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醫訊/糖尿病的運動原則

醫訊/糖尿病的運動原則#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常與心血管疾病很有關係,所以糖尿病患者最好早期就偵測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另外,做好糖尿病的飲食控制、體重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高雄榮總護理部特舉辦「糖尿病的運動原則」衛教講座,由郭秦君護理師主講,護師將介紹糖尿病足部照護重要事項及知識。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名稱:糖尿病的運動原則時間:102年11月5日(二)下午8:20~8:50地點:高雄榮總(高雄左營區大中1路386號)門診大樓地下1樓糖尿病衛教室洽詢:07-342 2121轉7294

護心5招 健康「心」型態遠離威脅

護心5招 健康「心」型態遠離威脅#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101年台北市十大死因中,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分別排行第2、3和8名,且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研究結果顯示,15歲以上罹患心臟病者佔5.3%,40-64歲佔6.1%,即每16人就有1人患有心臟病,65歲以上達21.9%,約每5人就有1人患心臟病,隨著年齡增加而遞增,因此政府呼籲,護心運動不可少,做好預防疾病5大招,才能免於威脅。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險因子是運動不足、飲食習慣不良、抽菸、糖尿病、高血壓等危險因子,且心血管病變所引發的腦中風、心肌梗塞或心衰竭等易失能症狀常造成家庭巨大的衝擊。因此,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預防心血管疾病5大原則:「測量血壓、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正常作息、健康檢查」,建立好的生活型態,從「心」開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近日氣候變化差異大,血管驟然收縮或舒張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發作與復發,因此,適當的調整生活型態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關鍵,懂得預防、減少危險因子的發生並遵守預防心血管疾病5大招,就能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預防5大招 患病機率少又少「第1招」-定期量測血壓:維持理想血壓120/80mmHg以下,高血壓患者最好每日測量血壓。「第2招」-均衡飲食習慣:飲食多食蔬果並控制食鹽及脂肪攝取量。「第3招」-維持規律運動:培養每日運動的好習慣,維持正常體重。「第4招」-正常生活作息:不熬夜、不抽菸、少喝酒,緩和自己的情緒及壓力。「第5招」-定期健康檢查:40歲以上者每年應定期檢查。

胖子小「心」 患心臟病機率較常人高

胖子小「心」 患心臟病機率較常人高#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國民健康署調查指出,罹患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5年內患心臟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5倍,且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大於24「過重」者,其心臟病的機率也高出1.4倍,為此,醫師提醒三高族群和肥胖族都應當小「心」。糖尿病併發心血管病變 致死率高萬芳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鄭和順表示,血糖控制不良,容易發生血管病變,因此約有65%的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同時引發多種併發症,如視網膜、血管、腎臟、神經、心臟等,當大血管產生病變時會導致缺血性心臟病、腦中風和周邊血管疾病,使得併發心血管疾病而致死的機率高。所以,糖尿病病患和相關代謝症候群者如肥胖、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多加留意。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兩者間息息相關研究也針對無糖尿病但罹患心肌梗塞者出院後健康狀況做調查,結果發現,出院3個月內有35%的病患葡萄糖失耐(葡萄糖偏高)、31%新確診為糖尿病;而3個月後則約有41%葡萄糖失耐、25%新確診為糖尿病,由此可得知,罹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有很高的比例得到糖尿病或造成葡萄糖失耐。鄭和順醫師最後建議,民眾需維持規律且適當的運動習慣,才能有效降低高血糖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酒精提高老人的記憶力 預防癡呆?

酒精提高老人的記憶力 預防癡呆?#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喝酒傷身?不喝傷心?啜酒對老年人身體有益?最新的研究指出,適量的酒精可預防老年癡呆及中風。8成年長者 每日適當啜酒助記憶研究結果顯示,高達8成的老者,適當飲酒能幫助改善記憶、預防老人癡呆,但這個益處只限於中年(50歲以上)後的族群,因此並非所有人每日啜酒,就對身體有益;主要的機制是因為規律飲酒能調整老年族群的認知能力,幫助修補「APOE e4」基因,此基因研究證實與阿茲海默症有關。酒精抗發炎特性 適當飲用 能預防多種慢性病研究指出,酒精對老者有益的機制是因為酒精「抗發炎」的特性,適當飲用可幫助免於罹患癡呆、中風、心血管疾病和第2型糖尿病等常見老年慢性病。肯塔基州和馬里蘭州大學(Universities of Kentucky and Maryland)自1948年長期追蹤619位美國麻薩諸塞州(Massachusetts)年齡69-92歲的老年人「健康監督計畫」所得以上的研究結果。

做什麼事最傷心?答:抽菸 罹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六倍!

