解,良好的免疫系統就像堅固城牆一樣,主要功用就是抵抗外來的敵人,一個免疫力好的人,自然就能時常戰勝病原體。了解免疫系統的基本機轉與作用後,爸媽們也會擔心,假使寶寶時常感冒發燒,是否就意味著寶寶的免疫力不佳,才會讓這些病原體有機可趁?對此蔡易晉醫師認為,寶寶在3個月大之前,因為有媽咪留下來的抗體保護,但等到4個月之後,從母體接受到的抗體會逐漸消失,且自己本身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如果這時候又常接觸人群,或者外界較為不潔的環境,那麼病原體自然會接近,容易感冒發燒。那麼怎麼樣才算時常生病,怎麼樣又稱為免疫力不佳,是否有其評斷的標準呢?蔡易晉醫師指出根據統計,一般正常的2~3歲小孩,每年生病約10次以內,隨著年紀增加,疾病一再刺激,體內抗體逐漸增加,免疫力逐漸增強,長到5~6歲時,每年大約生病約1~2次。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大一點的小孩排除家庭人口眾多,還有上托兒所的因素後,仍時常有流鼻水、咳嗽等症狀,則可懷疑為過敏因素造成,因此是否為真的感冒,都可請兒童過敏專科醫師協助評估。至於有一說認為,住在鄉間的小孩比較起都市的小孩,因為時常接觸大自然,因此免疫系統較佳,過敏疾病也自然比較少發生,其實是有其道理的,蔡易晉醫師表示這叫做清潔理論,如果讓小孩合理的接觸大自然,多接觸泥土玩沙,對於自我防禦力的增強確實有其作用,不過基本的清潔工作像是多洗手遠離病菌,還是必須留意的。延伸閱讀「引起免疫力不佳的5種主要因素」: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001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