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掃除

大掃除別忘記冰箱 保存4招不踩雷

大掃除別忘記冰箱 保存4招不踩雷#大掃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歲末年終之際,許多家庭都會特別趁此時大量購買食物準備過個好年。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提醒,可趁此時對冰箱進行大掃除,以免購買重複食材,造成多餘浪費,也利於放置新採買的食物。食物冷藏正確放 保存4招防變質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常聽到食物只要凍起來就不會壞的說法,但其實將食物冷凍只能抑制大部分的微生物生長,並無法消滅食物中的微生物,而且冰箱總是會開開關關,在無法確保溫度的情況下,食物還是會慢慢產生變質。最好的保存方式還是須將食物分裝、依性質分層擺放:1) 熟食放上層、生食放下層/為了避免生鮮食材流出的水汙染熟食,建議熟食放上層、生鮮食材放下層。放入冰箱的熟食應用保鮮膜完整覆蓋或用保鮮盒裝好,未食用完的罐頭也應另外用碗盤或保鮮盒盛裝再放入冰箱。2) 食材可先分裝再放入冰箱/大包裝冷凍肉品,為了避免因反覆解凍和冷凍造成的品質下降甚至細菌汙染,應在放入冰箱前先行分裝,並標示保存期限及購買或拆裝日期,以先進先出的方式拿取烹煮。3) 門邊放置不易壞的調味料/開開關關的冰箱門,是冰箱中最容易溫度上下改變的地方,較適合放不易壞掉、或者較快使用完畢的調味料,但仍要注意保存期限。4) 蛋品放置於上層/雞蛋買回家後先清洗再放入冰箱其實是錯誤作法,容易因蛋殼潮濕加速蛋的腐壞。買回家的雞蛋最好先用乾布將蛋殼擦拭乾淨,再將圓端朝上放入冰箱專門置蛋的位置。若是小型冰箱沒有專門位置,建議放入冰箱前以袋子裝好或用盒子蓋住放置在冷藏櫃,減少與其他食物互相污染的機會。並非所有食物都能放入冰箱 粉狀食物務必密封許惠玉主任提醒,並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能放入冰箱,例如香蕉、火龍果、奇異果、蘋果等水果,放進冰箱無法保鮮,反而容易加速本身及冰箱內其他食物腐壞速度。而粉狀、烘焙類食物,如奶粉、咖啡粉、餅乾、蛋糕等,若沒有完全密封就放進冰箱,反而會吸收冰箱裡各種氣味及濕氣,影響風味、容易發霉。董氏基金會建議,儲存食物時最好別將冰箱塞太滿、也不要擋住出風口,以免冰箱須更長的時間來達到冷卻溫度,不但耗能,也容易造成視線死角,增加清潔與整理難度。年前最好利用「食物先分裝、依性質分層放、門邊放調味料、雞蛋獨立儲存」的概念整理冰箱,才能輕鬆過個健康年。

大掃除很「腰」受! 解個腰疼過好年

大掃除很「腰」受! 解個腰疼過好年#大掃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白筱婕/綜合報導)隨著春節到來,光是想到要大掃除就令人頭疼;等到開始動手除舊佈新時,卻又容易讓人掃到腰痠背疼!其實不論是平時維持環境整潔的的清掃,或是逢年過節的大掃除,若是姿勢不正確、過度使用腰力、搬動重物、反覆地相同動作的清潔,都容易造成身體各部位痛到不要不要的!優活健康網今年推出全新內容,邀請到「物理治療師-JJ林炳騰」傳授3種腰部運動,有效減緩清掃後帶來的痠痛副作用。讓JJ林炳騰,幫你解病疼!通過台灣國家物理治療師高考的JJ林炳騰獨家分享「舒緩腰痛3大運動」1.墊毛巾仰躺時於膝蓋下方「鋪毛巾」或是「墊枕頭」,可有效舒緩腰部壓力約1/4。2.轉腰上半身維持平躺,將膝蓋拱起,向左右擺動到底停頓3秒,做10-15回,視自身能力而定,以不要產生疼痛為原則。3.四足跪姿採趴姿下巴微縮,雙手將上半身撐起至45度持續3-7秒,重複10-15次,切記勿將頭後仰,以免受傷。※若在運動的過程中,反而感到越來越痛,請找專業醫生或物理治療師,進行診斷評估!完整版「舒緩腰痛運動」都在「J個炳騰,解個病疼」頻道中:https://youtu.be/FQXDQ6etKcA清掃欲速則不達 居家整潔靠全家為求煥然一新過好年,家家戶戶趕忙在農曆年前清除堆積一年的污垢及灰塵,呼籲民眾全家總動員分天、分工打掃,共同合力完成家務,也能分攤勞累與避免清掃後帶來的身體痠痛。優活健康網將陸續推出全新影音內容,包含「J個炳騰,解個病疼」推廣預防醫學的居家物理治療、「育兒DNA」幫助新手爸媽了解孩子特質、「葆哥咖學堂」讓你一天一咖啡醫生遠離我,還有「與哥同武」教你跟著24節氣的養生與食療。如此多元豐富的內容,敬請鎖定優活健康網! 

