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紓壓

東大特訓班2–讀書考試要技巧 吃對也很重要

東大特訓班2–讀書考試要技巧 吃對也很重要#養生‧紓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追本季開播的東大特訓班2(龍櫻2)呢?由阿部寬主演的律師,櫻木建二和長澤雅美飾演的水野直美帶領一群成績不好的學生努力考東大的故事;而第一部,則是2005年推出,當年的平均收視率16.41,最後一集達到最高的20.3,然後,這部劇也是新垣結衣早年參與演出的電視劇喔! 這部日劇之所以熱門,不僅是演員顏值高,更重要的是,劇中出現的學習與應考技巧,在現實生活中也很實用;例如第一部出現的記憶樹(心智圖),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這種記憶方法,覺得很有趣,後來也依樣畫葫蘆的用在自己的學習與思考上。 整部劇介紹各種實用的學習技巧,過程中也會帶到良好營養補充也有相當的重要性;接下來會有第二季劇情的些微劇透,如果你在意的話,那就先看到這裡為止,等你看完第六集再來回讀接下來的內容。 吃對營養幫助學習 大學指考延期,但試還是要考,不知道準備應考的同學們,你平常三餐都吃些什麼呢?是隨便買個麵包配大杯飲料,或是隨便吃吃呢?之所以會這麼問,是因為一個人的營養狀況是否良好,也會影響到學習表現。 東大特訓班第二季第六集裡,為了櫻木準備了午餐給參加集訓的同學們吃,有豬肉咖哩跟菠菜玉子燒,在吃的同時提到,鍛鍊體力與腦力,吃很重要,想要考上東大就要注重每一餐,而這不只是要考東大成立,不管是要準備公務員考試,還是考大學也適用。 豬肉咖哩飯的豬肉富含能消除倦怠感的維生素B1,適合讀書後疲勞的身體;至於菠菜玉子燒,櫻木則說它含有必需胺基酸,是合成神經傳導物需要的營養,雖說後者的解說有點簡略,但原則上沒有問題,而且菠菜也是纖維、葉黃素、葉酸以及鐵質的好來源。 除了上述的營養素,其他還有鮭魚、鰻魚、土魠魚、鯖魚等富含EPA與DHA的魚,或是含有豐富GABA的韓式泡菜、番茄和發芽玄米,也都是對學習有正面幫助的食物成分。 吃太飽讓你想睡覺、影響集中力 當劇中大家吃完飯回到教室後,學生們紛紛抱怨吃太飽,很想睡,這樣要怎麼繼續用功讀書呀! 這時候櫻木點名小杉麻里(志田彩良飾),問她「吃飯吃得太快,人體會出現什麼變化?」 「血糖值會快速上升」小杉這麼回答。 相信你應該也有類似的經驗,飽餐一頓之後,如果沒起來走動走動,就這麼坐著,很容易會想睡覺;而這不是你的錯覺、也不是身體出現大問題。 答案就如同小杉說的,血糖上升太快了。飯、麵包、麵、馬鈴薯等,都是提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來源,而碳水化合物能促使血清素生成;此神經傳導物質不僅能讓人感到心情輕鬆,也可能會想睡覺。 當人們吃太飽的時候,尤其是這一餐裡面有相當比例的碳水化合物,這就很可能會讓你接下來出現想睡覺、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只是,為什麼吃碳水化合物會促使血清素生成?機制可能是這樣: 當血糖上升的時候,為了把血糖降下來,胰臟的Beta-細胞會釋放出胰島素,傳遞訊息給肝臟和肌肉細胞,讓血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裡,進而降低血糖;不過不只是葡萄糖能進入細胞,脂肪酸,還有色胺酸以外的胺基酸也會進入細胞存起來,或是進行合成作用。此時,被排擠的色胺酸就很容易能去合成血清素。 避免飯後想睡覺的4種飲食建議 為了有更好的身體與精神狀態,食物要適當挑選不用說,也要把怎麼吃才能有好精神這件事給考量進去,底下提供幾點給大家參考: 一、別吃太飽 有些人可能會覺就是要吃到很飽,才算有吃飯,但這樣其實不太好,一般來說吃七分飽就好,別讓自己有那種肚子脹滿的感覺,稍微的飽就好。 二、適量吃碳水化合物 精製澱粉、簡單糖,或是一次吃太多澱粉食物,都可能會讓我們餐後血糖快速上升,促使胰島素快速釋放;為了避免這個情形的發生,減少澱粉類食物的攝取量,例如本來吃一碗,可以減量到半碗;減少精製澱粉的用量,例如白米部分以纖維含量較豐富的大麥、燕麥或糙米等取代,雖然總碳水化合物的量可能不會差太多,但卻能延緩飯後血糖上升的速度。 三、改變食物吃的順序、吃黏黏的東西 如果你的一餐裡面有菜、肉和飯的話,那麼不要一開始就吃飯,先從蔬跟肉吃起,先細嚼慢嚥的吃這兩類,接著再慢慢吃飯,雖然是同樣的內容,卻會給飯後血糖帶來很大的影響。 另外,如果有秋葵、山藥或是納豆等本身帶有黏性的食物,一起吃也有延緩血糖上升的效果。 四、飯後輕鬆散步個幾十分鐘 用餐完畢後,不要馬上就跟沙發或是床融為一體,這個時候輕鬆的散步一下,這樣能幫助延緩飯後血糖上升的速度,幫助你思緒清晰。 想要更有效率的學習嗎?除了試試看日劇裡的學習與應考技巧,也記得要吃得營養、吃對大腦友善的食物喔! (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

