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

講座/異位性皮膚炎

講座/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孩子有皮膚過敏體質,手足、四肢彎曲處和脖子皮膚變粗厚。出現紅色丘疹,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嚴重時會蔓延全身,小心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4/8(一)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分享,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小兒皮膚疾病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異位性皮膚炎時間:108年4月8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異膚搔抓好困擾 中醫教吃對、保養好

異膚搔抓好困擾 中醫教吃對、保養好#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數月前一名十幾歲的小女孩就醫,異位性皮膚炎病灶遍及四肢,範圍達30、40公分以上,皮膚表現紅、腫、癢,不只如此還流湯,搔抓導致床上都是血水與組織液。小女孩這樣的病狀已持續3、4年,媽媽帶著她四處就醫都未見明顯改善。經過中醫治療,病人認真配合內服及外敷用藥,治療1個月後症狀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病患體質大多偏濕 4類食物應忌吃邱柏瑄中醫師說明,導致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除了民眾認知的「過敏」外,大部分和「環境」、「體質」、「生活習慣」都密切相關。環境而言,台灣地處海島型氣候,環境濕度高;內在體質而言,臨床經驗中異位性皮膚炎病患大多體質偏濕。造成痰濕體質的原因,一半來自遺傳,另一半來自生活習慣。例如愛吃冰、冷、烤、炸食物,以及熬夜、飲酒,都會加重體內濕氣的問題。這些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須注意:(1)甜點、(2)帶殼海鮮、(3)冰冷食物如冰淇淋、冰咖啡、生菜沙拉,及(4)苦味食物如苦瓜,都是應忌吃或少吃的食物類型。至於保養食療,以中醫觀點,有助健脾利濕的食材包括薏仁、茯苓、山藥、百合,用於食療可保養腸胃,建議以上述食材搭配為藥膳,自己烹調燉煮也比外食更照顧健康;或加入茶包,成為日常飲用的保健茶飲。中醫治療內服搭配外用 多採用青黛、黃蓮等中藥製劑每位病患體質不同,就診中醫後將先進行全身性診斷,包括「問、聞、望、切」,確定體質與問題後,更能精準開立藥方。邱柏瑄醫師分享臨床經驗,內服中藥調理是必要的,外敷用藥則以病患情況而定。使用外用藥時,一般以病患個別體質為主,開立不同處方治劑,青黛膏、苦參膏、紫雲膏、黃連膏,都是中醫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常開立的外用藥膏。根據中醫文獻記載,中藥青黛性屬鹹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作用,外用在皮膚炎上可幫助消除紅腫,例如蚊蟲咬傷、青春痘、濕疹、皮膚炎。現代醫學研究指出,青黛可調節皮膚角質細胞的過度增生,可應用於異位性皮膚炎。中藥黃連則具有清熱、解毒、瀉火等消炎作用,製成外用藥膏亦可對於皮膚的紅腫、消炎有調節的效果。病況較嚴重病患 洗浴用品越天然越好皮膚炎的病人本身皮膚脆弱,建議使用較天然、避免使用化工成分的用品。有些病友疑問是否可用手工皂洗澡?邱柏瑄醫師提醒,手工皂偏鹼性、對皮膚有刺激性,病況較嚴重的病患還是以清水洗浴即可;或是選擇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專用的洗劑,包括青黛、黃連等中藥製劑。至於保養皮膚時,有些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偏乾、有些偏濕,要顧及病灶狀況,選用合宜的洗浴及保養用品。皮膚偏乾的患者,選用保濕品宜以油性成分較高為主;反之,皮膚較濕的患者,保濕品則宜用油性較低的保濕品。遇到皮膚炎病灶表現,病人或家長容易感到慌張。市面上針對皮膚問題用品琳瑯滿目,邱柏瑄醫師建議不要隨意買藥或保養品,找對合格醫師,才能正確治療、對症下藥。  