做什麼事最傷心?答:抽菸 罹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六倍!#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跟情人分手會傷心,與朋友吵架會傷心,經濟好不起來物價又猛漲真的好傷心!但你知道做什麼事情最傷心嗎?答案是抽菸!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長期抽菸的人,比不抽菸的一般人,因為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風險暴增到六倍以上,因此,有抽菸習慣的你,還要繼續抽菸嗎?抽菸 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但也很有可能早一點歸天,真的成仙!我國100年因心臟疾病而死亡的人數為16,513人,為十大死因第2位,而根據國民健康署100年「癌症及心血管疾病與吸菸、二手菸、飲酒、嚼檳榔之關係調查計畫」,針對國內9家醫院、共1797名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病人進行健康行為調查,結果顯示,男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有79.5%為吸菸者,男性中風患者有65%為吸菸者。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雖然吸菸率9.1%遠低於男性,但二手菸暴露率高達51.5%,顯示女性患者雖大部分不吸菸,但二手菸造成的危害嚴重;另外,根據101年「成人吸菸行為調查」統計顯示,男性吸菸率32.7%、女性吸菸率僅4.3%;但女性的家庭二手菸暴露率卻有22.1%,估算暴露人數約210萬人,顯示二手菸危害女性嚴重。長期抽菸者 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激增六倍!而臨床研究顯示,菸品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加速動脈硬化,讓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彈性,一旦引發阻塞會造成缺血性中風,若是血管破裂,則會造成出血性中風,菸品對心血管造成的惡劣影響,也容易引發心肌梗塞;美國疾病管制局出版的菸害報告亦指出,男女性吸菸者則比非吸菸者有高達2到6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另,男女性暴露於二手菸,也會提升20~60%心血管疾病死亡之危險性。對此,國民健康署為使國人遠離菸害威脅,辦理「二代戒菸治療試辦計畫」,透過戒菸專線、社區藥局、戒菸門診等戒菸服務資源,可獲得專業的諮詢、戒菸藥物治療。戒菸藥物由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比照一般健保用藥繳交20%、最高200元的藥品部分負擔,大幅降低戒菸治療的經濟負擔,為了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請趕快戒菸。 

定期居家量血壓 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

定期居家量血壓 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血壓是容易被忽略的慢性疾病,但血壓若長期偏高,將會引起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腎臟疾病等嚴重併發症,造成患者永久的殘疾與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全國約有430萬高血壓患者,其中約有三成病患不知自己有高血壓,20歲到39歲的年輕高血壓患者中,則超過七成不知道自己血壓過高。據美國醫學會期刊研究指出:「居家測量血壓比醫療院所測量的結果更具預後準確性,正在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應該有系統地在家量血壓。」定期居家量血壓的紀錄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重要步驟,並可提供專業醫師調整血壓用藥的依據,以改善患者血壓的控制情形,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臺南市衛生局提醒,在家量血壓,應該天天量、早晚固定時段如起床及睡前各量1次,每次血壓量2次。而血壓計測量出來的血壓高低,可能會因患者量血壓時所處的環境如時間、姿勢、活動量等而有所不同。