防疫在家工作 也該每周適度運動150分鐘

防疫在家工作 也該每周適度運動150分鐘#養生‧紓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為了阻止疫情的發展,三級防疫警戒持續著,停課的停課、在家工作(WorkFromHome,WFH)比例增加,少了許多走動的通勤時間,然後,即使是假日,也為了避免與人接觸,而少出門的頻率;「保持社交距離」與「宅在家」成了我們的新日常生活,許多過往的生活模式都起了相當大的改變,例如體能活動量大幅的減少。 三級防疫警戒後的移動趨勢 最近蘋果與Google都以他們的設備與地圖服務為基礎,提供了社區人流趨勢的數據報告,提供給我們以及政府單位參考。蘋果提供從2020年1越13日開始,蘋果地圖中有關人們移動的趨勢變化,從圖中可以發現,從台灣宣布三級警戒之後,不管是哪一種移動方式都大幅減少,即便是要移動,也儘量以走路或開車的方式。圖片來源:AppleMaps移動趨勢報告 除了蘋果,Google也推出「COVID-19社區人流趨勢報告」的專題頁面,可下載世界各國的人流趨勢報告,下圖擷取自台灣的報告;從中可以看到台灣從去年疫情之後,人們在外的活動趨勢明顯叫疫情之前要少很多,特別是在三級警戒公布後,減少的幅度更是明顯,取而代之,人流在住宅區的比例增加,這能反應人們大多待在家裡的時間增加了。 圖中的基準值是Google以2020年1月3日到2月6日這5周間的資料,算出一周內每天的中位數,並以此做為基準值;也就是疫情爆發前後的人流對比。 圖片來源:COVID-19社區人流趨勢報告 這些數據是從行動裝置與地圖應用獲取的數據,接下來,我們從科學研究的面向,來看疫情之後,人們的活動方式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宅在家帶來的隱憂 體能活動減少與久坐行為增加 一篇發表在《BMJOpenSport&ExerciseMedicine》上的研究,從電子資料庫搜尋2019年11月到2020年10月間,有特定關鍵字出現的文獻,例如體能活動度、久坐行為與COVID-19,以及同義字的文獻。 66篇文獻符合條件,涵蓋了86,981位參與者。有64篇研究報告指出身體活動度改變了,在防疫期間,橫跨好幾個不同的人群,例如兒童和有不同健康狀況的患者,普遍身體活動度減少且久坐行為增加。 而這兩者加起來,給我們帶來的問題可不僅只是身體能量消耗減少,容易變胖這麼單純而已,這可能也會影響我們對抗新冠病毒的能力。 維持體能活動有比較好的結果 一篇發表在《Scandinavianjournalofmedicine&scienceinsports》的文獻,探討在疫情期間,體能活動能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目前已經證實原本就有良好體能活動習慣的人,如果染上COVID-19的話,嚴重程度可能會比體能活動少的人低。為什麼體能活動能帶來這樣的結果呢? 原因在於適當體能活動,有助於減少整體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能同時改善收縮與舒張壓;此外,新研究也告訴我們,有心血管問題的人,例如高血壓,染病後變嚴重的風險會比較高。 還有,有充分體能活動的話,也對代謝症候群和胰島素敏感度有正面的幫助。因此,科學家推測身體活動活躍的人,會比久坐生活的人,對疾病有比較好的抵抗能力;換句話說,運動量足夠的人,一旦受到感染,比較不容易發展成嚴重的COVID-19。總而言之,在注意安全的原則下,儘量做各種運動吧! 體能活動要多少才夠? 在家做運動是沒問題,但具體來說,要做哪樣的運動、做多久才算足夠呢? 基本上,跟平常時的建議差不多,參考世界衛生組織或國健署的建議即可,也就是每周做150分鐘的中強運動或75分鐘的激烈強度運動;至於運動強度是怎麼個界定法,可以參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定義裡的「費力身體運動」和「中度身體運動」: 費力身體運動 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時,無法邊活動,邊跟人輕鬆說話。這類活動會讓身體感覺很累,呼吸和心跳比平常快很多,也會流很多汗。 中度身體運動 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還能順暢地對話,但無法唱歌。這類活動會讓人覺得有點累,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也會流一些汗。 輕度身體運動 不太費力的輕度身體活動,不能列入每周150分鐘身體活動累積量。 坐式生活型態 僅止於靜態生活的內容,不能列入每周150分鐘身體活動累積量。 WFH也要動起來,一起來玩吧! 任天堂Switch的JumpRopeChallenge是免費遊戲,只有你有Switch就可以免費下載來玩,這個遊戲很單純,預設目標是跳100下,只要你一天有跳到這個次數,就算完成並會紀錄起來;當然你想多跳幾下,也可以自己設定啦。 除了免費的跳繩,在Switch平台下,也有幾款活用joycon體感功能的運動與健身遊戲,像是健身拳擊(FitnessBoxing),還有去年引起現象級搶購的健身環大冒險!在國民前妻,新垣結衣代言之下,成為該主機下持續熱賣的健身遊戲。 不管是使用手機App、玩體感遊戲、電視開著Youtube跟著運動網紅一起運動,或是跟健身教練與朋友開視訊一起運動,都是能讓你在家防疫期間,增加活動量的好方法;最後還有一點要提醒,每周中度運動150分鐘與激烈運動75分鐘,這兩者是可以搭配的,比如說該周中度做了100分鐘,就可以配上25分鐘的激烈運動,然後,每次運動時間可長可短,一自己的負荷調整即可,因為保護自己不受傷,才能持續的做下去,這能達到最適切的效果。 (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

