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

兒童越來越早戴眼鏡 長大變高度近視

兒童越來越早戴眼鏡 長大變高度近視#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現在3C產品多樣化,不只電腦、電視、遊戲機,手機也常常成為兒童的玩伴,長期盯著螢幕,容易讓兒童提早近視,而孩童視力不良的幾大原因,多半與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問題有關。保護眼睛必須從小做起,尤其幼兒階段的孩子,還不能真正體會、明瞭眼睛的重要,也不懂如何保護眼睛。所以,父母們應該在平日即教導孩子正確的護眼知識,以免孩子眼睛受到傷害。依國民健康局99年調查「台灣地區6~18歲學生近視及其他屈光狀況調查」結果顯出:國內國小一年級學生近視盛行率有21.5%,國小六年級有65.8%;學齡前兒童近視盛行率大班9.4%,中班5.9%。由於愈早發生近視,未來變成高度近視的機會就愈大,故預防措施應提前,並有正確防治觀念及鼓勵戶外活動、以養成良好的視力保健行為,延緩發生近視。 要有良好的視力,需要養成每天充分睡眠、休息的生活習慣;平常要注意眼睛的安全避免遭受碰撞或刺到尖銳、突出的物品;注意視力的保健,如:看書、看電視保持適當的距離...等;如果有異物進入,應立刻閉上眼睛,讓異物隨淚水流出來;千萬不可以用手揉眼睛;眼睛不舒服,一定要去看醫生。新竹市衛生局局長姚克武呼籲,孩童若有視力不良的問題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半能解決,切勿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期!

暑假「四眼田雞」激增 衛生局製片宣導

暑假「四眼田雞」激增 衛生局製片宣導#近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暑假來臨,許多學童在假期間經常使用電腦、看電視、打電動或閱讀,往往造成近視率上升或近視度數變深的情形發生。因此,為培養學童使用電腦時能有良好的時間管理概念,並避免長時間用眼,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製作「視力保健動畫宣導片」,可結合電腦設定正確的用眼習慣及透過行事曆方式設定備忘提醒功能,落實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的護眼原則,讓學童能輕鬆養成正確的用眼習慣。衛生局指出,根據教育部99年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使用網路的時間多為晚上6時到10時;另在寒暑假期間,使用網路時間會多於平時,高中生每週上網時間更高達42小時,其中又以玩網路遊戲為最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長林莉茹表示,暑假來臨,小朋友開心迎接假期的同時,家長除了注意學童暑假的戶外安全外,也應關心學童於家中不要長時間上網、看電視及打電玩等,避免暑假過後成了「四眼田雞」。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任蔡景耀建議,家長可以趁暑假期間,建立並改善學童平日的用眼習慣,除了閱讀應保持適當距離,姿勢應坐正,書桌檯燈燈光以60燭光為適宜,不要彎腰駝背或趴在桌上看書,應保持35公分以上的閱讀距離。此外,休息時可多眺望遠方、多到戶外接近大自然,睡眠要充足、飲食要均衡等,暑假期間做好視力保健,以避免暑假結束後,學童近視度數加深。衛生局也呼籲,暑假期間,不論是閱讀或看電視等,都應確實做到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的護眼原則。更多有關視力保健宣導相關資訊,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兒童及青少年保健/視力及口腔保健」專頁查詢。※圖為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製作之「視力保健動畫宣導片」。(截自影片)

低頭族手機不離眼 近視人數增

低頭族手機不離眼 近視人數增#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在幾乎大家都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或是一台平板電腦,但是近距離用眼睛使用科技的便利生活習慣之餘,其實已經默默對眼睛造成傷害,根據網路調查,台灣有近三百萬的人覺得視力減退,甚至已經造成生活中的困擾,在享受高科技的同時,該怎麼好好保護雙眼,否則造成嚴重傷害就來不及了!眼睛是人之神氣的集中表現,「中醫認爲五髒六腑之氣皆上注于目而爲之精」。所以,望眼神即可大概知道一個人的才智和健康狀況。體格發育弱,營養不良、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生活不規律、挑食、偏食、微量元素缺乏、營養成份失調等均是造成近視的原因。如何用正確姿勢看書、電腦、電視及使用光源,才能避免變成近視兒童呢?潘懷宗博士指出,當你看30公分近距離時,眼睛的調節壓力是300度,萬一小孩寫功課的姿勢更近,15公分時則收縮力增加到700度;建議民眾最好每閱讀30分鐘後,就要休息5~10分鐘看看遠方,以避免用眼過度而造成近視等傷害。而學童應該避免光源刺激眼睛,造成眼睛不舒服,如用右手書寫者,檯燈應該擺放於左前方或左後方;而用左手書寫者,檯燈應該擺放於右前方或右後方。且檯燈最好和房間的燈一起使用,不要單獨使用檯燈,而平常使用電腦時,螢幕會發亮,這時候檯燈的亮度,大約只要平常一半的光線就可以。