好怕老、醜!對的食物減緩老化

好怕老、醜!對的食物減緩老化#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許多研究都證實,多食用「抗氧化食物」有助身體健康、減緩老化、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甚至能遠離癌症,到底是哪8種抗老化食物,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吃到對的食物讓你遠離老、病、醜。小小點心 也有抗氧化大功用【黑巧克力】可可豆中含的抗氧化物質非常濃厚,研究顯示,巧克力在加工的過程中,往往會流失許多抗氧化物質,因此食用黑巧克力是最棒的,而且研究也證實可可豆中的抗老化物質可以抗癌、延緩老化症狀、延長壽命等功效。【莓果類】特別是顏色較重的野莓類,如藍莓、黑莓,它們富含高量的抗氧化物,研究表示,特別是女性,多吃藍莓或草莓能預防生理上的衰退,且多吃莓果也能避免老化時的記憶流失。【綠茶】茶,是世界上第二多人飲用的飲料,僅次於水,茶類中的綠茶更是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多酚(polyphenols)」,此抗氧化物使茶略帶苦味,但它所提供的抗氧化效果卻遠高於維他命C,中國和印度常用它來幫助消化和預防心臟疾病,並證實綠茶具有預防癌症的效果,如膀胱癌、乳癌、卵巢癌、結腸癌等。【優格】優格中含有蛋白質、鈣質、各式好菌和益生菌、低脂的特色,可以改善免疫系統和幫助消化,飲食中若多食用,可維持健康。好魚、好菜、好油、好酒 健康沒煩惱【魚類】如鮭魚、鯡魚、鮪魚、沙丁魚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皆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對抗發炎反應,研究指出魚類可以減少致死率,特別是針對心臟疾病的患者,多吃魚有助身體健康,因為魚比肉類含有更多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對身體的負擔較小;且omega-3脂肪酸可減少罹患心律不整的風險。【紅酒和葡萄類】適度的飲用紅酒對身體健康和心臟都有益處,因為葡萄和葡萄發酵的酒類中含有一種抗氧化物質「白藜蘆醇(resveratrol)」可減緩老化作用,而且紅酒中所含的「白藜蘆醇」又比白酒多,這種抗氧化物質可減少血液阻塞、降低發炎反應和抗癌的作用,也能減緩老化過程。【綠色蔬菜和葉菜類】甘藍菜類、胡蘿蔔、菠菜、蘆筍等食材,不管生食或煮熟後食用都有高含量的抗氧化物和豐富的維生素A、 K、 C、 E,可以保護免於受紫外線曝曬的傷害,減緩老化。【橄欖油】曾有一名高齡122歲的法國女子,分享她長壽的秘訣,就是每天都使用橄欖油烹調食物、吃巧克力和飲用少許的酒;且橄欖油中含有的抗氧化物質和綠茶中所含的一樣(polyphenols),可以改善記憶、認知功能和幫助消化。

即食湯品「鈉」麼多 喝多恐傷身

即食湯品「鈉」麼多 喝多恐傷身#心血管疾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市售即食湯品大調查,普遍發現鈉含量過多,即食湯品沖泡後即可食用,也能免去熬煮湯頭、省下不少時間,因其便利性而大受消費者歡迎,但鈉含量過多恐造成人體危害,可能造成水腫、高血壓、腎臟病、心血管疾病、中風或鈣質流失的風險,因此建議消費者在食用時,可遵從2原則,而業者也應調整作為。鈉含量過多 易有傷腎、心血管疾病、骨質流失的風險董氏基金會今年7-8月調查各通路(含網路)販售的即時湯品,共計147支,結果發現有將近四分之一的產品(31支),每人份(約200CC)鈉含量超過720毫克,(根據芬蘭政府規定,若湯品一人份超過720毫克的鈉需標示警語);單人份食用的沖泡湯包有93項,其中鈉含量最高的是某義大利蔬菜湯,小小一杯200CC左右,鈉含量1266毫克,(每日建議所需鈉含量為2400毫克),超過一半,再者觀察家庭用的即食調理包品項有54支,發現大部分的鈉含量也過多,如果再添加入其他食材或半成品一起烹煮,鈉含量可能高於標示的。消費者選購2原則 業者也可調整配方減鈉食入過多的鈉,恐照成身體龐大的負擔,而有口渴、水腫、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臟衰竭或導致體內鈣質大量流失、增加結石、骨質疏鬆的風險;因此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提醒民眾,為了健康著想,選購即食湯品時可注意2個原則,首先一定要查看營養標示中的鈉含量,選擇同口味中鈉含量較低的產品;第二,烹煮調理包時,可多加水稀釋鹽度,如此一來,同樣份量的湯包能更多人分享。研究顯示,減少食品中的鈉含量並不會明顯改變風味,因此建議業者可以調整產品的配方,讓民眾吃得健康;這147支湯品當中,鈉含量的範圍很廣(140-1266毫克),而根據芬蘭政府的規定,通常含鈉量超過360毫克/100公克,就需標示警語,坊間有31支產品超過此標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