每日5蔬果 植物天然成分是對抗病毒的好幫手

每日5蔬果 植物天然成分是對抗病毒的好幫手#養生‧紓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每日5蔬果是大家習以為常,卻鮮少有人辦得到的健康常識,然而根據近年的研究,5蔬果的好處可不只是補充維生素與礦物質,它們還有營養素以外,有對抗病毒潛力的多種天然成分喔! 最近這一年來,大家的生活除了每天留意指揮中心公布的快訊,其餘的話題裡面,討論吃什麼東西,能幫助我們對抗新冠肺炎(SARS-CoV-2)應該也不在少數;先前,我們曾經分享過買菜的建議,從維生素與礦物質等人類必需的營養素出發,列出可能對維持正常免疫力有幫助的營養素。 任何與疫情相關的訊息,請務必以 CDC 為主,切勿聽信未經證實的消息來源。全國警戒期間,請大家:1.非必要少出門,2.肥皂勤洗手,3.外出全程戴口罩。 這篇文章,我們則將目光,從必需營養素,移向那些存在於各種蔬果與其他植物食物中,分類上不算是營養素,但卻可能有生理活性的成分;事實上,相關的研究一直都有,也就是調查食物中天然成分可能抗病毒的成分,只是最近這一年多來,有許多研究者開始聚焦在可能對抗新冠病毒的天然成分。 在繼續讀下去之前,要先強調一下,接下來提到的成分,都是提供一個可能性,我們不能期待吃了那些東西,就會沒事;畢竟新冠肺炎發展得太快,相關研究的進度還追不上,因此目前相關研究的證據等級都還不夠高,但還是可以作為飲食規劃的參考。 從病毒感染方式找對抗機會點 當你看到一則報導說,吃什麼食物,或某種成分能幫助對抗病毒,是否想過「某成分為什麼可以?」如果有的話,那你的思維可能跟科學家們有點像喔!為什麼這麼說呢?科學家們會先試圖了解病毒的構造、如何接觸到宿主、碰到之後如何侵入細胞…等,各個流程,接著再從這些過程,去找可能干擾或指組某個流程的成分,設想好之後,再進行實驗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不過具體到底科學家哪個點、找哪個對應素材的過程,為了避免你直接按上一頁離開,這裡就不細說了,接下來直接分享哪些成分、食物可能有幫助吧! 有潛力的食物天然成分 接下來介紹的非營養素成分,大多來自「植物」來源的食物,也就是說,如果你日常飲食都不太吃菜或是其他植物食物的話,那麼記得宅在家的這段日子裡,記得要吃一下。 植物固醇 植醇是天然的植物固醇分子,結構類似膽固醇,能和細胞膜上的脂肪筏交互作用,這可能干擾病毒的侵入。大多植物來源的食物有這個成分,有些來源的含量會比較多,例如米胚芽油、葵花油、芝麻油、大豆油或是橄欖油等植物油的植物固醇含量都很豐富,而堅果種子類,例如芝麻籽、開心果、南瓜籽、杏仁、腰果等,也是很好的來源。另外,全穀類含有的量也不少喔。 黃酮類化合物 這類化合物來自植物,是天然帶有生理活性的分子,並有抗病毒的特性,許多你常聽到的成分,沒意外的話,大多是這個家族的成員,以下列出有對抗病毒潛力的成分與食物: *山柰酚(Kaempferol)常見於茶、青花菜、蘋果、葡萄柚 *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青花菜、青椒、百里香、蒲公英、紫蘇、胡蘿蔔、橄欖油、薄荷、迷迭香等食物都有這個成分 *蘆丁(Rutin)和橙皮苷前者常見於蘋果與茶,後者主要存在於柑橘類的水果,像是柳橙、葡萄柚和檸檬。 *綠茶兒茶素(EGCG)綠茶含量較高 *槲皮素(Quercetin)洋蔥、蘋果、莓果類、香菜、酸豆、蒔蘿等都有 除了黃酮類化合物,還有其他非黃酮類的化合物: *白藜蘆醇(Resveratrol)常見於葡萄、紅酒、堅果、莓果與巧克力 *薑黃素(Curcumin)萃取自薑黃,可從薑黃粉或咖哩吃到它。 *羥基酪醇(Hydroxytyrosol)主要來自橄欖葉、橄欖果以及初榨橄欖油,擁有相當強的抗氧化力,研究發現它擅長對抗有外套的病毒,目前已經知道它能對多種流感病毒發揮作用,例如 H1N1、H3N2、H5N1 和 H9N2。 另外,羥基酪醇的代謝產物橄欖苦苷(Oleuropein),也用有相當的抗氧化能力,這兩種成分都是讓橄欖油嚐起來有苦味的成分。 要讓你記住上述那些成分,並應用到生活裡,可能有點困難,因此,讓我們簡化一下,從食物的類型,分類整理,只要知道哪些食物有幫助就好: 類別      食物/食材名稱 穀類            全穀類、全麥 蔬菜            青花菜、洋蔥、芹菜、甜椒、胡蘿蔔 豆類            酸豆、大豆 水果            柳橙、葡萄柚、蘋果、莓果類、檸檬、葡萄 油脂類         米胚芽油、玉米油、葵花油、芝麻油、大豆油、橄欖油 堅果種子      芝麻、南瓜籽、杏仁果、腰果、開心果、花生 香辛料/香草  薑黃、咖哩、薄荷、迷迭香、百里香、蒲公英、紫蘇、香菜、蒔蘿 飲品/嗜好     茶、綠茶、黑巧克力、紅酒 至於這些東西要怎麼吃,原則上是儘量廣泛的把相關食物內入日常飲食裡,不要只固定吃幾種;會這麼建議的理由在於,其實每一種天然活性成分的抗病毒機制其實都不太一樣,有些在抑制病毒侵入、有些會直接攻擊病毒、有些則是阻止感染之後的發展。 因此,比較理想的方式就是廣泛的吃,每天吃滿 5蔬果,主食加入全穀類、烹調用油使用表中提到的油品、適量吃堅果、料理的時候儘量用上一些香辛料,平常可以喝杯茶或是小酌一點點的紅酒,嘴饞的時候,就來片黑巧克力吧! (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

10種蔬菜的硝酸鹽對高齡女性的心血管有幫助?