天然尚好!異膚幼兒日常照顧5原則

天然尚好!異膚幼兒日常照顧5原則#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個病人的孩子才六、七歲,患有很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孩子不能碰花生、海鮮、奶製品、加工品,連一般的豆類、肉類也很容易引起過敏。除了食物以外,他也不能碰觸任何的人造纖維,常常抓癢,全身幾乎沒有一片肌膚是完整的,看遍中、西醫都沒有辦法解決。後來,孩子的媽媽不讓他吃糖、精緻食品,全部改吃有機食品,情況才漸漸得到改善。只是,這位年輕媽媽及爸爸都是美食主義者,糖類、精緻食品是家常便飯。即使我勸他們改變飲食,他們也是斷斷續續地執行,無法完全改變。然而,孩子只要一碰到精緻食品,當天又起了過敏反應,幾次之後,這對父母才痛下決心,全家改成有機飲食。以上的例子,對很多家有過敏兒的父母來說,應該不陌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和很多化學加工品有很大的關係,味精、糖類、餅乾及家庭用的清潔劑,都有可能是過敏原。此外,有很多孩子一生下來就有異位性皮膚炎,很有可能是在母體時就吸收到母體的毒素,因此,照顧這樣的孩子,父母必須一併改掉自己的飲食習慣,最好改吃健康自然、偏素的飲食。有些過敏兒平常在家沒甚麼太大問題,但只要一帶出門,和別人接觸過又開始過敏。然而,小孩子不可能離群索居,因此,最重要的是慢慢地調整他的身體,增強免疫力。當孩子越來越健康後,比較不必擔心與外界的接觸。許瑞云 醫師建議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以下幾點原則需多加注意。1.家中飲食最好以天然有機食品為主,捨棄所有糖類、精緻澱粉類及任何乳類製品(牛奶、起司、優格)以及含有味精、人工調味料的加工品。有些病人甚至連吃基因改造的黃豆都會引起過敏。2.盡量不要外食,即使外食也要選擇看得到的食物,而不是像麵包、餅乾等再製過的加工品。3.所有的清潔用品以天然成分為主,包括洗臉或清潔身體的香皂,或是清掃衛浴廚具等清潔劑。甚至買新房時,也要事先問清楚建材是否屬於無毒建材。4.盡量穿天然材質的衣服。越天然的對人體越好,棉、麻、羊毛等都是很好的材質,只是像絲、毛皮等有生命的產品,應盡量避免。此外,布鞋也比膠鞋好。回家以後,盡量赤腳踩在自然材質的地板上,身體會感覺相當舒適。5.可以補充有益菌的飲料,譬如前述的黑豆漿優酪乳。市面上的優酪乳通常都加了糖和人工色素等等,會越喝越糟糕。另外多走路、多運動也可以改善體質。不論是哪一種過敏,切忌冰冷,因為冰非常耗費身體的能量,人是恆溫的動物,因此冰一下肚,我們的身體需要耗費能量來平衡下降的體溫。同理,也應儘量避免吹冷氣。身體的濕冷很容易引起過敏或加重過敏症狀,此時,可以使用薑黃炒菜,或用黑糖加薑熬煮成汁服用,或用大苦丁加橄欖泡茶喝,以去除體內的溼冷。此外,還需養成早睡的習慣,因為主管免疫系統的三焦經在晚上九點到十一點間運作,此時是免疫系統修復的最佳黃金時刻!尤其是有慢性疾病或是免疫系統出問題的人應早點上床休息,如不能早點睡覺,最好也要做一些身心放鬆的娛樂,例如聽聽輕音樂或是冥想等,並時時保持正面的思想,切忌負面思考與太過刺激的活動。 另外,若打算早睡者,晚餐不適合太晚吃,最好提早至傍晚五、六點用餐,並以少量、易消化為原則,不可在食物尚未消化就上床睡覺。常輕敲壇中穴,位於兩乳間,可減低負面情緒壓力及加強免疫系統功能。適當的運動尤其是常與大自然接近的運動或是練太極拳、瑜伽等都可幫助達到身心平衡及加強身體自然修復的能力。(本文摘自/哈佛醫師養生法/平安文化)