大掃除易「網球肘」 2招痠痛不過年

大掃除易「網球肘」 2招痠痛不過年#大掃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即將喜迎過年,全家大掃除已進入高峰期,有位主婦因重複掃地及搬重物,右手肘外側疼痛不已,就醫才發現得到「網球肘」。除了接受物理治療還接受震波治療,快速制服疼痛,不用手痛過年。物理治療師並示範2招舒緩大掃除手部後遺症的運動,讓大家安心過年。網球肘易發生在貨運人員、廚師、家庭主婦等族群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復健室王俊介物理治療師表示,掃地或搬重物需重複使用手肘彎曲及伸直動作,一旦不當施力或重複過度使用,就容易引起手肘外髁發炎,也就是俗稱的「網球肘」,如這位婦人。一般多出現在網球運動選手,但貨運人員、工廠作業員、廚師,甚至家庭主婦都容易發生,並非網球選手專利。尤其過年期間大家忙於大掃除或準備過年,這類患者都會增加2至3成。網球肘發生後,需先暫時停止搬動重物或重複手肘彎曲伸直的動作,以免惡化。治療方面,可接受熱敷、電療及低能量雷射等物理治療,但費時較久,須至少半個月至3個月才慢慢感覺不痛。有些人若忍不住又重複做相同工作,常導致反覆發作,因此在物理治療外會建議患者接受震波治療。物理治療師教2招運動 疼痛不過年王俊介物理治療師說明,由於震波可放鬆肌肉組織,破壞受傷組織使其再生,並修復微血管,增加血流供應,讓組織加速修復,尤其對修復軟組織效果較佳。以這位主婦而言,接受震波治療一次後就感到明顯改善,間隔2周後再接受第二次震波,鎮痛效果已達到7至8成。為讓大家都能自行舒緩大掃除的後遺症,王俊介物理治療師示範2招在家就可做的運動,避免疼痛或貼痠痛藥布過年,這2招每回做15至20下,一天1至3回,沒事也可以多做:1) 手肘伸肌群牽拉運動/手肘伸直,對側手協助將手腕向下壓,在可忍痛的範圍停留10秒。2) 手肘伸肌群肌力訓練運動/手肘伸直,手腕向上抬升,可使用寶特瓶或啞鈴增加重量。

大掃除好痠痛!2步驟檢查「媽媽手」

大掃除好痠痛!2步驟檢查「媽媽手」#大掃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過年快到了,又是婆婆媽媽們忙碌打掃的時節,當心手部在過度使用下,一不小心就「媽媽手」,嚴重時還會干擾日常生活,扭轉毛巾、開門鎖、騎車都出現困難。年輕人常滑手機 也可能患媽媽手烏日林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曾齡慧說明,「媽媽手」並非媽媽的專利,現代人不論男女老少,人手一隻手機、平板,不只中老年易患病,年輕人也可能因為反覆使用3C產品,造成手指肌腱腱鞘發炎,而得到媽媽手。新手媽媽擠奶、抱小孩,長期施力不當也可能出現媽媽手。患「媽媽手」會出現拇指基部外側手腕出現局部壓痛、紅腫與發熱,容易在大拇指伸展時,引起手腕外側疼痛。建議可利用簡單2步驟方法檢測媽媽手,(1)將四根手指頭握拳包覆大拇指,(2)手腕往小指側伸展,如果拇指基部手腕疼痛,就可能是「媽媽手」。建議盡早尋求復健科醫師評估與治療,以免發炎惡化、疼痛加劇,甚至局部沾黏,影響手指肌力與靈活度。除了口服藥物 還可復健、物理治療修復治療媽媽手的方式,除了適度休息、口服消炎止痛藥減少肌腱腱鞘腫脹,還可穿戴保護性副木,給予拇指和手腕適度支持與固定,減少拇指肌腱牽扯,維持自然姿勢。也可搭配物理治療如超音波、電療,促進藥物導入、減緩疼痛。手指、腕部的治療性復健運動,緩和伸展肌腱與關節,兼具治療與預防效果。曾齡慧醫師提醒,若是頑固性症狀、保守治療不佳的患者,還可在超音波導引下進行注射治療,怕打針的患者則能考慮震波治療,促進組織修復而減緩疼痛。預防勝於治療,要避免媽媽手發生,減少過度使用與不適當施力,平日搭配手指、腕部伸展運動與漸進式阻力訓練,是保養萬能雙手的不二法門。