10種蔬菜的硝酸鹽對高齡女性的心血管有幫助?#養生‧紓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蔬菜與水果是人們飲食中,佔有相當比例的硝酸鹽來源,只是一提到它(Nitrate,NO3-),大多數人們的認知,往往是負面的,也就是往致癌的方向去討論;不過前面這話並不精準,正確來說應該是其經過一些反應後,與含有胺的食物作用產生的「亞硝胺」,那才是致癌物。 NO3-對人體可是有別的用處,而這也是這篇文章要分享的主題–飲食攝取較多的NO3-與高齡女性心血管健康之間的關係;然後,我們能從中發現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心血管健康,其中的理由不僅是這些食物提供的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NO3-可能也有貢獻。 吃NO3-多的蔬菜與女性心血管健康的研究 2017年,在《Stroke》期刊上,有一篇以年長女性為對象,調查日常蔬菜NO3-的攝取量和動脈粥樣化和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 會有這樣的研究,是因為已經有短期增加飲食NO3-,可改善心血管健康指標的證據。只是為什麼短期增加攝取,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呢?簡單來說,就是在我們的口腔裡面,有能夠還原NO3-的細菌,可將NO3-轉換成NO2-,接著再變成有益心血管功能的一氧化氮(NO)。 然而,短期可行,那如果擴大到長期呢? 實驗設計 研究資料來自於一項在1998年進行的研究,該試驗募集了1,500位住在澳洲西部,70歲以上的女性,她們進行為期5年的口服鈣補充品預防骨質疏鬆症試驗;試驗期間,以問卷調查參與者們的飲食,也會調查試驗前的身體數據、醫療史、生活型態因素。 研究裡面用來飲食問卷評估的攝取量,並以總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commoncarotidarteryintima-mediathickness,CCA-IMT)、斑塊嚴重程度(plaqueseverity)和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事件作為等結果作為指標。 根據參與者們的飲食推估飲食NO3-的攝取量,並分成每日攝取小於53毫克、介於53毫克與76毫克之間和大於76毫克三群。 菜吃比較多、心血管風險較低 經過統計分析後,結果發現從蔬菜吃比較多的NO3-和較小的CCA-IMT和較低的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事件風險有關係;這裡講有「關係」意思是科學家觀察到這兩件事之間有連接,但還不能確定是否有因果,而這得有更多的研究證據支持才能進一步確認。 然而,在那之前,我們可以知道對住在澳洲西部、70歲以上的女性來說,多從蔬菜吃到硝酸鹽可能對心血管健康有幫助。 80%以上來自蔬菜 研究主題用「蔬菜」是有原因的,因為一般人的飲食裡,大概有80%的NO3-由蔬菜貢獻,而這篇研究裡,比例較高,來到84%;然後這當中又有85%由以下十種蔬菜提供,分別是:萵苣、菠菜、芹菜、甜菜根、馬鈴薯、包心菜、南瓜、豌豆、青花菜和胡蘿蔔。 只要你每天都能盡量吃滿五蔬果,然後能涵蓋上述食物,並且至少有一餐能吃到生菜沙拉,那麼就能從蔬菜吃到有意義的量。最後有一點要提醒,那就是我們不用刻意去吃高含量的蔬菜,只要挑「正常」的就行了。 (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