講座/異位性皮膚炎

講座/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孩子有皮膚過敏體質,手足、四肢彎曲處和脖子皮膚變粗厚。出現紅色丘疹,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嚴重時會蔓延全身,小心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2/22(五)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分享,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小兒皮膚疾病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異位性皮膚炎時間:108年2月22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小兒氣喘咳不停 中醫調理控病情

小兒氣喘咳不停 中醫調理控病情#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8歲的柯小弟弟,小時候開始有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某次感冒後咳嗽停不了,被西醫診斷為氣喘,長期服用吸入性類固醇。但冬天早上及晚上症狀加重,不只打噴嚏、流鼻水,呼吸時伴隨胸悶、咳嗽痰多,坐起來才能緩解,即使加上口服類固醇仍感不適。柯媽媽怕長期類固醇影響生長發育,故至中醫科求診,減輕早晚咳嗽狀況、痰液減少,治療1個月後氣喘已無發作,減少類固醇劑量,連長年困擾的異位性皮膚炎也一併改善,能夠一覺到天亮。治療4個月回診西醫評估後,已不需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天寒、空汙 恐加重氣喘症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據105年全民健保門診統計,14歲以下學齡兒童每10人就至少3人因氣喘問題就診,除了遺傳因素,空汙問題日益嚴重,近年罹患氣喘的人數越來越多。氣喘若沒得到很好的控制,嚴重甚至會導致死亡。中醫認為本病與「痰飲」有關,天氣寒冷會使痰飲加重,氣喘症狀更加嚴重。以即飲包中桂枝、生薑可以溫肺化痰飲,杏仁能夠止咳平喘,厚朴在現在藥理研究有擴張支氣管的功效,甘草調和諸藥且能顧好腸胃,所以能夠改善呼吸道的敏感度,增加身體對於疾病的抵抗力,從根本治療。氣喘患者 生活3要點有氣喘問題,生活中應避免過敏原,並有飲食宜忌,也可就診中醫使用三九貼。可以中西醫搭配治療,提升控制成效。謝旭東醫師建議氣喘患者的生活3項注意要點:1) 過敏原要避免/家中床單、枕頭套、棉被套宜經常換洗,避免塵蟎。家中最好不要養寵物,貓毛狗毛也是過敏原。注意空氣汙染數值,必要時戴口罩出門。空氣濕度也很重要,家裡臥房最好放除濕機及空氣清淨機。2) 飲食宜忌/避免服用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如帶殼海鮮(蝦、蟹)、奶、蛋、芒果、花生等,性味屬於寒涼的瓜果則儘少服用,比如西瓜、哈密瓜、奇異果、番茄、橘子等,多汁的水果偏寒涼居多,另外辛辣、油膩、甜食也會讓咳嗽及痰液變多,也要忌口。3) 冬天使用三九貼/與夏天使用的三伏貼類似,運用中藥藥性屬於溫熱的藥材,敷貼於身上的膀胱經穴位上,能夠溫肺化痰、排出體內的寒氣,又可止咳平喘,比如肺俞、脾俞、肝俞、腎俞等,再加上定喘穴、大椎穴,連續貼三年。

