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

醫美診所騎馬舞廣告 偏離主題遭開罰

醫美診所騎馬舞廣告 偏離主題遭開罰#醫美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網路上一部由台灣醫美診所拍攝的騎馬舞廣告引起相當大的關注,因其廣告表現的方式與醫療業務不符合,雖做了十足噱頭吸引關注,不過卻因違反醫療法而受開罰。衛生局於近期內將開立行政裁處書予當事人,並責成當事人將影片即刻下架。並依醫療法第104條規定處新台幣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於16日下午至元和雅醫美整形診所進行現場查察,據該診所葉姓經理表示,影片刊登期間負責醫師及診所皆不知情,該影片製作剪輯及影音上傳網站播放皆為個人行為,目的只因基於好玩創新,趁假日時結合診所內部分護理人員及朋友共同完成該部影片拍攝。按行政院衛生署函釋:「違規廣告應以實際刊登者為處分對象」,本案因具體違規事證明確,影片內容確實宣傳醫療業務及刊登診所名稱,且該診所葉姓經理亦表示為個人行為,衛生局已於現場告知葉姓經理已違反醫療法第84條規定:「非醫療機構,不得為醫療廣告」醫療法第85條規定略以,醫療廣告其內容以醫療機構之名稱、開業執照字號、地址、電話及交通路線、醫師之姓名、診療科別及診療時間、利用廣播、電視之醫療廣告,在前項內容範圍內,得以口語化方式為之…為限。醫療美容是近年來最夯議題,有關「醫療廣告」定義於醫療法第9條規定,係指利用傳播媒體或其他方法,宣傳醫療業務,以達招徠患者醫療為目的之行為。其相關規定包括醫療法第61條規定,醫療機構不得以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禁止之不正當方法,招攬病人。醫療機構及其人員,不得利用業務上機會獲取不正當利益。呼籲業者在廣告宣傳的同時,注意法規上的限制。

醫美亂象搶市場 六百億商機引來密醫橫行

醫美亂象搶市場 六百億商機引來密醫橫行#醫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愛美的民眾要當心!業界推估,包含美妝通路、微整形,以及隆乳、隆鼻等整形手術,國內醫美市場高達新台幣六百億元以上。如此大的商機,導致坊間許多診所,利用密醫、密護操作僅能由醫師使用的機器;台北市衛生局今年1月至8月,針對醫美診所稽查共計112家,其中有具體違規事項移送地檢署偵辦者就有18件,違規率高達16%。民眾小心愛美不成,反成冤大頭!陳情人張小姐日前到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的某間醫美診所進行雷射除毛,她控訴此間診所為她雷射除毛的人員,竟然不是持有執照的醫師而是一名護士;她表示,當時她詢問為什麼不是由醫師來操作,並用手機錄影存證,害怕術後產生副作用,但幸好返家後並無大礙。據醫師法第廿八條規定,僱用密醫密護執行醫療業務,「處新台幣十萬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鍰,得併處限制執業範圍,停業一個月以下或廢止其執業執照,情節重大者並得廢止其醫師證書」。衛生局醫護管理處副處長杜仲傑表示,已將此業者移送法辦。劉越萍處長提醒,民眾在挑選醫美診所時,一定要檢視其開業執照、醫師執業執照,並主動詢問醫療儀器仿單說明,才能杜絕不肖業者橫行,並且讓自己的美麗加分!