口味愈吃愈重鹹嗎?這招讓味覺重開機

口味愈吃愈重鹹嗎?這招讓味覺重開機#養生‧紓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不知道你是否過剛起床後吃早餐,覺得食物的味道好像不太夠的經驗呢?明明平常喝起來還滿甜的奶茶,這時候怎麼沒啥甜味;或是覺得淋在蛋餅上面的醬油糕不夠鹹,忍不住多擠了幾下呢? 像我會覺得沒差,味道淡了照樣吃掉,但還是會有些人會多加點糖或是多加調味料,想辦法調整到記憶中的口味;如果長期這樣加料的話,其實會給身體健康帶來相當深遠的影響,例如多吃糖可能會增加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加鹽或其他鹹味調味料,則會增加鈉的攝取,會有水腫與高血壓的風險;也就是說,基於健康考量,我們應該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但,說到底為什麼會有這種味覺改變的事情發生呢?答案或許跟你的睡眠品質有關係喔! 幫助你吃東西的基本能力–味覺與嗅覺 正常的味覺與嗅覺不僅能讓我們感覺這世界的美妙,同時也是促使我們獲取營養與食物,相當重要的感官能力,能正確的感知酸、甜、苦、鹹、鮮,就能對食物有正常的感覺,可確保營養獲取,也能避免對身體有壞處的化學分子入口,為什麼這麼說呢? 事實上,每一種味覺都有對應的作用,例如甜味幫助人類確保「糖」,也就是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鹹味,感知鈉是維持人體體液重要的礦物質,只是現代人大多攝取過多的關係,它才變成比較需要被限制的礦物質;鮮味代表蛋白質的食物來源;酸能幫助辨識有機酸,或是食物有沒有腐敗;苦味幫助我們避免吃到有毒物質。 另外,要能完整吃出食物的味道,嗅覺也很重要。你可以試著捏著鼻子吃東西,然後再跟平常的吃法作比較,應該會發現食物的味道會變得很不一樣;本來吃起來美味的食物,捏著鼻子吃之後,就會覺得少了些什麼,變得沒那麼好吃。 睡眠與味覺/嗅覺之間的關係 我們的味覺與嗅覺的感知能力並不是固定不變,會受到一些因素影響,例如刺激疲乏、飽足或飢餓、運動前後…,有許多情境會影響人類的味覺;因此睡眠不足也能影響味蕾的感官能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先前已經有研究發現,人體內某些荷爾蒙,例如昇糖素類似胜肽(glucagon-likepeptide1,簡稱GLP-1)、瘦體素(leptin),和神經胜肽Y(neuropeptideY),能影響味覺與嗅覺;有趣的是,這些荷爾蒙與神經胜肽可能受睡眠問題而影響;此外,也有研究發現睡眠短缺很可能引起影響味覺,變得偏好更鹹、更甜或是更酸。 睡眠品質與味覺的研究 先前已經有相關的小規模臨床研究,但卻少必較大規模的調查;新發表於《JournaloftheAcademyofNutritionandDietetics》的研究不同以往,規模較大,參與人數超過1萬人。 研究者以25歲以上,且未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成人為對象,於2012年6月到2013年10月期間,在醫院進行問卷與相關檢測;研究團隊以問卷評估參與者們的睡眠品質與味覺感知變化。 其中睡眠品質評估是以失眠、日間嗜睡、睡眠時間、打鼾等四種指標,評估參與者的整體睡眠品質分數,計分方式請見下表:根據參與者的整體睡眠品質得分,分成「小於3分」、「3~5分之間」和「大於5分」三群,分別代表睡眠品質最佳、中、最差。 經過統計分析後,發現相對於睡眠品質最佳,睡眠品質最差的人,有較高風險的味覺感知改變;而這情形跟失眠、白天想睡覺和睡眠時間短等三種情形特別有關。