超級愛健康/3C不離眼 近視人數增

超級愛健康/3C不離眼 近視人數增#近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報導)現在幾乎大家都人手一隻智慧型手機或是一台平板電腦,但是近距離用眼睛使用科技的便利生活習慣之餘,其實已經默默對眼睛造成傷害,根據網路調查,台灣有近三百萬的人覺得視力減退,甚至已經造成生活中的困擾,在享受高科技的同時,該怎麼好好保護雙眼,否則造成嚴重傷害就來不及了!眼睛是人之神氣的集中表現,「中醫認爲五髒六腑之氣皆上注于目而爲之精」。所以,望眼神即可大概知道一個人的才智和健康狀況。體格發育弱,營養不良、過度疲勞、睡眠不足、生活不規律、挑食、偏食、微量元素缺乏、營養成份失調等均是造成近視的原因。如何用正確姿勢看書、電腦、電視及使用光源,才能避免變成近視兒童呢?潘懷宗博士指出,當你看30公分近距離時,眼睛的調節壓力是300度,萬一小孩寫功課的姿勢更近,15公分時則收縮力增加到700度;建議民眾最好每閱讀30分鐘後,就要休息5~10分鐘看看遠方,以避免用眼過度而造成近視等傷害。而學童應該避免光源刺激眼睛,造成眼睛不舒服,如用右手書寫者,檯燈應該擺放於左前方或左後方;而用左手書寫者,檯燈應該擺放於右前方或右後方。且檯燈最好和房間的燈一起使用,不要單獨使用檯燈,而平常使用電腦時,螢幕會發亮,這時候檯燈的亮度,大約只要平常一半的光線就可以。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94

克服「惡視力」散光隱形眼鏡須慎選定位技術

克服「惡視力」散光隱形眼鏡須慎選定位技術#近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年輕族群配戴隱形眼鏡比例日增,近日門診時常發現大學生因運動、外觀等因素欲配戴隱形眼鏡而求診視力,且比例越來越高。大安双眼明眼科王孟祺醫師表示,散光戴隱形眼鏡除了度數正確外,視力矯正的關鍵在鏡片的定位穩定性,醫生呼籲散光族,除了配戴規格正確外,應挑選定位穩定性較佳隱形眼鏡確保視力健康。專家指出,不少大學生將散光跟近視混為一談,但散光的成因複雜,最常見的是角膜或水晶體不均造成光線無法聚焦跟近視不同,因此眼科專業人士幫散光族驗光時,除近視、散光度數外,需檢查散光族的散光軸度,再利用鏡片的定位技術,幫助鏡片隨時保持在需矯正的角度上,以確保達到最佳矯正效果。 醫師進一步解釋,隱形眼鏡在眼睛裡並非固定不動,而是會隨著眨眼、揉眼或姿勢改變而轉動。因為散光族需要將鏡片保持在需要矯正的角度上,所以當鏡片轉動時,會感到視力模糊不清,許多人甚至會因為視力不平衡而產生頭暈等不適症狀。因此有散光的人,應特別注意散光隱形眼鏡鏡片的定位穩定性,讓散光鏡片保持在需要矯正的角度上。散光隱形眼鏡鏡片的定位技術眾多,傳統加厚鏡片下緣利用重力維持鏡片定為可能會有異物感重、變換姿勢時鏡片偏移、影響視力的缺點,因此,散光民眾應選擇較創新的定位技術,如眨眼自動對焦定位法等,透過眨眼自然力量啟動鏡片自動對焦,隨時讓鏡片保持在需要矯正的角度上來,讓民眾配戴時保持視力清晰。醫生建議散光族,選擇隱形眼鏡時,不僅應配戴符合自己視力狀況的散光度數與軸度外,更應選擇有眨眼自動對焦定位技術的散光隱形眼鏡,確保全日視力清晰穩定。

長時間看書 竟比看電視更容易近視

長時間看書 竟比看電視更容易近視#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李爸爸帶著三個高度近視的女兒至眼科就診,李爸爸表示,因為非常注重視力保健,因此不准女兒看電視、玩電腦,但三名女兒的近視度數卻依然非常嚴重,大姐今年高二,近視直逼一千度,經問診後,三名女兒表示,因家中沒有電視、電腦,且爸爸鼓勵她們閱讀,所以平時她們都在看書,幾乎不做其他事情,眼科醫師陳祐瑲指出,三姐妹近視的最大原因,就是不斷的閱讀,用眼過度所引起。陳祐瑲醫師表示,許多人誤以為看電視是造成近視的唯一原因!卻不知道看書寫字更容易造成近視, 陳祐瑲醫師解釋,近視眼的發生成因就在於長時間近距離視物,距離愈近的用眼就會對眼球產生愈大的壓力,看書的距離約在20~30公分,而看電視的距離至少有2公尺,兩者相較之下,當然是看書更容易造成近視啊!陳祐瑲醫師接著說,看書確實比看電視還容易近視,但許多家長可能會擔心電視節目素質不一等問題,醫師建議家長可以讓孩子適量收看電視裡好的節目,並且嚴格控制小朋友閱讀的時間,大約每三十分鐘就得休息十分鐘,才能根本改善近視問題,看完書不能馬上去看電視,看完電視的休息也不能跑去看書,兩者都會造成視覺疲勞,因此休息時間時,眼睛就得離開所有的書本、螢幕,望向窗外、走向戶外、或者幫忙做家事,都是有效的眼球休息,最後也需定時向眼科醫師報到檢查驗光度數與視力,並落實視力保健要點,就不容易有近視眼了。(資料來源:陳祐瑲醫師)