產後「瘦不了」?醫美體態雕塑詢問度高

產後「瘦不了」?醫美體態雕塑詢問度高#醫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龍年生子潮發威,龍寶寶上看23萬人,不只婦產科醫師累壞了,這股風潮也延燒到醫學美容領域,包括產後的電波拉皮、雷射溶脂及冷凍溶脂等產後體態雕塑療程詢問度最高。不過醫師提醒,媽媽們可別害怕產後「瘦」不了就馬上進行體態雕塑,不管剖腹產或自然產,最好的體態雕塑時間點應選在產後三至六個月,待傷口復原、身體狀況穩定後再進行,較為適合。署立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婉若指出,受到生子潮的影響,許多新手媽媽們詢問產後體態雕塑的相關問題,人次至少提高三成。根據臨床統計,新手媽媽們最「瘦」不了的部位主要是小腹、大腿內側、蝴蝶袖等等,也很難藉由運動或飲食控制等方式改善,因此轉向希望能透過外力改善局部的問題,其中又以電波拉皮、雷射溶脂和冷凍溶脂三項療程詢問度最高。新手媽媽張小姐在記者會中現身說法,張小姐約產後八個月,雖然體態回復算快,但仍自覺有些部位「鬆垮垮」。張小姐表示,過去自己是23腰,但產後直逼27腰,從S號美女變成M號媽媽,因此積極進行產後雕塑。或許有不少新手媽媽在產後都和張小姐一樣,擔心產前的好身材「回不去了」,轉而向皮膚科醫師求診。李婉若醫師解釋,「電波拉皮」適用於肚子鬆弛的媽媽,原理是帶負電的電子進入皮膚就會產生極化作用,每秒來回震盪高達六百次,因此摩擦生熱,可刺激膠原蛋白的增生,達到緊致的效果。不過醫師表示,大範圍及脂肪太厚的患者,效果多半不佳。「雷射溶脂」適合大腿內側、蝴蝶袖等大部位的媽媽,利用細小光纖探針深入脂肪組織,利用光震波效應,震破脂肪的細胞膜,並液化脂肪。不過醫師提醒,雷射溶脂屬於一種侵入式、有傷口的治療方式,術後必須照顧傷口,並且穿著壓力衣加強效果約一週的時間。而「冷凍溶脂」則是利用脂肪不耐冷的特性,使用攝氏4至5度的低溫治療器,遇冷的脂肪會自我凋亡,透過身體自然代謝排出體外。醫師指出,此療法是透過身體自然代謝,因此不會對患者造成太大的不適,一次療程通常可以減少將近22%的脂肪,術後三個月可以感受到效果。不過李婉若醫師提醒,正值哺乳期的媽媽不宜接受冷凍溶脂術,且產婦得等到產後3至6個月後,傷口復原,才能進行。圖:雙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婉若針對新手媽媽張小姐產後雕塑的部位給予建議。(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醫美服務正夯!衛生署將加強查核

醫美服務正夯!衛生署將加強查核#醫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醫學美容正流行,業者甚至推出午休美容,只要利用一點點時間,就能變得水噹噹。就因為醫學美容越來越方便,所衍生出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衛生署醫事處指出,醫學美容服務糾紛之主要原因包括醫療收費金額差距很大、誇大不實之醫療廣告、執業人員資格未充分揭露等問題。因此,衛生署將針對醫療收費、醫療廣告及民眾知的權利等常見爭議事項加強管理,並已於101年7月26日行文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採取必要的管理措施。為了避免醫美醫療金額差距過大,並保障民眾就醫權益,衛生署指出,醫療機構對於醫療費用之收取,應依醫療法第21條及第22條規定,報經地方衛生主管機關核定,不得擅立收費項目。其他自費收費事項應以公告或張貼等方式揭示於機構及營運網站明顯處,以利民眾查閱。此外,業者也應開立載明收費項目之收據,供民眾知悉。而有些醫美業者為了追求療效,常把藥品用於非規定適應症的患者上,形成「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Off Label Use)的情形。醫事處長許銘能舉例,臨床上核定「麻黃鹼」用來治療感冒、鼻塞之病症,但醫美業者用其副作用做為減肥之用,這是不被允許的!因此衛生署建議醫療機構及醫師,用藥時應謹慎評估其效益及風險,並充分告知病人,取得其同意始得使用,以避免發生醫療爭議,且不得為醫療廣告。此外,非衛生署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所定之專科醫師別,醫師不得使用專科醫師(如整形外科等)名稱,以免誤導或致民眾混淆。衛生署表示,醫學美容服務係為醫療業務之一部分,不應過度商業化與浮濫。為維護民眾健康,衛生署將持續針對醫學美容服務之收費、廣告及民眾知的權利等部分,督導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持續查核,以維護民眾權益。

另類母親節禮物 醫美微整詢問度高

另類母親節禮物 醫美微整詢問度高#醫美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5月份到來,母親節將至,餐廳、百貨公司、飯店、高鐵、醫美診所、醫院等全都搭上母親節的風潮,無不推出活動,讓民眾除了跟媽媽說聲母親節快樂、吃頓大餐等還有許多另類選擇,其中最夯的又以近幾年在美容市場崛起的醫美微整,讓媽媽變漂亮也成為許多人送媽媽的另類禮物之一。抗老一直都是女性夢寐以求的願望,因此醫美微整也一直都是媽媽們的熱門話題,整形醫師也表示,除侵入性傳統手術、低侵入性的微創手術外,電波拉皮可以算是無侵入性手術。整形醫師表示,電波拉皮術以機器刺激自身的膠原蛋白再生,使得皮膚恢復年輕、緊實的美麗外觀,讓媽媽看起來更年輕。目前台灣的微整形市場已邁入成熟期,醫美整型醫師黃星諺指出,在微整形醫美市場中,施作電波拉皮的客戶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但是醫師經驗仍佔很重要的部分,手法技巧越熟練與精緻,也越能讓愛美的客戶接受。對於想讓媽媽漂亮年輕的子女們,黃星諺醫師建議,在微整形之前,一定要與醫師多溝通,所謂術前重諮詢,術後重保養,兩者相輔相成,如此才能達到整型最好的效果,黃星諺也強調,坊間醫美診所如雨後春筍,應該要選擇經政府核准的品牌診所,而不要貪便宜,接受一些來路不明的產品。