至於睡比較久或打呼,就沒有顯著的關係。 食之無味?從提高睡眠品質開始 回過頭來,在台灣有睡眠問題的人還不少,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的調查發現,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0.7%:此外,兒童福利聯盟2020年公布的台灣學生睡眠及使用提神飲料調查報告裡,台灣國高中職生平均每天睡眠時數為6.9小時,而這樣的時間其實不太夠。 假設未來有更具規模與證據品質更好的研究,證實了睡眠品質與味覺之間的確切關聯,那麼從這個地方著手的話,也能幫助人們吃得更健康,減少肥胖與其他慢性疾病的風險。 下次要去吃美食之前,記得那幾天要睡飽飽喔!不然味蕾無法發揮敏感度,那可就浪費錢了呢。 (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

鱸魚不只是開刀魚 喝鱸魚精有助抗疲勞?

鱸魚不只是開刀魚 喝鱸魚精有助抗疲勞?#養生‧紓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懷孕補充營養或開刀喝鱸魚湯是許多人們會有的認知,不僅在遇到有人生病住院時,會這麼給人建議、自己煮,或是在一些醫院附近的小吃店也能買得到鱸魚湯,方便家屬或親友們買給剛做完手術,可以開始進食的患者吃,提供蛋白質,幫助傷口修復與狀況的復原。 然而魚對人們健康的好處可能還不只是這樣,我們曾經在提到魚蛋白質水解後的叫小分子,胜肽或許有其他的生理作用,而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一下,近來一篇發表在《Frontiers in Physiology》上的研究。 抗疲勞試驗 新研究想從動物試驗來觀察喝鱸魚萃取物是否能增加老鼠的運動表現與過程中疲勞發生的狀況,此試驗由臺北市立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陳宗與教授的團隊進行,他們將36隻老鼠分成控制組、1倍、2倍與5倍劑量組,而在這裡給老鼠的1倍劑量是6.2毫升/公斤體重,而試驗中的老鼠重量是250公克。 這裡一倍劑量的設計,如果用人的角度來衡量,大概是給成年人60毫升的量;也就是如果做人體試驗,大概就是1包、2包和5包的方式分組。 試驗一開始先給老鼠7天熟悉環境,接著連續32天,每天給牠們喝各組應該喝的東西;第33天則是會讓牠們做力竭游泳試驗,藉此觀察運動表現(抗疲勞的能力),游泳前後都會先抽血,游泳後也會取肝組織分析。 抽出來的血會分析分析乳酸、葡萄糖、氨、荷爾蒙,以及肌紅蛋白;另外,也會從肝臟組織分析肝糖存量。 試驗結果 根據血液的生化數值與肝臟肝糖存量分析的數據,有以下四點發現: •補充1倍和5倍的鱸魚萃取物後,老鼠游泳疲勞明顯延後發生,也就是能游比較久。 •控制組與鱸魚萃取物組之間,血中荷爾蒙濃度沒有顯著差異。 •力竭游泳後造成血漿中肌紅蛋白濃度增加的情形,補充鱸魚萃取物組的情況較少,這或許能反應肌肉受損減輕。 •鱸魚萃取物組的肝臟保留較多的肝糖。 而從這些結果,我們可以知道,藉由讓老鼠長期補充鱸魚精,藉由保留更多的肝糖,而有效延遲力竭游泳的疲勞發生,以及體內的氧化壓力和肌紅蛋白。 在這個研究裡,我們只能知道動物喝將近一個月的鱸魚萃取後,能有這樣的效果,但科學家們不太缺定,是鱸魚精裡面的什麼成分發揮了這樣的效果,有待未來做更近一步的研究調查,才有可能知道了。 (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

