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發炎

腸道發炎因體內「這功能」錯亂!一篇懂症狀、治療方式

腸道發炎因體內「這功能」錯亂!一篇懂症狀、治療方式#腸道發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這是我1年多來第一次解出成形的糞便耶!」30歲的廖先生很開心地說。他因為反覆拉肚子,已經跑過很多醫院,後來又因為腹痛、發燒,接受過盲腸切除手術,但在術後,症狀仍舊反反覆覆,體重快速減輕,甚至在會陰部出現很深的潰瘍,持續流出渾濁的膿汁。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才終於確診克隆氏症,並開始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治療。輔仁大學附設醫院胃腸肝膽內科醫師郭震亞亦建議病患,由於傳統藥物的治療成效不佳,所以再幫病患申請健保給付的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病況終於漸漸穩定。目前患者各項發炎指數都在正常範圍,會陰部瘻管重新癒合,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腸道持續發炎,可不只有拉肚子郭震亞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腸道在受到外來刺激(例如細菌、食物、藥物、環境刺激等)之後,造成免疫功能錯亂,患者自己的免疫細胞開始攻擊正常的腸道黏膜,導致腸子發炎、潰爛,而出現慢性腹痛、腹瀉、血便等症狀。 發炎性腸道疾病可以分為2種型態,包括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潰瘍性大腸炎」的發炎只侷限在直腸和大腸,除了拉肚子之外,還會有間歇性的急便感、血便和慢性腹痛,長期下來會導致貧血、精神不濟的狀況,如果嚴重發炎會導致發燒,甚至腸道壞死而需要手術切除大腸。 「在臺灣,潰瘍性大腸炎好發於30至50歲的青壯人口,以男性較多。」郭震亞表示:「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將會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就是因為潰瘍性大腸炎而辭職下台。」 「克隆氏症」可以在所有消化器官造成發炎,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等,郭震亞說,克隆氏症除了造成病患慢性腹痛、拉肚子之外,更常出現精神不濟、體重減輕和發燒等全身性症狀。由於克隆氏症的發炎較潰瘍性大腸炎更深,容易造成腸道穿孔、瘻管或狹窄等併發症。 發炎性腸道疾病恐致短腸症候群在台灣,克隆氏症好發在20至30歲的年輕人,也是以男性居多。克隆氏症如果沒有積極治療控制發炎,最終會有6成患者需要接受手術切除腸道,對身心造成莫大傷害。若因為併發症而反覆切除腸道,可能導致「短腸症候群」。 「短腸症候群」是指小腸因為大範圍的慢性發炎或手術切除而喪失消化、吸收功能,導致患者營養不良而需要終身接受靜脈或腸道營養補充。也因此,郭震亞提醒,克隆氏症病友更需要積極治療控制腸道發炎,降低需要切除腸道的風險,以避免短腸症候群的發生。 除了腸道發炎之外,大約1到4成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會出現腸道外器官的發炎,例如眼睛發生葡萄膜炎或鞏膜炎、口腔慢性潰瘍、皮膚出現不正常的紅斑或潰爛,手指、脊椎或髖關節因慢性發炎而疼痛,另外,這種疾病也可能造成肝臟、膽道發炎,而在抽血時發現肝膽指數異常。 無論克隆氏症或潰瘍性大腸炎,較嚴重的急性期治療會先使用全身性類固醇來快速減輕發炎,若類固醇的治療成效不佳,則會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或免疫抑制藥物作為第2線治療。 若是屬於輕度至中度的潰瘍性大腸炎,可使用5-ASA抗發炎藥物做為第1線藥物,如果療效不佳會考慮使用類固醇治療。郭震亞解釋,克隆氏症對5-ASA抗發炎藥物的反應較差,即使是輕度發炎,在急性期仍然會以類固醇作為第1線治療。  類固醇治療急性發炎,生物製劑促長期穩定控制由於長期使用全身性類固醇會造成新陳代謝方面的副作用,並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不適合作為維持緩解的長期用藥,必須逐步替換為副作用較少的5-ASA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來控制發炎。倘若傳統治療成效不佳,則會進一步使用生物製劑來長期控制發炎。 生物製劑是種單株抗體,可以阻斷特定發炎路徑以達到抑制發炎的效果,相較於類固醇,生物製劑的專一性、安全性較高,也會比傳統免疫調節劑的療效更穩定,但由於藥價昂貴,因此目前在臺灣健保給付中屬於第2線治療。 生物製劑藥物主要可分為2種機轉,全身型生物製劑可抑制發炎介質作用,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可抑制淋巴球遷徙至腸道組織而達到抗發炎作用。郭震亞指出,腸道專一型生物製劑主要是針對腸道的發炎反應做抑制,較不影響其他器官的免疫反應,長期使用時感染風險較低,是目前生物製劑中較安全的選擇。生物製劑治療中重度腸炎患者可免切腸手術生物製劑的療效和發炎性腸道疾病的嚴重度、患者本身的狀況有關,郭震亞分析,平均而言,使用生物製劑治療中重度潰瘍性大腸炎,約有6成患者可維持腸道黏膜癒合;治療克隆氏症,約有4成至5成患者可維持腸道黏膜癒合。根據國外大型追蹤研究報告,使用生物製劑長期治療,約可降低3成潰瘍性大腸炎和7成克隆氏症需要手術切腸的風險。 由於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物和生物製劑都可能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使用前必須確認患者是否處於肺結核潛伏感染或是有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的狀況,以避免治療過程中感染復發。 發炎性腸道疾病是自體免疫疾病,無法完全治癒,但目前已經有成效良好的藥物可以穩定控制發炎,改善預後。郭震亞叮嚀,治療目標除了要改善腹痛、腹瀉、血便等症狀,更重要的是達到腸黏膜癒合,以降低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會,避免動刀切腸子! (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驚!膳食纖維不足 細菌吃腸子!