天冷泡湯去 長輩6點注意!

天冷泡湯去 長輩6點注意!#大掃除

(優活健康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本周氣溫急凍,中部以北、東北部沿海空曠地區受到冷氣團及輻射冷卻的影響,可能出現攝氏10度左右低溫。冷氣團報到外,長輩要注意穿暖、多喝溫開水,另外,大家也會趁著這個週末大掃除,在考完學測及大掃除後,泡湯成為紓壓、解除疲勞的首選之一。心血管疾病患者 用藥不能斷天冷泡溫泉是旅遊首選,台大醫院竹東分院詹鼎正院長提醒,為了讓大家都能健康享受泡湯樂趣,患者的規律用藥及監測血壓是絕不能間斷,享受這個冬天裡溫暖的感覺,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應謹慎並特別注意以下事項:1) 短時間/天冷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時間勿超過15分鐘,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2) 慢起身/泡溫泉會導致血管擴張,造成低血壓,因此,泡湯後勿太快起身,以免暈倒發生溺斃意外。3) 多喝水/泡湯前後都應喝足水份,以免泡湯中間水份流失太多造成體內缺水,造成頭昏及暈倒。4) 看水溫/糖尿病患者、高血壓、膽固醇過高患者在泡湯時更要特別小心,溫度勿超過40℃,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這種方式最危險。因為冷熱溫差大將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心血管突然收縮或血流受到阻塞,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5) 避飯後/天冷大家會相約吃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也會來一點酒祛寒。因為酒精、麻辣食物都會讓心跳加速,加上熱水、溫泉刺激,恐怕心臟負荷不了,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建議飯後1.5小時或2小時再泡湯。6) 揪團去/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泡湯時最好有親人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免得發生意外時沒人知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簡單大掃除 無毒清潔劑這樣做

簡單大掃除 無毒清潔劑這樣做#大掃除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只需要用上幾種幾乎任何雜貨店都買得到的便宜成分,你就可以把整間房子清乾淨。以下是那些你浪費金錢從店裡買來的五顏六色清潔劑的健康版本。現在是進行清潔工作的時間,可不是增加污染的時間。1) 多功能清潔劑/約1公升溫水加4茶匙小蘇打,再加1茶匙醋。2) 地毯污漬清潔劑/小蘇打加水或蘇打水。3) 玻璃清潔劑/3杯水,加上1/4杯白醋,以及1又1/2茶匙的檸檬汁。這種神奇配方是新的「魔術『藍』」,只不過不是藍色的。4) 木器亮光劑/2份植物油或橄欖油,加1份檸檬汁,必須冷藏。5) 排水管疏通劑/混合1/2杯小蘇打及1/2杯白醋,將混合物倒進排水管。下一步,將一壺沸水倒入排水管,好溶解因為食物殘渣、肥皂及油脂造成的堵塞。6) 不鏽鋼拋光劑/用小蘇打以柔軟的雙面海綿擦拭,牙膏也可以派上用場。嘿!也許你可以為你那些加氟牙膏找到新用途。7) 重油污清潔劑(大型作業適用)/將1茶匙小蘇打及2茶匙液體皂,加入約4公升的熱水中。對付特別頑固的污垢,可以再加1或2茶匙的硼砂。8) 消毒噴霧(對黴菌也有效)/將2杯水、1/4杯茶樹精油、1/4杯薰衣草精油混合在一起。以噴霧方式使用,然後任其自然乾燥。(本文摘自/別讓房子毒害你:簡單方法遠離居家健康隱形殺手/商周出版)