超級食物是什麼?它們真的營養好棒棒嗎?

超級食物是什麼?它們真的營養好棒棒嗎?#養生‧紓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十多年前,也就是 2004 年的時候,《超級食物:14種改變一生的食物》一書出版,或許作者是醫生與健康暢銷書作者的關係,因此引起一般消費者的注意;書裡面提到豆類、藍莓、青花椰菜、燕麥、柳橙、南瓜、鮭魚、黃豆、菠菜、茶、番茄、火雞肉、核桃及優格,14 種我們日常生活中吃得到的食物,強調這些食物常吃對身體健康有幫助。 只不過,當你去路上隨便抓個營養專家來問,究竟什麼是「Superfood」呢? 可能以為自己沒聽好,還反問你「什麼?Seafood?」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形呢? 有一種可能是,這詞並不是正式的專業名詞,因為從營養的角度,營養師比較會用整體需求來看一個人的營養需求,然後組合多種可用的食物,設計出符合營養需求或是幫助身體健康的飲食。 Superfood的定義 雖說在科學或是法規上,找不到這個詞的定義,不過還是有字典有解釋,例如在梅里-韋伯字典(Merriam-Webster)上就這麼定義著: a food (such as salmon, broccoli, or blueberries) that is rich in compounds (such as antioxidants, fiber, or fatty acids) considered beneficial to a person’s health 大致的意思就是富含抗氧化劑、纖維或是某種脂肪酸等營養素,且對人的健康有幫助的食物,例如鮭魚、花椰菜或是藍莓。 按這定義的話,其實很多食物都可以列入這個範疇;除了 2004 年那本書列的 14 種,在那之前還有 10 種主要被認定為 Superfood 的食物,包含了螺旋藻、馬卡、枸杞、可可、奇芽子、椰子、巴西莓、卡姆果、青花菜、大麻籽(hemp seed,跟毒品的大麻是不同植物)。 Superfood in Japan 2014 年 1 月,日本協会(Japan Superfoods Association,簡稱 JSA)成立,並重再次定義,有以下兩點: *營養平衡佳,營養素含量比一般食物多,或是一部分的營養、健康成分的含量特別多。 *可出現在一般食品和補充品裡,也能以食材的角色應用在料理和健康食品上。 然後有兩個基準: *在美國就已經是廣為人知的 Suprfood。 *有長久的食用歷史,也知道對人體可能會有什麼樣的好處;安全、值得信賴。 在這樣的定義與準則下,JSA也發展出屬於日本的superfoods分類: *發酵食品:納豆、味噌、醬油、麴、甘酒、酒等 *米類:糙米、糙米粉、糙米糠油、糠、糠漬等 *茶類:抹茶、綠茶、番茶、玄米茶、樁茶等 *藻類:昆布、海苔、羊棲菜、寒天等 *山菜、菇類 *傳統自然食品:梅干、枝豆、大豆、小豆、蕎麥麵等 *地方傳統品牌 隨處都有的超級食物 看到這,你有沒有覺得好像處處都有Superfoods呢? 確實是如此,其實嚴格說起來,「Superfood」應該比較像是為了行銷而使用的詞;而這樣的食物,只會越來越多,例如最近幾年又再度流行的紅茶菇(又稱康普茶)出現的印加果油,或星藤果油,因為含有豐富的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關係,也適合歸在這類食物的範疇。 當我們在面對這類食物的時候,應該要去思考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以及日常飲食可能比較缺乏哪一類的型的營養素,從這樣的角度去挑選適合自身狀態的食物,那麼,這樣的食物就有意義。 關於Superfood的研究 在 Pubmed 這個搜尋生命科學與醫學相關文獻的搜尋引擎裏,以「superfood」為關鍵字搜尋的話,可以發現現在有 101 篇的結果,而最超早出現的年份是 2000 年,主要在講大豆與其他豆類植物。 2018 年在《Food & function》上有一篇文獻,回顧探討超級食物對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的效用,研究先從網路找尋哪些食物跟 superfood 牽連在一起,然後再用這些食物去找相關的研究。不過這篇的結論是沒辦法確定,原因在於涵蓋的食物種類很多,而各自的研究數量也有限,因此無法得到足夠的證據。 不過也別因為研究說證據不夠,就覺得 Superfood 沒用;就像前面說的,重點在於你需要什麼,挑選能補足身體需要的營養,那就可以了。 (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