半夜照顧小孩手忙腳亂 近視媽媽摸黑撞傷一團糟

半夜照顧小孩手忙腳亂 近視媽媽摸黑撞傷一團糟#近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龍年帶動生產潮,今年生小龍子小龍女的媽媽倍增,但許多產婦照顧孩童時,時常因寶貝頑皮亂抓眼鏡或半夜哭鬧摸黑照顧孩子而撞傷,讓戴眼鏡的媽媽感到困擾,故興起產後媽媽做近視雷射手術的風潮。近視雷射手術並非萬靈丹,雖能藉此擺脫眼鏡束縛,但術後應養成適度讓眼睛休息的習慣,才是正確遠離近視的良方。產後婦女一邊照顧孩子期間,或已回歸職場的職業婦女,若選擇近視雷射手術做為擺脫眼鏡的方法,於照顧孩子期間應盡量避免再多看電腦、行動裝置或智慧型手機,讓眼睛多休息。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常務理事張朝凱醫師提醒,產婦做近視雷射手術應注意以下三要項:一、選擇良好且有口碑的醫師諮詢:醫生本身是否進行近視雷射手術,以及醫生的經驗,都可作為媽媽們選擇手術的參考依據;二、尋求擁有良好且先進儀器的醫院或診所:於術前先了解相關的近視雷射手術知識,能保障自身眼睛的安全;三、聽取醫生評估產婦身體狀況及體質:懷孕及產後眼角膜因體質不同而有水腫現象,且視力浮動較大,需經由專業醫師評估後再進行手術。張醫師叮嚀,近視雷射手術中會使用麻醉藥劑,術後會提供患者消炎、鎮痛口服藥、類固醇、抗生素及人工淚液藥水等,若產後媽媽選擇進行雷射近視手術,並且親餵母乳者,則應於求診時告知醫護人員,以利醫師評估,並選擇適合哺乳中媽媽的眼藥水,或調整眼藥水的劑量,減少使用口服藥等。張醫師表示,哺乳中媽媽使用眼藥水應與孕婦的方式一樣,更謹慎小心點用。張醫師特別提醒媽媽們,應養成正確點眼藥水的習慣,點完眼藥水五分鐘內,注意搭配按壓鼻淚管,壓住內眼角處上、下淚小管至少兩分鐘,可充分讓藥水於眼睛上作用,防止藥水流進鼻淚管、進入喉嚨,經過腸胃道吸收,最後減少藥物流入母乳中的機會。對於產婦來說,正確點眼藥可以減少藥物進入體內,加上經過身體代謝,最後藥物殘留在母乳的機會小,如果媽媽們仍舊擔心,建議術前可先儲存母乳備用,術後一周的奶水先丟棄,並搭配副食品或配方奶餵食,多管齊下。

近視與K書無關?國內醫師:大錯特錯

近視與K書無關?國內醫師:大錯特錯#近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近日國外媒體紛紛報導一則「近視與K書打電腦無關」的相關新聞,研究指出曝曬太陽可刺激眼內多巴胺的濃度(Dopamine Level)進而抑制近視,甚至引申出「只要多運動曬太陽,即使疲勞用眼也不會近視」的謬論,國內眼科醫師陳祐瑲認為,這樣說法簡直是大錯特錯!此報導一出似乎顛覆了大眾來傳統近視成因的認知,陳祐瑲醫師表示,雖然認同「多運動可對抗近視」的想法,因在戶外寬廣的環境下活動確實可舒緩眼睛的壓力,但其機轉是否來自眼內多巴胺的釋放以「消解近視壓力」則尚未得到眼科界的普遍認同,另則運動本身需要多少的時間與陽光曝曬量才能「解除」先前累積的近視壓力則不得而知了。且眼內多巴胺濃度提高是視網膜色素細胞受陽光刺激後的生理現像,而日間戶外活動原本就能減少近視形成的壓力,故兩者之間可能為「共存現象」,不見得能導論為「因果關係」過去也曾有研究顯示:居住離海岸線愈近的小朋友,近視比例愈高,於是結論是:「海洋會造成近視」!但仔細分析,主要是大城市通常離海岸線比較近,真正的原因乃擁擠的都市生活造成近視,而非海洋本身造成近視。這都是做研究時容易犯下錯將共存現象導論為因果關係之「學術笑話」。因此,陳祐瑲醫師呼籲,若要對抗近視,得雙管齊下才安全,減少閱讀、、寫作業、打電腦、看手機的時間。如需長時間近距用眼,至少每30分鐘就得休息10分鐘(休息時間需離開螢幕、書本),另外也要增加身體勞動、運動的時間。走出戶外踏青、打球、慢跑、騎車,都對身體健康及視力有幫助。同時陳祐瑲醫師也說,其實,運動不一定要在大太陽底下,在月光下散步一樣有放鬆眼睛的效果!(資料來源:陳祐瑲醫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