異膚搔癢反覆發作 重度患者恐陷憂鬱

異膚搔癢反覆發作 重度患者恐陷憂鬱#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呂先生已和異位性皮膚炎共處超過40年,每天24小時都受到異位性皮膚炎干擾,強烈搔癢造成幾乎沒睡飽。且因為外顯的脫屑紅腫症狀,有時連跟客戶握手都不好意思。異位性皮膚炎是皮膚免疫功能失調的慢性疾病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臨床治療挑戰大、8成患者滿意度差,許多患者會因此灰心而放棄治療。「皮膚劇癢、慢性反覆發作、典型的紅疹分布、個人與家族有過敏體質」,符合前述4項條件中3項,臨床上就可診斷為「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並非單純的皮膚病,而是皮膚免疫功能失調的慢性疾病,因為絲聚蛋白突變,導致患者皮膚角質層功能缺損、保護力下降,皮膚容易喪失水份、變得乾燥脆弱,導致過敏物質可輕易進入人體,引發一連串過度發炎反應。異位性皮膚炎最大特徵就是癢,一旦皮膚因反覆抓癢而受傷,細菌或其他感染物就會趁虛而入。為了要對抗入侵物,免疫系統會傳送更多的發炎訊號到皮膚表面,造成皮膚更加泛紅與發癢,形成「越抓越癢、越癢越抓」的典型惡性循環。據統計,約3位成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中就有1位是中重度患者,發癢、發紅、脫屑、紅疹或是流組織液等病灶超過全身皮膚面積30%以上,嚴重者甚至全身超過一半的皮膚都有病灶。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環境因素,如洗髮精等日常清潔用品、塵蟎、寵物毛髮,還有天氣冷熱或壓力等,都可能會加重症狀。反覆發作 造成5大症狀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會嚴重影響各生活面向,症狀越嚴重生活品質越低落,造成失業或導致憂鬱。反覆發作的5大症狀,讓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被迫成為「抓狂異族」:1) 癢/6成以上中重度患者皮膚在一天中發癢超過12小時,持續發癢讓57%患者感到抓狂。2) 痛/超過75%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會感到中度至嚴重的疼痛與不適。3) 流血/約4成患者過去1週至少有1天皮膚流組織液或流血。4) 失眠/半數患者在過去1週至少有1天睡眠受到影響。5) 失控/2名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中就有1名,每天反覆受到疾病症狀所苦,25%患者覺得疾病失控,甚至3成患者因為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陷入憂鬱。朱家瑜醫師分享,調查分析150位成人患者的訪問後,發現異位性皮膚炎嚴重影響各生活面向,如日常活動、工作學習、人際關係等,病況越嚴重、生活品質越差。所有患者睡眠品質都不好,用藥幫助入睡的比例是國人的1.5倍,且工作生產力也受影響,4名患者就有1名沒工作,失業率為全國平均的7倍。不但沒收入,75%患者還會接受傳統療法、健康食品等其他方法,更是加重患者負擔。生物製劑治療 提供中重度患者新選擇黃毓惠醫師分享,目前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有三線治療,但研究指出,超過半數的中重度患者就算接受治療,其醫師仍認為疾病控制效果差強人意。據統計,有8成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對治療不滿意。傳統使用的外用類固醇藥膏長期使用可能會有皮膚變薄的副作用,而口服系統性免疫調節藥物可能會導致肝、腎異常等副作用,需要定期抽血監測。現在有可以針對異常且過度發炎的重要因子進行阻斷的生物製劑,可從根源精準改善症狀,提供中重度與透過傳統治療反應不好的患者,另一個有效且安全的治療選擇。朱家瑜醫師表示,研究顯示近半數中重度患者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紅腫面積跟嚴重程度可以改善75%以上;合併生物製劑與類固醇藥膏治療後,半數患者的搔癢問題能獲得明顯改善,8成患者生活品質也有顯著提升。

講座/異位性皮膚炎

講座/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孩子有皮膚過敏體質,手足、四肢彎曲處和脖子皮膚變粗厚。出現紅色丘疹,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嚴重時會蔓延全身,小心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1/12(一)舉行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衛教師分享,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小兒皮膚疾病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異位性皮膚炎時間:107年11月12日(一)上午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講座/過敏性皮膚炎

講座/過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孩子有皮膚過敏體質,手足、四肢彎曲處和脖子皮膚變粗厚。出現紅色丘疹,並延伸到四肢伸展側,皮膚有輕微的脫屑和分泌物,嚴重時會蔓延全身,小心可能是過敏性皮膚炎。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0/16(二)舉行用藥安全講座,由曹景萱藥師分享,針對「過敏性皮膚炎」給予詳盡的用藥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小兒皮膚疾病知識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過敏性皮膚炎時間:107年10月16日(二)下午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