部分白米替換成大麥的大麥飯 助減少內臟脂肪

部分白米替換成大麥的大麥飯 助減少內臟脂肪#養生‧紓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國人普遍蔬果攝取不足,而這隱含的營養意義不只是維生素與礦物質有缺乏的可能,同時也有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的問題,而我們常說的膳食纖維,主要分為可以溶於水的水溶性纖維,以及不溶於水的非水溶性纖維,兩者都對人體健康有幫助,但具體的作用不太一樣。 水溶性纖維在腸道裡能增加膽酸的排出,減少體內的膽固醇、成為好菌的糧食幫助益菌生長、阻礙碳水化何物的消化與吸收,有延緩血糖上升的作用,以及飽足感等;而不可溶性纖維則能增加糞便實體,預防便秘與痔瘡。 每天3公克大麥纖維 全穀類食物是膳食纖維的好來源之一,但不同的穀類所含有的纖維卻不盡相同,例如大麥與燕麥含有較多的水溶性纖維;而小麥和米就沒那麼多。 美國FDA允許的健康宣稱裡,有一項提到每天從大麥和燕麥攝取3公克以上的水溶性纖維(beta-葡聚糖),有助於減少總與LDL膽固醇引起的心臟疾病風險。不過除了這點,吃大麥的水溶性纖維可能還有減少內臟脂肪的好處,特別是對內臟脂肪超過正常範圍的人,似乎更有幫助;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從一個日本的臨床試驗說起了。 白飯以大麥取代一半的大麥飯試驗 研究發表在《Nutrition》期刊上,研究的設計很單純,研究團隊募集了100名BMI24以上的日本人,且限定腰圍,男性85公分以上、女性90公分以上;以雙盲隨機的方式,將參與者分配的實驗組,吃富含水溶性纖維的麥飯,和對照組,纖維量極少的麥飯,兩組具體差異如下: 實驗組:富含纖維的大麥50%和白米50%,並額外添加纖維包,一天三餐任選兩次使用,每天可從飲食攝取4.4公克的beta-葡聚糖(大麥+纖維包)。 對照組:去除纖維的大麥10%和白米90% 在試驗最初與12周試驗結束之後,都會檢測參與者的體重、腰圍等身體數據、抽血,並且做電腦斷層掃描,以獲得內臟脂肪的面積。12周的試驗結束後,研究者搜集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兩組參與者的體重都減少了,且就平均內臟脂肪減少面積來看,試驗組減少的情況比對照組好,不過並沒有達到統計上的差異。 高內臟脂肪者減少效果好 雖說從所有參與者的數據分析來看,兩組內臟脂肪減少的情況似乎沒有差別,但研究團隊把內臟脂肪超過100平方公分的參與者出來看,就發現試驗組內臟脂肪減少的情形,確實比對照組好。 換句話說,從這是研究結果來看,吃添加大麥的飯有助於減重,但如果是吃富含beta-葡聚糖的大麥飯,那麼對本來內臟脂肪就高的人,會更有幫助。 最後,這個試驗是用大麥的beta-葡聚糖進行,但燕麥也是此纖維的良好來源,因此如果不喜歡吃大麥,也可以考慮選擇燕麥;還有,除了飲食的改善,養成運動習慣也對減少內臟脂肪有幫助喔。 (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

Menu