大掃除閃到腰 3招拯救酸痛

大掃除閃到腰 3招拯救酸痛#大掃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大掃除忙進忙出、爬上爬下,一名40多歲的男子幫忙家裡大掃除,搬完重物腰突然挺不直,以為是閃到腰休息幾天就好,痛了好幾天才就醫,就醫檢查竟為急性椎間盤突出,經口服藥物及搭配復健治療,已改善許多。長時間的重複姿勢 肌肉負荷過重開業醫院物理治療師王思翰建議,在春節前大掃除期間,常見肩頸緊繃、腰酸背痛及手臂酸軟的患者,大部分的人習慣將環境一次整理完,長時間的重複同樣姿勢,又沒有足夠的休息與放鬆,在負荷過重情況下,導致肌肉不堪過度使用,間接引起肌肉緊繃。程度輕微者,初期僅可能感覺肌肉緊繃,但長時間下來,可能導致脊椎產生病變。大掃除之餘可搭配伸展舒緩運動放鬆肌肉,來拯救做家事造成的酸痛,若忽略不適,若不好好處理當心會有不良後遺症。酸痛不上身3式示範若要避免酸痛上身,王思翰物理治療師建議,使用長柄掃把或拖把,以避免彎腰駝背。每2、30分鐘休息一下。搬重物時採用蹲姿站起,切忌直接彎腰搬取。如打掃完有肌肉酸痛不適,可先自行冰敷患部10至15分鐘,48小時後再改換為熱敷,想要酸痛不上身,3式示範如下:1) 「頸部伸展舒緩操」/頭部側彎,同側手放置頭部輕微加壓,頸部出現緊繃感即可,停10秒,左右換邊,重複10次。2) 「腰部伸展舒緩操」/單手手臂伸直,手掌掌面朝上,另隻手從手掌面往下扳90∘,前臂出現緊繃感即可,停10秒,左右換邊,重複10次。3) 「手部肌肉伸展舒緩操」/仰躺於床面或地板(可舖上軟墊),雙腳微彎,腳掌平踩於床面上,雙腳膝蓋微彎,雙腳往一側旋轉,至腰部出現緊繃感即可,停10秒,左右換邊,重複10次。     

大掃除姿勢不當 疼痛無力恐是媽媽手上身

大掃除姿勢不當 疼痛無力恐是媽媽手上身#大掃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過年大掃除,苦了許多賣命打掃的婆婆媽媽們,因為做家事時用力或姿勢不當,造成肌肉、骨骼傷害。才過完年,一位40多歲的家庭主婦即因右手腕疼痛無力而就醫。檢查後發現,她的大拇指肌腱腱鞘發炎腫脹,原來罹患俗稱的媽媽手。每6小時冰敷 睡覺強迫肌腱休息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復健科李俊瑩醫師表示,媽媽手正式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當長時間重覆性的拇指及腕部動作後,容易過度剪力及摩擦產生傷害,嚴重時肌腱滑動受限,造成大拇指背側肌腱本身或周邊腱鞘發炎,症狀表現為大拇指根部靠近手腕處疼痛、無法使力,有時伴隨輕微腫脹,使用大拇指抓握東西時更是特別疼痛。李俊瑩醫師表示,當疼痛產生時,第一步應是不要再做會引起疼痛的動作,可以先自行冰敷,每6小時一次,每次15分鐘,如果症狀持續或疼痛嚴重,則建議至復健科接受治療。如服用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物,輔以物理治療(冰敷及電療),同時運用貼紮舒緩症狀,夜間睡眠時,再以腕部副木強迫肌腱休息,通常約1~2週即可康復。當嚴重疼痛或對治療反應不佳時,則可以考慮注射類固醇,類固醇可以抑制發炎反應和調節身體免疫系統,治療急性發炎效果顯著,也不會有明顯副作用。通常疼痛會在注射2~3天後便明顯好轉。年輕人也有「3C」手 減少長時間過度使用李俊瑩醫師指出,舉凡洗衣、煮菜、打掃、抱小孩等家事,都需要手腕及拇指動作,用力過度就容易造成肌腱發炎,形成媽媽手。除30~50歲婦女較常見外,也曾有農夫因施力不當,或需長時間操作機器、使用雙手的銀行行員、作業員、廚師等為此問題就診,而3C普及,不斷重複且過度使用患部肌肉,也讓很多年輕人加入「3C手」的行列。其實,預防勝於治療,在急性症狀緩解後,減少長時間過度使用手部動作,或是使用護腕避免手部肌腱過度收縮,維持正確姿勢才是治本之道。當然,持續進行保健運動,包括手腕部伸展及肌力強化運動,才不會又因重複使用拇指工作,造成局部肌腱發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