網路團購醫美開罰 北市裁處8件

網路團購醫美開罰 北市裁處8件#醫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許多人認為團購好划算,而愛美是人的天性,近來整形風氣盛行,再加上現代網路科技的普及化,目前網路上大、小團購網站約30個,團購網站平台提供醫療機構以團購網名義,公開販售療程及諮詢劵等優惠訊息,吸引部分民眾誤信網路上違規醫療廣告;臺北市衛生局為維護民眾醫療權益,自4月起率先執行以專人專責每天加強監測相關網站違規醫療廣告、截至目前為止臺北市查獲團購網站違規醫療廣告計20件,若經調查認定有違規事實,也將陸續依法裁處。 衛生局重申醫療機構藉由網路購物平台以『網路團購方式』行銷並販售『醫療機構相關療程及諮詢券』已違反醫療法第61條、第84條規定;臺北市衛生局去年底已用公文通知台北市186家醫療院所及常見14家網路團購公司,要求託刊商家及網路團購平台應立即下架不當醫療廣告,並提醒自101年1月1日起如查有違規具體事證將依法究辦,目前依法裁處的違規團購網站公司3家及刊登機構3家,案件數共計有8件。衛生局提醒民眾,醫療非商品,切勿瀏覽團購網站販售優惠醫療課程券,即購買貿然前往,以免貪小便宜購買醫美相關療程,卻得不到應有的醫療服務品質,引起消費或醫療爭議。

影音/網購醫美券 術後變大小臉

影音/網購醫美券 術後變大小臉#醫美

趁著春節假期,有民眾到醫學美容診所做微整型手術,但卻衍生醫療糾紛!有台北市議員接獲民眾陳情表示,在網路上團購醫療美容券,沒想到手術不僅失敗,而且還查不到手術醫師的姓名,因此陳情民眾懷疑是密醫在執行手術,台北市衛生局已經到這家被指控的診所稽查,但由於不具有調查權,因此這起案件、目前已經移送地檢署偵辦。王小姐在過年前,和朋友一起在網站團購醫療美容券,每張售價9千元,想要趁春節年假時打肉毒桿菌、瘦國字臉,但沒想到手術後,兩邊臉部不對稱,現在出門都要戴口罩才敢出門。讓王小姐更生氣的是,這家醫美診所醫師在執行手術時,既沒穿醫師袍,也沒帶醫師識別證,讓她懷疑動手術的、根本是不具醫師資格的密醫。不過北市衛生局接獲陳情後,到診所現場稽查3次,這家診所負責人的確沒有醫師執照,但衛生局人員也沒發現負責人幫病患執行手術,而且衛生局沒有行政調查權,因此這起案件已經移送地檢署偵辦中。北市衛生局表示,被民眾投訴的醫美診所共有兩家,都位在復興南路一段,到記者截稿為止,兩家業者都大門深鎖不願回應,衛生局說,依照規定網站不得促銷醫療美容,因此將對這兩家業者處5到25萬元罰鍰,同時也提醒民眾,不要輕易相信網路上的誇大療效,以免花錢又受害。

陸客來台健檢醫美 醫療旅遊行程正夯

陸客來台健檢醫美 醫療旅遊行程正夯#醫美

陸來台旅遊又有一項新的行程,衛生署已核定30家醫療院所可以直接以「健檢醫美」為由,讓陸客從事醫療活動。行政院自2012年起開放陸客,首批體驗的26位大陸民眾2月13日將來台,由新光醫院負責健檢流程,包含腦管檢查、心血管檢查等,每人費用約新台幣一萬多元,院方另安排健康講座分享養生之道等,讓陸客親身體驗台灣的醫療。(圖為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翻攝自維基百科。)第一批體驗的陸客有26人,包含企業人士及醫院院長,更有高階政府人士報名參加,想見識台灣的醫療水準,成員多半是中年男性,欲了解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所以院方安排多項高階健康檢查,如MRI腦血管、256切電腦斷層、PET等。彰濱秀傳醫院也緊接著安排第二批烏魯木齊來的陸客,院方表示,以往陸客做健檢時間短、做醫美的人不多,未來由醫院安排健檢行程,可讓陸客充分體驗台灣的醫療。外貿協會也致力推廣台灣的旅遊醫療服務,更協助100團陸客來台進行醫美,約有3萬9428人次,成長約為民國99年的2倍。外貿協會估計在101年國際醫療服務還會持續成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