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曲線

每天11點前熟睡、營養充足……為何孩子越長越小隻?醫:這因素是關鍵

每天11點前熟睡、營養充足……為何孩子越長越小隻?醫:這因素是關鍵#成長曲線

大林慈濟醫院小兒部遺傳暨新陳代謝科歐宗穎醫師表示, 一般出生時孩童的生理條件都差不多,也看不出來有身高問題,如果有發現內分泌異常導致的發育遲緩問題,第一個就是表現在成長曲線上。如何觀察成長是否有異樣?家長除了可透過國小健檢、打預防針時來做日常檢視,最重要的也要觀察成長曲線是否有退步。如果發現孩子一直在3的百分位以下,或者本來是在正常值,但後來卻漸漸落後,就要找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生長激素治療要把握黃金期 通常青春期之前孩童一年長4~6cm為均值,青春期之後快速飆高,一年甚至還可以長到10~12cm,但這些前提都是在生活作息正常的狀態,如11點之前就已熟睡保持分泌生長激素的正常,以及營養也都充足,才能達到所謂的預估身高。 先前這個案例爸媽就是發現孩子都有早睡、營養也有顧,但是怎麼越長越小,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孩子是生長激素分泌不足,也造成骨齡成長的落後。幸好提早發現進行治療,經過3年療程,孩子10歲時已經從110cm長到140cm,漸漸補回落後的成長進度。 除了生長激素缺乏,肥胖、性早熟、飲食錯誤都可能是孩子長不高的原因,「小時候胖真的是胖」,而且肥胖不見得會「抽高」還可能更矮。 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遺傳及新陳代謝科陳冠容醫師表示,遺傳佔身高7成因素,有的孩子可能是天生比較晚熟,如果各方面條件如營養、生活作息都正常,前面長得慢、後來有追上成長曲線,原則上是沒問題的。 值得注意的是,身高問題不少是合併性早熟的狀況,有小學三年級的女生來門診發現有性早熟、第二性徵出現的情形,經過檢查發現骨齡已超前2年,預估成人身高不到150cm;後來以荷爾蒙抑制藥物搭配生長激素治療,經2年治療後,預估成人身高已進步至157cm,日後也仍有長高空間。 (圖一/大林慈濟醫院小兒部遺傳暨新陳代謝科 歐宗穎醫師) 歐宗穎醫師說明,生長激素的治療也必須經過完整評估,不是打越多越好。如果長太快,孩子也可能會有大腿股骨及髖關節發育甚至脊椎側彎等問題,因此療程期間每3個月~半年都要追蹤生理狀態,另外也建議要提早治療,若等到青春期骨齡男生超過15歲、女生超過13歲生長板都快閉合,治療效果就有限,如果家長對身高有疑慮,最好在女生在8歲前、男生在9歲前進行生長及青春期評估,避免錯過黃金成長期。 生活作息仍舊是長高的基本根基,只要超過11點睡覺就錯過一次生長激素分泌的機會,飲食上除了均衡外,更要注意避免過多甜食。另外運動也是分泌生長激素的關鍵,要多做垂直型的跳躍運動如打籃球、跳繩,每天若能有半小時的執行達到中強度會喘、流汗才會有效。 陳冠容醫師也強調,以孩童來說特別是蛋白質一定要攝取充足,如果早餐都常吃麵包、晚餐吃炒飯,幾乎是營養不足的狀態,也會影響發展。另外也特別要提醒青春期的男生,如果長期睡眠不足加上運動量不夠,也會抑制日後的身高發展,甚至可能達不到最終預估身高,想要長高,少熬夜絕對是關鍵。 (圖二/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遺傳及新陳代謝科 陳冠容醫師)

身高天註定?醫師提醒:把握●●歲前黃金時期有機會突破預期身高

身高天註定?醫師提醒:把握●●歲前黃金時期有機會突破預期身高#成長曲線

孩子的最終身高基因早注定?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表示,遺傳確實佔了身高的7、8成影響,但只要把握孩童的黃金生長期,有疾病或特殊狀況及早介入,同時遵守良好的睡眠與營養攝取原則,透過調整與後天努力,長更高的機率仍舊很大。 很多家長都擔心孩子比同年齡族群矮小的問題,成長遲緩有很多原因,必須要了解是病理性還是缺乏營養等因素導致才能解決。愛群兒童成長診所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黃世綱說明,在兒童內分泌科的門診中,有8成以上的孩子因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發育存有疑慮,而被帶來求診。無論是孩子身材矮小,或是孩子發育過快影響身高成長潛力,都是家長最在意的狀況。 要了解孩童是否健康發展,目前小學、國中都有基礎的健康檢查能夠初步檢視是否在正常成長曲線內,要注意的是在百分位不要低於3個百分位以下,或者超過97的百分位;另外同儕之間的排序,以及一年是否有長高4公分,都是可以參考的指標。 性早熟為影響身高重要因素 以父母最在意的身高來說,若本身有先天性疾病或缺乏生長激素、內分泌出問題,以及營養、睡眠不足等,都會影響身高發展。近年更要注意的就是太早發育也會影響長高潛力,黃世綱醫師表示,性早熟有幾個檢視指標,就是男生9歲之前就已經出現睪丸變大,或者女生8歲之前就有第二性徵都要特別注意,建議提早就診。 男生17歲前、女生15歲前是生長發育的黃金階段,治療也要把握這段時間。黃世綱說明,以生長激素不足所造成的身材矮小來說,在目前治療方式當中,施打生長激素是一種方式,生長激素的主要作用在生長板,透過刺激軟骨細胞生長,可讓長骨延長;另一方面也會促進蛋白質合成,因此能強化營養吸收。門診案例上可看到施打生長激素,第一年平均能幫助孩童成長8~10公分。 完整評估身體狀態才能施打生長激素 不過,進行生長激素治療前必須做完整評估,除了解孩童以往的健康檢查報告,也要透過骨齡X光和抽血檢驗等來檢視。黃世綱提醒,一定要透過兒童內分泌科或兒童遺傳內分泌科醫師的專業評估後才能施打,如果孩子本身沒有疾病,任意施打可能會有血糖調節問題,或者本身若有癌細胞的話,甚至可能促成新癌症生成。 黃世綱強調,生活作息調整才是幫助孩童長高的根本原則,除了營養充足、培養運動習慣,定期檢視肌肉量、體脂率、與骨骼發展外,最重要的是睡眠習慣,一定要養成11點前進入熟睡狀態,才能透過熟睡狀態分泌的生長激素,這樣成長潛力激發也才是最有效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