驚!膳食纖維不足 細菌吃腸子!#腸道發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飲食越來越趨向精緻化,除了忙碌的上班族常隨便以飯糰、三明治果腹,另一族群則是討厭吃青菜,另外,還有永遠在節食的女性 ,常會以現打果汁當成一餐。但你知道就算喝現打果汁,攝取的纖維量通常也是不足的,反而攝取了不少糖分,長期下來對健康並無助益,還有可能拖垮身體!根據統計結果,約有九成的人平均膳食纖維攝取量遠低於衛生福利部所建議的每天25~35g。在最新的國際頂尖期刊 Cell指出,研究發現若在缺乏纖維的飲食模式中,易導致腸道內細菌群分解腸壁黏膜,使腸壁黏膜變薄讓病原菌趁虛而入,造成腸道發炎甚至可能引發癌症。低纖維飲食造成腸道黏膜層變薄「黏膜層」是腸道的第一道防線,而這道防線堅固與否是關鍵 。腸道內細菌可利用膳食纖維生成脂肪酸,保持黏膜層的厚度。同時也阻隔病菌入侵腸道以確保腸道健康。在研究中顯示,缺乏膳食纖維的飲食模式中,腸道菌群會利用宿主腸道本身分泌的黏液醣蛋白作為營養來源,導致腸道黏膜屏障被侵蝕破壞,而造成壞死性腸炎,甚至可能引起大腸癌病變。攝取適當的纖維 可保腸道的健康飲食習慣除了可改變腸道微生物群組成外,也會影響到健康,忙碌的生活中或許較難攝取到足夠的纖維質,除了天然食物以外,也可透過保健食品攝取纖維質,保持腸道健康,其中燕麥含有豐富膳食纖維,特別是水溶性纖維β-葡聚醣,可在腸道有較長的停留時間,不但可刺激腸壁上的免疫細胞活性,提升免疫系統機能,有助於對抗外來病原和癌症,特別是大分子β-葡聚醣(分子量2000kDa)的幫助較明顯,也可以減緩腸胃吸收脂肪速度,助於保持身材,一舉數得。

消化性潰瘍照顧手冊

消化性潰瘍照顧手冊#腸道發炎

台灣地區十二指腸潰瘍好發於20-40歲間的人,而胃潰瘍的好發年齡介於40-60歲。男性的好發率與女性相同(男:女=1:1) 。消化性潰瘍治療後仍有可能復發。【消化性潰瘍的成因】‧胃酸及胃泌素分泌過多:胃酸及胃泌素會侵蝕胃壁,引起潰瘍。‧胃黏膜血流供應不足,上皮更新能力不足。‧胃內有幽門螺旋桿菌存在,在人體胃腸道內產生毒素而傷害胃黏膜,可能是潰瘍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飲食習慣不良:暴飲暴食、無定食定量、咀嚼不夠、進食太快。‧不適當的食物: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藥物的刺激:有些藥物長期使用對胃黏膜會造成明顯的破壞。‧情緒及心理壓力:當一個人憂愁、憤怒、焦慮或悲傷時,會使胃黏 膜的血液循環不良,致使胃蠕動及胃液分泌減緩。‧抽煙及過度飲酒。‧遺傳因素、血型O型及有家族史。‧季節交替之際或寒冬時易復發。【消化性潰瘍的症狀】‧上腹部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飢餓時會痛,進食後疼痛減輕,胃潰瘍則在進食後半小時會引發上腹疼痛。‧發生出血時,會嘔吐咖啡色的東西或嘔鮮血。‧發生出血時,大便會變成黑色或柏油狀。【消化性潰瘍的合併症】‧出血:發生出血時病人會嘔血、嘔吐咖啡色物體或解黑色大便,嚴重時會心跳加快,冒冷汗,血壓下降,頭暈,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及昏倒休克,此時應立即就醫。‧胃穿孔:病人突然發生上腹部持續劇痛,此種劇痛常擴及下腹部,需要手術治療。‧幽門阻塞:因胃潰瘍處結疤而導致病人噁心、嘔吐、吐出消化不完全的食物,進食後上腹部會痛,需採手術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治療《飲食原則》‧定食定量,少量多餐:讓正餐之間有食物中和胃中的胃酸,避免使多餘的胃酸腐蝕胃黏膜。可選擇蘇打餅乾、三明治或牛奶。‧細嚼慢嚥:使食物能與胃液充份混合,便於消化吸收。‧避免刺激辛辣的食物:為減少潰瘍病人的黏膜再受傷害。‧應避免飲用酒類飲品、咖啡、濃茶及可樂。‧ 烹調時少用辣椒、胡椒、芥茉、咖哩、沙茶醬、生蒜。‧太甜的食物:因會刺激胃酸分泌,例如紅豆湯、綠豆湯。‧食用適量的脂肪:用以抑制胃酸分泌及胃腸蠕動,但油炸食品不宜食用。‧進餐時保持心情愉快,進食後要休息片刻。《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目的主要是減低胃分泌物的酸度,防止胃或腸壁繼續受到侵蝕,從而幫助潰瘍的痊癒。遵照醫師處方按時服藥是治療的上策,不可自己改變服藥時間、減少藥量或停止服藥。‧制酸劑:能中和胃酸、減低疼痛及保護黏膜,例如胃乳片、胃乳液等。‧黏膜保護劑:可阻止胃酸及胃蛋白脢擴散到潰瘍黏膜區,在潰瘍處形成一層保護膜保護胃壁。‧組織胺拮抗劑:可減少胃壁細胞分泌胃酸,防止胃腸壁受到侵蝕。‧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可完全抑制胃酸的分泌。‧抗生素:可殺死胃中的幽門螺旋桿菌。(由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 北醫內科醫師群 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